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合法性探究
王玥玥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南京210023

摘要:《公司法》第16條對于公司為其股東或實際控股人提供擔保的能力的合法性作出了明確規定,但對于一人公司能否為股東擔保未作出明確說明。結合現有民事裁判及第16條中對于公司擔保能力的肯定,輔以“公司自治”的法治理念,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具有其合法性。
關鍵詞:一人公司;擔保;股東;合法性
中圖分類號:D922.29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4-0130-02
作者簡介:王玥玥(1995-),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強化培養學院文科強化班,研究方向:法學。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許多國家為了滿足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先后在公司法中對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予以承認。2005年修訂的《公司法》不僅引入了一人公司制度,同時對公司對股東擔保進行了改革,對公司對股東進行擔保的合法性予以確認。在此背景下,“一人公司能否為股東擔?!钡膯栴}為更多公司法學者關注。2009年發生的“卜邦干訴柯尼馬公司保證合同糾紛案”也反映出現行公司法律制度未能對該問題作出明確說明。
一、現行《公司法》的規定
現行《公司法》第16條對公司具有提供擔保的能力作出了肯定,但出于平衡公司利益的考量,這種擔保需要經過董事會或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并且,與擔保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股東不得參與表決。鑒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殊性,《公司法》第57條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結構做出了規定,有規定的優先適用,沒有規定的才適用前面關于一般性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定。但關于一人公司能否對股東擔保的問題卻沒有闡明,這使得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合法性問題在學界引發了廣泛爭議。一人公司為股東提供擔保是否具有合法性,公司法學界存在三種看法:
(一)肯定說
該觀點認為現行《公司法》并沒有禁止一人公司為股東提供擔保,公司作為法人是私法自治的主體之一,在對外交往中享有以公司名義的私法自治的權利。公司自治作為“私法自治在公司法領域的延伸,其本意是公司作為私法主體應當充分享有自由的權利”,所以一人公司有權自行選擇是否為其股東提供擔保。
(二)否定說
該觀點認為《公司法》第16條規定的對公司股東是否提供擔保應當由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而決定,而一人公司僅有一人股東,不存在股東會、股東大會。且表決權排除規則的適用在一人公司上存在缺陷,這也就意味著只存在一個股東的一人公司并不存在法律上所說的可以行使表決權的主體,主體的缺失表明了現行立法并不贊同賦予一人公司為其股東進行擔保的權利。
(三)立法漏洞說
“立法漏洞說”認為在2005年《公司法》修改時,處于對公司利益的考量,將公司為股東擔保的決策權賦予了股東會或股東大會,而尚未考慮到一人公司存在的特殊性,一人公司能否為其股東擔保的法律現象在實際生活中并不突出;在適用程序層面,《公司法》第16條所規定的公司為股東擔保的表決須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立法者處于平衡公司各方利益的考量出發,顯然僅考慮到了普通公司內部股股東多人的情形,而沒有注意到一人公司存在股東為一人的特殊情況。
綜合上述觀點,“否定說”與“立法漏洞說”存在相似之處,二者都是從現行《公司法》第16條針對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決策機構及程序出發,前者認為《公司法》對決策機構及程序的規定從另一個側面否定了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合法性,后者則認為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決策機構及程序缺失乃是修訂《公司法》時的立法疏漏。在三種觀點中,“立法漏洞說”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對于解決現實問題并無指導意義,僅以“立法漏洞”來解釋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合理性對于問題的解決并不能夠讓人信服。
二、對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是否合法性的探究
2009年發生的“卜邦干訴柯尼馬公司保證合同糾紛案”是關于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合法性問題的典型案件。一審法院以卜邦干與柯尼馬公司間保證合同關系并不符合《擔保法》規定的擔保無效的情形而認定其擔保有效。據此,柯尼馬公司以擔保行為違反《公司法》16條為由要求二審法院應依法改判駁回卜邦干的原審訴請。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柯尼馬公司為其股東謝賢初提供擔保,在章程未作特別約定的前提下,基于卜邦干沒有過錯,對擔保的合理期待應當受到保護,故應認定該擔保有效。
首先,就《公司法》16條規定的特殊擔保下股東會的決策權和股東回避表決的程序的立法目的而言,其立法本意旨在防止大股東(利害關系股東)濫用股東權利,保護公司和小股東(無利害關系股東)免遭公司作保的風險,確保公司更加客觀、公正的決定是否為其股東進行擔保,而并非禁止或限制該類特殊擔保。在一人公司中并不存在大、小股東之間的區別,也沒有有無利害關系股東之間的差別。一人公司唯一的股東是公司經營及決策的唯一參與者,其對公司經營有著最直接的認識,其對公司的重大事項有著最明確的判斷。一人公司股東的單一性使其行為不僅代表了股東意志,更是公司意志的體現。我們不應推定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是出于損害公司利益的角度出發,而更應積極的認為其唯一的股東是出于對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考慮。固然擔??赡転楣編聿环€定的因素,但更是為了公司融資經營的考慮。因此,《公司法》第16條并沒有否認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合法性。
其次,現行《公司法》對公司所擁有的完全擔保能力予以了法律上的確認,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具有合法性。而《公司法》第16條對擔保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及有利害關系的股東表決權的限制僅是一種出于保護中小股東和債權人的目的而進行的程序上的限制,而非對公司對股東進行擔保作出實際上的限制。因此,《公司法》第16條并未否定一人公司的擔保能力。如果據此否認一人公司的擔保決策機構及決策程序,限制唯一股東的表決權,無疑會對一人公司的完全擔保能力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影響一人公司的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再次,根據“公司自治”的法治理念,公司自治在本質上是民法上所說的的“私法自治”規則在公司法領域內的體現,意味著只要相關法律法規未作相關規定,相關行為即屬“法無禁止皆自由”。在不違反《公司法》有關原則規定的基礎上,一人公司為其股東提供擔保屬于“公司自治”的領地,只要其程序正當合法,其行為自然具有合法性。
綜上,無論是從《公司法》的立法目的或其賦予公司的完全擔保能力而言,一人公司為其股東擔保具有合法性,屬于“公司自治”的范圍。
三、小結
綜合公司法實務界及理論界的各類觀點,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行為具有合法性受到了多位學者的支持,在民事裁判中也同樣予以認可。因此,《公司法》應以立法方式明確允許一人公司為股東提供擔保,認可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合法性。
但相應而言,如果《公司法》對一人公司為股東進行擔保的合法性作出確認也會引發許多潛在的風險,股東有可能利用一人公司公為自己的個人債務提供擔保,從而抽逃出資,或者以擔保的方式利用公司資產替自己償還個人債務。在一人公司為股東提供擔保的情況下,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在事實上難以區分,股東對一人公司的獨立地位極易發生濫用。這些風險一旦轉化為實際,不僅會對公司債權人的利益造成損害,也會有損于現行市場秩序的穩定、持續發展。針對這些可能產生的風險,《公司法》應當加強相應的立法,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盡可能的彌補其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從而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推進一人公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懷勇.公司自治的行為主體研究[J].前沿,2009(1).
[2]羅澤勝.新<公司法>對股東與公司自治的擴張與限制[J].法學家,2006(4).
[3]楊青貴.芻議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問題及其法律規制[J].理論月刊,2012(11).
[4]蔣旭陽.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效力[J].人民司法,2010(4).
[5]楊宏芹,胡威.一人公司為股東提供擔保法律制度研究[J].特區經濟,2011(12).
[6]同[3].
[7]吳飛飛.自由與限制——一人公司為股東擔保的法律規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8]劉俊海.一人公司制度難點問題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