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辰敏
浙江金鼎律師事務所,浙江 湖州313000
擔保物權是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這一權利是為確保債權的實現而設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擔保物權在經濟活動中的使用也越來越多,舊版民事訴訟法缺少擔保物權案件相關內容,在具體案件實施中體現出了一定的滯后性,無法有效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
民法滲透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民法的實施能夠有效規范社會生活,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我國的民事訴訟是確保民法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民事案件數量逐年增加,新的案件類型層出不窮,舊民訴法在各方面都展現出了其不適應性和滯后性,新民訴法在這一背景下出臺。
2013年1月1日開始,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下簡稱“新民訴法”)正式施行。此次修改在1991年版本民事訴訟法基礎上做了全面改進,修改一百多處條文,完善了諸多程序。為了更好地節約訴訟資源,實現擔保物權,保障擔保物權人的合法權益,新民訴法增設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相關內容,規定了擔保物權實現的相關程序性問題。
這一程序的開始,有效簡化了訴訟流程,按照以往相關法律法規,如采用普通訴訟程序實現擔保物權流程很長,一般需要至少3 個月,如需要公告則甚至需要1年時間。而新民訴法將擔保物權的案件列入特別程序,一般僅需30日就可審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訴訟資源,此外在申請費用方面,新民訴法無需支付申請費用,而普通的訴訟程序需按照訴訟標的繳納訴訟費,也大大方便了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的實施。
總的來說,新民訴法的修改集中體現了近年來民事審判方式和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成果,有效完善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了民事審判和執行工作,從而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新民訴法從最初實施到現在已經將近3年,在具體的司法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遠遠比法規中的條文要多,因此這一特別程序的具體實施也是值得探討的。
從擔保物權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知道擔保物權是為了確保債權實現而設立的,它以直接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主要內容。擔保物權的實現則是指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擔保物權人采用對標的物折價、拍賣、變賣等法律途徑,優先受償其債權。新民訴法“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特別程序的增設,正是對擔保物權實現的相關程序性問題作出了規定。
但與此同時,在擔保物權案件具體審理和實施過程中,新民訴法只有在一百九十六、一百九十七挑中有簡單的法律條文對實現擔保物權進行解釋。針對司法實踐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大量問題則并沒有具體的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如果遇到如下一些問題,光靠兩條簡單的法律條文明顯不夠,如如何確定具有管轄權的法院;如何確定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范圍的;如何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費用情況;申請人申請執行時應提交哪些材料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意見》、《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等文件中做出了進一步闡述,這些法律文件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具體實施。通過“同一財產上設有多個擔保物權的,登記在先的擔保物權尚未實現的情形下,在保障先順位擔保物權的前提下,可以允許后順位擔保物杈人先行申請實現權利”;“擔保財產已被其他法院先行查封的,商事審判庭在依法作出準予實現擔保物權的裁定后,由執行部門根據法律、司法解釋及有關政策的規定,協調擔保財產的處置權問題”這些條文的射燈,為實際案件過程提供了依據。
民法是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重要保障,是人與人、人與社會和社會群體之間和諧相處的重要基礎。新民訴法的頒布解決了舊民訴法的不適應性和滯后性,為諸多法律行為的實施提供了依據。新民訴法的實施對擔保物權案件的實施提供了積極的嘗試,對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1]曹守曄.民事訴訟法修改決定適用效力的理解與適用[J].人民司法,2013(03).
[2]趙蕾.對新民訴法實現擔保物權案的解讀與預測[J].東方法學,2013(04).
[3]楊綠芳.淺議抵押擔保物權實現程序的適用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3(36).
[4]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課題組.審理實現擔保物權案件若干實務問題探析[J].法律適用,2014(02).
[5]姚勇剛,周兢.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應以形式審查為原則[J].人民司法,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