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
上海大學法學院,上海201204
無單放貨是指承運人、貨代人或港務當局倉庫管理人在未收回正本提單的前提下,依據提單上所記載的收貨人或通知人憑副本提單或提單復印件,加保函放行貨物的行為。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航海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本提單通常晚于船舶到達目的港,由此承運人時常被迫進行無單放貨的行為,近年來由無單放貨引發的托運人、提單持有人或收貨人與承運人之間的法律糾紛時有發生。因此本文對無單放貨的法律責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提單是債券證券。通過承運人所簽發的提單,向提單可能的持有人做出了保證,無論提單在何人手中進行流轉,承運人都將在目的港憑借正本提單進行交貨。對于托運人而言,承運人無單放貨將導致托運人對貨物完全失去掌握,尤其當托運人并未收回貨款時,將給托運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承運人對托運人的違約屬于違反運輸合同的約定。承運人對收貨人違約,合法的收貨人持有提單有權利向承運人主張權利。由于提單多次流轉后最終到達收貨人手中,因此收貨人便有對貨物的請求權和占有權。綜上所述,承運人無單放貨行為屬于違約行為[1]。
擁有提單人作為占有權憑證證明是該貨物合法的占有者,是讓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憑單提貨的最基本的權利基礎。若承運人無單放貨,提貨人無單提貨,無論是對承運人而言還是對于提貨人而言,都動搖了最基本的權利基礎,將會一定程度上對權利人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損害[2]。在提單過程中,提單象征著貨物,轉讓提單僅是轉讓提單上對貨物的占有權,還是轉讓貨物的所有權是決定于雙方在貿易中的合同,但在一般沒有被說明的情況下,提單轉讓僅轉讓貨物的占有權,因此承運人有義務和責任將貨物交給提單持有人,若承運人對實際上并不享有貨物占有權和所有權的人進行交貨時,則侵害了提單持有人的權利,應該對該侵害承擔侵權責任[3]。
無單放貨行為既屬于違約行為,也屬于侵權行為,由此產生民事責任競合問題。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在法律上有明顯的區別,由于賠償范圍以及適用法律范圍等方面的不同,使無單放貨競合在處理過程中,是按違約行為處理還是按侵權行為處理存在差異,其處理后的法律結果大相徑庭。目前我國司法部門對于無單放貨行為主要采取的是禁止競合制度,但從司法相關實踐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而言,由于無單放貨行為存在責任競合,所以應該允許競合和選擇請求權的存在。允許受害人對侵權行為作出選擇,并且無論怎樣選擇都不能夠減輕加害人所應該負擔的法律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受害人的意愿和權利的同時,使違法行為人受到更為嚴重的懲罰和責任[4]。
在無單放貨行為的法律責任中,雖然允許受害人具有競合和選擇請求權,但是并未以為法律將完全放任受害人進行選擇請求權,部分國家法律以及司法實踐仍對允許競合和選擇請求權存在限制。若承運人的某種行為雖違反法律規定,但并未造成他人權益損害等結構,該行為便不屬于侵權行為,而無單放貨并未對當事人造成權利人身傷害時,承運人則只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即可,不存在責任競合和選擇請求權的情況。承運人無單放貨行為所產生的責任競合,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對責任競合和選擇請求權進行具體分析[5]。
無單放貨行為在社會生活中的存在對于船舶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由于航海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承運人時有被迫無單放貨的行為,使收貨人與承運人等之間時常發生法律糾紛,本文對無單放貨行為的法律責任進行分析對日后解決其糾紛提供寶貴建議。本文從無單放貨行為屬于違約行為和侵犯行為對無單放貨行為的性質進行分析,從責任競合下的允許競合與選擇請求權和允許競合與選擇請求權的使用存在限制對無單放貨行為的法律責任進行研究,并具有實際參考價值。
[1]王蕾.涉外無單放貨侵權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法律問題研究[J].航海,2011,09(03):27-28.
[2]羅菁菁.關于無單放貨部分法律問題及法定化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3(17):315-316.
[3]周凱麗.憑保函放貨與憑指示放貨對承運人的影響[J].太原大學學報,2012,07(01):17-19.
[4]李響.基于責任主體視角下的FOB 賣方無單放貨風險防范措施分析[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2,05(12):90-91.
[5]李汪洋.無單放貨保函以及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1,09(2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