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輝霞
遼寧大學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
網絡反腐的困境與治理
范輝霞
遼寧大學法學院,遼寧沈陽110036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使用,網絡反腐因其傳播速度快、影響力大、成本低廉等優勢得到公眾的青睞,同時網絡反腐的諸多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針對我國當前嚴峻的腐敗形勢,更需要通過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法律,提高全民參與網絡反腐的素質和積極性,逐步將網絡反腐納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軌道。
關鍵詞:網絡反腐;困境;治理

網絡反腐借助網絡的信息傳播和輿論聚焦功能,使得監督機關啟動調查程序,以達到制約公權力維護公共利益的一類活動。網絡反腐以普通公民為監督主體,其實質是公民通過網絡行使言論自由權、監督權的有效形式。
一、當前我國網絡反腐的困境
首先,互聯網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一些不懷好意者便利用網絡的這一特性肆意行為,因此,就面臨著追究不法網絡行為的證據、偵查等技術障礙。其次,我國網絡新聞行業形成較晚,報道機制尚不完善,且大多數網絡媒體缺乏深入的策劃分析能力,很難高質量引導輿論。最后,媒體難以掌握新聞報道與輿論導向,其中部分媒體為了商業炒作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甚至用所謂的“民意”干預司法,影響司法公正。
我國網民在地區分布上東部和城市明顯較高,在年齡構成上學生群體所占比例較高,這些都證明網民并不足以代表真實的民意。在網絡反腐案件發生發展中輿論就像墻頭草搖擺不定,難以形成穩定權威的良性輿論流,且網民往往難以理性對待事件,多將其主觀感受或個人情緒加諸事件真相之上,有的網民甚至將網上“暴力”延伸至現實生活,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網絡反腐在官方介入之后,一些監管部門掌控事件能力和危機處置意識不強,對于網民的訴求不能及時回應,對于違法違規者不能給予合理處置,官本位思想嚴重,總是帶有成見地對待網上輿論監督,一味的采取封鎖打壓政策,損害政府的權威和信譽。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我國網絡反腐法治建設已顯滯后。對于整個新聞媒體行業而言,還沒有一個規范、統一的新聞法規來確保媒體輿論監督的獨立地位及規范輿論監督主客體的行為;舉報人屢次遭受血腥報復的案例,要求我們必須出臺一部專門保護舉報人的法律;對于公職人員的隱私范圍和政府信息公開的事項尚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二、我國網絡反腐的治理措施
首先,政府應對網站運營機構因其自己或作為中介發出的危害信息進行嚴懲,加大對網絡媒體市場準入的監管,從而提高網絡媒體從業者的自律意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其次,鼓勵發展較好的媒體在論壇、視頻中引導正確信息的傳播,加強對民間商業性網絡論壇等非官方性網站的輿論引導,并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對網絡中積聚起來的輿論能量進行疏導。最后,依據法律和案件性質及時通過網絡將司法審判過程公開。當然,這種公開審判也應當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比如網絡發布,發布哪些司法文書等要有一個固定的流程。
我國網民規模龐大,但個體素質參差不齊。為了進一步加強網絡反腐的作用,就必須加強網民自律,引導網民理性反腐。首先,提升網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水準。通過大眾媒體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加強對網民的法治教育,規范網民言行。其次,要提升網民的網絡媒介素養。提升網民辨別網絡信息是非的能力,能夠批判地接受信息,能對事件的真偽進行一個大致正確的判斷而后再加工傳播信息。最后,培養網民的責任感和正義感。鼓勵網民在沒有準確信息和成熟思考之前理性發帖,以免被網絡推手利用。
首先,政府及工作人員應當轉變思維,重視網絡輿論的收集和回應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可以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等網絡對話平臺及時、集中地向網民呈現案件進展,為網民提供所需信息,避免信息傳遞過程中出現錯誤信息給網民造成誤導。其次,建立完善的新聞發言機制,通過政府公告、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對網民所關心的網絡反腐案件的進展和相關信息向外披露。最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一的程序規范和處罰標準。對于網上舉報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處理程序,對于腐敗曝光有一套合理統一的應對程序,對于網友的舉報和質疑積極回應。
為保障網絡反腐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立法部門完善相關法律,使網絡反腐能有法可依。首先,以法律的形式對網絡反腐信息進行進一步細化和界定。明確知情權與隱私權、社會監督與造謠誹謗、人身攻擊與言論自由的界限,合理界定非法信息的范圍。其次,通過立法切實維護和保障公民在網絡反腐過程中的合法權益。要防止由于網絡輿論泛濫或惡意誹謗所造成的公民合法權益的損害,尤其要注意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最后,要以立法形式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明確公職人員隱私范圍。
近年來我國在公權腐敗網絡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網絡反腐的法律地位仍未得到官方的確認,組織機構仍不合理,配套法律法規仍不健全等都嚴重影響著網絡反腐的有效性。網絡反腐取得成功必須得到政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并采取行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要加強對網絡媒體和廣大網民的教育和引導,切實發揮網絡在治理公權腐敗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臣,孔凡河.網絡反腐的現實困境與多元反思[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13(12).
作者簡介:范輝霞(1991-),女,河南新密人,遼寧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D630.9;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