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龍
本溪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遼寧 本溪 117000
?
論經濟犯罪執法理念創新
張雙龍
本溪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遼寧本溪1170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犯罪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經濟犯罪危害國民經濟根本,對社會經濟,國家安全帶來重大影響,必須予以重視。
關鍵詞:經濟犯罪;執法理念;創新

一、犯罪概述
經濟犯罪(Economic Crimes)一詞最早是由英國學者希爾提出的。1872年希爾在英國倫敦進行的預防與抗制犯罪的國際會議上,以“犯罪的資本家”為題作了演講,在演講中首次使用了“經濟犯罪”一詞。經濟犯罪是指在商品經濟的運行領域中,為謀取不法利益,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嚴重侵犯國家管理制度、破壞社會經濟秩序,依照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二、經濟犯罪執法實踐中的困難與問題
在實踐中,經濟犯罪與經濟違法行為具有交織性。相對于執法實踐,我國的刑事立法呈現相對滯后性,出現了部分行為危害大又不能定罪的情形。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的經濟犯罪不僅越來越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個別危害國家經濟的行為甚至超出了國家刑事立法的規制范圍?,F有刑事立法比較籠統,司法解釋又難以及時跟進,在罪刑法定原則的前提下,出現了一些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卻無法依據刑法進行嚴厲打擊的現象。經濟犯罪案件偵察對象特殊,追查難、執行難。
經偵隊伍整體素質不能滿足現實打擊犯罪的需要。經偵隊伍組建時間相對較短,還未形成成熟的戰斗隊伍。表現在對經濟犯罪涉及的法律法規上尚不熟悉,對案件偵辦過程中保證證據收集的全面性和合法性意識不強以及對經濟犯罪的預防和前期發現能力較為薄弱。經偵隊伍專業化不足。
經濟犯罪執法設備保障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辦案技術需求。隨著經濟犯罪手段的不斷變化,經偵辦案越來越需要必要的科技設備做保障。但實踐中,辦案設備還是局限于傳統的日常保障,對高新科技設備引進不足,部分案件甚至出現了犯罪手段比偵察手段先進的情況,加大了執法的難度。
三、經濟犯罪執法理念的創新
(一)要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的觀念,貫徹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地方經濟納入國家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來看。在打擊犯罪的過程中,既不能越位執法,也不能消極執法,更不能從小團體和部門的利益出發。要嚴格履行打擊經濟犯罪的法律職能,在執法辦案過程中敢于依法堅持正確的辦案意見,對本地區的經濟犯罪現象不包庇,不護短,努力為經濟發展大局服務。
金融部門是國家經濟運行的重要載體,大量的經濟犯罪要通過國家金融部門進行。打擊經濟犯罪首先要加強與金融部門的配合。我國現階段打擊經濟犯罪的突出領域是銀行業和證券業。在傳統的與證監會、銀監會合作的基礎上,要繼續延伸觸角,將警力深入到國家金融運行的第一線。
十八屆四中全會后,我國依法治國方略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公檢法司作為依法治國方略的基本實現者,在依法辦案的過程中必須一以貫之。加強與法檢兩院、司法部門的配合,既可以提高打擊經濟犯罪的力度和水平,又有利于提高辦案效率。要緊緊圍繞以“審判為中心”的總要求開展與法檢的交流合作,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以“審判為中心“的理念,是對偵察、檢察、審判和執行各個司法環節的總要求。在打擊經濟犯罪時,公安人員必須樹立服務審判的辦案理念,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積極與法檢兩院開展協調配合,提高案件質量,為案件的司法進程的順利進行服務。
[參考文獻]
[1]姜建寧.關于當前經濟犯罪偵查工作中警務協作的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
[2]程小白.試論經濟犯罪偵查的協作對策[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0(4).
[3]程小白.我國經偵工作面臨的矛盾及其協調發展對策[J].公安大學學報,2000(4).
[4]肖冬根.經濟犯罪偵查工作的對策與思考[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0(1).
作者簡介:張雙龍(1988-),男,滿族,遼寧本溪人,本科,本溪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助理檢察員,研究方向:檢察實務研究。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1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