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劉小勇
中央建筑企業境外產權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析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劉小勇
在中央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境外投資規模,努力開拓海外市場,經營領域不斷拓展的同時,一些中央建筑企業境外經營風險防范體系不健全,境外資產管控體系不完善,資產損失時有發生。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辦法,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境外產權管理體系。本文重點探討了中央企業境外產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從企業內部如何加強和規范境外產權管理。
中央建筑企業 境外 產權管理
中央建筑企業境外產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既有國家政策制定滯后和監督管理不到位等客觀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管理的主觀原因。
(一)境外產權登記缺失導致產權監管不到位。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中撤銷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以致境外產權管理處于停滯狀態;國務院國資委成立后的近十年,同樣由于制度建立滯后,使得中央企業境外產權登記處于空白階段。不按規定處置境外產權,盲目對外投資現象時有發生,由于監督缺失,不規范的處置也不容易發現。另外,中央企業由于近年來改制重組,股權結構發生大的變化,成員企業眾多,管理層級錯綜復雜,這給產權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多新問題。
(二)資產評估管理滯后導致責任難以追究。資產評估價格一般是作為交易的底價,《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等相關辦法主要適用于境內產權轉讓,但對境外產權流轉并沒有規定相應的評估內容。同時,境外國有產權轉讓受到所在國法律和行業等特殊因素的影響,導致境外國有產權轉讓隨意性較大,時常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此外,由于監督管理不到位,一些中央企業境外產權轉讓過程重大損失很難暴露出來,責任也很難追究。由于近幾年中央企業境外產權流轉增長較快,迫切需要對中央企業境外產權流轉中有關資產評估進行規范。
(三)企業內部產權管理缺位導致決策不規范。部分中央建筑企業的下屬子公司對境外投資未經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論證,相關決策審批程序落實不到位導致決策失誤。部分企業在境外產權管理方面的部門職責分工不清,導致境外產權管理在產權投入、后續管理等方面未能形成完整的管理鏈條。部分企業的境外資產監管不到位,境外施工項目的資產基本上都由項目自身管理,購置、使用、保管和處置由項目全權負責,總部沒有具體部門負責對這部分資產的監督和管理,流失現象時有發生。部分企業對境外施工面臨的外匯風險、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波動風險、政治穩定風險等諸多風險因素沒有清醒的認識和有效的預控措施,總部對項目施工過程缺乏有效的監控,導致項目虧損嚴重。
為規范中央企業境外產權管理,2011年至今國務院國資委陸續出臺了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投資監督等一系列辦法,對強化中央企業境外產權管理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境外產權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除在國家層面完善規章制度外,企業內部加強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實施境外投資戰略管理,規范境外項目管理行為。部分中央建筑企業對境外投資未經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論證,相關決策審批程序落實不到位導致決策失誤。部分企業在境外產權管理方面的部門職責分工不清,導致境外產權管理在產權投入、后續管理等方面未能形成完整的管理鏈條。同時總部對項目施工過程缺乏有效的監控,導致項目虧損嚴重。為了控制投資規模,規范對外投資行為,國務院國資委已明確規定原則上只能從事主業投資。一方面中央建筑企業必須貫徹執行辦法,落實相關管理責任,是境外風險防范的關鍵;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筆者認為,從我國中央建筑企業在境外投資失敗和境外工程項目發生重大虧損來看,主要還是中央建筑企業缺少海外投資全局性考慮。如美國的大公司十分重視制定企業的全球發展戰略,通過全球戰略的實施,控制了研發、生產、銷售乃至最后的財富管理。印度海外戰略定位一是到資源豐富和投資環境良好的國家投資開發資源和建立研發基地;二是到人力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投資辦廠,正是此戰略的實施,給印度境外投資帶來了較高的回報。因此,中央建筑企業在境外投資和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要充分考慮如何利用當地的資源和產品,對承攬的工程項目,要深入現場,了解所在地施工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做好境外設備與原材料采購管理,境外勞動力資源的有效利用,特別是加強境外工程項目施工方案的優化、安全、質量和工期管理,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確保按期交付項目產品,同時,要做好收尾項目后期費用控制以及完工退場設備等資產轉讓等處置工作,只有這樣,中央建筑企業境外施工企業風險才可控,提高境外施工項目回報水平。
(二)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強化決策審批制度。一是做好境外投資項目論證和和履行相關決策程序。境外資產從投資決策到項目實施,到管理運行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會有風險。因此,要將風險防范機制作為境外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環節,貫穿始終。嚴控設立關,掌握境外企業的類型、分布和資產狀況,便于對境外產權的后續管理。明確該業務的主管部門,負責公司及對各單位的境外投資開辦企業和機構事宜實施審核、管理和監督。要深入現場,了解和掌握投資環境、政策因素,做實可行性分析,同時,按規定逐級履行相關決策和報批程序,嚴控境外投資風險。二是做好境外產權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由于受到境外地域和所在國的影響,對境外的投資監管不如境內方便。筆者認為,對境外投資和轉讓產權的監管,除國家完善相關制度外,主要是中央企業總部應加大對境外投資和產權轉讓以及重大資產處置實地檢查監督,跟蹤境外投資回報、產權轉讓過程和重大資產處置結果,發現違反規定和導致資產流失的單位要進行責任追究和問責,并在全系統中通報。通過違規典型案例,警示其他成員企業引以為戒,不斷規范中央建筑企業境外產權管理工作。
(三)規范資產評估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資產評估是價格確定前提,而資產評估質量的高低,對產權和資產影響極大。筆者認為,中央建筑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務院國資委資產評估和境外產權管理相關辦法,在發生境外產權轉讓和和工程項目重要資產處置過程中,應當聘請具有相應資質和專業經驗境內外專業機構對擬轉讓的產權和重要資產進行評估,履行產權轉讓或資產處置評估備案程序后,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防止境外資產流失。針對境外評估費用較高的問題,筆者建議對于境外產權交易價值評估,原則上境內機構能勝任的,可以優先選聘境內機構完成評估工作,如因特殊原因,境內評估機構暫無法完成產權評估,可以委托境外估值機構進行評估,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還應當由境內評估機構對其估值模型和基本參數的合理性進行復核,以利于決策部門充分分析判斷評估結果合理性,這樣可以降低產權轉讓和資產處置成本。2008年11月3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南南合作特設局、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及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三方共同簽署的相關項目文件發起,成立了南南全球技術產權交易所。中央建筑企業大部分境外資產多分布在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可以充分利用南南合作的平臺,使境外資產也能進入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從而充分體現其應有的價值。

(四)做好境外產權清理,強化產權登記工作。筆者認為,中央建筑企業必須根據國資委出臺《國家出資企業產權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等辦法,全面清理境外產權,包含投資決策文件、出資總額、股權比例、經營狀況等,同時特別要做好對外施工項目的清理,摸清境外施工項目材料、資金等資產以及項目的盈虧情況,并針對清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整改措施。《國家出資企業產權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填補了已經缺失的中央企業境外產權登記管理,中央建筑企業及所屬子企業在對境外產權進行全面清理的基礎上,在產權登記系統中進行全面、完整的登記和確認工作。產權登記的主要功能是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是第一位,中央建筑企業應建立相對獨立的產權登記管理機構,明確相關產權管理人員,及時收集企業產權設立、變更和注銷資料,實時進行產權登記系統信息更新工作,并做好年度產權登記信息系統分析工作,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五)完善產權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實現產權管理的全程控制。一是建立健全境外產權管理鏈條,完善產權管理信息化的平臺建設。中央企業信息平臺既包含境外產權的設立、境外產權的變動、境外產權的狀況、境外產權的處置,還包括境外工程項目資產狀況、資金管理以及資產變動和處置等信息。通過這個平臺,將境外產權管理系統與產權登記系統實施對接,保證境外產權管理的時效性和有效性;做好各類資產特別是實物資產的登記工作,保證資產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規范實物資產的處置程序,履行處置資產的臺賬登記工作;建立工程項目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制度,實現各職能部門的信息歸集和共享。二是強化境外企業和項目財務信息系統與產權管理系統對接。對境外企業和項目統一使用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平臺,保障財務信息的及時、完整。對網絡條件等因素造成上線確實有困難的境外子公司可采取使用單機版,并在月度結賬時傳入信息平臺,加強監督管理。為管理者提供更加快捷、準確的信息和資料,不斷提高監管的效率和效益。■
1.戴國華.2012.關于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財務與會計,8。
2.戴國華.2012.基于中央企業產權登記的新思考.財務與會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