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祥

摘要:目的 探討化瘀復元膠囊對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hs-CRP和Lp-PLA2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病例73例,隨機分為試驗組(35例)及常規治療組(38例),選取健康體檢者30例為正常對照組;常規治療組予常規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治療,試驗組在常規治療組基礎上加用化瘀復元膠囊,觀察治療前后hs-CRP、Lp-PLA2、血脂及頸動脈中-內膜厚度。結果 治療前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的hs-CRP、Lp-PLA2、TC、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治療后試驗組的hs-CRP、Lp-PLA2、LDL-C及IMT水平低于常規治療組(P<0.05)。結論 臨床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時加用化瘀復元膠囊可達到加強改善hs-CRP和Lp-PLA2水平,進一步抑制炎癥、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關鍵詞:不穩定性心絞痛;化瘀復元膠囊;超敏C反應蛋白;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
中圖分類號:R25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4)12-0008-03
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礎,而炎癥因子所介導的炎癥反應貫穿于動脈粥樣硬化的起始、發展以及斑塊破裂全過程[1-2]。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最常見的非特異性炎癥因子,而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近年來發現的與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密切相關的炎性標志物[3-4]。本臨床研究主要觀察化瘀復元膠囊對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間入住南通市中醫院心血管內科,經臨床表現、理化檢查及冠脈造影結果,確診為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病例73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其中試驗組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65.4±5.8)歲,常規治療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62.7±6.5)歲;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構成方面無顯著差異。納入的患者均符合2007年我國制定的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5]中的診斷標準,近三個月未服用調脂藥物、抗生素等,并排除極高危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急慢性感染、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選取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30例,作為正常對照組,其性別、年齡等構成與前兩組間無顯著差異。
1.2 治療方法 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均按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5],予常規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治療,若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者予相應藥物治療。常規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同時,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試驗組在常規治療組的基礎上,加用化瘀復元膠囊(水蛭、地鱉蟲、三七等組成,每粒含生藥0.3 g,蘇藥制字(Z04000155)),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療程為12周。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后12周,均于清晨空腹(至少12 h)采集外周靜脈血4 mL,肝素抗凝,以25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置-70℃保存,統一檢測Lp-PLA2(速率散射比濁法,試劑盒購自南京諾爾曼公司)及hs-CRP(采用放射免疫比濁法),并在血液標本采集同時取血樣送本院檢驗科檢測血脂、肝腎功能。正常對照組采血1次,測定Lp-PLA2、hs-CRP、血脂水平。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檢測治療前、后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患者的頸動脈中-內膜厚度(IMT),取雙側頸動脈測量IMT,測量3次取平均值。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l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連續型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若不符合正態分布,則用非參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病例各實驗室指標基線水平對比 采用方差分析對比三組間各指標水平,結果提示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的Lp-PLA2、hs-CRP、TC、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試驗組與常規治療組各指標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各指標比較 經t檢驗,治療后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的 Lp-PLA2、hs-CRP、TC、TG、LDL-C、IMT水平均較各組治療前降低,HDL-C水平較各組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后的Lp-PLA2、hs-CRP、LDL-C及IMT水平低于常規治療組治療后(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觀察 試驗組及常規治療組各出現輕度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例(均低于正常高值三倍水平),經對癥治療后均恢復正常,未影響繼續治療。兩組治療過程中均無肌痛及變態反應的發生。
3 討論
1999年Ross明確提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炎癥性疾病”,修正和補充了他在1973年提出并得到公認的“血管內皮損傷反應學說”[6],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礎,而頸動脈中-內膜厚度很大程度上反應了冠心病的嚴重程度,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多種炎癥因子與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C反應蛋白(CRP)是由肝臟合成的炎癥因子,臨床用高敏感檢測方法檢測出的CRP又被稱為高敏C反應蛋白(hs-CRP),它能抑制內皮祖細胞分化,促使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及泡沫細胞的形成[7],研究者發現CRP不僅表達于人類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且在泡沫細胞、粥樣斑塊、脂質條紋和纖維肌層周圍以及深層纖維彈力層等處也有表達[8],Ishikawa等[9]研究提示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hs-CRP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故hs-CRP與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近年來新發現的與冠狀動脈病變密切相關的炎性標志物,一系列臨床研究證實:Lp-PLA2水平和(或)活性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相關,是獨立于傳統心血管危險因子預測心血管事件的新的標志物[10-12]。本臨床觀察顯示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Lp-PLA2、hs-CRP水平較健康體檢者高,與既往相關研究結果一致[4,13]。
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胸痹”、“心痛”等范疇,《金匱要略》中認為胸痹的主要病機為“陽微陰弦”,瘀血為重要的病理因素,有研究者認為瘀血的形成貫穿冠心病全過程,且隨病情進展、遷延瘀血程度日趨加重,故活血化瘀應貫穿治療始終。而化瘀復元膠囊是由蟲類破血藥為主要成分,功能活血化瘀、復元生新,既往臨床試驗提示其在治療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相關的冠心病、腦中風、高血壓等各種疾病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5-17]。本臨床觀察中加用化瘀復元膠囊的試驗組在改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TC、TG、HDL-C水平方面與常規治療組相似,在降低Lp-PLA2、hs-CRP、LDL-C、IMT方面優于常規治療組,提示化瘀復元膠囊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不僅在脂質調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在抑制炎癥反應、抗動脈粥樣硬化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效果,臨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宇,黃紹烈,黃劍鋒.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9,9(4):92-94.
[2]李國華,李佳曼.炎癥因子與動脈粥樣硬化[J].心血管學進展,2010,31(2):156-158.
[3]馬明坤,賈克剛.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及其與冠心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2010,25(9):740-743.
[4]李珊珊,賈玫,殷悅.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的活性與冠心病風險預測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2):272-276.
[5]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定性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4):295-304.
[6]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2):115-126.
[7]Armstrong EJ,Morrow DA,Sabatine MS.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part II:acute-phase reactants and biomarkers of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Circulation,2006,113(8):152-155.
[8]Li JJ,Fang CH.C-reactive protein is not only an inflammatory makerbut also a direct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Medicalhypotheses,2004,62:499-506.
[9]Ishikawa T,Imamura T,Hatakeyama K,Date H,Nagoshi T,Kawamoto R,Matsuyama A,Asada Y,Eto T.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C-reactiveprotein within coronary plaque to increasing its own plasma levelsacross coronary circul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4,93:611-614.
[10]Oei HH,van der Meer IM,Hofman A,et al.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 A2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coronary heart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the Rotterdam Study.Circulation,2005,111:570-575.
[11]Corson MA,Jones PH,Davidson MH.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theClinical utility of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as acardiovascular risk marker.Am J Cardiol,2008,101:4lF-51F.
[12]Garza CA,Montori VM,McConnell JP,et al.Association betweenLipoprotein assoeiated phosphorlipase A2 and cardiovascular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Mayo Clin Proceedings,2007,82:159-165.
[13]鄔建民,張力.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在冠心病患者嚴重程度評估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11,26(2):85-87.
[14]周端,童存存,樓丹飛.冠心病辨治經驗[J].2011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學術年會暨北京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年會,2011:102-104.
[15]姚祖培,陳建新,徐虹,宋倩.化瘀復元膠囊干預高血壓病病人頸動脈內膜一中層厚度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1):10-12.
[16]姚祖培,陳建新.化瘀復元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2(5):249-250.
[17]姚祖培,陳建新,陶玉華.化瘀復元膠囊治療腦動脈硬化癥36例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3(11):95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