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間由于香學文化之發展普及,文人高士大多設有靜室(亦稱“香室”),除道友間勘研學問參禪悟道外,亦用來舉辦香事活動,稱之為設“香席”,由此產生了一定的香席禮儀,吾師良佑先生謂“香席是經過用香功夫之學習、涵養與修持后而升華為心靈饗筵的一種美感生活。”
香席的準備工作
1.香席中所用的工具:通常有品香爐兩具(一為奇楠爐一為沉香爐)、香盒三只、香渣碟、取火罐、香炭盒、香刀、香夾、香匙、火筋、押灰扇、香鏟、香帚、頂花押、香瓶、香具盤、香臺。
2.香席所用的桌子一般以書房用的方桌為宜,寬度在70~80厘米,椅子以直背椅為主,明式圈椅、禪椅等較大的椅子不太適合。
3.香室以素雅潔凈為主,通常香室不適合放置盆栽花卉,因煙氣對盆栽有所損害,而且香味會掩蓋花卉的天然香味。香室中的書畫需與季節合拍為主,冬天宜陳設花卉、朱拓碑銘等暖色調,春天掛山水、書法,夏天掛禪句、清語、行草書及舊拓鐘鼎拓片等,秋天懸掛淡雅的花鳥、山水等。
4.品香時先立一些規矩:席間不得高談闊論,身上不可涂抹香水,或攜有異味、臭味。如有食韭、蒜等;傳爐之時須平順端莊,非爐主不可撥弄香灰香料;持爐品香須穩重,手肘下垂,不可肩肘高聳;品聞三次即須傳爐,不可呼氣爐中;手須潔凈,指甲間不可有污。違者即為有失禮儀。
5.相約品香通常三種人盡量不請:第一種閑不得放不下之人,此類仁兄常常魂不守舍,思緒不定,整日手機不停,常使香友掃興,因此請不得;第二種自作聰明者,此類人物通常自詡極聰明,實則俗不可耐,且喜誑言高論,破壞氣氛,故亦請不得;第三種全無生活情趣者,感思笨鈍,毫無靈氣可言,與之品香即如糟蹋香品,亦浪費時間,根本不能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