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波 ,鄭邦本
(1.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 重慶 404120 ; 2.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75 ; 3.重慶三峽中心醫院 ,重慶 404000)
?
鄭邦本主任醫師運用北沙參臨床拾粹
胡 波1,2,鄭邦本3
(1.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 重慶 404120 ; 2.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75 ; 3.重慶三峽中心醫院 ,重慶 404000)
鄭邦本; 北沙參; 臨床經驗
吾師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鄭邦本主任中醫師出身中醫世家,五代業醫,是重慶市名中醫,全國第四、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鄭老長期臨床實踐,在中醫藥診治脾胃系統、心腦系統、肺系統、腫瘤等疾病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尤其是臨床喜用北沙參補氣養陰,見解獨到,用藥精當,療效確切。
鄭老認為只有精讀經典才能學到中醫學的精華。讀經典可以掌握中醫理論傳承和發展的關系,讀經典還能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進而用來指導臨床。通過研讀記載北沙參的相關古文獻,有助于正確認識北沙參的功能特點與臨床運用。
早在漢代,許多醫家就認識到沙參具有很好的補益脾、肺、心等作用,明確了沙參具有很好的補氣作用?!渡褶r本草經》認為:“沙參,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療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久服利人。”《名醫別錄》云:“沙參,主頭眩痛,益氣,長肌肉。去皮肌浮風。補虛,止驚煩,益心肺。”
金、元、明時期,許多醫家認識到沙參可以代替人參使用,明確了沙參代替人參使用的條件,辨清二者的臨床運用區別。張元素認為:“肺寒者,用人參;肺熱者,用沙參代之,取其味甘也?!蓖鹾霉耪J為:“沙參味甘、微苦,厥陰本經之藥,又為脾經氣分藥。微苦補陰,甘則補陽,故潔古取沙參代人參?!薄侗静菥V目》李時珍認為:“補虛,止驚煩,益心肺,清肺火,療胃痹心腹痛,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久服利人。”又云:“蓋人參性溫,補五臟之陽;沙參性寒,補五臟之陰。雖云補五臟,亦須各用本臟藥相佐,使隨所引而相輔之可也。人參甘苦溫,其體重實,專補脾胃元氣,因而益肺與腎,故內傷元氣者宜之。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一補陽而生陰,一補陰而制陽,不可不辨之也?!?/p>
清代許多醫家對沙參功效及臨床應用有進一步研究與闡釋,明確了南沙參與北沙參的區別。徐靈胎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曰:“肺主氣,故肺家之藥氣勝者為多。但氣勝之品必偏于燥,而能滋肺者,又膩滯而不清虛,惟沙參為肺家氣分中理血之藥,色白體輕,疏通而不燥,潤澤而不滯。血阻于肺者,非此不能清也?!庇衷唬骸吧硡⑽段⒑?,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久不燥,潤澤而不滯,血阻于肺者,非此不能清也服利人。”或受其影響,清代醫家黃元御《玉楸藥解》中論沙參“味甘,稍苦,微涼,入手太陰肺經。清金除煩,潤燥生津。沙參涼肅沖淡,補肺中清氣,退頭上郁火,而無寒中敗土之弊。但情性輕緩,宜多用乃效。山東、遼東者佳,堅脆潔白,迥異他產,一切瘡瘍疥癬、腫痛瘙癢皆效?!薄侗静輳男隆罚骸吧硡Qa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薄讹嬈聟ⅰ罚骸吧硡B肺胃陰,治勞咳痰血?!薄侗静莺罚骸叭藚⒏蕼伢w重,專益肺氣,補陽而生陰。沙參甘寒體輕,專清肺熱,補陰而制陽?!薄侗窘浄暝础罚骸吧硡⒂心?、北二種,北者質堅性寒,南者體虛力微?!鄙硡⒐艧o南北之分,《本經》所載者實為今之南沙參,至清代《本經逢源》、《本草綱目拾遺》兩書才分沙參為南、北兩種。南北沙參功效相近,北沙參為珊瑚菜的根,長于養胃生津;南沙參為桔??浦参镙喨~沙參、杏葉沙參及其同屬多種植物之根,偏于清肺祛痰止咳,而養胃生津之力遜。
鄭老臨床使用人參非常慎重,處方中第一味藥常用北沙參。鄭老認為,北沙參其形細長,質堅疏密;其味甘,微苦,性微寒,甘則補陽,微苦補陰;其不甚苦,而兼寒性,體質輕清,氣味俱薄,具有輕揚上浮之性,歸肺、胃經,故專主中上焦,專主肺胃,清肺胃之熱,養肺胃之陰,兼有很好的益氣之功?,F代研究證明,北沙參含香豆素類成分,有辛味發散作用,具有“疏通而不燥、潤澤而不滯”之特性[1]。鄭老根據歷代醫家對沙參研究和自身臨床實踐認為,沙參具有良好的益氣養陰之功,臨床上可以代替人參,用于偏于氣陰兩虛之諸證的治療。臨證時有氣虛之候,若無畏寒、手足不溫等明顯陽虛之候,常用北沙參代替人參補氣養陰;臨床常用量10~15g,偏于養陰清熱;重劑用量宜30~60g,專長于入“胃”,重劑偏于益氣養陰、益胃生津。鄭老結合經方,通過選用北沙參,重組經方新用。臨床上常用大劑量的北沙參代替人參治療脾胃、肺、心等臟腑系統屬氣虛或氣陰兩證疾病,擴大其臨床應用范圍。
2.1 運用北沙參治療脾胃系統病癥經驗
鄭氏四君子湯:北沙參30g,炒白術10g,茯苓10g,甘草5g。功用:益氣健脾養胃。適用:脾胃氣虛證之消化功能不良、痞滿等病癥。
鄭氏補中升陽湯:北沙參30g,黃芪30g,升麻6g,柴胡6g。功用:補氣升陽。適用:中氣下陷證之胃下垂、肛門脫垂、氣短等病癥。
鄭氏香砂五君子湯:鄭氏四君子湯,加陳皮10g,砂仁5g,木香10g。功用:益氣健脾,行氣止痛。適用:脾胃氣虛氣滯證之消化功能不良、胃痛等病癥。
鄭氏八珍湯:鄭氏四君子湯,加生地15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5g。功用:益氣養血。適用:氣血兩虛證之月經量少、貧血等病癥。
鄭氏歸脾湯:黃芪30g,北沙參30g,白術10g,茯苓10g,甘草5g,木香10g,遠志5g,當歸10g,龍眼肉10g,酸棗仁30g。功用:益氣養血,健脾養心。適用:心脾氣虛之不寐、健忘、多夢、月經不調等病癥。
上述五方中將原配伍中人參易為北沙參,益氣健脾且能養陰護胃,增強全方養陰護胃作用,且無助熱化火之弊,適用于慢性病患者較長時間服用。
2.2 運用北沙參治療心肺系統病癥經驗
鄭氏生脈湯:北沙參30g,麥冬15g,五味子10g。功用:益氣養陰。適用:氣陰兩虛證之心悸、胸痹、肺痿、燥咳等病癥。在生脈散中將人參易為北沙參,具有氣陰同補、加強補心陰的作用,且北沙參具有辛通作用,使全方補而不滯。
肺系病癥治療,常在三拗湯、玄麥甘桔湯等方中合北沙參加減治療,往往取得滿意療效,肺系病癥加北沙參有助于補肺氣、養肺陰而扶助正氣,兼能祛痰利咽。
2.3 運用北沙參治療兒科病癥經驗
鄭老認為小兒時期臟腑嬌嫩和形氣未充,為“稚陰稚陽”之體,臨床上小兒無論正虛還是邪實,易出現氣陰兩虛之候。同時,認為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 為“純陽”之體,臨床上感邪也易化熱傷陰。故鄭老兒科臨床用藥,根據小兒體質生理特點,少選黨參(更慎用人參)補氣,而是用北沙參補氣養陰護胃,且無助熱之弊。臨床上應用以上治療脾胃、心肺病癥常用方劑加減,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厭食、腸系膜淋巴結炎、支氣管炎、心肌炎等病癥,效果良好。鄭老臨證時根據兒童年齡及病情確定劑量,北沙參常用5~15g。
2.4 運用北沙參治療腫瘤經驗
鄭氏升白細胞湯:黃芪30g,北沙參30g,當歸10g,大棗10g,雞血藤30g,黃精30g,女貞子15g。功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肝腎填精髓,升白細胞。適用:肝脾腎不足證之不明原因白細胞減少、腫瘤術后及放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等病癥。對辨證為血虛陰虧、陰虛燥咳等腫瘤病人以及腫瘤術后氣陰兩虛或因放療而傷陰引起的津液不足者,具有明顯改善作用,且能增加白細胞。北沙參具有滋陰生津、益氣之功,配合放化療療效顯著,診斷明確后可大膽用之[2]。
2.5 典型醫案舉例
患者譚某,男,58歲,2013年2月26日因“胸悶、心痛5年,加重1月”就診,刻診:胸部憋悶,左胸悶痛,心累,心慌,胃脘脹痛,反酸,燒心,脘谷不化,下肢厥冷,舌胖質淡苔白,舌紫舌下靜脈曲張,脈弦。胃鏡檢查:膽汁返流性糜爛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Hp)檢查:陽性。心電圖:心肌缺血、冠心病。
西醫診斷:冠心病,膽汁返流性糜爛性胃炎。
中醫診斷:胸痹,胃痛。
辨證:氣陰兩虛,心脈痹阻。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豁痰,通陽止痛。
方藥:鄭氏生脈湯合香砂五君子湯、補中升陽湯加減: 北沙參30g,麥冬15g,五味子10g,川芎10g,赤芍10g,葛根30g,丹參30g,瓜蔞15g,薤白15g,黃芪30g,升麻10g,柴胡10g,白術10g,茯苓10g,甘草5g,陳皮10g,砂仁5g,木香8g,黃連5g,吳萸2g,蘇葉10g,海螵蛸15g,煅瓦楞子20g,神曲15g,麥芽15g,萊菔子15g。
3劑,水煎服,1劑分6次服用,1日3次。
二診(2013年3月5日):上方服3劑后,自述服藥后感胸前血流暢通,胸悶痛、心累、心慌、胃脘痛、反酸等都有好轉,原方去升麻、柴胡,加紅藤30g、蒲公英15g,前后共8診,共服24劑中藥,胃病癥狀完全緩解,心痛僅偶爾發生,其余癥狀不顯,在二診方基礎上加減化裁,改湯劑為散劑以鞏固治效。2014年5月8日回訪,胃病癥狀痊愈,幽門螺旋桿菌(Hp)檢查陰性,無胸悶、氣短,心痛很少發生。
按:本案為冠心病和反流性糜爛性胃炎,相當于中醫“胸痹”“胃痛”等范疇。本案為中老年人,主要病機為本虛標實,病位在心和脾胃。本案“冠心病”,系中老年人氣陰兩虛、血瘀痰阻、阻遏胸陽之證;“反流性糜爛性胃炎”系中老年人脾胃氣虛、中氣下陷、氣滯郁熱、胃氣上逆之證。本案采用大方復治法,針對冠心病和反流性糜爛性胃炎,臨床選用鄭氏生脈湯、香砂五君子湯合補中升陽湯加減化裁治療,取得滿意臨床效果。
鄭老認為北沙參除了具有補肺陰、清肺熱、清胃熱、養胃陰、護胃氣、生津止渴之功效外,還具有良好益氣作用,結合現代藥理,北沙參還具有祛痰、強心、解熱鎮痛、抗突變及調節免疫作用[3]。北沙參除了可用于熱傷肺陰及陰虛燥咳、咽喉干燥熱病傷陰或陰虛津虧、咽干口渴、便秘者外,還具有良好益氣養陰作用,用于心悸、心痛、胃痛、納差、月經量少、白細胞減少、腫瘤術后及放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等多種病癥的治療。鄭老臨床上喜用北沙參,但不濫用。注重“三因制宜”:考慮三峽庫區年平均氣溫相對偏高,溫熱之氣多傷人之氣陰,以及該地區人們嗜食辛辣,辛辣之味多傷人之陰津,鄭老臨床上“因地制宜”選用北沙參益氣養陰護胃;因中老年人、小兒體質特點,以及腫瘤病患者久病致氣陰兩虛,“因人制宜”選用北沙參益氣養陰,重視保護患者胃氣;因“春溫、夏熱、秋燥”可傷人氣陰,“因時制宜”在春、夏、秋三季選用北沙參益氣養陰,且無助熱之弊。鄭老在臨床上也不是只用北沙參,而不用其他參類藥材。氣陰虛甚者,用北沙參加太子參或西洋參;有明顯畏寒和陰虛不明顯者,用人參或黨參而不用北沙參。鄭老長期臨床實踐,證實服用北沙參方藥后,日久氣陰兩虛患者常能收到精神振作、氣陰恢復的效果。北沙參益氣之性平和,并有養陰之功,且無助陽化火之弊,很多氣虛或氣陰兩虛患者均可較長時間服用。
[1] 李國榮,章美琴,張亞鳳.北沙參臨床功效拓展[J].中醫雜志,2011,51(2):174-175.
[2] 何昌生,賈晨光,劉麗杰.王明福使用北沙參經驗[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2,24(12):1198-1199.
[3] 王筠默.中藥研究與臨床應用[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186.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4-09-25
胡波(1976-),男,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副教授,副主任中醫師,研究方向為中醫方劑配伍規律及臨床運用。E-mail:hubo68975@sina.com
R282.77
A
1673-2197(2015)01-0115-02
10.11954/ytctyy.2015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