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萍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 中藥科, 湖南 常德 415000)
?
中草藥的科學貯藏及保管
王新萍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 中藥科, 湖南 常德 415000)
目的:探討中草藥貯藏和保管的科學方法。方法:選取某院所有中草藥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中草藥的不同藥性采用科學的貯藏和保管方法,統計和分析中草藥的貯藏結果。結果:所有中草藥均得到有效的貯藏和保管,且均未發生變色、自燃、蟲蛀、發霉等問題。結論:根據中草藥的不同性質給予科學合理的貯藏和保管可為中草藥發揮藥用價值提供保障。
中草藥;貯藏;保管;藥用價值
采收季節、時間、方法和貯藏等與中草藥的品質好壞有著密切關系,科學的貯藏和保管方法是保證藥材質量的重要環節。有計劃地進行采制和貯藏才能得到較高的產量和品質較好的藥材,從而保證其臨床療效。本文主要探討和分析了中草藥的貯藏和保管方法。
1.1 一般資料
搜集我院關于中草藥管理的所有資料,統計和分析歷年中草藥貯藏和保管的數據。
1.2 方法
1.2.1 科學的貯藏及保管 ①貯藏地點選擇。選擇空氣濕度合理、流通效果好、干燥、無鼠害的貯藏室,一般選擇建筑物的第三層來作為貯藏室。②貯藏的準備工作。先將中草藥進行干燥,將中草藥的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然后再將干燥完的中草藥放入貯藏室中進行保管。其次,貯藏室的室內濕度應控制在60%以下,溫度應控制在5~15℃之間[1]。③貯藏容器的選擇。根據中草藥的不同品質和性質選擇帶蓋瓷缸、木質藥柜、密封缸壇等進行貯藏,其中木質容器通風效果和散熱效果要比密封容器好,因此一些不適合采用密封容器的中草藥應選擇木質容器進行貯藏和保管,例如花類中草藥。④利用科學技術進行保管。由于中草藥較容易發生發霉、變色等現象,因此應利用科學手段對中草藥進行貯藏和保管,以防止中草藥發生質的變化。根據中草藥的不同性質給予適當的輔助保管,例如防霉技術、氣體滅菌技術等,均可有效保證中草藥不會發生質變[2]。
1.2.2 干燥 一般在中草藥進入貯藏室進行保管時,應先將中草藥進行干燥后再裝入特定容器中,放入貯藏室內保管。中草藥的干燥方法有很多種,例如:自然陽光曬干、去汁干燥、自然晾干、設備烘干等,應根據中草藥的不同性質給予不同的干燥法。①根莖類中草藥。大多數根莖類中草藥均采用自然陽光曬干法進行干燥,在陽光下充分暴曬,充分蒸發藥物水分;而對于有些無法承受陽光暴曬的中草藥,則應選擇自然晾干法進行干燥,將藥物放在通風效果好、陰涼的地方進行自然晾干,利用流動空氣使藥物水分蒸發[3]。②多汁肉質的中草藥。由于有些中草藥液汁比較多,且富有肉質,無法在陽光下很好的曬干,因此,這些中草藥應選擇去汁干燥法,先將這些中草藥進行煮沸,然后再晾干。③設備烘干。如果在外界環境無法進行中草藥干燥的條件下,可以采用火爐、烘箱、干燥箱等設備對這些藥物進行烘干,在烘干的過程中應控制好溫度,如果溫度低則不易干燥,溫度過高則會影響藥物療效。
1.2.3 養護 由于中草藥在貯藏過程中會發生變化,因此,僅僅做好中草藥的貯藏工作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做好貯藏過程中的養護工作。①科學養護。根據中草藥的不同性質,可以給予其不同的科學養護方法,例如可以在中草藥的貯藏容器中充入適量二氧化碳,或者降低貯藏容器中的氧含量,從而有效防止中草藥發生氧化、蟲蛀等現象[4]。②貴重藥材養護。一些比較貴重的中草藥,如冰片、麝香等,應貯藏在密封的陶制品中,并在貯藏過程中由專人進行保管和防護。③應將易燃的中草藥放置在離電源、火源較遠的位置,例如硫磺、干渠松香、海金沙等,同時時刻注意觀察貯藏室內的溫度和中草藥是否有潮濕現象。④劇毒中草藥養護。針對劇毒中草藥不僅要做好以上幾點,還應給予專柜貯藏,并進行加鎖處理。
在實施科學的貯藏和保管方法后,我院所有中草藥均得到有效貯藏和保管,且均未發生變色、自燃、蟲蛀、發霉等問題。
中草藥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而貯藏和保管方法對其療效影響較大[5]。本文分析了歷年來我院中草藥的貯藏和保管方法,分析和統計經科學的貯藏和保管后我院中草藥的品質有無變化,結果發現: 在實施科學的貯藏和保管方法后,我院所有中草藥均得到有效貯藏和保管,且均無變色、自燃、蟲蛀、發霉等問題。可見中草藥的貯藏和保管是非常重要的,在貯藏過程中應時刻以保護中草藥的療效和品質為主要目的,利用完善的貯藏措施和管理方法及科學技術防止中草藥發生質變。
在貯藏過程中應定期對藥材進行翻曬,同時應時刻保持貯藏室的清潔干燥并防蟲、鼠的侵蝕。根據中草藥的不同性質給予最佳的貯藏和保管方法,其中花類藥材比較容易發生變色、變質現象,因此應采用木質容器進行貯藏;對于一些有芳香氣味的藥材,則應采用密封的陶器進行貯藏,以防止氣味退散而降低藥材療效;對于易燃、貴重、劇毒藥材均應由專人保管和養護,且應保證養護人員均具有專業藥材貯存知識,以免發生事故[6]。
綜上所述,根據中草藥的不同性質給予科學合理的貯藏和保管可以為中草藥發揮藥用價值提供保障。
[1] 戴筱瑛,王飛.中藥的科學貯藏和保管[J].中國衛生產業,2012,13(6):150.
[2] 崔建壯.中藥的科學貯藏和保管[J].北方藥學,2013,10(7):111-112.
[3] 許兆霞,黃定文.醫院藥房中草藥的科學貯藏與保管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2):315-316.
[4] 柴凡,陳英.中草藥的科學儲藏與保管[J].吉林醫學信息,2011,18(5):42-43.
[5] 戴樹峰.醫院藥房中草藥的科學貯藏與保管分析[J].中醫中藥,2013,11(14):674-675.
[6] 鄭云霞,王越紅.影響中藥貯藏的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討[J].中醫中藥,2013(3):167.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4-08-10
王新萍 (1969-),女,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主管中藥師,研究方向為醫院中藥學。
R288
A
1673-2197(2015)01-0128-01
10.11954/ytctyy.20150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