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桂蓮
【內容摘要】語文閱讀教學是師生與文本互動中讓學生在作品藝術魅力感受獲得情感熏陶,提升閱讀素養的教學。學生對同一閱讀內容的解讀存在著多樣性和差異性,而只有學生理性的思辨能力的提升,才能有創新閱讀的形成,有個性閱讀價值的產生。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養方法做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思維能力 理性思辨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點目標是培養個性化人才,而個性化人才需要扎實的基礎、靈活運用能力,更需要創新思維和能力。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個性解讀,提高他們的理性思辨能力,從而讓閱讀教學課堂成為學生探討、辯論中提升語文素養和能力的課堂。
一、理性思辨能力培養的必要
隨著素質教育深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一個重點,而學生思維能力也應是培養的重點,這無論對學生升學還是以后的長遠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
1.理性思辨含義透析
理性思辨是一種合乎邏輯,能在一定的認知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感知的對象進行思考、辨析、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從而能夠比較客觀且辯證地看待、分析問題,獲得個性的也是比較合乎情理的結論。我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強調學生主動性的發揮,他們在原有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和感受的基礎上進行自主閱讀會發現一些問題;而他們的基礎和能力以及認識的深度不同,從而出現在不同的層面上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唯有理性思辨才能客觀準確而有效。
2.理性思辨培養意義
初中生語文能力的培養主要是聽說讀寫思等幾個方面,而思考能力是其他幾種能力的綜合結果,學生思考能力的情況決定著他們語文能力與素養。當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思考才能實現閱讀的個性化、寫作的創新色彩。因此,就學生學科知識和能力的發展而言,初中生理性思辨能力決定著他們的學習水平,影響著他們的潛力發展和提升。如《范進中舉》,我們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對比與諷刺的閱讀,獲得科舉制度弊端、封建禮教的戕害人以及對熱衷功名富貴之人諷刺的感知。有學生通過從范進中舉得出只有堅持才有可能成功;在胡屠夫前后對范進中舉前后態度的變化閱讀中得出只有證明自己才能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等等,這些就是思辨思維的運用,理性思辨的閱讀。理性思辨閱讀能夠跳出傳統閱讀思維、閱讀學習方法,使學生多維解讀、個性解讀,讀出語文味。
二、理性思辨能力培養的途徑
理性思辨能力是一種思維能力,是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一種思維品質。理性思辨需要一定的層次性、條理性和準確性。而只有夯實基礎,提升感受能力,突出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才能想的合理,思的深入,說的有理。
1.提高基本閱讀方法和能力
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個緩慢的過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知識和體驗感悟基礎之上。因此,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學生只有掌握了語文閱讀學習的基本方法,才能閱讀有質疑,閱讀有探討。
我們現在課堂教學一般都是采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方式進行教學,因而要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讓他們掌握語文課文預習閱讀的基本方法,自主掃除文字障礙,能夠結合專題導語感知閱讀的重點,能夠對文章的結構布局、寫作手法有認識和理解,并能夠自覺地反復誦讀吸收經典范文的精華。如魯迅《藤野先生》教學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先說說自己預習中的所得,如字詞的釋義、經典富有深意句子的理解和感受、突出手法的感知等等。在具體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說說作者對“文學”有怎樣的認識,作者筆下的“文學”具有哪些魅力?這樣,學生就能知道學習的重點,能夠去梳理行文思路,對一些重要的句子進行關注。如此,學生才能有效地閱讀,并且能夠提出一些問題,從而在理性思辨中進行深入閱讀。
2.注重體驗聯想想象思辨
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把生活體驗、閱讀體驗融進閱讀學習的活動中,而學生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還與他們的問題意識、質疑能力有關。因而,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從而讓學生生發聯想與想象,形成理性的思辨、客觀的探究。
如契訶夫的名篇《變色龍》學習中,我們會對主要人物奧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進行認識、探討,從而就其表現來發現作品創作的主題。學生閱讀中會發現這個“變色龍”在“狗咬人”的案件處理中原則是狗主人是誰,而不是事實的真相;這時候學生大膽地聯想——有極個別的老師也是這樣的人!事實上,“狗咬人”的事件是很容易處理的,結果卻富有戲劇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揭露了俄國警察制度的反動、批判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學生可以聯想學過的一些課文,發現這是以小寓大,將深刻的道理、情感寄寓在小的事件的描寫當中。而奧楚蔑洛夫五次“變色”,從思辨的角度看,奧楚蔑洛夫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的可憐蟲,他的專橫,他的趨炎附勢都有著時代社會的特點,雖然卑劣也有著社會因素。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城管、協管進行探討,他們為什么對付違章的普通百姓是兇狠的形象呢,他們不嚴格行嗎?
另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進行思辨,如《變色龍》學習中,有學生提出首飾匠逗狗被咬,是其咎由自取的,而其行為是欺詐;有同學說“狗咬人”狗主人管理不善,總要負點責任的;我們可以給學生提供我國的《民法通則》《家犬管理條例》中相關條款,讓學生進行辯論,讓他們清晰地感受契訶夫小說的諷刺意味。
總之,發展學生語文能力,還要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激發他們想象力和創造的潛能,只有讓學生有讀中有思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我們學生閱讀素養才能切實提升,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才能有討論、有辯論,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與語文味。
【參考文獻】
[1] 喬麗. 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J]. 新課程,2012(2).
[2] 金燕. 在遐想中提高學生藝術思辨能力[J]. 現代教學,2013(Z1).
[3] 傅萍. 基于培養思辨能力的教學方法創新——批判性閱讀四步教學法[J]. 創新與創業教育,2014(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新世紀中英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