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麗娟
尖子生,是教師的寵兒,是普通生心中的英雄。教師喜歡尖子生是十分自然的,因為他們學習認真,學習成績好。但他們即使天生是塊“美玉”,也同樣需要教育者的精雕細琢才能成器。“尖子生”在班上學習成績比較突出,思維較活躍,老師布置的任務都能輕松帶頭完成。對尖子生的培養,應有兩個明確目標,一是積極引導,嚴格要求,滿足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充分施展生物才能。二是通過尖子生積極進取的態度、較好的學習方法影響和幫助其他同學共同發展,從中既鍛煉了尖子生,使他們對知識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系統的把握,又使全班的學習成績不斷地推進。那么,如何培養生物尖子生呢?
一、尖子生培養的整體思考
尖子生的培養目標,不應是一兩個人,而應該是一個團隊;尖子生在智力水平、心理素質方面,一定比老師要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是取得勝利的關鍵。老師要幫助這些尖子生自己分析失分的原因,進行正確的歸因分析,要讓學生自己精確設計考試中的每一個環節,形成考場上少失分的良好習慣,高分就是從細節中得到的。就生物課堂而言,在課上要積極引導,使尖子生步入更高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我的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王彬回憶說,他在高中三年學習時感到大多數生物課老師講得都太淺,但為了成為守紀律的好學生,仍規規矩矩地聽了三年早就懂了的課。因此,課內老師應從后進生出發,到尖子生結束,既要有淺顯的基本知識的講解,又要適當補充課外知識,給尖子生提出更高要求;還要允許尖子生脫離老師講課進程,去思考更有趣而困難的問題。
二、尖子生培養的具體措施
1.落實導師制
導師協同各科教師,制定每一個尖子生個性化的培養方案,責任到人,明確到科,指導到每一個知識點。每次考試后重點關注動態。同時,建立尖子生學習小組,組內學生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發揮各自優勢,提高弱勢學科,消化老師額外的學習任務。小組間積極開展學習上的競賽或對抗賽,充分調動學生勇于競爭的勇氣與干勁。
2.悉心教育
尖子生的各類作業、周練、試卷等批改要細致,把存在的問題,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不合理的步驟、不合理的書寫也要積極糾正,不留死角,不留后患。同時要用好“錯題本”,導師、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經常性地檢查驗收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情況,在練習和測試中遇到錯誤及時記錄,認真做好錯誤歸因分析并予以矯正,嚴格養成“不讓錯誤過夜”的習慣。
3.目標激勵
幫助學生準確定位,尋找各學科提升空間,激勵學生將個人潛能發揮到極致,目標直指名牌大學,讓備考過程、成績各環節都遠離遺憾。從多拿一分做起,尖子生本身成績較好,提高分數相當不易,只能從細節入手,從多拿一分、少錯一題做起,比如簡單的錯誤計算,大題不規范,記憶性知識丟分,書寫質量丟分等方面上多拿一分,相對容易做到。同時對尖子生也要嚴格要求,加強對尖子生的管理,在管理上堅決不能放松。他們也有很多的缺點和問題,既要嚴格要求,也要避免強制性的、不講道理的嚴管。要明白嚴師出高徒的道理,但也要注意言之有道,避免走兩個極端。
4.規范養成
(1)規范書寫,力求卷面整潔,讓學生提高卷面分數,要求學生把字寫清楚,字及符號的書寫盡量工整、規范,不寫潦草字、不寫錯別字、不寫繁體字、不寫不規范的簡化字。答題卡非選擇題部分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作圖題可先用鉛筆繪出,確認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描清楚。大部分學生寫錯字了都是涂黑,要求學生畫一斜線即可。平時作業行間距和字間距要適中。
(2)注意格式。做題的格式就是做題的規矩、固定的模式。如:題目寫在當中,每段開始空兩格;應用題中的解、設、答等都有固定格式,格式不對,就使人感到別扭,容易失去“感情分”。
(3)規范答題步驟,讓學生不該失去的分數一分不失。找出學生解題過程中不能規范答題的原因,如審題不清、步驟不全、做題不嚴密、知識記不準等。同時還要規范草稿紙的使用,讓學生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三、重視課外活動
在課外,還可以開展生物課外興趣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尖子生學有余力,在基礎知識已經掌握的情況下,可為他們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解答趣味生物題,閱讀有關生物課外讀物,撰寫學習生物的專題論文等。此外老師也可通過生物專題講座或生物家報告會給尖子生提供更多鍛煉機會,讓尖子生掌握一些要求較高適合自己進一步學習的學習方法。例如波利亞解題思考方法及解答問題法等。另外,也提倡尖子生爭當小老師,在幫助后進生學習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臨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