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
摘 要:對于沒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2005年8月“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共有成員20余人,其中共產黨員15人、衢州市“115”人才1人、省公司人才2人、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工程師3人、高級工程師11人。作為衢州電力系統黨員創新領軍團隊和“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示范點,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始終堅持“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秉承“創業、創新、創造”的團隊精神,通過對技術成果和學習成果的共享,公司依托工作室這個平臺團隊學習攻關,使團隊智慧超過個人智慧的總和。
關鍵詞:勞模創新 人才培訓 專業技術 企業管理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b)-0125-01
工作室成立之初,在研發設備、工具、宣傳展板等方面投入資金50多萬元,確保工作室標志明顯、場所固定、設施齊全。公司自2005年每年按計劃下撥研發經費,并引入風險投資管理模式,至今已使用研發經費240萬元,科研成果產生效益近1200多萬元,提高公司人均勞動生產率100%以上。為此,“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通過了浙江省總工會、浙江省科技廳、浙江省電力公司等多加上級主管單位的檢查、考核、評審,最終被授予“浙江省高技能那人才工作室”“浙江省電力公司A級勞模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1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做法
衢州供電公司以“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通過以“人才培養方法的創新、專業技術的創新、企業管理的創新”三位一體模式從科技隊伍建設、技術帶頭人的培養、管理創新成果的應用幾方面,深化師帶徒作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并根據不同情況和需要成立以傳授崗位技能和經驗為主的“責任型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團隊學習創新的積極性,引領公司大批學習型團隊、創新型團隊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1 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新是人才培養方法的創新
為建設一支能征善戰的科技隊伍,工作室全面加強高技能人才的建設,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良好風氣,在政治上重視、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室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大力實施人才戰略,特別要重點培養和造就優秀的年輕科技人才和技術帶頭人,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技術創新和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為了拓寬高技能人才的培訓渠道,“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實行多輪驅動,采取自學為主、外訓為輔,結合實踐鍛煉的方式,增強員工技能提升的效能。一是依托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培訓模式,搞好員工技能培訓。應用“首席技師講授法”“核心技術討論法”“典型案例示范法”“模擬仿真訓練法”“崗位實地培訓法”,使團隊迅速得到成長,增加學習交流的機會。二是深化師帶徒活動,制定了“師帶徒”制度,技術帶頭人王建成與徒弟簽訂了《名師帶徒協議書》,通過“師帶徒”這一新形式,明確了師徒職責,采取師傅一帶一、一帶多、多帶多等形式,在實際工作中主動教學,在保證完成任務的情況下自覺傳、幫、帶,使新職工在“干中學、學中練”,在工作中得到指點提高,構筑一個有效的學練平臺,并引導他們自學、主動練技能,通過各種形式豐富知識,增長才干,在實踐中充實自己,提升技能。三是有計劃、分步驟地將在崗技術人員采取外培與內培相結合的形式,開設“員工大講壇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層次開發和利用“客座資源”,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形成持續培訓機制。
1.2 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新是專業技術的創新
在工作室,每個人都以勞模的標準要求自己,以滿腔的熱忱投入工作,“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帶動的是一大批熱愛技術、愛崗敬業的員工。走進勞模創新工作室,墻上“創業、創新、創造”6個大字分外醒目,這是工作室奉行的團隊精神。通過與工作室成員的朝夕相處、言傳身教,工作室如同“播種機”,將勞模精神廣為傳播。在工作室的精神感染下,整個集體學習氛圍更濃了,員工創新積極性高漲,一批批崗位標兵、技術能手和技能比武冠軍脫穎而出,一個個QC成果、科技創新和合理化建議競相涌現,善思能干、一專多能的技術人才正在一天天成長。洪建軍是工作室的受益者之一。由于愛動腦筋、不怕吃苦,經過鍛煉和培養,已成為工作室的頂梁柱。2009年,取得省電力公司繼電保護技能競賽第一名的洪建軍,被選為代表省電力公司參加國家電網公司繼電保護技能競賽的一員,并一舉奪得個人第三名、團體二等獎的優異成績。近年來,他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0余篇,被評為省公司勞動模范、國資委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和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省公司青年崗位能手、國家電網公司技術能手。
1.3 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新是企業管理的創新
一流的企業,在于管理。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伊始就明確了“三有”原則,即有一個冠名、有一塊牌子、有一支團隊;并達到標志明顯、場所固定、設施齊全、團隊精干、制度完善、經費到位、臺賬詳實、成效明顯等8項標準;勞模工作室明確專人牽頭負責,由王建成、洪建軍等幾名在技術、業務、服務方面有專長,以及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工作經驗和創新能力的知名勞模作為核心組成核心團隊,建立完善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動制度和管理辦法,明確勞模創新工作室主要任務是結合生產實踐,以實施技術改進、承擔技術改造任務、負責技術難題攻關、落實職工合理化建議、審查技術方案、培養后備技術力量,引導和帶領公司職工圍繞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和企業生產技術上的重點難點等開展達標競賽、技能競賽、專題合理化建議、“六小”活動等。
2 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具體成效
自“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培養了一批愛崗敬業、創新鉆研的知識技能型人才,為企業解決了大量生產實際問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2005年至2014年間“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共獲得國家知識的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專利9項;獲浙江電力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衢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浙江省電力公司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衢州電力局科技成果獎8項、浙江省職工安全十佳金點子獎1項。在全面質量管理QC小組活動中,輸變電QC小組以王建成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依托,更是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連續4年獲國家優秀QC小組和質量信得過小組榮譽,并代表浙江省電力公司參加了國際學術交流。截至目前,工作室共培養出省部級技術能手2名,地市級技術能手4名。
3 結語
正是這樣抓大不放小,形成了科研成果結構上的互補才能不斷醞釀和產生重大科技成果;正是有這樣扎實的群眾基礎,公司內部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氛圍,創新積極性空前高漲,形成的科技創新成果逐年攀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