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霞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成都611731)
論自然環境對個體人才成長的影響
黃冬霞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成都611731)
自然環境是人才環境的重要子系統之一,不僅影響個體人才的生理素質、智力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影響個體人才創造力的發揮。因此,要優化自然環境,以便促進人才更好更快地成長。優化的途徑在于:科學認識自然環境對個體人才成長的影響;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加強法制建設,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自然環境;個體人才;成長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人的實踐活動受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反過來,人又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改造環境。自然環境作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環境的重要子系統之一,對個體人才的成長及作用的發揮過程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研究自然環境對個體人才成長的影響,有利于人們根據規律認識和改造環境,進一步優化自然環境,促進人才的健康成長。
自然環境是指環繞人們周圍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質環境的總和。從結構對自然環境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它由自然介質、自然資源和自然營養三部分組成。自然介質是各類自然要素所組成的“并集”,是成才主體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包括地形、地質、氣候、水文等。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介質內的某一特定范圍、某一特定物質、某一特定空間等直接聯系到人的那部分介質,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的生活質量的自然環境因素。它包括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動植物資源、淡水資源等。自然營養是指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自然要素,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林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等。自然介質、自然資源和自然營養由外向內,共同構成自然系統,或間接或直接地影響人才成長。同時三者又是相互獨立的子系統,各個系統及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使自然環境始終處于動態平衡之中。
人才是指那些具備良好素質、能夠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不斷取得創造性勞動成果、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的人。由此可見,人才是具有良好素質與創造性成果的統一,人才的成長則是個體人才素質的內化和外化相統一的過程。筆者主要從個體人才的素質的內化和外化兩個方面探討自然環境對個體人才成長的影響。
(一)自然環境影響人才個體素質的形成和優化
人才的素質主要由思想素質、智能素質、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等構成。自然環境是人才環境的重要子系統之一,它對人才個體素質的形成和優化有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影響人才個體的生理素質、智力素質和心理素質三個方面。
1.自然環境影響個體人才的生理素質。
生理素質是人才思想素質、智力素質、心理素質等形成的內在物質基礎,是人才進行實踐活動必要的物質條件。一方面,自然環境通過能促進人體骨骼生長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鐵、磷、鈣、氣溫、氣候等影響人才的形態特征和生理機能。如,北方人比南方人身軀高大壯實,高原地區的人比平原地區的肺活量大,生活在寒帶地區的人平均壽命比生活在炎熱氣候環境中的長。另一方面,自然環境通過提供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淡水資源等來滿足個體生理發育的需要,為人才成長提供物質支持。因此,人才所處環境中的自然資源的狀況,直接關系到人才生理素質的水平。如生活在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的地方的人才個體由于能夠獲得充足的物質生活資料,其身體素質普遍較好。
2.自然環境影響個體人才的智力素質。
大腦是人才智力素質的基礎,而影響大腦結構和功能的關鍵因素主要是自然環境所提供的食物和信息。自然環境對人才智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自然營養對人才智力的影響。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物、糧食、水果、蔬菜等能夠為人才大腦提供必需的營養成分。如檸檬、橘子中的維生素C能夠使腦的功能敏捷、靈活,使腦細胞結構緊固;蕎麥、卷心菜中的維生素E可以保持腦的活力,預防腦疲勞。因此,自然環境提供的營養的豐富程度將對人才個體智力的發育程度產生重要影響。其二,自然環境所提供的信息影響人才智力。智力是人們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的綜合反映,體現了人腦對信息的收集、儲存、加工和整理的能力。人腦儲存和加工的信息越多,智力越能夠得到開發和提高。因此人腦所接受和處理的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智力水平的高低。便利的自然條件,以便捷的交通為例,能夠將外界的新思想、新的科學技術源源不斷地傳進來,還為人才親自去體驗外部世界提供了便利,幫助人才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進而使智力得到開發。
3.自然環境影響個體人才的心理素質。
個體人才的心理素質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品質和個性特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性格、氣質等。這些心理品質和個性特征的形成和優化不僅受到遺傳和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影響,還與他們生活和成長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環境有利于調動人的積極性,培養人的興趣,從而產生刺激人才成長的推動力,歷史上許多有識之士就是在游歷了秀麗的大好河山之后,樹立起了自己遠大的理想并持久奮斗。另外一方面,自然環境能夠改變或培養人的意志、性格和氣質,為人才成長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人們要克服各種困難,容易形成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性格;相反,在條件好的自然環境中,人們容易沉浸在索取和享受中,意志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此外,自然環境中的梅、蘭、竹等堅定、頑強、向上的寶貴品質陶冶著個體人才的情操,激勵個體人才形成堅定、頑強、向上的心理品質。
(二)自然環境影響個體人才創造力的發揮
創造性是人才的最本質的屬性,是區分人才與非人才的最顯著的標志。這種創造性表現為人才能夠進行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勞動,以及通過創造性勞動取得創造性成果。自然環境影響個體人才創造力的發揮,進而影響個體人才創造性成果的取得。
1.自然環境間接影響個體人才創造力的發揮。
自然環境通過對素質優化階段的影響,間接影響個體人才創造力的發揮。在外部條件一定的情況下,個體人才自身的創造力水平與個體人才的創造力發揮水平呈正相關的關系,而個體人才的創造力主要形成于素質優化階段。因此,個體人才創造力生成的實質就是自然環境影響的過程。
2.自然環境直接影響個體人才創造力的發揮。
在外在活動質變階段,個體人才的主要任務就是發揮創造力,進行創造性活動,取得創造性勞動成果。個體人才經過內在素質的優化階段,無論是知識、能力,還是思想、行為,都發生了質的飛躍,具備了一定的創造力,為成才個體由模仿性勞動、重復性勞動向創造性勞動的轉變,由一般勞動成果向創造性勞動成果的轉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潛在的可能。個體人才要把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則必須把良好的內在素質和必要的外在條件結合起來。這里的外在條件既包括自然的條件和社會的條件,物質的條件和精神的條件。自然環境為個體人才創造力發揮提供物質條件,自然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個體人才創造力的發揮。如,對于地質學人才來說,礦產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良的地區能夠使其更好地發揮創造力,礦產資源稀缺、地理條件較差的地區會制約地質學人才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于動植物學人才來說,動植物豐富的地區能夠使其更好地進行創造性活動,反之,動植物稀少的地區則會制約動植物學家創造力的發揮。
由上述可知,自然環境作為人才環境的重要子系統之一,對個體人才成長素質形成階段、外在活動質變階段都存在重要影響,因此應該科學認識自然環境對個體人才成長的影響,優化自然環境,使其為人才的成長產生積極的作用。
(一)科學認識自然環境對個體人才成長的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自然環境對個體人才成長的影響,表現為影響個體人才的成才物質基礎、動力源泉和成才能力結構等方面,同時進一步表現為自然環境制約個體成才方向(類型),成才速度,成才難易,成才層次(水平)等。個體人才要科學認識自然環境的影響,才能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有利影響促進人才價值的有效實現。一方面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優化自身的素質,如,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提供的信息,增長見識,開發智力;在自然、秀麗的風景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等等。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地改造自然環境,有效開展創造性活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提升成才層次。改造環境的過程其實也是素質再提升的過程。因為人才在改造自然環境的過程中需要使用體力和智力,體力和智力的支出分別使身體和大腦得到充分的鍛煉,取得成果。成果的取得為人才體力和智力的強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人才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實踐活動縱深發展的需要提高心理素質。在這樣的實踐發展過程中,人才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智力素質得到進一步優化。
(二)遵循自然規律,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人類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時,作為客體的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類,這種反作用不僅僅表現在給人類提供生存發展的物質資料,同時也以一種異己力量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隨著人類實踐活動的不斷深入和擴大,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生態失衡日趨嚴重,日益影響人才素質的優化和創造性活動的開展。如何使人和自然的關系重新協調,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是當今人類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個體人才在實踐的過程中應該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制約性相統一,把自然界看做是與人類相互依存的伙伴,尊重自然規律,珍惜自然資源,絕不以損害環境來換取發展。
(三)加強法制建設,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在遵循自然規律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必須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作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的制度保障,協調人與自然平等互利、協調發展的關系,創造有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空間,建立統一、和諧的人—境關系,為人才又好又快地成長提供有利條件。具體來說,要建立健全環境執法機構,提高環境執法人員素質,促使環境執法程序化、規范化,不斷提高執法效益和效率;加強司法機關和司法隊伍的建設,提高司法公正性、權威性和效率性;加強法律監督,建立健全執法檢查制度、民主監督制度,從而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
[1]羅洪鐵.人才學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羅洪鐵.現代人才資源開發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夏子貴,羅洪鐵.人才學論綱[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4]肖恒.論自然環境與人才成長的辯證關系[J].沈陽大學學報,2008,(5).
C961
A
1009-6566(2015)01-0125-03
2014-12-30
黃冬霞(1987—),女,湖南郴州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