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劉國鈞創辦《西北文化周刊》的經過及其價值

2015-02-12 15:12:35唐紅安宋
圖書館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圖書館文化研究

唐紅安宋 戈

(1.甘肅省圖書館;2.蘭州大學圖書館,甘肅 蘭州 730000)

劉國鈞創辦《西北文化周刊》的經過及其價值

唐紅安1宋 戈2

(1.甘肅省圖書館;2.蘭州大學圖書館,甘肅 蘭州 730000)

概述《西北文化周刊》的創刊經過,對所刊載的75篇論文進行了統計分析,評述《西北文化周刊》的學術價值、史料價值和對研究劉國鈞圖書館學思想的價值。

劉國鈞 國立西北圖書館 西北文化周刊 圖書館史

1 《西北文化周刊》的創刊經過

1942年9月,國民政府第三屆國民參政會議通過了創設國立西北圖書館的議案。1943年2月,教育部批準提案并聘請劉國鈞、陳東源、袁同禮、劉季洪、蔣復璁、陳訓慈、馮國瑞、鄭通和、岳良木、蔡孟堅等人組成籌備委員會,劉國鈞先生任籌委會主任[1]。

劉國鈞,字衡如,1898年生于南京,1915年入金陵大學(即南京大學)文學院讀書,1920年畢業留校從事圖書館工作。1922年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留學,學習哲學和圖書館學,并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年回國后,任金陵大學圖書館主任,兼任文學院教授[2]。1925年4月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劉國鈞先生被任命為下設出版委員會主任和圖書館教育委員會委員。1926年初,該協會創辦的《圖書館學季刊》問世,劉國鈞先生為編輯主任。1929年至1930年在北平圖書館任編纂部主任,繼續負責編輯《圖書館學季刊》,并在北平師范大學兼課。1930年劉國鈞先生重回金陵大學,歷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及教授[3]。

抗戰爆發后,金陵大學西遷至四川成都。接受籌備國立西北圖書館的委任時,劉國鈞先生已是學貫中西的知名文化學者和圖書館學家,發表出版了包括《圖書館學要旨》《中國圖書分類法》《中文圖書編目條例》等在內的80余篇論著[4]。1943年3月26日,國立西北圖書館籌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決定館址設在西北交通中心——甘肅蘭州。

國立西北圖書館籌備伊始,劉國鈞先生就已經明確提出了“籌辦刊物”的想法。同年9月3日《西北日報》上刊登劉國鈞先生撰寫的《國立西北圖書館籌備計劃書》,“編印以研究西北文化為目的之學術刊物,每兩月或每季出版一次,登載館內外關于西北文化之專門著作”[5]。1944年6月1日,國立西北圖書館正式宣布成立,籌辦學術刊物的事宜便很快被提上日程。

限于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劉國鈞先生與當時設在蘭州的西北日報社合作,創辦了《西北文化周刊》。1944年10月17日,《西北文化周刊》正式創刊,作為《西北日報》的副刊,每半月刊出刊一期,這是一份報紙形式的學術刊物。開本為39.5cm×28.5cm,內欄為35cm×23cm。正文為五號宋體,鉛印版,每期約5800字[6]。創刊以來,頗受各界歡迎,稿源充足,國立西北圖書館決定擴大刊物的研究范圍,充實篇幅。自第7期(1945年1月2日)起,改為周刊,每周二出版。稿費為每千字150元[7]。

2 《西北文化周刊》發文述評

在創刊號上刊載了時任甘肅省立蘭州圖書館館長劉子亞的文章《戰時圖書事業之推廣》和國立西北圖書館編輯的資料匯編《西北文化資料介紹》,僅從創刊號上選登文章的題目,便可以明了國立西北圖書館創辦《西北文化周刊》的宗旨和意義。《西北文化周刊》從創刊時起,就擔負起研究西北文化和宣傳推廣圖書事業的雙重使命。

1945年,抗戰進行到最為艱苦卓絕的階段,7月,開館一年的西北圖書館被迫停辦,所有圖書文卷移交甘肅省立蘭州圖書館,器具移交國立西北師范學院[8]。1945年7月31日刊行的《西北文化周刊》第36期。刊登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劉國鈞先生親自撰文的《館藏漢簡初釋》,另一篇是《本館主編“西北文化”周刊各期論文目錄》[9]。1945年8月7日刊行的《西北文化周刊》第37期,主編更換成了“西北文化編輯部編”[10]。由國立西北圖書館主編的《西北文化周刊》從創刊(1944年10月17日)到主編變更(1945年7月31日),歷時9個半月的時間,共出刊36期,其中由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前身)纂輯7期,合計刊發論文75篇,西北研究資料介紹7篇,文化動態37則。目前甘肅省圖書館存藏了該刊的第4期至第37期。第1期至第3期散佚。在第36期刊登有前36期的論文目錄,所以盡管散佚,但仍然可以了解前3期的概貌。筆者對75篇論文從研究主題、研究內容、發文作者3個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來評述《西北文化周刊》這一期刊的價值,并從中管窺1944年至1945年期間甘肅文化界發展與研究。

2.1 研究主題分析

按研究主題統計,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研究論文18篇(其中譯文3篇),敦煌學(含敦煌文獻學)研究論文18篇(其中譯文1篇),二者并列第一,合計占發文總量的48%,接近一半。排在第三位的是西北史地研究論文(含考古)9篇,占12%;排在第四位的是文獻學8篇,占10.7%;中國文化與西北文化研究論文7篇,目錄學研究論文7篇,二者并列第五,各占9.3%;排在第七位的是文學與藝術研究論文5篇,占6.7%;第八位是書評兩篇,占2.7%;其他1篇,占1.3%。

從研究主題的分布看,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敦煌學、西北史地、中國文化與西北文化、文獻學和目錄學是《西北文化周刊》的發文重點;同時也反映出敦煌學、西北史地、中國文化與西北文化、文獻學和目錄學等方面的研究是當時甘肅文化界發展與研究的熱點。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方面的研究在國立西北圖書館推動下,也在積極地拓展和深入。

2.2 研究內容分析

2.2.1 關于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方面的研究

在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方面的18篇論文中,論述戰時圖書館事業推廣與發展的論文1篇,即《戰時圖書事業之推廣》。論述圖書館教育性的文章3篇,即《從教育觀念上說到圖書館教育的開展》《圖書展覽與社會教育》《公共圖書館不是社會教育機關嗎?》。反映蘭州地區圖書館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3篇,即《國立西北圖書館概況》《甘肅省立蘭州圖書館概況》《談談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圖書館》。關于圖書展覽會方面的文章5篇,即《我們的圖書展覽會》《圖書展覽與社會教育》《圖書展覽會內簡述》《圖書展覽會后》《蘭市書畫聯合展覽會觀后記》。關于蘭州圖書館協會的文章3篇,即《成立蘭州圖書館協會之商榷》《發起組織蘭州圖書館協會緣起》《向蘭州市圖書館協會進一言》。關于圖書館電影放映方面的文章兩篇,即《圖書影片傳達科學資料》《圖書館的新任務——電影放映》。國外圖書館介紹1篇,即《美國圖書館近況》。其他1篇,即《談民眾讀物》。

這一時期甘肅圖書館學研究的特點:一是在理論研究方面圍繞著圖書館的教育性而展開;二是在實踐方面的研究圍繞圖書展覽、新技術推廣而展開;三是關注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四是注重圖書館間的橫向聯系與協助;五是重視對國外圖書館發展狀況的介紹。

2.2.2 關于敦煌學方面的研究

關于敦煌學方面的18篇論文中,敦煌文獻學方面的論文有6篇,即《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新發現北魏寫經始末紀》《敦煌新出寫本孝經校后記》《敦煌新出寫本毛詩殘葉校后記》《記敦煌研究所新發現北魏寫經(附目)》《讀殷祖英“憶敦煌”上篇》《關于敦煌新發現北魏寫本毛詩殘葉》。藝術方面的論文有5篇,即《法華經變相》《莫高窟壁畫之取材與方式演變概況》《珍愛、研究、發揚》《莫高窟歷代藝術之作風概說》《人與藝術》。歷史地理方面的論文有4篇,即《記王道士催募經款草丹》《敦煌沿革考》《敦煌藏經洞封起的年代》《300年來的敦煌移民》。文學方面的論文有兩篇,即《敦煌石室歌》《景坡以莫高窟碣拓本見贈即賦》。文物保護方面的論文1篇,即《敦煌文物之保存與研究》。可以看出,這一時期敦煌學的研究主要是圍繞敦煌文獻的考訂、藝術和歷史地理3個方面來展開的。

2.2.3 關于文獻學和目錄學方面的研究

在文獻學方面的論文有8篇,分別是《蘭州淳化閣帖小識》《詩序考略》《跋樂都出土漢三老趙椽之碑》《讀胡適兩漢人臨文不諱考》《臨趙伯然碑再跋其后》《奇器圖說著作者之續制未刊稿》《明武威張忠剛公達墓志銘考》《三跋“漢三老趙椽之碑”》。其中有5篇是對西北地方文獻的研究。

在目錄學方面的論文7篇,分別是《書目新答問敘例》《國立西北圖書館館藏漢簡簡目》《明肅王藏書目錄》《社會教育中心活動書目序言》《公共衛生運動書目》《館藏漢簡初釋》《西北問題論文索引編制之發端》。可以看出西方的目錄、索引已經開始融入圖書館的工作當中,傳統目錄學的研究范疇得到擴展。

2.2.4 關于西北文化和西北史地方面的研究

在中國文化與西北文化方面的論文有7篇,即《西北文化之開展》《研究西北文化之實際化》《中國固有文化之真諦》《文化原理與中國文化之研究》《今年文化工作之展望》《人格教育與文化價值》《上古之西北文化》。

在西北史地方面的論文有9篇,即《中國文明起源西北》《陜南考古記》《立信會計學校簡史》《渭源鳥鼠同穴考》《長城考讀后感——答慕少唐先生》《凝熙園(今稱中山公園)記》《西安音略自序》《蘭州市立中學概況》《毛武勇公傳》。

2.2.5 關于文學、藝術方面的研究

在文學、藝術方面的論文有5篇,即《謝惠運的“雪賦”》《饕餮紋》《釋“蛻”》《李白詩中的西北》《說悲劇》。

此外,書評兩篇,即《評國民字典》《介紹何克著〈我所見之新中國〉》。其他1篇,《教育理想的由來及其實現要義》。

2.3 發文作者分析

75篇論文,有兩篇沒有署名。其中,發表文章最多的是蘇瑩輝,14篇;其次是劉國鈞,5篇;第三是慕壽祺,4篇;發表3篇文章的作者有5人,劉子亞、陳公素、趙浩生、金嶺峙、計德容;發表兩篇文章的作者有8人,黎錦熙、王重錫、何樂夫、張拱貴,趙擎寰,子青、孟昭英,李浴;發表1篇文章的作者有22人,伯純、周楓、張蔭梧、谷苞、陳大白、劉耀藜、鄭湘疇、何日章、(美)圣約翰、李端嚴、(美)伯尼斯、以文、高一涵、謝鳯秋、呂鐘、行之、(日)松本榮一、趙冠洲、作銘、常書鴻、李兆瑞、若繪。除了其中的3篇譯文有原作者和翻譯者兩人外,其余文章均為獨立作者。從中也可以看出,民國時期的學術研究以個人為主,合作度很低。

筆者查考出了上述部分作者的身份,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最多為9人,常書鴻、蘇瑩輝、王重錫、李浴、子青,呂鐘、趙冠洲、若繪、李兆瑞[11];其次是國立西北圖書館7人,劉國鈞、何日章、陳公素、伯純、周楓、計德容、孟昭英;排在第三位的是國立西北師范學院4人,黎錦熙、何樂夫、張拱貴、趙擎寰;[12]甘肅學院2人,陳大白、李端嚴;甘肅省立蘭州圖書館1人,劉子亞;西北日報社1人,趙浩生[13]。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國立西北圖書館、國立西北師范學院成立或遷蘭時間不長(均為1944年),但學術研究氣氛活躍,已成為引領甘肅文化發展與研究的主要力量。

3 《西北文化周刊》的價值述評

3.1 學術價值

在查考《西北文化周刊》發文作者身份時,筆者發現,其中有很多在當時就已經是具有較高學術聲譽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常書鴻是國立敦煌研究所所長,他與蘇瑩輝都是中國第一代敦煌學家[14]。黎錦熙是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詞典編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時任西北師范學院教授、教務主任[15]。何樂夫,師從王國維先生,畢業后在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從事考古研究,兼任北平師范大學、北平女子師范大學、中法大學等校的文字學及文史考古諸課講師。西北師范學院遷蘭后,來蘭任教[16]。劉子亞,曾任山東地方行政人員訓練所圖書館館長班講師、湖北省教育廳督學、湖北省立圖書館長館長,時任甘肅省立圖書館館長[17]。何日章,早年畢業于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英語部,1923年夏參加了由圖書館學專家洪有豐主持的南京東南大學暑期學校首屆圖書館講習科的學習。1925年6月,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他與留學菲律賓回國的圖書館學專家杜定友同被推選為協會執行部的首屆副部長。1933年1月就任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圖書館館長。并隨學校西遷至蘭州,時任國立西北圖書館總務組主任[18]。

上述人物均是外地西遷人員,而慕壽祺則是甘肅本地人。慕壽祺(1874.11.12~1947.12.3)字子介,號少堂,甘肅鎮原人,是甘肅民主革命的領袖人物和博古通今的知名學者。著有《甘寧青史略》(40卷)、《經學概論》講義、《小說考證》《十三經要略》《求是齋集句詩抄》《求是齋叢稿》《西北道路志》《歌謠匯選》《隴上同名錄》等29部之多,且家中藏書甚多[19]。1944年曾將藏書捐贈給開館不久的國立西北圖書館[20]。

上述學者均治學嚴謹,撰寫的論文,選題也多與西北當地的文化、文獻、文物發現相結合,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西北文化周刊》的學術價值。

3.2 史料價值

在75篇論文中,有53篇的選題或內容與西北、甘肅、敦煌等相關。如前所述,《西北文化周刊》除了刊登論文之外,還刊登了西北研究資料介紹7篇,文化動態37則。這些文化動態,客觀而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甘肅及西北地區的文化事件,其史料價值不言而喻。例如,《西北文化周刊》第5期(1944年12月12日)的文化動態有3則,分別是《青海發現漢代古城》《敦煌藝術研究所發現藏經》《六朝古物在敦煌出土》[21]。《西北文化周刊》第11期(1945年1月30日)的文化有20則,其中《城固發現東漢花磚》《秦安發現唐代遺物》《〈陣中日報〉元旦創刊》等9篇[22],僅從篇名就可以看出《西北文化周刊》所具有的的史料價值。

關于圖書館方面的3篇調查報告《國立西北圖書館概況》《甘肅省立蘭州圖書館概況》和《談談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圖書館》,對當時蘭州的主要圖書館分別從沿革、組織、設備、藏書、分類編目、閱覽、事業、計劃等多方面進行了概述。關于圖書館的動態共有4則,其中《西北文化周刊》第21期(1945年4月11日)兩則,一是《蘭州市圖書館協會成立》,二是《國立西北圖書館社會部蘭州社會服務社合辦學術講演》[23]。《西北文化周刊》第26期(1945年5月15日)兩則,一是《袁翰青講“賽先生”與“德先生”》,二是《蘭州市圖書館協會理監聯席會議》[24]。這些都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有關民國時期甘肅圖書館事業方面的史料。

3.3 對于研究劉國鈞先生圖書館學思想的價值

1947年國立西北圖書館復館后,劉國鈞先生在《國立蘭州圖書館與西北文化》一文中,進一步把圖書館職業理想與當時的西北實際相結合,概述為明確的“三個中心”的辦館思想,即國立西北圖書館應當成為“西北文化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設的參考中心,西北圖書教育的輔導中心”[25]。《西北文化周刊》的創辦過程及其刊發的相關文章也印證了“三個中心”辦館思想的形成過程。

3.3.1 《西北文化周刊》創辦是“西北文化的研究中心”的具體體現和有效載體

如前所述,1944年在甘肅文化界有三件大事,分別是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國立西北圖書館開館、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全部遷蘭,一大批學術造詣深厚的學者來到蘭州,也把濃厚的學術氛圍帶到了蘭州,客觀上為創辦學術刊物創造了條件。劉國鈞先生通過與西北日報社合作辦刊,既完成了《籌備國立西北圖書館計劃書》的既定工作目標,也利用《西北日報》影響力,很快確立了國立西北圖書館在西北文化研究方面的中心地位。這是西北地區圖書館界創辦的第一份學術刊物,由圖書館界創辦的跨學科刊物在民國時期很少見,在戰時的中國則更少。據談金鎧統計,1944年至1945年間全國圖書館界新創刊的刊物僅有兩種,沒有把《西北文化周刊》統計進去[26]。能夠在戰時的中國創辦這樣一份跨學科的學術刊物,沒有一份堅強的職業信念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是難以做到的。

3.3.2 《西北文化周刊》所載西北研究資料匯編和西北問題論文索引編制是“西北建設的參考中心”的有益嘗試

劉國鈞先生對于圖書館的參考工作歷來十分重視。《圖書館學要旨》是集劉國鈞先生圖書館學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全書共八章,162頁。第一章是“圖書館學的意義與范圍”,第二章則是“參考部與參考書”,位列圖書館工作之首,也是全書著筆墨最多的章節,長達35頁,占全部篇幅的21.6%。在談到參考部在圖書館中的地位時,他說:“參考部是為謀閱覽人讀書便利而設立的。它是閱覽人的顧問,是閱覽人的指導者……在我們中國圖書館中,舉辦參考事業的,竟可說絕無僅有。也難怪圖書館的功用不彰明了。這或者是我們所應該努力的方向罷!”[27]

國立西北圖書館開館不久,即著手參考事業。利用《西北文化周刊》的影響,向社會推介宣傳西北研究文獻,在36期《西北文化周刊》上編發了7次《西北研究資料介紹》,涉及西北地理、西北建設論、西北歷代地方行政區劃沿革、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新疆氣候、西北史綱、西北經濟狀況、抗戰以來之邊疆等多個專題。與此同時,組織力量編制西北問題論文索引,在《西北問題論文索引編制之發端》一文中,概述了該索引編制的意義、收錄范圍、編制體例、編排順序等,收錄論文1400余篇[28]。

3.3.3 《西北文化周刊》所載的動態和相關文章記錄了“西北圖書教育的輔導中心”的實踐嘗試

《西北文化周刊》所刊載的業界動態和有關文章,記載了劉國鈞先生短短的9個半月的時間里,領導國立西北圖書館在圖書展覽、電影放映、學術講演、參考服務、成立蘭州市圖書館協會等方面的積極工作,落實在計劃書中提到的事業計劃,向實現“西北圖書教育的輔導中心”不斷邁進。其中所包含的圖書館辦館理念直到今天仍有指導意義,如進入新世紀以來,圖書館積極采用新技術開展輔導服務,公共圖書館舉辦講座、展覽等活動均早在20世紀40年代國立西北圖書館付諸實踐。

3.3.4 《西北文化周刊》保存了劉國鈞先生的著述

劉國鈞先生在《西北文化周刊》上先后撰文5篇,分別是《我們的圖書展覽會》《館藏漢簡簡目》《國立西北圖書館概況》《發起組織蘭州圖書館協會緣起》《館藏漢簡初釋》,其中只有《國立西北圖書館籌備概況》一文被列入張雨生、戴龍基編輯的《劉國鈞先生著譯系年目錄》[29]之中,其余4篇文章對于研究劉國鈞先生古典目錄學思想和國立西北圖書館任職業績也是有益的補充。特別還要提到的是1945年8月國立西北圖書館在停辦前夕,即國立西北圖書館主編的最后一期《西北文化周刊》(第36期,1945年7月31日)上,對前36期的發文情況進行了總結,為75篇論文編制了專門的索引。這也是劉國鈞先生嚴謹的辦刊思想和治學品格的一個體現。

[1]潘寅生.劉國鈞與國立西北圖書館同輝[C]//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甘肅省圖書館.一代宗師——劉國鈞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74-85.

[2]劉國鈞.劉國鈞圖書館學論文選集[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1-3.

[3]徐雁.劉國鈞先生任職金陵大學時的專業建樹[J].江蘇圖書館學報,2000(5):53-57.

[4]張雨生,戴龍基.劉國鈞先生著譯系年目錄[C]//劉國鈞.劉國鈞圖書館學論文選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422-432.

[5]劉國鈞.國立西北圖書館籌備計劃書[N].西北日報,1943-09-23.

[6]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1期[N].西北文化,1944-10-17(1).

[7]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7期[N].西北文化,1945-01-02(1).

[8]甘肅省圖書館.甘肅圖書館九十年1916~2006[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158-160.

[9]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36期[N].西北文化,1945-07-31(1).

[10]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37期[N].西北文化,1945-08-07(1).

[11]百度百科.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EB/OL].[2014-12-26]. http://baike.baidu.com/view/5728548.htm.

[12]《西北師大校史》編寫組.西北師大校史[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34-40.

[13]360百科.趙浩生[EB/OL].[2014-12-26].http://baike.so. com/doc/5841655.html.

[14]360百科.蘇瑩輝[EB/OL].[2014-12-26].http://baike.so. com/doc/1299889.html.

[15]360百科.黎錦熙[EB/OL].[2014-12-26].http://baike.so. com/doc/6292869.html.

[16]隴南生活網.甘肅何樂夫[EB/OL].[2014-12-26].http:// www.0939.net/article/article_26580.html.

[17]360百科.劉子亞[EB/OL].[2014-12-26].http://baike.so. com/doc/2491190.html.

[18]360百科.何日章[EB/OL].[2014-12-26].http://baike.so. com/doc/6542289.html.

[19]百度百科.慕壽祺[EB/OL].[2014-12-26].http://baike.bai?du.com/view/1031482.htm.

[20]甘肅省圖書館.甘肅圖書館九十年1916~2006[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159.

[21]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5期[N].西北文化,1944-12-12(1).

[22]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11期[N].西北文化,1945-01-30(1).

[23]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21期[N].西北文化,1945-04-11(1).

[24]國立西北圖書館.西北文化第26期[N].西北文化,1945-05-15(1).

[25]劉國鈞.國立蘭州圖書館與西北文化[J].甘肅青年,1947(1-2).

[26]談金鎧.略論解放前我國圖書館專業期刊發展[J].圖書館論壇,1991(3-4).

[27]劉國鈞.圖書館學要旨[M].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53-54.

[28]計德容.西北問題論文索引編制之發端[N].西北文化第24期,1945-05-15(1).

[29]張雨生,戴龍基.劉國鈞先生著譯系年目錄[C]//劉國鈞.劉國鈞圖書館學論文選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427.

唐紅安男,1968年生。本科學歷,館員。

宋 戈女,1967年生。本科學歷,副研究館員。

G259.2

2015-03-15;責編:張欣。)

猜你喜歡
圖書館文化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誰遠誰近?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嫩草国产在线|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 91福利免费| 亚洲69视频|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精品1区2区3区|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中文| 成人国产精品2021| 欧美色图久久|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国产福利拍拍拍| 欧美在线三级| 97av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欧美|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九色最新网址|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青榴视频|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福利| av在线手机播放| 无码免费视频|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在线毛片|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91九色视频网|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婷婷午夜天|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亚洲区第一页| 亚洲成网站| 青草视频久久|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国产三区二区|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亚洲永久色| 操操操综合网| 干中文字幕|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色久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97se亚洲|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人人视频|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www视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