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世紀初我國社會教育背景下圖書館權利思想探源

2015-02-12 19:42:01于厚海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圖書館遼寧大連116001
圖書館建設 2015年2期
關鍵詞:圖書館思想教育

于厚海(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圖書館 遼寧 大連 116001)

20世紀初我國社會教育背景下圖書館權利思想探源

于厚海(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圖書館遼寧 大連116001)

20世紀初特別是民國政府成立后,我國社會教育蓬勃興起,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機構,在其社會教育實踐中孕育并體現了圖書館權利思想,包括平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免費圖書館服務、弱勢群體圖書館服務等。對這些思想萌芽與實踐的研究有利于加強我國圖書館權利思想的傳承和弘揚,推動依法治國背景下圖書館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社會教育圖書館權利圖書館精神民國時期

中文的“圖書館權利”一詞源自對193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圖書館權利法案》英文“Library Bill of Rights”的翻譯,大約于1980年開始在中國出現,但其在圖書館界的傳播和流行也只是近10年來的事情。2000年8月,李國新教授的《日本的“圖書館自由”述論》一文,在國內最早引進和使用了“圖書館權利”這一詞匯[1]。2004年7月,程煥文教授在其《信息資源共享》著作中,第一次將“圖書館權利”的主要內容列入全國圖書館學專業(yè)統編教材[2]。2004年12月9日,中國圖書館學會發(fā)布《中國圖書館學會2005年年會征文通知》,提出征文的主題為“以人為本服務創(chuàng)新”,其中分主題之一就是“圖書館權利”,并且程煥文教授對“圖書館權利”這一分主題所作的注釋為:“平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免費圖書館服務,弱勢群體圖書館服務。”[2]而2005年1月8日,在黑龍江大學召開的“中國圖書館學會2005年峰會”,在我國首次拉開了有關“圖書館權利”研討的帷幕。隨后,在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法與知識產權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及《圖書館建設》、《圖書館》、《圖書情報知識》等圖書館學專業(yè)期刊的倡導下,自2005年起,中國圖書館學界掀起了一股“圖書館權利”研究熱[2],開辟了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的新領域。顯然,單從時間維度看,至少在理論層面,我國圖書館界對“圖書館權利”的認識和研究要比國外滯后數十年。但若據此就斷言在我國近代百年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進程中,從來沒有萌生過與“圖書館權利”相似的理念或思想,就未免有失公允。當我們回眸近一個世紀前的民國初期,考察當時處于社會教育背景下的圖書館理念和實踐,就不難發(fā)現其中所蘊含的一些圖書館理念或圖書館精神,與今天所倡導的“圖書館權利”在本質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遺憾的是,業(yè)界對我國早期“圖書館權利”思想的挖掘和研究,一直著墨不多。本文從我國20世紀早期的社會教育背景出發(fā),探尋我國“圖書館權利”思想的萌芽與實踐,并以此啟迪和激勵我們做好“圖書館權利”思想的歷史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1 20世紀初社會教育發(fā)展與圖書館權利思想萌芽

“社會教育”一詞是舶來品,它作為清末一個新的教育名詞,是伴隨著國外各種教育學說的傳入而出現在我國的[3]7。甲午戰(zhàn)爭以后,晚清社會教育開始起步,并在社會矛盾沖突和中西思想碰撞中躑躅前行。民國成立后,以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的成立為標志,我國近代意義上的社會教育才正式啟航。與此同時,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的中心機構而走上了歷史舞臺,圖書館教育一躍成為社會教育的重要一翼。在“民眾”、“公民”和“國民”等概念漸成主流,“民主”、“平等”和“自由”等理念勢不可擋的時代變局中,我國早期的圖書館權利思想也在社會教育的土壤中悄然萌芽。

1.1民國初期社會教育的興起及其主要機構

中國近代社會教育思想受清末時期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影響較大。以康、梁等人為代表的改革派,深刻洞察和反省中國積弱積貧、備受欺侮的根因,認為中國社會的自強必須要“風氣同時并開,民智同時并啟,人才同時并成”,主張“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并且“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4]。由傳統的“愚民”觀和“治民”觀,轉向“民智”觀和“新民”觀,這是我國近代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轉變,為其后的民國社會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礎。民國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先生高度重視社會教育,特設社會教育司,把社會教育納入到國家教育體系中來,把教育對象擴大到失學民眾及全體國民,從此推動著社會教育實踐風聲水起,社會教育面貌為之一新。

近代社會教育主要是在學制系統以外,以政府推動為主導、私人和民間團體推動為輔助,為了提高失學民眾及全體國民的素質,利用和設置各種文化教育機構與設施,所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3]8。這些教育機構與設施包括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和圖書館等,其中,尤以圖書館為社會各界所看重。在沈紹期先生看來,“學校外之教育機關甚多,其性質屬于根本的,其效果屬于永遠的,莫如圖書館”[5]187;馬宗榮先生也認為,“就社會教育上說,圖書館的效果其最著者,當推國民圖書館”[6]1,充分肯定了圖書館教育是區(qū)別于學校教育、面對普通民眾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特別是公共圖書館的設立,其功能“不在培養(yǎng)一二學者,而在教育千萬國民,不在考求精深學理,而在普及國民教育”[5]196,這種摒棄精英教育、普及國民教育的理念,與民國政府實施社會教育的指導思想一脈相承,目標都是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正如杜定友先生所言:“以前圖書館的出發(fā)點在圖書,以圖書為對象,分類項目流通典藏。現在一切社會事業(yè),以民眾為對象,改良社會,改良民眾。圖書館之變化,這是中國近代圖書史上一個重大的轉變。”[7]158-161這種轉變,使得“圖書館在今日不惟為研究學術所必需,且為社會教育之利器”[8],圖書館社會教育從此成為民國時期社會教育領域的一道獨特風景。

1.2圖書館社會教育孕育了圖書館權利思想

圖書館開展社會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向民眾提供圖書的閱覽服務,這是因為“圖書館教育是以圖書為出發(fā)、為進行、為歸宿的教育軌跡”[9]。然而在民國初期,圖書館推行社會閱讀面臨著多重障礙和窘境:一方面,據當時的中華教育改進社估計,國人中有百分之八十不能識字[10]10-11,因而無法通過閱讀途徑獲得教育;另一方面,當時的公共圖書館不僅數量少,而且還對讀者收取閱資,尤其在服務上仍未擺脫傳統藏書樓的種種陋習,致使人們“不以圖書館為公所衙署之望而生畏,即以圖書館之為翰苑學府之高不可攀”[11]。民眾的閱讀障礙以及圖書館與普通民眾之間的隔閡導致到圖書館看書的人稀少,民眾的圖書館權利更是無從談起。于是,圖書館人審時度勢,提出“今之圖書館,重在普利民眾,流通致用,以普遍為原則,以致用為目的,以提高生活為歸宿,皆所以啟民智,伸民權,利民生者也”[12],圖書館權利思想在此時已經初見端倪。為讓民眾切實得到閱讀權利,圖書館人一方面積極參與到“識字運動”中去,讓不識字的民眾能夠識字,識字以后再為其提供圖書進行閱讀;另一方面加強圖書流通,各種形式的巡回書庫、流通圖書館、通信圖書館等應運而生,以便“不讓任何地方的人們讀不到任何種類的好書,不讓任何種類的好書流通不到任何遼遠偏僻的地方”[13]。可以說,圖書館社會教育的實施過程不僅是民眾的圖書館權利得以解放和回歸的過程,也是早期圖書館權利思想的醞釀和積淀過程。

民國初期也是國外社會教育思想大量傳入中國、國內新圖書館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風起云涌的歷史時期,國內外各種文化理念的激蕩和交融,為圖書館社會教育的發(fā)展和圖書館權利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民國時期的圖書館人,一方面受到傳統文化的浸染,具有濃重的民族意識,以國難為苦,以大眾為本,表現出一定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表現出對民主的追求,對圖書館事業(yè)的開放性和平等性作出了很好的注釋”[14]。特別是新圖書館運動的主旨之一就是抨擊封建藏書樓的保守弊端,引入美國公共圖書館“開放、公共、免費”的理念,樹立圖書館服務的新宗旨,加之“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潮的推動,圖書館社會教育不可避免地帶有維護民眾圖書館權利的鮮明印記,圖書館權利思想的萌芽、形成和發(fā)展,自然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2 我國圖書館社會教育中蘊含的圖書館權利思想

盡管在我國20世紀早期的圖書館學文獻中,筆者沒有看到“圖書館權利”這樣的現代語匯,但是諸如“自由”、“平等”等詞語卻并不鮮見,并在字里行間散發(fā)出與“圖書館權利”近乎相同的語義氣息,主張的都是民眾在利用圖書館方面所應擁有的權利。為了便于對照和闡述,筆者在此仍沿用前文中提到的程煥文教授對“圖書館權利”所作的注釋,即“平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免費圖書館服務,弱勢群體圖書館服務”[2],以此來考察和審視我國20世紀初的圖書館是如何在理念和實踐上表達和體現“圖書館權利”思想的。

2.1平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

封建藏書樓時代,民眾并不享有平等的閱讀權利。歷史上的藏書“一究其用,則或庋禁苑秘府,第憑帝室之鑒賞,或藏深山窮谷,徒供處士之研尋,與民眾無與也”[15]。民國政府建立后,于1915年先后頒布了《通俗圖書館規(guī)程》和《圖書館規(guī)程》,并明文規(guī)定圖書館的藏書“供公眾之閱覽”[5]184-186,打破了以往在服務對象上僅面向“碩學專家、學生士人”[5]129等特權階層的局限,首次在制度上為民眾平等利用圖書館掃清了障礙。

民眾平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源于社會教育中的教育平等化思想,是民眾教育平等權利在利用圖書館方面的延伸和反映。民國初期的社會教育強調平民教育,正如晏陽初所說,“平民教育的意義:人的人格本來平等,原無上下高低之分……平民教育運動就是全國人民教育機會平等”[10]13。圖書館是社會教育的重要機關,社會教育中的平民教育思想,必然要求圖書館解除對讀者的不必要的限制,包括“時間的限制、程度的限制、職業(yè)的限制、年齡的限制、金錢的限制、手續(xù)的限制和陳列的限制”[16]等,做到“圖書館之招待閱者也,無貴賤,無老幼,無男女,無主仆之別,而皆一視同仁”[17]23,從而使“人人皆有資格為讀者。皮匠、鐵匠、小工、瓦匠、木工、學生、住家的、有錢的、無錢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沒有界限,一齊歡迎”[18]。這種平等利用圖書館的理念具有革命性的意義,標志著我國圖書館人權利意識的覺醒,堪稱我國圖書館權利思想的重要發(fā)端。正如李小緣先生為之所振臂高呼的那樣:“無論男女老幼,無等第,無階級,舉凡學生、工人、農夫、行政家、商人、軍人等皆能識字讀書,享受圖書館之利益,則方可謂圖書館之真正革命,之真正徹底改造,之真正徹底建設者也。”[12]209

民國初期的圖書館人不僅是平等利用圖書館權利的吶喊者,更是平等利用圖書館權利的踐行者。當時民眾的這種權利受到很多社會和人為因素的制約。例如,民國初期我國文盲較多,導致“中國閱書人少,人民求學之心力薄弱”;還有“各圖書館證券取資,亦足阻礙來學之心”[5]196,等等。為此,圖書館人通過開辦識字班,掃除文盲,使人人都有讀書識字的能力,解決民眾利用圖書館能力上的不平等;鑒于大多數民眾忙于生計而無暇光顧圖書館,特設流動書車或巡回文庫,“將所藏書籍,推廣于民間,以俾大多數民眾均能獲得閱覽的機會”[19],尤其是積極呼吁并最終取締閱覽收費制度等,都體現出圖書館人對民眾圖書館權利的堅決捍衛(wèi)和有力維護。

2.2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

民國初期,經過新圖書館運動的洗禮,人們逐步認識到圖書館“昔日以保存古籍為目標者,今則一變而為公開閱覽式,再變而為書架開放式,再變而為書籍流通式”,應“使人人有閱覽之自由……以最經濟方法,使最良最新之書籍,流通于最多數人民,收最大之效果”[20]。社會教育的發(fā)展使圖書館一躍成為民眾的自主式教育中心,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喜歡的讀物來學習,而不受圖書館的任何限制。自由閱覽是圖書館教育與學校教育最大的區(qū)別,圖書館學家楊昭指出:“閱覽人愛閱覽什么書,就閱覽什么書,愛什么時候來閱覽,就什么時候來閱覽,兼程并進也好,仔細探討也好,沒有學籍的限制,無論什么圖書館都是這樣的。”[21]而杜定友先生則闡釋得更為具體:讀者對于科目的選擇,要求有充分的自由;對于各論題的輕重,也可以自由認定;對于學習時間和進步的速率,尤其要自由計劃,量力而行。有些是要學一種實用的科學,以收實效的;有些只求擴充自己的眼界,增廣人生觀念;有些是輔習以前教育不足,有些想另辟蹊徑。所以,各人旨趣不同,不能一概而論[7]20。這些自主教育思想都表達了民眾自由利用圖書館的權利。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國早期的圖書館學大師不僅關注到了“讀者的自由權利”,而且對“圖書館的自由權利”也有著精辟的見解。杜定友先生指出,“圖書館之置圖書也,無古今,無中外,無派別,無主義”,“無中外,無古今之別,惟擇其善者而藏之,此種精神,實為共和之真諦。”[17]15,這可視為我國最早的關于“圖書館知識自由”的經典表述。筆者將其與193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理事會通過的《圖書館權利宣言》的前兩條作一對比,其中《圖書館權利宣言》關于圖書館知識自由的表述如下:“(1)由于書籍和其他讀物的購置仰賴于公共資金的支持,所以圖書館選書準則的制定,應依所服務小區(qū)人民之利益及價值立場,而絕非作者的種族、國籍、政治或宗教立場。(2)在可能收集到的資料范圍內,在購買對所有不同問題存有不同立場的書籍和其他讀物時,均應公正且足夠的選擇,以供公眾利用”[22]。不難看出,二者在闡述圖書館的知識自由權利方面,其精神實質是何其相似!而杜定友先生的上述觀點發(fā)表于1925年,遠比美國《圖書館權利宣言》的問世還要早10多年,比日本圖書館協會1954年首次通過并公布的《圖書館自由宣言》中“圖書館具有收集資料的自由”[23]這一表述,則更要早近30年。

2.3免費圖書館服務

民國政府成立后,圖書館服務經歷了一個從收費和免費并行到全部實行免費的過程。1915年,民國政府先后頒布了《通俗圖書館規(guī)程》和《圖書館規(guī)程》。《通俗圖書館規(guī)程》規(guī)定“自省治、縣治應設通俗圖書館,儲集各種通俗圖書,供公眾之閱覽”[5]210;而《圖書館規(guī)程》雖也明確圖書館是“儲集各種圖書,供公眾之閱覽”[5]184-185,但又規(guī)定對閱者可“酌收閱覽費”[5]199。實際上,民國初期公共圖書館收費在當時是幾乎普遍的做法,雖然通俗圖書館可以免費,但它并不是當時圖書館的主流。

圖書館對讀者實行收費的做法一直飽受業(yè)內人士詬病。新圖書館運動期間,圖書館人為宣揚和促成圖書館免費服務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杜定友先生對圖書館的收費制度頗有異議:“蓋圖書館為公共求學之所,應持開放主義,不取分文以資提倡。歐美圖書館,無一取資者,日本公共圖書館亦然。故閱書人紛至杳來,倍形踴躍。中國仿而行之,溝誘導人民閱書之良法。況取有限之資財,生極大之障礙,所得亦不償所失。”[5]196李小緣先生也積極呼吁“省內或市中人民得享受不納費而閱書之權利”[12]。一些社會團體也參與其中吶喊助陣,如中華教育改進社在其存在的1921—1926年間召開的4次年會中,有兩次通過免除券費議決案,其推動作用功不可沒[24]。經過圖書館界和社會各界多年的努力,最終使我國近代圖書館從收費服務逐步過渡到免費服務。“國民黨政府于1927年頒布《圖書館條例》,未再列入收費條款,其后又陸續(xù)頒布多部圖書館法規(guī),也均未提到收費問題。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已全面實行對讀者的免費服務”[25]。而“免費服務的原則最終在我國的確立,則標志著我國圖書館事業(yè)的百年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25]。

2.4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

圖書館領域的弱勢群體一般是指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利用圖書館,事實上也較少利用圖書館的群體。除了文盲和殘障人士以外,民國初期的圖書館所面對的弱勢群體主要還有婦女、兒童和農民等。民國初期的圖書館在社會教育中,處處體現出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和扶助理念。例如,在圖書館設立識字處,幫助不識字的民眾學會識字,并在此基礎上再為其提供讀物;針對“有的舊式婦女未受教育,而愿有以自修,有的新式婦女雖受教育,而因操作的關系,雖欲赴圖書館閱書而不能”[26]的客觀狀況,特為婦女開設了家庭巡回文庫;對于兒童也同樣一視同仁,為兒童單設專門閱覽室,“閱覽室外,置一方桌,分類書目數冊,雜置桌上。門內有廊,凡兒童用書,均錄其目懸廊壁。而普通書目,則在公眾閱覽室內”[5]209;“茍年齡太幼不能誦讀者,則為之備置圖畫”[27]。有趣的是,兒童閱覽室還設有玩具,這些玩具“或者活潑心思,或者開通知識,于游玩之中,隱寓教育作用,誘導兒童,此節(jié)必不可少”[5]276。此外,對于因各種原因不便來圖書館的人群,圖書館也極盡所能地提供方便,如圖書館“于本館外,別設分館,圖書流通處,圖書代借處;辦理巡回文庫等。于是距圖書館較遠的民眾和不能離家的老年人、產婦等,也得沾圖書館的恩惠了”[6]18。

農民是圖書館面對的人數最為眾多、地位十分重要的弱勢群體。“一百人里面,有八十多個是種莊稼的。數量是如此地龐大,擔負的責任自然也是很大,所以中國的前途,不能不靠這大多數居住于農村的農民”[28]。農民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同樣也有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和需求,甚至比一般市民還要強烈得多。“城市中之圖書館,猶如錦上添花;而鄉(xiāng)村間之圖書館,實則雪中送炭。錦上無花,仍不失其綺麗,而雪中無炭,則凍餒隨之矣”[29]。既然如此,圖書館教育就不能不關注農民,“如果農民不能同圖書館發(fā)生關系,那便是以農民為對象的圖書館的難關沒有攻破,極言之,是圖書館事業(yè)的一個慘敗的記錄”[30]。而走進農民的方法就是“以圖書館的活動引起人的同情,以圖書館深入民間來得到農民的信任”[30]。具體說來,“要利用教育的方式收到教育的效果,如設立識字處、問字處、代筆處等解決農民的急需的生活問題……要利用流通的方法把書送到農民面前,要踏著實地來任事、絞盡腦汁為圖書館想出路、真誠地跑進農民的隊伍、犧牲些自己的個性去將就勞苦大眾”[30]。以上種種,使我們對我國早期的圖書館人,在尊重弱勢群體的圖書館權利方面所具有的憂患意識、人本情懷和奉獻精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3 早期圖書館權利思想的學術價值及其當代啟示

20世紀初期我國圖書館社會教育實踐所蘊含的圖書館權利思想,具有非常珍貴的學術價值和啟示意義。它讓我們自豪地看到,即使在100年前風雨飄搖時期的我國圖書館事業(yè),也同樣不乏西方圖書館同行所尊崇的圖書館權利思想。這些思想萌芽于一個從封建專制向民主政治轉型的時代,既有其特定的政治歷史條件,又有其特殊的社會教育背景。20世紀初期的圖書館先人們,從社會教育的愿景出發(fā),以強烈的職業(yè)信念和使命擔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用實際行動捍衛(wèi)和踐行了民眾的圖書館權利,其“平等、自由、免費”及“弱勢群體服務”等圖書館權利思想,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先進圖書館思想一起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近代圖書館學思想的形成和近代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圖書館學思想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當加強對這一時期圖書館事業(yè)史的開發(fā)和研究,從圖書館先人們豐富的圖書館權利思想中汲取養(yǎng)分,進一步指導新時期的圖書館實踐。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方略,這勢必會給我國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依法辦館”必將再次進入圖書館學的研究視野,圖書館法必將加速立法進程,“圖書館權利”也必將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這是依法治國對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圖書館走向權利時代、實現百年夢想的必由之路。我們應深入研究20世紀初圖書館前輩們的寶貴思想,積極投身于追逐圖書館事業(yè)“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圖書館權利思想的傳承、弘揚和發(fā)展的歷史重任。

[1]李國新. 日本的“圖書館自由”述論[J].圖書館, 2000(4):12-16, 20.

[2]程煥文. 圖書館權利的來由[J]. 圖書館論壇, 2009(6):30-36.

[3]王雷. 中國近代社會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梁啟超. 新民說[M].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2.

[5]李希泌, 張椒華. 中國古代藏書與近代圖書館史料[M]. 北京:中華書局, 1982.

[6]馬宗榮. 現代圖書館[M]. 上海:中華學藝社, 1928.

[7]杜定友. 圖書館與成人教育[M]. 北京:中華書局, 1933.

[8]劉國鈞. 美國公共圖書館之精神[C]//劉國鈞圖書館學論文選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1:11-13.

[9]徐旭. 民眾圖書館學[M]. 上海:世界書局, 1935:3.

[10]詹一之. 晏陽初文集[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

[11]蔣鏡寰. 圖書館與社會教育[J]. 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年刊, 1936: 3.

[12]李小緣. 全國圖書館計劃書[J]. 圖書館學季刊, 1927,2(2):209-234.

[13]應修人. 上海通信圖書館與讀者自由[C]//應修人、潘莫華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62.

[14]余訓培. 民國時期的圖書館與社會閱讀[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151.

[15]董鑄仁. 圖書館與讀眾[J]. 文華圖書科季刊, 1931,3(4):445.

[16]姜和. 民眾圖書館的公開及活用問題[J]. 教育與民眾, 1930,2 (7):10.

[17]杜定友. 圖書館學通論[M].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25.

[18]李小緣. 全國圖書館計劃書[J]. 圖書館學季刊, 1927,2(3):19.

[19]江西省立民眾教育館. 江西省立民眾教育館設施概況[M]. 南京:南京一職印刷廠, 1937:28-30.

[20]陳頌. 圖書館之任務與其在中國之地位[J]. 武昌文華圖書科季刊, 1929,1(1):7-18.

[22]袁慶東. 美國《圖書館權利宣言》發(fā)展史論略[J]. 圖書館,2009 (1):70-72.

[23]李國新. 日本的“圖書館自由”述論[J]. 圖書館, 2000(4):12-16,20.

[24]周紅, 張彩霞. 走向平民——中國近代圖書館的平民化歷程[J].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09(3):91-94.

[25]黃少明. 走向免費服務——從清末和民國時期的圖書館法規(guī)看公共圖書館免費服務的原則最終在我國的確立[J]. 圖書館, 2005(2):22-25.

[26]天津市立通俗流通圖書館概況[J].天津市立通俗流通圖書館月刊, 1935,1(4,5,6):16.

[27]劉國鈞. 近代圖書館之性質及功用[C]//劉國鈞圖書館學論文選集.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21:2.

[28]傅寶琛. 鄉(xiāng)村平民教育的理論與實際[M]. 無錫:江蘇省立教育學院, 1931:1.

[29]李鐘履. 鄉(xiāng)村圖書館經營法之研究[J]. 文華圖書科季刊, 1931, 3(2):125.

[30]李靖宇. 怎樣使農民和圖書館發(fā)生關系[J]. 圖書館學季刊, 1936, 10(3):409-426.

Source Exploration on the Library Right Thought under the Social Education Backgroun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ocial education sprang up vigorously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the library was pregnant with and reflected the library right thought, including the right to use the library equally, the right to use the library freely, the right to enjoy the library service without the pay, and the library service for the vulnerable group, and so on. The research on the germin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hought are helpful for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library right thought in China,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cau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Social education; Library right; Library spirit;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G250.1

B

1966年生,現工作于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

2014-11-27 ]

猜你喜歡
圖書館思想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洲亚洲一区|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亚欧美国产综合| 91九色国产在线|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91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玖玖视频|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97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嫩模喷白浆|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91偷拍一区| a天堂视频| 三级欧美在线| 九色视频一区|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三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91伊人国产| 日本在线国产|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网| 精品91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免费无遮挡AV|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国产av麻豆|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91av在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福利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 欧美色亚洲|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色亚洲成人|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无套av在线| 欧美午夜网站|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免费播放毛片| 91无码国产视频|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美女啪啪无遮挡|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久久国语对白| 99爱在线|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有专无码视频| 99热亚洲精品6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91美女在线| 99热亚洲精品6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