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琴柯 平鄒金匯(. 天津工業大學圖書館 天津 300387;. 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 天津 30007)
我國公共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的戰略思考*
賈東琴1柯 平2鄒金匯2
(1. 天津工業大學圖書館 天津 300387;2. 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 天津 300071)
〔摘 要〕論文在考察公共圖書館所處的政治、文化、法律以及技術環境的基礎上,論述了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編制的兩個維度的思考:一是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政策為導向,結合圖書館發展特點與趨勢,確定以公共文化服務為核心的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框架;二是重視戰略規劃編制的常規化、多元化、規范化、動態化與開放化的考量,為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戰略規劃 “ 十三五”規劃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2015年既是“十二五”戰略規劃的收官之年,又是全國各行各業“十三五”戰略規劃的編制大年。為了向“十三五”時期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持續繁榮發展提供科學思路和智力支持,我國公共圖書館界開始高度重視下一個五年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理論研究,并啟動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編制工作。2014年王世偉對公共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編制進行了深入思考,論述了公共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編制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三個維度[1]:一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維度;二是統籌兼顧的科學考量維度;三是規劃編制的六個基本原則維度。2015年柯平等從科學制定與分類指導兩個維度,對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進行了理論指導[2]。曾源深入分析了文化與科技融合背景下城市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的兩個發展重點:強化實體空間和網絡空間的發展,發揮社會節點功能;服務城市重大戰略,提升城市軟實力[3]。這些文章從不同的視角對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的程序、戰略內容選擇等進行了前瞻性指導。文章在考察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背景的基礎上,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政策為綱領,結合公共圖書館發展特點與趨勢,確定了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框架。同時,文章還對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整個流程進行了五化考量,以期對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提供參考。
2.1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政策為公共圖書館發展提供新契機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文化改革策略是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的重要背景,這些新的文化政策內涵賦予圖書館新的發展契機。十八大提出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方針和任務。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地要求“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服務設施網絡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盵4]2015 年伊始,國家出臺了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戰略部署的具體措施的文件——《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即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動力、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創新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5]。公共圖書館作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認真規劃、落實各項新的公共文化新政策,并將公共文化新政作為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綱領,在編制中要體現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新的公共文化服務政策,注重服務質量與成效的提升,更好地發揮圖書館在文化強國大戰略中的作用。同時,全國公共圖書館需要構建互通共享的服務網絡,加強基層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延伸圖書館服務區域,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均等化。
2.2 法人治理實踐推進公共圖書館管理體制創新
2011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出臺了9個配套文件,其中《關于建立和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的意見》就“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基本原則、總體要求、主要內容、組織實施等”提出了具體要求[6]。2013年《決定》提出“明確不同文化事業單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015年《意見》中進一步明確“創新運行機制,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7]。這些要求直接體現了圖書館多元社會主體合作共治的社會治理走向,要求圖書館從原來的“管理”結構向“法人治理”結構轉型。“十二五”期間,伴隨一系列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政策的出臺,積極推進了我國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實踐逐步開展。2014年9月文化部正式啟動全國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試點工作,溫州市圖書館、深圳福田區圖書館、重慶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朔州市圖書館、唐山豐南區圖書館作為首批試點紛紛建立法人治理結構。2014年中國圖書館年會第17分會場以“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進行專題討論,同年11月,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還召開“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工作研討會”。2015年5月,中國圖書館學會舉辦“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研討班”,對圖書館治理進行綜合討論。這些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為“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廣泛與深入開展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奠定了基礎。
2.3 相關法律、標準的出臺為“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制定提供法律保障
“十二五”期間,我國圖書館領域法制化與標準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首先,在圖書館法制化建設方面,備受關注的《公共圖書館(草案送審稿)》于2011 年 12月在文化部部務會議中基本通過;2011年完成《古籍保護條例》的調研、草案以及草案論證的工作;其次,在標準化建設方面,截至 2013 年 10 月,全國圖書館標準化委員會共制訂標準14 項,《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2011年頒布)、《圖書館古籍書庫基本要求》(2013年頒布)已發布實施,《圖書館文本資源數字化加工規范》、《圖書館音頻資源數字化加工規范》、《圖書館圖像資源數字化加工規范》等 3 項標準正在審查,另有 9 項標準正在制訂過程中[8]。2014 年 5 月,《省、市、縣級公共圖書館業務規范工作》開始啟動。這一系列法律與標準的出臺與實施為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指導與規范,將進一步為我國圖書館“十三五”期間的法制化建設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實施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條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2.4 全民閱讀理念對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提出新的戰略需求
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倡導全民閱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2015年《意見》中進一步將全民閱讀理念具體化提出“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推動全民閱讀進家庭、進社區、進校園、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標志著全民閱讀上升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所謂的“全民閱讀”大致包括兩方面的內容[9]:一是在全社會營造好的閱讀風氣、閱讀氛圍和閱讀環境,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閱讀積極性;二是實現全體社會成員享受閱讀資源、利用閱讀條件的平等化。公共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陣地,如何做好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實現全民閱讀資源與閱讀條件的平等化,成為未來五年內公共圖書館的戰略重點。
2.5 新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為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提供技術保障
文化與科技融合是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發展戰略。黨的十八大提出“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2012 年,《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提出“加強圖書館等文化公共服務平臺的網絡化和數字化建設”。2015年,《意見》進一步提出“從專項規劃實施、關鍵技術研究、融合應用示范、數字化服務推進以及網絡等方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技術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引擎。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3D打印、智慧城市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中應注重將新興技術導入圖書館的服務與管理中,從服務模式、服務形態、服務內容、管理方式等方面進行變革,讓圖書館在新的信息技術背景下呈現出新的動力和活力,找尋新的戰略發力點。
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分別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和“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角度,對我國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改革目標。2015年《意見》具體提出了我國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是指導未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框架的制定需要以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意見》等有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政策為導向,結合公共圖書館發展趨勢與特點,重點關注公共圖書館在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過程中應履行的使命、應承擔的職責以及應完成的任務等。
3.1 構建標準化、均等化的圖書館服務體系
3.1.1 標準化的服務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具體要求,即“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2015年《意見》闡述和部署公共文化服務統籌均衡發展問題,并公布了《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 年),推進了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政策的落實?!秶一竟参幕罩笇藴省窂拿赓M借閱服務、設施免費開放、圖書館建設、流動服務和人員配置與培訓等方面對各級公共圖書館劃定了底線標準。因此,“十三五”期間各級公共圖書館需要以《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為綱領,以所在地區相關標準為參照,以《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為依據,重點從基本服務項目、硬件設施和人員配備方面加強標準化建設。
3.1.2 均等化的服務體系
公共圖書館均等化就是要求以全體公眾為服務對象,保障所有公眾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基本文化權益?!兑庖姟访鞔_提出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城鄉均衡發展的措施,即“大力開展流動服務和數字服務”、“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中心推進總分館制建設”等。按照十八大三中全會和《意見》中關于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精神,應該將拓展和深化總分館制、大力推進流動服務作為一個重要戰略主題??偡逐^制的創新與發展可重點考慮在縣域總分館制的架構內,加強對農家書屋的統籌管理,實現城鄉公共圖書館服務資源整合和互聯互通[10]。公共圖書館流動服務方面需要重點思考拓展合作機構,創新流動服務范圍與模式,努力構建以總館、分館及各館外流通點共同參與的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如考慮建設網吧圖書館、 地鐵圖書館、流動圖書車、咖啡圖書館等。
3.2 以提升服務效能為導向創新圖書館服務項目
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能”[11]。2015年《意見》中又對“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新要求進行了體系化[12]。為了適應新的政策要求,公共圖書館通過拓展與深化圖書館服務領域、創新服務項目等多種途徑提升服務效能,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戰略主題。
3.2.1 打造圖書館之間館際合作的新常態
2014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13]。新常態將直接影響到圖書館經費的投入。面對新常態,“十三五”時期公共圖書館在強化館際合作的同時,需要樹立績效理念,重新評估圖書館聯盟資源共享與館際協作活動,提升館際合作的質量和成效;需要樹立互聯網思維,搭建供全球共享的圖書館應用平臺,以網域級理念推進圖書館的轉型和創新。
3.2.2 樹立融合理念推進公共圖書館與其他公共服務機構的深度整合
《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大對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公共文化資源的整合力度”。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用戶需求與行為的變化,圖書館不再是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唯一門戶。因此,“十三五”時期公共圖書館需要緊抓國家文化新政機遇,制定與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深度合作與融合的戰略目標,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分享其他機構的信息資源,進而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
3.2.3 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創新圖書館服務
《意見》指出“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群眾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目錄,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建設,推動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和社會影響力的服務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公共文化機構挖掘特色資源,加強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內容”等。2015年蘇州圖書館以創新性思路啟動了“跨越式提升服務效能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又稱為“10個100%計劃”,重點從城鄉覆蓋率、市民持證率、年人均到館次數、全民閱讀活動公眾參與率、“悅讀寶貝計劃”覆蓋率等十個方面制定了戰略目標[14]。蘇圖的實踐活動為公共圖書館跨越式提升服務效能提供了借鑒。這一系列新政策的出臺與實踐活動的推進,對公共圖書館未來五年的服務項目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
3.3 推進全民閱讀,提升民眾數字素養
3.3.1 關注全民閱讀
國外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中,一直以來將為所有年齡段的公民提供相應的閱讀資源、培養閱讀習慣作為重要的戰略主題。通過 “早期識字計劃”、“暑期閱讀活動”、“故事時間”、“有聲讀物時間”、“新移民閱讀培訓”、“特殊用戶閱讀”等一系列的閱讀活動,覆蓋不同公眾群體[15-16]。如何做好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實現全民閱讀資源與閱讀條件的平等化,便成為未來五年內公共圖書館的戰略重點。根據《意見》精神,未來五年內公共圖書館需要從“普及”與“深化”兩個維度建立《閱讀推廣》專項規劃推進全民閱讀活動?!捌占啊本褪且蠊矆D書館擴大閱讀推廣對象,形成全民“好讀書讀好書”的閱讀氛圍。具體要求公共圖書館借助分館體系、流動延伸服務、移動終端等方式,將閱讀活動送進家庭、社區、校園、農村、企業、機關以及監獄等地方,大力普及數字閱讀。“深入”就是要求公共圖書館創新閱讀推廣內容與形式,打造出系列化的特色閱讀服務品牌。具體要求公共圖書館創建“包容體”閱讀推廣品牌,重點關注學前兒童、老年人、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推廣等。
3.3.2 提升數字能力
公共圖書館是幫助公眾獲取信息、提升信息查詢、評價與利用技能的重要場所。國外公共圖書館非常重視公眾信息素養培訓戰略的制定,如東巴頓魯治圖書館2005-2015年戰略規劃中強調通過開展“英語等學歷證書培訓”“公民課程”“計算機培訓”提升社區居民信息素養[17]。伴隨信息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公眾信息檢索、信息安全意識、在線溝通交流、內容制作及利用新技術新工具解決問題等數字能力的提升已經受到關注。2012年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未來科技研究(JRCIPTS)從信息、交流、制作內容、安全、解決問題等五個領域構建了DIGCOMP公眾數字能力(Digital Competence)框架[18]。該框架為圖書館開展公眾數字素養培訓提供了戰略指導。因此,面對新的數字技術環境,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中應將“數字素養培訓”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
3.4 推進與科技融合,創建圖書館服務新空間
加大文化科技創新力度,推動公共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是當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點。在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未來五年內公共圖書館需積極引入先進科技,努力打造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融合發展的新空間。公共圖書館通過引入新技術,將傳統的以館藏類型為導向的空間設置理念(特藏室、電子閱覽室等)轉變為以用戶活動或需求為導向的空間創新理念(“制作空間”、“學習空間”等)。在現有實體空間的基礎上,重點打造以數字圖書館為核心的文獻信息網絡空間,以實體和虛擬雙空間為依托,積極為社會文化創新提供場所。具體規劃中,公共圖書館可大力推進數字體驗空間、創客空間、社群項目展示中心、學習空間、數據可視化實驗室、協作工作空間等新空間的創建。
3.5 建立多元化文獻保障體系
文獻資源建設是公共圖書館開展一切服務的基本保障。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繼續將加強文獻資源的建設和保存作為“十三五”時期的戰略重點,但是需要融入新的理念。具體規劃中需要重視以下方面:以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目標,加強中華古籍與地方特色資源的收集、保護與整理;從國家圖書館到地方公共圖書館再到鄉鎮圖書館建設立體化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19];以用戶的文獻需求為起點和落腳點,推進不同資源類型的平衡發展;強化本地資源與特藏資源的深度開發;逐步完善資源共享平臺,廣泛推進多區域、多類型文獻資源互補與共享;完善與創新共享印本管理機制。
3.6 創新管理體系,完善保障
3.6.1 推進法人治理模式
“十二五”期間,國內多家公共圖書館已經建立法人治理試點,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但是全國的圖書館法人治理在廣度和深度方面有待進一步提升。“十三五”時期,公共圖書館可考慮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設置“圖書館法人治理”專項規劃,積極開展試點調研與交流,理論探討圖書館法人治理模式、積極開展圖書館法人治理的成效評價等,以期全面、深入的推進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模式的創新。
3.6.2 完善法律保障
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中可以設置《圖書館法律與標準》專項規劃,繼續推進重點領域相關法律與標準的制定、修訂、頒布與實施等工作,完善公共圖書館法律保障機制。將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與《意見》中提出的一些新理念融入到公共圖書館法制體系中,逐步完善公共圖書館法制化與標準化規范體系,如特別關注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的創新”、“ 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等新理念對公共圖書館法制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根據柯平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圖書館戰略規劃模型與實證研究》和《圖書館戰略規劃研究》及《我國圖書館戰略規劃編制指南》(以下簡稱為《指南》),結合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實際,文章提出“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的五化考量。
4.1 常規化
推進我國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從實踐走向成熟,最重要的是實現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常規化,將戰略規劃納入日常管理規范。
就全國范圍公共圖書館而言,常規化主要表現為:一是,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十三五”戰略規劃先行,為各級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提供戰略方向;二是,中國圖書館學會需要在借鑒當前圖書館戰略規劃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積極組織編制出臺《我國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編制指南》,為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提供常規化指導。同時,中國圖書館學會或文化主管部門組織戰略規劃研討與培訓活動,專門傳授規劃技能,培養戰略意識,為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提供給前瞻性與常規化指導。如2014年11月浙江省文化廳聯合浙江圖書館舉辦了“全省公共圖書館館長培訓班”,并把圖書館事業與規劃作為重點專題,對圖書館戰略環境掃描、戰略規劃文本體例、戰略制定過程等進行專項培訓[20];三是,理論先行推進實踐。“十三五”前期與中期,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學者們要關注圖書館戰略規劃研究,以項目形式加強戰略研究,形成更為系統、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為圖書館戰略規劃實踐提供常規指導。
就個體公共圖書館而言,常規化主要表現為:一是,編制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劃是保證戰略規劃常規化的前提。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制定中要科學完善設計體系,合理規劃預期成果,以保證規劃具有前瞻性與可行性;二是,圖書館內設置專門的戰略規劃部門,為圖書館戰略規劃全程提供組織保障;三是,圖書館戰略規劃與工作年度計劃、部門計劃以及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將戰略目標與當前業務緊密融合;四是,戰略實施階段對戰略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形成年度工作計劃,并形成根據實際情況定期修訂。
4.2 多元化
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多元化,主要體現在戰略制定方式、戰略制定主體、戰略制定工具、數據搜集途徑等方面。
4.2.1 戰略規劃制定方式多元化
國外公共圖書館在戰略制定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方式。如陳昊琳等[21]對美國16家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制定過程進行分析,發現由特定戰略規劃委員會制定戰略規劃的占50%,由單純的圖書館董事會或委員會制定的占37.5%,由外聘機構或顧問制定的占12.5%。當前國內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制定過程中采用的館校合作方式整合了理論研究與工作實踐,保證了圖書館戰略規劃的理論前瞻性和實際可操作性,如東莞圖書館與南開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合作研制的東莞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當然,還注重吸取多元化的參與主體,為圖書館未來五年規劃獻計獻策。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制定在圖書館董事會或戰略領導小組的指導與監督下,可采用以圖書館為主,與外部研究機構合作或聘請咨詢顧問的多元化方式。
4.2.2 戰略規劃制定主體多元化
戰略制定主體多元化主要指圖書館戰略規劃委員會組成成員的多樣性。戰略規劃制定主體的選擇直接決定了戰略規劃的制定成效,單一性、主觀化的制定主體勢必會造成制定結果的片面化和主觀性。因此,在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制定中,需要得到利益相關者的關注和支持。國外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委員會成員除了圖書館內部工作人員代表外,還廣泛吸納了圖書館外部利益相關者。如美國卡內基公共圖書館2005-2008年戰略規劃中,戰略規劃委員由政府工作人員、商人、律師、公務員、學生、教師、退休人員、義工、圖書館董事會、圖書館館長等在內的15人構成[22]。借鑒先進經驗,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過程中需要成立以圖書館內部人員為主,以適當吸收讀者代表、外部管理部門、圖書館學研究者等為輔助的戰略規劃委員會,在綜合考慮不同層面利益相關者需求和目標的基礎上,對他們提出的目標和要求進行提煉和整合,進而構建出較為科學全面的戰略規劃體系。
4.2.3 戰略數據搜集途徑多元化
戰略規劃的數據收集是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制定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在戰略制定過程中需要重視多途徑的數據搜集。如上海圖書館在戰略規劃制定之初,“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小組”就對廣東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進行了深入調研。東莞圖書館在戰略分析階段采用問卷的方式向讀者征集他們對東莞圖書館的三個愿望。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數據的收集具有典型地方性,不僅要側重本館業務數據和圖書館行業發展趨勢的數據,更要注重收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人口分布、文化習慣、行業分布、社區需求等數據。
4.2.4 戰略分析工具選擇多元化
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制定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十三五”戰略規劃制定過程中要重視多元化的戰略規劃工具與方法的導入和使用,以保證規劃具有較強的執行力度與可操作性。采用SWOT方法綜合分析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幫助圖書館找到“能做的”與“可能做的”;引入定標比超分析工具,從戰略層、操作層與管理層三個方面完成圖書館與同行業的橫向比較及本館的縱向比較;引入“焦點小組”、頭腦風暴、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利益相關者需求進行搜集與分析,為確定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滿意程度提供科學依據;引入關鍵成功因素分析方法,與讀者需求緊密結合,促進達成戰略共識;引入關鍵績效指標和平衡計分卡等方法,以戰略執行與評價為導向制定戰略目標,確保戰略目標體系的可操作性和可測量性。
4.3 規范化
4.3.1 規劃流程的規范化
以規范的流程為導向,有助于形成科學與規范的戰略規劃。參照《指南》,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需要遵循規范化的四階段開展:啟動與準備階段;分析階段;制定與發布階段;實施與評價階段。結合公共圖書館特點,在整個流程中需要特別注意:要有主動制定戰略規劃的意識,積極做好戰略規劃準備工作;要充分關注分館與社區館之間的輔助關系;要著重強調咨詢活動的經常性與多元化;加強對戰略規劃實施的監控。
4.3.2 規劃文本的規范化
圖書館戰略規劃文本的規范性主要表現在體例與內容兩個方面:
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文本體例不宜復雜,但應層次清楚,并且在體例項目的選擇上可體現個性化。借鑒《指南》,結合公共圖書館自身特點,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文本體例可建立以核心體例、備選體例和特色體例相結合的模式。核心要素為愿景、使命、戰略重點或目標、任務、行動計劃;備選要素為前言、已有成績、價值觀、環境分析、經費預算、保障措施、評價和附錄等;特色體例要素主要是結合我國行政文書的寫作特點,考慮將指導思想、指導原則等納入我國公共圖書館規劃文本體例中。
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內容要素既要全面、系統,又要突出重點。在具體內容闡釋中應涉及信息資源建設、人力資源建設、技術應用、服務創新、組織管理、經費支持、空間建設、發展歷程、薪酬管理等要素。結合公共圖書館發展環境,需要重點關注“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建設、圖書館聯盟與合作、大眾閱讀服務、民眾數字素養提升、地方文獻與古籍文獻的管理、圖書館空間創建等戰略主題。
4.3.3 戰略規劃的統籌協調
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不是一個絕對獨立的體系,規劃制定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如何處理“十三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的傳承,如何將圖書館的“十三五”規劃與主管文化部門規劃相銜接,如何如理一個領域與另一個領域的相互交融。針對上述問題,圖書館需要統籌協調,全面論證,科學決策。規范化的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需要促進“新規劃與老規劃的有效傳承與演進”、“宏觀與微觀戰略主題的協調”、“國家規劃與地方規劃的上下銜接”、“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的互聯互通”[23]、“五年規劃與年度計劃、長遠規劃的統籌協調”、“戰略規劃與當前業務相互銜接”、“本館規劃服務于主管部門的總體戰略”。
4.4 動態化
公共圖書館所處的政治、經濟、公共文化、技術等環境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各種影響因素交叉匯聚,會出現許多錯綜復雜和難以預料的情況。戰略環境的這種動態變化性要求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編制與實施過程呈現動態調整的特點。
4.4.1 戰略編制工作的動態化
戰略規劃編制是一個不斷討論、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的動態連續過程。從戰略分析到戰略規劃文本形成與發布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將環境監測貫穿始終,通過及時把握圖書館外部文化、政策環境、公眾需求變化,對戰略內容進行動態調整與完善。這種動態性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目標設置過程中要有一定的彈性、寬度和靈活性,要掌握圖書館戰略能得到的支持資源匹配度,并具有適當富余度,為戰略調整留有一定空間。
4.4.2 戰略實施工作的動態化
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實施就是以“服務效能”為導向,不斷完善圖書館戰略管理的動態過程。隨著戰略規劃實施的不斷深入,圖書館的環境不斷變化,可能導致原定目標、任務無法實現,這就需要圖書館對原有目標、任務等進行適時修正或微調,以保證戰略目標的有效性。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實施過程中,設定戰略評估或監控機制對公共文化政策、技術等實施動態監測,及時對圖書館戰略實施狀況進行反饋。同時,要及時收集新情況、新建議對規劃進行必要的動態調整和修改完善,從而確保戰略規劃與圖書館的發展與時俱進。
4.5 公開化
公開化同樣貫穿于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整個流程之中:
4.5.1 做好宣傳
在圖書館戰略規劃準備與啟動階段需要做好宣傳與動員工作。首先,圖書館需要適時召開全館動員大會或館內通報,以強化全館人員戰略意識,在館內形成關注未來、關注發展的輿論氛圍。其次,圖書館需要依托本館網站或報紙媒體等對 “十三五”戰略規劃相關工作進行報道,以吸引圖書館利益相關者的關注,為圖書館戰略制定獻計獻策。
4.5.2 多方“借智”
多方“借智”就是圖書館通過網絡調查、社交媒體、專家訪談、座談會等多種公開途徑,獲取館員、廣大民眾、同行專家等對戰略規劃的建議。將他們的思路和建議納入規劃之中,推進規劃的編制與廣大公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形成公開、透明、民主的規劃編制形式,使得規劃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加符合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規律,更加符合廣大公眾的意愿。如深圳圖書館“十三五”規劃就通過專家座談會的方式向武漢大學圖書館、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以及武漢市圖書館的領導、專家廣泛征求建議[24-25]。
4.5.3 多途徑發布推廣
戰略規劃形成后,圖書館要通過簡報、活頁、手冊、網站等多種途徑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公眾發布,并使戰略規劃成為其信息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使得圖書館的利益相關群體知曉規劃內容,并進行關注和監督。
4.5.4 動態監督實施
該階段公開化的關鍵體現在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發布。戰略規劃實施的相關負責人需要對戰略規劃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開展季度報告、年度匯報,并及時對一定周期內戰略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此外,通過讀者座談、專家座談、主管部門匯報、網站發布、紙質媒體(簡報或文件)等多種形式將圖書館戰略實施實施情況或年度監測報告的結果定期公布,以實現對戰略規劃的動態監督。
“十三五”時期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 ,也是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通過戰略規劃指導未來發展,已經受到公共圖書館界的普遍重視。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是一項復雜的理論指導實踐的活動,涉及圖書館的各個具體操作、管理層面。為了提升“十三五”戰略規劃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公共圖書館需要在整個戰略規劃流程中堅持常規化、多元化、規范化、動態化與公開化的五化思維。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十三五”戰略規劃框架的確定,需要以國家最新的公共文化政策為導向。公共圖書館如何規劃與落實其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使命與任務,將成為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重點。
(來稿時間:2015年8月)
參考文獻:
1, 9, 24.王世偉.公共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多維度思考.圖書館雜志, 2014(8):4-10, 64
2, 20.柯平,賈東琴,鄒金匯.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科學制定與分類指導.情報資料工作,2015(3):5-9
3.曾原. 文化與科技融合背景下城市圖書館發展戰略研究.圖書館雜志,2015(3):23-24
4.胡錦濤.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1, 31
5.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014-12-05].http://finance.ifeng.com/a/20131115/11093995_0. shtml
6, 8, 1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2015-08-01].http://news.xinhuanet. 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國辦發[2011]37號).[2015-07-20].http://www.shui5. cn/article/ff/54050.html
10.徐浪,張四連. 論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及其實現.圖書館,2015(6):28-31
11.李國新.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公共圖書館發展——《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解析.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4):1-9
12.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015-08-03].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 c_113711665_7.htm
14.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公報.[2015-08-02]. http://www. cnggc.cn/n4/n70/n570/n572/c51147/content.html
15. 王學思.蘇州圖書館:10個100%跨越式提升服務效能. [2015-08-02]. http://www.ndcnc.gov.cn/tushuguan/zixun/201504/ t20150401_1081118.htm
16. Library Services and Technology Act(LSTA)Five Year Plan 2013-2017.[2015-07-28].http://www.imls.Gov/assets/1/ AssetManager/OHplan2012.pdf
17. Bklyn Public Library Strategic Plan.[2015-07-18].http:// www.bklynpublic-library.Org/sites/defauh/files/files/pdf/about/ strategic-plan-brand/strategic- plan.pdf
18. East Baton Rouge Parish Library Strategic Plan 2005-2015.[2015-07-18].http://www.gossagesager.com/ EBRPLstrategicplan.pdf
19. DIGCOMP: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and Understanding Digital Competence in Europe.[2015-07-10].http:// ipts.jrc.ec.europa.eu/publications/pub.cfm?id=6359
21. 2014年度全省公共圖書館館長培訓班在德清舉行. [2015-07-21].http://www.zjlib.cn/Public/test3.asp?action=xi angxi&ColumnsArticleID={D72AD944-E376-4101-9B94-CC5B686BE33F}
22. 陳昊琳等.美國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制定對我國的啟示:一種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0(8):11-15
23. Carnegie Public Library Strategic Plan-Planning for Results:2005-2008.[2015-07-16].http://www.bigtimberlibrary.org/ strategic_plan.htm
25. 武漢大學圖書館.深圳圖書館“十三五”規劃“借智”武漢專家.[2015-08-02]. http://gzw.lib.whu.edu.cn/pe/Article/ShowArticle. asp?ArticleID=1955〔Abst
〔分類號〕G25
〔作者簡介〕賈東琴(1984-),女,博士,天津工業大學圖書館館員,碩士生導師,發表論文多篇;柯平(1962-),男,博士,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情報專業學位(MLIS)中心主任,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知識管理,文獻目錄學;鄒金匯(1989-),女,南開大學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2015級博士研究生,發表論文4篇。
* 本文系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面向2020的我國圖書館戰略執行力模型與實證研究”(編號:15CTQ003)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促進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與均等化研究”(編號:14ZDA050)的研究成果之一。
Strategic Thoughts on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Jia Dongqin1Ke Ping2Zou Jinhui2
(1. Library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ract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factors of public libraries, including police, culture, laws and technology, the paper discusses two dimensions of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of Public Libraries. The first dimension is confirming the“13th Five-year” strategic system of public libraries through making the new police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s the direction,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libraries and taking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as the core. The second is paying attention to five parts of making strategic plan, including routinization, diversification, normalization, dynamism and opening-up,so as to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scientific and normative of the “13th Five-year” strategic planning of public libraries.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Strategic Plan “13th Five-year ” Pla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