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傳國(1.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2.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景德鎮陶瓷藝術市場繁榮大背景下的現代陶藝創作
丁傳國1.2
(1. 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2.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摘 要:在陶瓷藝術市場日漸繁榮的背景之下,現代陶藝的市場卻不盡人意,對于現代陶藝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現代陶藝的創作要進行反思,反思的目的不是要去迎合市場,而是從自身出發,尋找突破點,贏得市場的認可,從而提升現代陶藝的創作水平,在藝術市場中獲得應有的地位。
關鍵詞:陶瓷藝術市場;繁榮;現代陶藝創作
E-mail:14349722@qq.com
市場似乎有只“看不見的手”在操控,陶瓷藝術市場也不例外。表面看,藝術品在市場的表現似乎帶有偶然性,但事實上卻有著內在的規律,這或許就是那只看不見的手在起作用。在整個陶瓷藝術市場日趨繁榮的大背景下,現代陶藝作品卻遭遇了市場的冷遇,是那只看不見的手還沒有眷顧到它,還是它沒有隨著這只手起舞?或許后者的因素會更多。
國內現代陶藝創作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體現為一股陶瓷藝術創作的新思潮、新觀念,它深刻地影響了景德鎮的陶瓷藝術發展①1985年8月,華裔美籍陶藝家李宗茂第一次訪問大陸。在大陸,包括在景德鎮,李宗茂舉辦了一系列的講座,對美國、臺灣的現代陶藝作品作了全面的介紹,引起了陶藝界的廣泛關注。。現代陶藝的創作理念和方法相對于景德鎮的傳統制瓷技藝而言是全新的,甚至是顛覆性的,現代陶藝創作追求的是純粹精神層面的感受,強調創作者的主體精神,而不注重器物的實用功能,強調創作中的即興、自由發揮,通過疊、刮、戳、壓等隨意的制作手法,力求實現主體情感的表達,同時體現出人與水、火、土之間的交流與理解。這樣的創作方法,相對于傳統的陶瓷制作,嘗試的是從工藝美術到純藝術的方向性轉變。景德鎮陶瓷學院是景德鎮現代陶藝的根據地,陶瓷學院自由的學術氛圍,以及便捷的對外交流,使之很快成為現代陶藝的沃土,并形成了一支強大的現代陶藝創作的隊伍。在這樣的創作氛圍影響下,景德鎮的部分陶瓷從業人員也開始了現代陶藝的嘗試。
2000年前后,景德鎮的藝術瓷市場逐漸繁榮起來。這里的藝術瓷主要指陶瓷繪畫②陶瓷繪畫,指以繪畫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陶瓷藝術品,可以是瓶或鑲器,也可以是平面瓷板等。、陶瓷雕塑以及現代陶藝等。最先受到市場關注的是各級大師的瓷器,各級大師受到市場的熱捧,也使得藝術瓷行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這類藝術瓷以陶瓷繪畫為主,強調的是繪畫的能力。陶瓷繪畫市場的繁榮,勢不可擋地影響了景德鎮的現代陶藝創作群體,并首當其沖地影響到景德鎮陶瓷學院的現代陶藝創作群體。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創作力量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他們是現代陶藝創作的主力軍,其作品個性鮮明。然而就當時的藝術市場而言,還是買方市場,作品要接受市場的選擇。在陶瓷繪畫和現代陶藝的市場競爭中,陶瓷繪畫占據了上風。原因應該有幾點:第一是外部因素,或者說是收藏者的選擇。一般而言,收藏者比較容易接受自己能夠理解和欣賞的藝術品,就陶瓷藝術而言,陶瓷繪畫是較容易被接受的藝術形式,陶瓷繪畫成為收藏者的首選,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其繪畫的形式有借鑒國畫的,也有借鑒油畫的,也有側重表現陶瓷材質的繪畫。只要繪畫的內容、形式在一種適度的范圍之內③這里主要指寫實程度,陶瓷繪畫除了借鑒國畫、油畫,最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形成一種區別于其他畫種的陶瓷繪畫,著重考慮陶瓷材質本身的性能,這是另一個重要課題,在此不展開。,收藏者似乎都能接受。第二是內部因素,現代陶藝的創作者較為忽視市場因素。在現代陶藝創作中,作者考慮更多的是作品的個性表達,而這種表達又很難在短時期內得到市場的認可,因此現代陶藝作品的市場情況就可想而知了,能夠得到市場青睞的現代陶藝作品屈指可數。當陶瓷繪畫走進了繁榮的市場,現代陶藝該去向何方?市場的力量無疑是巨大的,現代陶藝創作不可能不受到其影響。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做后盾,現代陶藝的創作必須要改變自我游戲、自說自話的狀態,因為不能介入市場,大部分現代陶藝創作者顯然沒有財力和精力去純粹地“玩”現代陶藝。美國學者托馬斯·門羅曾說:“從社會和歷史的觀念來看,人類之所以對藝術家的事業進行贊助,并付給他們酬金,其原因是由于人類發現藝術家的產品具有美的或其他方面的價值,而不是為了賦予藝術家表達自己的特權。”[1]因此,如果現代陶藝作品只是為創作者個人而存在,不在市場進行交換,那么這樣的藝術家或多或少會面臨生存問題。在面對市場的冷酷時,每一個人都會認真思考。因此,在陶瓷繪畫趨于繁榮的現實之下,很多人開始轉向于其中,現代陶藝進入了創作的冬天,現代陶藝的創作必須顧及市場的反映,市場對現代陶藝創作來說不可缺少。
在陶瓷藝術市場繁榮的背景下,現代陶藝沒有能夠抓住與陶瓷繪畫同等的市場機遇,這可能與現代陶藝的創作存在某些誤區有關,比如早些年的“瓶子扭扭就是現代陶藝”,片面的損害器皿的實用功能,但又不能有新的表達內容出現,這樣的現代陶藝一定是不受歡迎的;還有一些作品單純模仿國外的現代陶藝,當然,這在現代陶藝傳入的過程中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是當現代陶藝創作只是依賴甚至拘泥于國外現代陶藝的觀念、具體形式或手法時,情形就不容樂觀了,因為我們的文化背景與國外存在差異,社會環境也不同,這樣的現代陶藝在國內很可能得不到市場的認可;當然還存在一種“別人看不懂就是現代陶藝”的觀念,一味的曲高和寡,藝術是有高雅和通俗之分,但好的藝術一定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識和欣賞,或許也會存在像梵高那樣的特例,但在如今信息如此發達的市場環境下,其比例一定是微乎其微的。另外可能還存在一些原因,使得現代陶藝沒能很好地與藝術市場對接,如現代陶藝創作水平的差異,現代陶藝的創作沒有形成合力,等等。那么,現代陶藝真的要放棄藝術市場嗎?在陶瓷藝術市場繁榮的背景下,我想現代陶藝是不能也不應該放棄藝術市場的。首先,藝術市場是現代陶藝創作的動力。均衡發展的事物,一旦外部條件發展變化,這種均衡就會被打破,隨之而來的一定也是變化,以求得再次的均衡。當陶瓷藝術市場沒有繁榮的時候,陶瓷繪畫和現代陶藝創作是均衡的,創作的動力大都來自于自身的藝術需求,外部的影響不大。但隨著藝術市場繁榮以后,陶瓷繪畫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從事陶瓷繪畫的藝術家和藝人的經濟基礎得到鞏固,而現代陶藝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原來的均衡被打破,勢必引起現代陶藝創作的變化。得不到市場資助的創作現代陶藝的藝術家和藝人就會轉向到其他領域,帶來的就是整個現代陶藝創作的萎縮,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可見市場的力量不容忽視,市場需求是現代陶藝創作的最好動力之一。其次,獲得藝術市場的支持是現代陶藝創作得以發展的保證。現代陶藝能夠發展,必須要有經濟后盾,這種力量主要源于市場。相對于陶瓷繪畫而言,藝術家的現代陶藝創作投資較大,因此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現代陶藝的創作往往耗時較長,從作品的設計、到成型制作及最后燒成,少則一個月,多則三五個月甚至更長,而且在制作燒成過程中,往往由于現代陶藝造型的不規整等原因,成功率比較低,這都需要資金的保證,否則便難以為繼。因此,現代陶藝必須走入市場,否則很難有大的發展。最后,藝術市場是對現代陶藝創作的檢驗。現代陶藝創作的成功與否,市場是最好的檢驗標準。作品的好壞,不是某個人能夠評價和定位,也不能僅僅只靠自己的感覺判斷,最好的方式是交給市場來檢驗。藝術市場是一個匯聚眾人的地方,只要作品好,一定會有欣賞者,我們的創作不是去迎合市場,而是要在理解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引導市場,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市場,如果一味迎合市場,最終只能會失去市場。當然,對于藝術家而言,雖然其水平的高低不能絕對地用市場的接受度來衡量,但在今天信息如此快速傳播的時代,好的作品遲早會被發現。④藝術市場有其一定的發展規律,藝術作品能否得到市場的認可也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作者的身份、影響力等,另外藝術作品的市場宣傳也會對市場的認可度產生影響,但作品本身往往是首要因素。
在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陶瓷藝術市場的繁榮是必然的,在這種情況下,現代陶藝創作如何突破自身瓶頸,利用市場的力量讓自己得以成長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現代陶藝的市場是由現代陶藝自身的創作情況決定的,只要有了好的現代陶藝作品,就不怕沒有市場。因此,如何在陶瓷藝術市場繁榮的背景下進行現代陶藝創作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觀念的轉變
創作觀念的轉變是現代陶藝贏得市場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創作者對現代陶藝的理解及其秉持的創作觀念對現代陶藝創作意義重大。創作觀念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作品格調的高低。對于藝術家而言,追求作品的高格調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只有格調高的作品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引領市場,沒有創新的現代陶藝作品只是跟隨市場,隨時有可能被市場拋棄。因此在陶瓷藝術市場繁榮的大背景下進行現代陶藝創作,必須轉變觀念。
首先,要改變現代陶藝沒有市場的觀念。與陶瓷繪畫相比,現代陶藝在國內市場表現不佳,只有少數的現代陶藝作品能夠得到市場的眷顧,因此很容易讓人形成現代陶藝沒有市場的印象;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反思現代陶藝作品本身存在的問題。現代陶藝沒有充分地贏得市場,原因很多,我們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現代陶藝創作本身不注重市場,脫離了當下大的創作環境。最終現代陶藝被認為沒有市場。因此,必須首先糾正這種錯誤認識,深入到生活中進行現代陶藝創作,因為市場就在其中,現代陶藝不能再走曲高和寡的老路。
其次,突破現代陶藝無實用性的觀念。彼得·沃克思、八木一夫等是現代陶藝的先驅,他們認為現代陶藝應該從實用性中解脫出來,沉浸于純粹的精神世界。在景德鎮現代陶藝的創作中,現代陶藝的實用性一度也被放棄,器皿類的現代陶藝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以至于現代陶藝品有時成為“被燒壞了的瓷器”的代名詞。或許,我們一開始就誤解了先驅們的意思。現代陶藝不能囿于實用性,但不一定非得放棄實用性;在不影響情感表達和精神追求的前提下,如果能夠保持實用性,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現代陶藝進入市場,實用性也可以成為一個突破口。是否具有實用性應該不能成為衡量現代陶藝的一個標準。
最后,現代陶藝創作要立足于我國的文化。在國內的現代陶藝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很多原因,很多的創作觀念和創作方法都是“高仿”國外的現代陶藝,包括簡單的“扭瓶子”等方法、形式上的直接借用。學習是必須的,但怎樣學習非常關鍵。歷史上,我國是以陶瓷見長的國度,雖然近代我們的發展曾經一度停滯,但幾千年的陶瓷文化是我們的根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現代陶藝。國內的現代陶藝不被市場認可,我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現代陶藝不接地氣,脫離了自己的文化和審美環境。因此,我們要轉變創作觀念,立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創作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和內涵的現代陶藝作品。
(二)現代陶藝創作方法的多元運用
國內現代陶藝的發展受到國外藝術觀念的影響,借鑒了許多國外的創作方法,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現代陶藝創作方法,這些方法有些具有明顯的舶來品的味道,因此對待這些方法我們要有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精神,不能為方法而方法,方法要為作品服務。在現代陶藝的創作過程中,要注意創作方法的多元運用,中國傳統優秀的創作方法不能被忽視,同時要提升駕馭多種創作方法的能力。現代陶藝創作大致有幾種傾向,一是傾向于表達觀念,在此“觀念”蘊涵的范圍很廣,只要作品在立意上有所指便可。這類的現代陶藝作品很多,例如表現親情的作品,表現中外文化差異的作品,等等。在具體創作方法上,創作者往往會“不擇手段”,以能夠表達觀念為主要目的。在重視自身文化的前提之下,方法的多元化運用是一種趨勢;對于國內市場而言,多元化的創作方法尤為必要。二是傾向于技法的展現,這類現代陶藝非常注重方法,是技法派的代表,他們往往能夠非常逼真地再現皮質,模仿的撲克牌也能夠以假亂真。在重技法的氛圍之下,美是由技法產生的。對于國內現代陶藝的 “重技派”而言,傳統技法不可或缺,熟練掌握傳統陶瓷技法,就國內市場而言極有好處,較好地運用傳統技法展現出時代特色,是現代陶藝創作技法多元運用的重要表現。三是傾向于陶瓷材質的表達,包括泥性和釉色的表達,這類作品非常注重材質的變化和美感,盡最大可能挖掘材質的獨特性。這類現代陶藝往往夸張材質的本性,但我們覺得應該要很好的把握分寸,在一種恰到好處的程度上表現材質。
(三)現代陶藝創作中美的追求
現代陶藝創作中,對美的追求應該是一貫的、首要的,現代陶藝創作如果離開了對美的追求,便注定要失敗。“藝術活動本質上就是一種審美活動”、“藝術創造是一種審美創造”[2]。藝術品要通過美來吸引人、感染人、提升人。藝術市場是開放的,所有的欣賞者都可能是潛在的客戶,如何能夠讓自己的作品留住觀者的腳步,美是首要的。現代陶藝錯失了市場,我想與現代陶藝作品中美的缺失,尤其是大眾能夠欣賞的、能夠理解的美的缺失有很大關聯。提到現代陶藝的美,一般而言會從造型和裝飾的角度去闡述,我們則從上文中談到的現代陶藝分類方面進行說明。第一,對于傾向于陶瓷材質表達的現代陶藝,除了造型等因素以外,我們認為要充分挖掘陶瓷材質的美,這就需要藝術創作者非常熟悉陶瓷材料,在創作構想上突出材料之美,無論是泥料還是釉料,都有著豐富的變化,如何營造作品的審美效果,則需要創作者不斷的嘗試。第二,對于著重技術表現的現代陶藝來說,技術方法本身就蘊含著美,美的表現與掌握技術的程度有很大關系,掌握得越好,就越可能激發觀者的美感。技術美在作品制作和結果中表現出來,作品的美與技術方法緊密聯系,技術和方法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作品的美。第三,對于觀念類的現代陶藝來說,它的美首先來自其表達觀念的有效性,優秀的藝術品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去闡釋,作品本身已經傳達了觀念,而且是直觀的,易懂的觀念,并引發觀者的共鳴。當然,傾向于觀念表達的現代陶藝創作,它的美的呈現也是不能忽視技術和材質的。
在陶瓷藝術市場繁榮的背景下,現代陶藝市場表現出的暫時低落,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從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來看,參展的兩百多件作品,很大一部分是現代陶藝作品,現代陶藝的發展前景十分美好,現代陶藝創作隊伍人才濟濟。為與藝術市場更加有效對接,我們的現代陶藝創作者也應該多了解市場需求,從我們的時代出發,以美為標準,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現代陶藝作品,這樣,現代陶藝一定會迎來其發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1]托馬斯·門羅. 走向科學的美學[M]. 北京: 中國文藝聯合出版社, 1984: 349.
[2]胡經之. 文藝美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8.
通信聯系人:丁傳國(1977-),男,博士,副教授。
Received date: 2014-03-10. Revised date: 2014-04-23.
Correspondent author:DING Chuanguo(1977-), male, Ph . D., Associate professor.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eramic Art in the Background of Ceramic Art Market Prosperity of Jingdezhen
DING Chuanguo1, 2
(1.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2. Nanjin Art Institute, Nanjing 210013, Jiangsu, China)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rising prosperity in ceramic art market, the art market of the modern ceramic is unsatisfactory, and this is the problem worth thinking about. Modern ceramic artists should reflect upon their own creative practice, not for the purpose to cater to the market, but to find a breakthrough in their own work to win the market recogni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modern ceramic art and obtain the deserved position in the art market.
Key words:market of ceramic art; prosperity; creation of modern ceramic art
中圖分類號:TQ174.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2278(2015)01-0088-04
DOI:10.13957/j.cnki.tcxb.2015.01.019
收稿日期:2014-03-10。
修訂日期: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