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英
(廣州航海學院圖書館,廣東 廣 州 510725)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飛速發展,高校圖書館承擔著為教學科研服務的重任。作為華南地區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航海類本科院校,廣州航海學院服務于地方經濟,為國家輸送了上萬名航海類專業人才。圖書館現有藏書70余萬冊,擁有大量航海文化、技術、航運貿易等本區域的人文歷史文化資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2008年頒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把珠三角建設成為國際航運中心。這為廣州航海學院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加快航海學院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無疑是提升中國航海教育戰略發展和發揮航海類高校的專業優勢,服務于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筆者對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意義和價值、建設內容、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建設思路和方法進行了探討。
廣州航海學院教育事業發展規劃(2013~2017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17年自建兩個特色數據庫,同時,不斷改進圖書館管理制度,促進圖書資料的高度共享與充分利用,將圖書館建成集教學、科研、文化于一體的信息中心。
近年來,本校辦學特色突出,學科建設力度逐漸加大。圖書館作為輔助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文獻保障單位,挖掘、整理和建設以重點學科為主題的特色資源,形成具有學科優勢的特色館藏已成當務之急。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館藏體系能使學科專業的建設更加體現出計劃性和目的性,使圖書館的建設與學校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取向相契合,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整合和提高。
學校在發展定位中將與上海海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呈現“三足鼎立”的態勢。然而上海海事大學和大連海事大學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優勢明顯,本校作為新升本的地方航海類高校,發展建設任重而道遠。認真規劃,建設本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并形成優勢,縮小與兄弟院校的差距,是提高學校知名度和競爭實力的有效途徑。
作為黃埔區、廣州市和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唯一一所航海類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圍繞航海特色學科、南粵悠久的航海文化和海上絲路文明,以及黃埔、珠江區域歷史文化和產業經濟區,建設以“海洋”為主題的特色館藏,使本館成為所在地區的文化、情報信息中心。
作為新升本的地方高校,存在著圖書館經費和資源有限,教學與科研的文獻信息需求與實際保障能力之間存在差距的困擾。這就決定了新升本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應優先解決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問題。大力加強特色館藏建設,有利于館藏文獻資源精品化,有利于緩解經費緊缺的矛盾,有利于轉變文獻收藏與服務觀念,有利于提高服務層次和辦館效益,這是提高館藏質量、提升圖書館競爭實力和辦館效益的最佳途徑。
航海文化特色資源庫建設內容主要圍繞航海技術和人文歷史,以及黃埔、珠江區域歷史文化和產業經濟區、學院特色專業學科建設等特藏文獻的收藏、開發和服務,形成以傳統文化資源為基礎,電子信息資源和虛擬網絡資源相結合的現代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本校特色資源庫建設突出以下3個方面內容。
作為區域性的專業學校,其航運特色鮮明。學校一貫堅持“以專業為龍頭,以學科為支撐,以行業為依托,以應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突出行業特色,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航海人才”的辦學方針。因此,特色文獻建設應充分體現本校辦學特色,重點圍繞航海技術、輪機工程特色學科及港口航道、船舶工程技術等重點專業進行重點收藏、重點建設、優先投入。使這些學科的藏書盡可能豐富、系統、完整,為教學科研提供必要的文獻資料。
首先,依據特色館藏收藏范圍及專題建設要求,進行館內資源整合歸類。其次,對本校學報、校報、制度匯編、成果匯編和本校老師撰寫的教學參考資料、講義、教材、學術著作、論文、專著、學科帶頭人參加一些重要學術活動的會議資料、科研書刊、專利、會議文獻、學術講座、研究報告、總結、手稿以及一年一度的學生優秀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實驗報告、美術作品等進行收集、整合、歸類。這些都是圖書館在經過長期的文獻積累后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系統、內容豐富的文獻資料,供全校師生在網上查閱,滿足了讀者的需求。這些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獻資源經過日積月累形成獨一無二的學校內部特色資源。
廣州航海學院多年來本著服務地方經濟的宗旨,以其鮮明的行業特色、雄厚的師資和試驗基地及研究實力與黃埔區航運企業長期密切合作,并成立了航海文化研究中心。近年來,以航海文化、航運經濟為主題的研究課題越來越受到關注,一批較高質量的學術研究論文連續發表。作為地方航海學院,開發服務于地方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文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展現本校區域航海類高校特色和優勢的標志。地區經濟的發展也在尋求高校的支持,所以高校與企業的發展應相互依存。
特色文獻資源收集要從學校的重點學科、重點專業出發,充分考慮教師的科研需求及本館讀者的特點,收藏各重點學科具代表性、權威性、前沿性的專業論著及文獻資料。力爭做到特色館藏文獻資源專業、全面,保證特色館藏的系統性、連續性,使其成為學校的信息中心。圖書館通過設置學科館員加強與院、系及相關地方航運單位合作,及時搜集各種有價值的文獻資源。由于文獻資源的質量是特色館藏發展的根本保證,所以對文獻搜集人員的素質具有較高要求。圖書館要重視配備專門的文獻收集人員并合理規劃該項工作。
合理安排特色文獻購置經費是特色館藏建設的最根本保證,要將文獻購置經費向重點學科、重點科研項目傾斜,優先采購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相關的、代表重點學科發展、具有前瞻性的書籍、期刊及電子資源等。這就需要采訪人員積極開拓文獻的采購渠道,通過書商提供新書采訪數據訂購圖書或者現場采購及利用網絡搜索特色圖書,從中選擇合適的圖書補充館藏。還要加強與專業帶頭人、學科專家學者的溝通和交流,積極采納專家學者的意見,不斷提高特色文獻的采購質量。捐贈及交換是圖書館除訂購以外獲得館藏資源的又一途徑,這些資源往往是捐贈者多年收集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一手材料,是正常渠道無法采購到的,這部分文獻是圖書館特色文獻收藏的有力補充。
特色文獻資源在獲取之后的加工整理工作對特色館藏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工整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必須遵循統一標準和規范,這對圖書館采訪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采訪人員在特色文獻加工整理中通常可以借鑒現有的著錄標準;但當一些未經發表的灰色文獻缺少文獻名、責任者等信息時,采訪人員必須深入研究,保證文獻來源的真實性,必須對相應的文獻資料加以詳細注釋并充分利用。
在特色館藏建設的過程中,實現館藏資源數字化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圖書館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基礎。數據庫的建設要由圖書館進行統一規劃和統一建設。圖書館根據本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特色及地方經濟文化特色,制定統一、規范的建庫標準。將收集和整理加工的特色文獻資源按照統一標準,實現特色館藏數字化。通過圖書館特色文獻現代化的管理平臺展示給讀者,使讀者能夠快捷方便地檢索、查詢、下載,最終實現網絡資源共享。
為了使特色館藏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圖書館要加強特色館藏的宣傳,只有讓讀者對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才能發揮其利用價值。宣傳方式有很多種,如在圖書館主頁上設置特色館藏欄目,加大介紹與宣傳力度。包括特色館藏的介紹、特色館藏服務方式及內容的詳細說明等。建立本校的呈徼制度,鼓勵本校師生參與特色文獻的資源建設。還可通過開展特色館藏展覽及開展特色館藏主題宣傳活動,提高特色館藏資源利用率。
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是復雜的、深層次的文獻資源管理工作。它要求館員不僅要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源管理工作經驗,還要熟悉重點學科知識,并能及時收集學科前沿信息。館員需要對收集的文獻資源進行整理、加工、傳播、管理、利用、開發等工作。這就要求館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計算機、外語、采訪以及攝影等能力,因此在特色文獻資源建設中,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它不僅為特色文獻資源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而且關系到特色館藏的質量與利用價值。
指派學科館員與重點學科建設人員加強聯系,收集重點學科文獻資源采購信息,聽取學科帶頭人以及有關專家的意見,以有限的資金獲取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通過學科館員深入院系資料室中,可以獲得許多未公開的“灰色文獻”。還可以通過院系有影響的專家及學科帶頭人加強與航運單位的聯系,如黃埔港務局、廣州海運局、廣州文沖船廠等單位,獲取這些單位的內部資料,擴大圖書館文獻來源。還可以與這些單位進行文獻交換,建立長期穩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首先在購置文獻時加大對學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重點項目的傾斜;其次是加大特色文獻建設的設備投入(復印機、攝影機、照相機、掃描儀、錄音筆等)。為了獲得大量內部文獻,特色文獻建設人員要進行人物采訪以及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業務聯系,這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
特色館藏建設必須依據學校重點學科建設來進行資源分類和甄選,體現其“學科性”和“地方性”的特點。研究重點體現在如何正確把握信息的采集范圍,設計合理的特色館藏資源結構,如何開拓出一個有效的信息采集方式,如何將特色文獻資源進行標準化加工、整合與發布,為讀者提供航運特色資源的全文檢索及音視頻檢索和利用。
本研究的難點是館藏特色資源數字化建設問題。當前本館在數字資源建設特別是航運特色資源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實現數字圖書館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無法實現一站式檢索(即跨庫檢索),已建設的航運全文資源、音視頻及圖片資源目前仍處于數據堆積狀態,缺乏信息組織與發布的平臺,無法供全校師生使用。圖書館特色數字資源整合平臺是實現對數字資源的標準化加工、整合與發布,為讀者提供航運特色資源的全文檢索及音視頻檢索和利用的重要工具。目前本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剛剛起步,為實現建設一個以紙質文獻服務為基礎,數字資源服務為特色,技術信息服務為主導的航海特色型圖書館,評估購買適合本館的特色資源整合平臺是當務之急。
廣州航海學院數字圖書館及航海特色資源建設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業。圖書館必須充分發揮學校專業特色優勢、人才優勢、科研成果優勢、館藏文獻資源優勢以及地域優勢,按照“共建共享,互利互惠,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同為學校航海特色教育發展戰略以及特色專業、重點學科的深入研究及廣州黃埔地區文獻的資源共享做出應有的貢獻。
[1] 蔡莉靜,鄂麗君.現代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1-220.
[2] 鄭敏,季頻.中外館藏發展與建設比較研究(1999~2012)[J].圖書館,2013(3):99-103.
[3] 常紅.特色館藏戰略規劃的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2013(1):132-134.
[4] 張國杰.廣東省高校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情況調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3(10):39-43.
[5] 劉圓圓,劉莎.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西北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1(3):42-45.
[6] 李亞波.基于云計算的區域虛擬圖書館聯盟資源共建共享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23):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