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瑩
大學英語課程覆蓋面廣,蘊藏豐富的文化內容,在人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以人文素養提升為目標,深化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他們培養成擁有全方位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作為大學教師,要不斷總結人文教學的新方法、新特點,充分發揮其作用,致力于培養出具備人文素養的優秀學生。
大學英語是大學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在教學中需要將教育價值觀從工具型轉變為人文型,即在教學中既要傳授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特性,又要將大學英語教學目的和內容、過程作為人文素質的載體。對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在教學中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與愛護;做到以學生為本,促進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具備創新意識;創建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對學生開展人文主義教育,在將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中,將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張貫之、曾宏偉 2012)。同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開展人文型學習。
如何將人文教育滲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將是從教學理念到思維方式的全方位變革,這是高校英語教師必須攻克的一道難題。英語是一種語言,而英語教師,更主要的是一個語言教師和文化教師。只有教師意識到人文教育在學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實現人文教育和學科教育的和諧統一(姚敏、肖維 2013)。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不但要把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把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提升敬業精神,認真研究當前的英語教學,主動提高自身修養。如果一個英語教師只懂得講解英語知識,那么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思想,擁有廣博的社會知識與生活經驗,才能真正為學生解疑答惑,才能真正發揮高校教師多重角色的作用,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書籍在人類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教材則是以往文化和科研成果的載體,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個體素質,幫助學生實現健康成長。當前不同高校應用的英語教材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有著豐富的內容,包含經濟、社會、歷史、文化、民族、宗教、家庭、人際關系等方面的人文知識,對大學生來說是汲取精神養分的最佳途徑。在教材中,學生不但可以學到前人的經驗教訓,還可以加以分析歸納,拿來為我所用,豐富自己的頭腦。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可以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使學生學會剖析自我,從而戰勝自我,使人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但有利于發揮當代最新科技,而且有利于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在以前較長時期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利用大量的時間記憶生詞、練習句型、理解課文,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文化學習。利用多媒體可以向學生介紹大量的文化背景與社會文化內容,而且提供給學生的材料都是經過教師精挑細選的,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生活特點,有利于學生掌握異國風情,從不同視角理解外國文化,從而理解性地學習英語,加深印象(張世英、付明霞2014)。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但要注重深挖課堂潛力,還要展開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有目標地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提升自我價值。第二課堂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有利于激發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學習理解甚至挖掘教材的豐富內容,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在實戰中總結經驗教訓,最終達到教育目的。第二課堂的形式不應拘于一格,可以選擇豐富的內容,如邀請知名學者作講座,舉辦英語類文化知識競賽、演講比賽,開辦活潑的英語角等,讓學生自主選擇,自覺參與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自信心和勇氣,還可以使學生養成踏實的學術態度,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在英語教學中,將能體現人文素質的考核評估體系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也可以使人文素養貫穿教學活動。當然,評估標準要多元化,方法最好多樣化,將學生課內外的學習與考試相結合,將終結性評價與平時的考查相結合,將筆試與聽力、口試相結合,將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相結合,從而達到綜合考核評估的目的。當然,對教師的評估也是教學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評價結果,更重要的是強調考核評估的改進、矯正和反饋等方面的正面功能,充分尊重教師的人格,而不應該將評價結果作為考核教師能力的唯一依據。同時,也要認識到每個教師擁有不同的發展空間,以期教師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缺點,從而為教師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渠道。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實現全面培養學生的目的。
大學英語教學中人文教學以文化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以體驗為學習途徑,努力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本文中,大學英語教學為人文教學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能更多地熟悉多元文化,同時更加關注學生能動性和主體性學習。在大學英語人文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為大學英語人文教學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同時,各種人文教學方式兼顧,掃除了人文教學的難點,為學生日后進行成功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只有將人文素質的培養貫穿始終,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國家、社會要求的人才,實現大學教育的真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