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滇池公地悲劇及其治理策略探討

2015-02-13 23:55:12董學榮
云南社會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人類

董學榮

滇池污染之速,治理之難,發人深省。滇池滄桑,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內涵。滇池問題的復雜性,遠遠超過人們的認知和想象。因此,“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向前看,努力解釋復雜的歷史進程是如何使得中國環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1](P41~42)。

從高原明珠到“三河三湖”*“三河三湖”是指“九五”期間確定的環境保護重點區域,“三河”即淮河、海河、遼河,“三湖”即太湖、巢湖、滇池,這些重點流域的水污染治理事關我國接近半數的省市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是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母親湖”到昆明之痛、云南之痛、中國之痛,乃至世界之痛、人類之痛,是否已經成為一種象征和隱喻?人類的行為、思維、文化、價值取向,是否出現了某種偏差,乃至把人類引向了不知將欲何往的“飛船”*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提出了“宇宙飛船理論”,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要靠不斷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資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開發資源,肆意破壞環境,就會走向毀滅。?“滇池衛士”*滇池之濱富善村村民張正祥,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數百次遭打擊報復在所不惜,32年用生命守衛滇池,被譽為“滇池衛士”。的抗爭與命運,滇池之濱的群體性事件,以及迄今為止仍然持續不斷的有關滇池的各種輿論、“曝光”和批評,無不昭示著一種可怕的執迷不悟主宰下的短視與悲劇。在環境災難頻發,自然的報復如此慘烈的今天,為什么還有人敢于置人類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子孫后代利益于不顧?中央的禁令、人民的呼聲、大地的呻吟,都不能阻止的利益博弈,昭示了理性經濟人的非理性及其對人類利益、良知和命運的熟視無睹。

滇池之痛,既需要對人類短期行為進行真誠檢討,也需要在更加深廣多維的視野中進行長時段的考察。實踐證明,滇池治理保護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迫切需要人文參與和新的分析視角,進行文化反思與重構。本文試圖通過環境史的視角及其理論和方法,借鑒公地悲劇分析模型和理性經濟人假設,探討滇池公地悲劇的形成機制及其治理策略,為建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明天提供重要參考。

一、滇池公地悲劇的誕生:滇池流域人與自然互動演進的環境史考察

環境災難的發生,不僅有復雜的現實原因,而且有深刻的歷史根源;不僅有人類行為的影響,而且有自然自身演變的邏輯;不僅受人類認識的支配,而且與價值取向密切相關。“環境變遷的進程深深植根于過去”[2](P1),滇池公地悲劇,是千百年來人與自然互動演變的結果。

第一,優越的生存空間和重要的戰略地位使滇池流域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自然對人類的巨大影響是不可否認的。“要深入到作為歷史的一種動力和存在的地球本身當中去,從中我們甚至會發現更多的始終都在發揮著作用的基本力量。”[3](P96~108)道法自然是人類作為自然之子”必須掌握的基本遵循。今天的昆明是舉世聞名的“春城”,但從眾多的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可知,古代滇池流域森林茂密,物產豐饒,風光旖旎,氣候更加宜人,生存條件遠比現在優越。因而,早在距今3萬年前,就出現了龍潭山“昆明人”。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則遍布滇池流域的很多地方。到了古滇國,創造出獨樹一幟的青銅文化。可見,即便沒有外來文化的輸入,滇池流域也會發展出一種豐富多彩的地方性文明。這是滇池流域自然環境給予人類的首要饋贈。

第二,優越的生存條件是巨大的拉力,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外地移民,滇東、滇西游牧民族,中原、江南農耕民族,紛至沓來,“變服從其俗”,融入滇池流域。歷朝歷代移民的進入,使滇池流域的人口不斷增加,乃至成為擁有數百萬人口的超大城市,遠遠超過區域生態環境承載力。而作為移民城市,人們普遍缺乏家園意識,母親湖的命運與人們的生活、情感似乎相去甚遠,從而使各種破壞行為大行其道,為所欲為。

第三,由于戰略地位重要,不斷吸引著中央王朝、地方政權及其他各種力量的角逐及開發。滇池流域“山河可以作屏障,川陸可以養人民”(見樊綽《蠻書·云南城鎮第六》),并可“威懾步頭(今建水、蒙自一帶),恩收曲靖”(見《南詔德化碑》),足以看出其條件的優越及地位的重要。據考證,“昆明”原本是滇西、滇西北一帶的游牧民族,卻不知何時因何原因變成了滇池流域的地名。西漢時期設置益州郡,管轄滇池流域及相連的廣大地區,開始了移民開發滇池流域的進程。南詔國筑拓東城,戰略地位凸顯。元代設云南行省,昆明成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奠定了省會城市的地位,一脈相承發展至今。

第四,優越的農業生產條件和持續不斷的水旱災害,導致人們對土地資源的爭奪及水利工程的興修。與水爭地、與林爭地,占據了大片水域,毀壞了成片森林,開墾了滇池流域的大部分土地,生態環境也因此遭受重創。海口河的疏浚及“涸水謀田”、“圍海造田”,則直接使滇池水域不斷縮小,從廣及千里到五百里,再到今天的三百里。滇池水域縮小的結果,一是“得良田萬頃”,滿足了當時人們對土地的需求。二是人類向滇池步步進逼,對滇池的破壞和污染更加直接,不斷加劇。三是滇池越來越小,更加容易被破壞和污染。四是自凈能力及多種功能弱化乃至喪失,滇池一旦被污染,治理十分困難。

第五,人文底蘊的積淀和自然資源的融合使滇池流域成為全省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先鋒,從而迅速把滇池逼入絕境。昆明工業化起步較早,由于民族戰爭等因素,抗戰時期大批沿海、內地工廠遷入昆明,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工業化需要,形成了環滇池布局的昆明工業化格局,成為早期滇池污染的重要點源。“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拋棄”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也對資源環境形成了巨大壓力,生活污水和農村面源污染逐步成為主要污染源。旅游度假區、商品住宅區、休閑娛樂設施等的開發及城市不斷擴大,不斷向滇池周邊延伸,水泥地面、水泥森林代替了原來的森林、濕地、耕地,不僅破壞了原來的生態環境,而且污水更直接地排入滇池,人與滇池的互動沒有了任何緩沖地帶。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農業灌溉污水,統統經過河道,排入滇池。開山、采石、取土,牲畜養殖,放牧,路網建設等,都對滇池生態環境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影響和改變。廢氣排放改變大氣的物理化學成分,城市熱島效應改變大氣環流,從而引起氣候劇變乃至災害天氣。

第六,滇池公地悲劇的誕生引起了滇池治理保護的社會空間建構。一是“九湖辦”、滇池管理局、管理所等滇池治理保護科層機構的設置,以及各種督辦、協調、合作、研究機構的紛紛成立和人員的配備。二是《滇池保護條例》等系列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各種規劃、計劃、研究報告、論文、著作的誕生。三是半官方及民間環保組織的成立及滇池環保運動的開展,以及諸如“滇池衛士”那樣的個人保護行動的出現。四是中央政府、社會力量、國際機構、世界環保組織等各種力量的介入,從而形成強大的滇池治理保護力量和輿論壓力,成為舉世矚目的環境工程和民心工程。

此外,由于民間力量發展滯后,無以形成對理性經濟人的有效監督制約,從而,即使滇池殘遭破壞,也讓有識之士扼腕嘆息。*相關理論可參見夏明方:在民主與專制之間——明清以來中國救災事業嬗變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A].夏明方.新史學(第六卷)——歷史的生態學解釋[C].北京:中華書局,2012:213-262.

二、滇池公地悲劇的內涵和特征

公地悲劇,是指無節制的、開放式的公有資源利用災難。自從1968年加勒特·哈丁教授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其著名的論文《公地的悲劇》以來,公地悲劇己成為一種象征、隱喻和有用的分析模型。滇池流域水資源匱乏和水環境污染便是公地悲劇的典型。

1.滇池公地悲劇的內涵

在哈丁建構的公地悲劇模型中,基本要素包括公地及其所有者、牧民、牧群和悲劇。公地的原型為一塊可供放牧的草場,由于所有者缺位,公地為所有牧民免費共享:所有牧民都享有毫無限制的放牧權,蓄養多少牲畜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但是,所有牧民都沒有排他權,無權干預他人的畜群數量和放牧行為;由于牧民都想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蓄養盡可能多的牲畜,最終突破牧場承載力的極限,造成公有資源災難。

滇池公地悲劇是指水環境污染、水資源“枯竭”及其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影響制約。長期以來,滇池及其流域一直如同公地,開發者、耕牧者、經營者、居住者、外來人員等,都自覺不自覺、或多或少地充當了“牧民”,所有對資源的索取、污染的排放、環境的干預,如同共享免費的午餐,在與水爭地、與林爭地、與農爭地的同時,生態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大量污染物排入河道,匯入滇池。不同時期各種利益主體對滇池流域水資源的爭奪及對水環境的干預,盡管利益追求有所不同,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扮演了理性經濟人的角色。

滇池流域水資源“枯竭”是長期以來人與自然互動演變的結果,滇池污染則是最近四十年來的事情。據考證,古滇池大過千里,深達百米以上,從刺桐關到海口河出流,應該是滇池由大到小、由深到淺的一次巨變。唐宋以來,人為干預不斷加強導致湖面縮小、水位下降、湖盆抬升、蓄水減少、湖岸線和湖長縮短十分明顯。與此同時,20世紀70年代以來,滇池污染加劇。五六十年代,滇池水質達到Ⅱ類標準;7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水質均為Ⅲ類;80年代滇池水質迅速惡化;90年代末,出現全湖水質劣V類的嚴重狀況,成為全國重點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

滇池污染是絕對的,水資源“枯竭”則是絕對與相對的統一,水資源總量絕對減少,相對于越來越大的用水需求,供水嚴重不足,污染導致的水質型缺水加劇了資源短缺,人口增長、城市發展和工農業生產等嚴重超越了滇池流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據測算,昆明市人均水資源量為1650立方米,目前滇池流域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70多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僅為全國年人均水平的11%,是全國14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之一,”*李煒.讓滇池水流淌起來[EB/OL].中國水網: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07/08/608761186640100_1.shtml,2007-8-9.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嚴重制約。正如昆明市原市長王文濤指出:“昆明城市的難點,水是難中之難”,“水資源的匱乏日益成為制約昆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見王文濤《在2005年“水文化與水環境保護國際學術會議”上的致辭》,熊晶,鄭曉云.水文化與水環境保護研究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年,第7頁.。

2.滇池公地悲劇的特征

公地悲劇多種多樣,過度放牧的草原、過度捕撈的漁業資源、過度砍伐的森林、過度開采的礦產資源、污染嚴重的江河湖海和空氣,都是公地悲劇的典型。滇池公地悲劇特征何在?

一是資源枯竭與環境污染的統一。根據公地悲劇的形成及表現,可以將其分為資源枯竭型和環境破壞型兩種基本類型。滇池公地悲劇兩者兼而有之。總水量減少,污染嚴重,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加劇了水資源匱乏。

二是資源環境成本外部化與個人利益最大化。由于技術手段和監督制約滯后及理性經濟人的精明,原本應該由資源利用和環境污染主體承擔的成本,最終都部分或全部轉化成了社會成本,成為個人眼前利益對整體、長遠利益的損害。

三是內在約束與外在監管雙重缺位所致。由于沒有“仰望星空”的訴求、缺少“心中的道德律”、外部監管乏力和相互制約缺位,理性經濟人無所畏懼,無所不為,“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拋棄,”造成了公地的不堪承受之重。

四是片面發展理念及其實踐。“今天的經濟增長與積累,是以犧牲我們的子孫后代的生存為代價。”“這無疑是一種悲劇,正是加勒特·哈丁寓言中的‘公地悲劇’”。[4](P43~46)

三、“理性經濟人”與人水之爭的負和博弈

所謂“理性經濟人”,簡單地說,就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市場利益主體。[5](P128)滇池公地悲劇表明,千百年來人水之爭是沒有優勝者的“負和博弈”。

1.與水爭地和“人進水退”

人口增長及特殊文化價值追求導致對土地的需求越來越大,解決土地有限性和需求無限性矛盾的途徑之一,就是向滇池步步進逼和索取,“涸水謀田”、“圍海造田”、“向滇池進軍”、“向滇池要糧”就是典型。

元明清大規模開挖疏浚海口河,在消除滇池水患的同時,“涸水謀田”的意圖也十分明顯,乃至有人提出“盡泄滇池,可得田三百萬頃” (倪蛻《滇云歷年傳》卷四)的主張。元代張立道“役丁夫二千人治之,泄其水,得壤地萬余頃,皆為良田”(《元史·張立道傳》)。明代沐英等開挖疏浚海口河,墾田至97萬余畝。(《明史》《明實錄》)巡撫陳金疏浚海口河,滇池水落數丈,膏腴田盡出。(雍正《云南通志》)清代,總督鄂爾泰等修海口水利,涸出腴田甚廣。*參見于希賢.滇池地區歷史地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P79~80.“涸水謀田”“元代有4次,明代9次,清代16次,越往后圍湖造田越頻繁。……在人類頻繁地向滇池索取的過程中,滇池水面由元代的510平方千米下降到上世紀80年代的306平方千米”[12](P30)。其中,僅1938~1978年“圍海造田”就使滇池水面共計縮小38.8平方千米,其中,外海被圍17.7 平方千米;草海被圍21.1平方千米,約占原面積的70%。[6](P145)

2.對水資源的爭奪與掠奪性利用

對滇池水資源的爭奪不絕于史,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角逐愈演愈烈:一是歷時40余年的明代沐莊霸水案——豪強與平民之間的水資源爭奪。[7](P38~41)二是自光緒初年至民國初年的南壩爭水案——平民之間的水資源爭奪,民國3年(1914)釀成大案。[8](P535)三是1954年發生的小麻苴村與窯廠爭水案——現代工農業之間對水資源的爭奪。[8](P535)四是新中國成立后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昆鋼與石龍壩水電站爭水案——現代企業法人之間對水資源的爭奪。[6](P123)五是子君村與羊甫村爭水案——傳統村莊之間的水資源爭奪。[9](P333)賽典赤·贍思丁確立盤龍江“輪序放水,自上潤下”的水管理制度,也反映了民間水資源之爭的普遍性。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滇池流域的水資源爭奪十分激烈。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口的急劇膨脹,對水資源的利用迅速增加,乃至掠奪性利用:一是農業用水。滇池沿岸從明代開始用木制龍骨水車從滇池和入滇河道提水灌溉,直到1950年后仍在使用。1912年石龍壩水電站建成發電后,云南工商界人士在西山區積善村建成全省第一座電灌站。1988年,滇池周邊600多臺抽水機灌溉農田23.2萬畝,每年耗用滇池水約1.13億立方米。[6](P112~114)二是工業用水。1912年石龍壩發電廠建成,開始了工業發展對滇池水資源的利用。1949年前從滇池取水的工廠僅有七八家,年取水量不到1000萬立方米。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環滇池工業的迅速發展,對滇池水資源的利用不斷增加。1990年,由滇池取水100萬立方米以上的單位有11個,用水在100萬立方米以下的單位有30多個。三是生活用水。滇池周邊自古以來就以滇池、入滇河道及掘井為生活水源。1974年在西山腳下的山邑村建成的昆明市第三自來水廠,每年抽取滇池水約3000萬立方米。1987年建成六甲鄉自來水廠,每天從滇池抽水5000噸。1990年在官渡區福德村建成以滇池水為水源的第五自來水廠,當年實際抽取滇池水3000萬立方米。[6](P126~127)滇池流域每年地表水開發利用量約占總量的72%,遠遠超過20%的警戒線及當徑流量利用率超過50%時會對水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標準。

3.對水環境的破壞與水資源的“枯竭”

一是毀林開荒。1952年、1978年,滇池流域先后掀起了開荒造地的兩輪高潮,1953~1990年,昆明市新開荒地217915畝。[8](P P456)二是城市布局和規模擴大。滇池流域早期文明主要集中在滇池東南、南岸和西北一帶。唐代在滇池北岸修筑拓東城,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昆明主城,形成城上湖下的布局。“一湖四片”的現代新昆明則把滇池變成了內湖。新中國成立以來,昆明建成區面積擴大了30多倍,城市的整體規模遠遠超過了一般特大城市。三是人口增長和積聚。自莊蹻入滇“變服,從其俗”,歷朝歷代都有人口遷入。元明兩代移民、抗日戰爭時期內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人員調入、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的人口流動四個機械增長高峰期是昆明城市人口迅速增長的節點,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至“文化大革命”則是自然增長的高峰期。2011年,昆明市人口達到726.31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滇池北岸的昆明主城*參見“六普”相關數據。。德國環境史家約阿希姆·拉德卡在其專著《自然與權力——世界環境史》中寫道:“幾千年的中國環境史的主題簡而言之即人口的增長。”[10](P8)“歷史教導我們,人口膨脹的沉重代價與環境的退化緊密相連。”[10](P123)四是防浪堤的修筑。為防止滇池水淹沿岸農田,圍繞滇池湖濱修筑了長達120多千米的防浪堤。

上述種種行為,致使滇池流域水環境受到嚴重影響,地下水位下降,龍潭干涸,水資源不斷減少。20世紀90年代初,昆明西郊地下水已下降5.47~16.4米;北校場下降6.48~29.28米;市區下降7.15~14.05米;東郊下降3~20米。[11](P53~54)位于翠湖公園內的九龍池,是昆明自來水的第一個水源,后因市區挖防空洞,導致九龍池于1970年7月干涸。[11](P52)

4.污染排放與水質型缺水

治污需要成本,私人必定千方百計把成本外部化,即赫爾曼E.戴利所稱的“看不見的腳”*潘云華.“公地”的悲劇與出路——從土地行政管理理念到政府行政理念的辨證分析[EB/OL]法制網.http://www.legaldaily.com.cn/zt/2006-09/11/content_407690.htm.,導致私人的自利不自覺地把公共利益踢成碎片。20世紀70年代以來,滇池沿岸的廠礦企業生產生活廢水、城鄉居民生活污水、農業灌溉排水等大量排進入滇河道,流入滇池。“今天,土壤中的過渡施肥成為環境負擔的一個主要源頭。”[10](P2)據1988年調查,每年進入滇池水域的酚588噸,氰983噸,砷120噸,汞4.7噸,鉻10.7噸,總氮4703噸,總磷456噸,化學耗氧量20877噸,這些污染物進入滇池后,使一些水域中的有害物質超標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6](P78)

面對人類的征服和“進軍”,自然不是“沉默的羔羊”,災害是其主張權威的話語形式。滇池流域自古以來災害頻繁,從公元前81年至1911年,滇池流域有記載的水災147年、旱災88年、蟲災11年、冰雹災29年、霜災16年、地震25年。[12](P25~26)大旱、特大旱災1900年以前有記載的有11年,其中,1963年大旱,翠湖干涸見底。特大干旱致“民多食觀音粉(土),多食者大便閉而脹死”,“居民十室九空,哀鴻遍野”[8](P116~117)。特大水災也有多次記載,其中,1871年滇池流域大水為“滇省從未有之奇災”[8](P117~122)。

由此可見,滇池公地悲劇是千百年來人與自然互動演變的結果。史前時期,滇池地區幾經滄桑;有史以來,人類活動成為滇池變遷的重要影響因素;元明清以來,在內地化中人為干預不斷加強;近代以來,工業化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異質性影響因素;全球化進程中,城市化、現代化等因素使滇池“老化”加劇,最終形成公地悲劇。自然在以災害形式直接“參與”人類歷史的同時,在水資源利用和水環境治理中,各種機構、制度等的建立及其發展,乃至相應文化的形成,是滇池與人類互動演變的另一種結果。

四、滇池公地悲劇的治理策略探討

公地悲劇形成機制是探討滇池治理策略必須考慮的前提條件。“理性經濟人”的自私與貪婪是公地悲劇發生的潛在可能,有效監管的缺失則使這種可能變成現實。滇池污染和治理,也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說到底是一個文化問題,是一個人的問題,因此,“治水必先治人”,滇池治理根本在于文化反思、自覺與重建。

經濟學家對公地悲劇的治理思路一般有兩條:一是如哈丁所說的“將公地出售以轉化為私有產權”。二是對于不能私有的公地,由國家對公地進入權進行限制,加強公共監督制約 ,以犧牲個人最優為代價,換取社會最優。顯然,滇池治理只能走后一條道路。

1.環境成本內部化

一要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和監管體系,把“污染付費”變成人們的堅定理念和自覺行動。二要建立完善排污權交易制度,把污染排放嚴格控制在滇池生態環境可承載的限度內。當排污受到嚴格控制、排污交易成本低于污染處理成本時,生產經營主體選擇排污交易顯然比較經濟。同時,要建立完善生態補償制度。按照環境正義及“誰污染誰付費,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讓所有排污行為承擔相應成本,讓滇池治理保護機會成本得到補償,包括為滇池水源地保護、湖濱生態帶建設及其他“六大工程”項目實施而放棄的發展機會都得到適當的補償。

2.經營管理市場化

正如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使用權卻可以流轉,湖泊作為國土的一種形式和有機組成部分,其使用權流轉并無法理障礙。堅持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允許人民自主創造多種經營治理方式,在統籌兼顧公共利益、社群利益、個人利益、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基礎上,探索湖泊使用權的流轉。土地流轉的成功經驗為湖泊使用權流轉創造了日益成熟的條件。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部分人已經先富裕起來,有了經營管理湖泊的可能。湖泊具有巨大經營價值,尤其像滇池這樣的“高原明珠”,其價值更加巨大。國家要設定嚴格的市場準入和經營管理目標,把經營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一旦出現違規情形必須立刻叫停。滇池經營管理的市場化,旨在改變無人負責、無人管理的狀況和“多龍治水”的被動局面,強化責任主體,突出利益導向,確立嚴格的排他權,發揮“一龍治水”的優勢,讓“看不見的手”有效制約“看不見的腳”,確保環境成本的內部化,使個人最優和社會最優統一起來。

3.價值取向生態化

一要糾正唯GDP是從的政績觀,把綠色GDP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公地悲劇的發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只是一方面,缺乏嚴格有效的監管制約是另一個必要條件。正如周黎安指出,近年來人們對中國政府官員的GDP績效觀提出了許多疑問,“主要表現在晉升激勵下的地方官員只關注那些能夠被考核的指標,而對那些不在考核范圍或者不易測度的后果不予重視。”“更為嚴重的是,高速經濟增長不僅直接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企業生產的環境成本也因為地方政府的縱容而人為地被壓低。”“由一種比較單一的增長指標變成更具綜合性的指標體系,納入環境質量及相關要素,如綠色GDP指標,以盡量減少地方官員的努力配置扭曲。這無疑是對過去傳統考核方式的一種改進。”[13](P36~50)

二要校正對抗自然的“理性經濟人”,生成在自然中、敬畏自然的“生態文明人”。“理性經濟人”揭示的是人類自私的一面,這種缺陷應該而且可以校正。文化模式對人類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規范作用,有些人類行為更有可能取決于路徑依賴。滇池治理保護,關鍵在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把“對抗自然”的“理性經濟人”改造成為敬畏自然、在自然中的“生態文明人”。

三要校正“人類中心主義”的虛妄,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沃斯特認為,生態學思想自18世紀以來就一直貫穿著兩種對立的自然觀:“一種是阿卡迪亞式的,一種是帝國式的;前者以生命為中心,后者以人類為中心”,“前者把自然看作是需要尊重和熱愛的伙伴;后者則把自然看成是供人類索取和利用的資源”。[14](P3)“工業文明的價值觀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在理論上它表述為:人是宇宙(世界)的中心,因而一切以人為尺度,一切為人的利益服務,一切從人的利益出發。”“所謂‘人類中心主義’實際上是個人中心主義,從來都沒有而且也不是以‘全人類利益為尺度’,而是以‘個人(或少數人)利益為尺度’,即從個人(或少數人)的利益出發。”[15](P114)自近代以來,由于科技理性的巨大進步及“自然的祛魅”和“上帝之死”,人類成為“萬物的靈長”和主宰,自然被視為可以任意馴化和征服的“客體”。然而,“主體的凱旋”并沒有給人類帶來更多的榮耀和福祉,人類不但不能“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反而與其終極追求漸行漸遠。正如E.B.懷特所言:“我對人類感到悲觀,因為它對于自己的利益太過精明。我們對待自然的辦法是打擊并使之屈服。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多疑和專橫,如果我們能調整好與這顆行星的關系,并深懷感激之心對待它,我們本可以有更好的存活機會。”[16]生態文明是人類痛定思痛的選擇,也是滇池治理保護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歡
人類
顫抖吧,人類
哈哈畫報(2022年4期)2022-04-19 11:11:50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會成長起來嗎?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6:54
人類沒有進化好
人類過去長啥樣
出發!去最北人類定居地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共建“人類之眼”
人類,快醒醒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夜夜拍夜夜爽| 国产www网站|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人成网18禁|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先锋资源久久|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91麻豆国产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伊人激情综合网|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无码专区第一页|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毛片久久久|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成人一区|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国产免费a级片|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午夜|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剧情伊人| 亚洲天堂区|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黄色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青青操视频在线|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白浆视频|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毛片|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日韩第一页在线|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久久黄色影院|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