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思政教學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對高職高專學生的低碳生活的調查:有的同學對于低碳教育僅僅停留在觀念上沒有付諸行動。出現“長明燈”教室里的燈開了沒有人關不是自家的電用點沒什么,水房的水龍頭長流水不是自家的水可以隨便浪費沒有關系,在學校食堂食物浪費嚴重光盤行動執行起來比較難。亂扔垃圾,不收拾宿舍,從宿舍到食堂買零食回來的路上撕袋就食,袋隨處就扔。夏天男生身上有味不換洗認為低碳,去市區吃快餐認為低碳,大學三年學完的書全部賣掉認為帶回家比較麻煩,去超市買塑料袋用,市民沒有意識到去超市自己必須帶環保袋子等。尤其學生這些行為比較嚴重。加強對學生的低碳教育極為迫切。
低碳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低碳教育是指人的日?;顒优欧诺亩趸剂浚w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減少能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為標準。高職高專學生在家里養成的習慣;學生愛慕虛榮的心理導致;低碳教育宣傳不到位;社會沒有提供好的氛圍。需要加強低碳教育。宣傳比較高調,實踐上在做得時候比較低調,低碳生活必須達到的要求出臺條例現在沒有,如果低碳生活出臺的條例市民沒有做到,沒有獎懲制度,做了和不做一樣,誰來監督誰來執行,達到什么程度才算標準都沒有明文規定。因為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低碳教育只限于口頭宣傳,實際做得不多,導致高職高專學生對于低碳教育知性的現狀。
第一,家庭對于低碳教育的淡薄。對于學生來說,家庭的教育是先入為主,學生接受的有關低碳教育的知識最早來源于家庭,來源于父母的觀念和行為舉止。由于父母對于低碳的知識限于淺層化,父母傳給孩子的知識就更淺了,低碳教育的提出也就僅僅限于說,做得少。比如:去超市自己備環保袋,但是許多大人去超市不帶,而是選擇購買超市出售的塑料袋。臺灣的全民掀起垃圾不落地運動,中國國民也效仿一下,我們的素質就提高了,慢慢地成為習慣。日本保護樹木的意識非常強,中國可以每年在倡導植樹不僅植樹節這一天植樹,只要是值得紀念日子以植樹的方式來紀念多好多有意義。別人好的行為可以學習。
第二,學校沒有把低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去抓。學校沒有把低碳教育內容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的行為舉止全靠自己過去關于低碳教育的知識約束自己的行為,低碳教育只限于書面上的概念,行為上做得少。學生踐行低碳教育流于形式。舉行講座有關低碳教育的讓學生積極參加。活動進行后回訪讓學生踐行。比如:生活節儉,出行不行多,多植樹,出去吃飯光盤行動等。
第三,社會沒有營造一個低碳教育的好環境。社會不良行為影響學生的行為,浪費現象嚴重,執法不嚴,違法不糾,錢權交易,行賄受賄,誠信缺失,父母子女反目成仇,鄰里失和等行為在社會中存在,雖然不是社會主流,但是這些行為的存在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弘揚正能量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第一,家庭開始低碳教育。學生在家里是孩子,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應該有義務對孩子進行低碳教育,父母自己首先懂得低碳教育的內容并且踐行低碳教育。父母才能把自己的觀點傳達給自己的孩子,比如:去超市買東西自己帶編織袋,不買超市出售的塑料袋,能騎自行車的時絕對不開車,能坐公交車出行不打車。提倡節約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光盤行動。干凈、整潔。不愛慕虛榮,腳踏實地地生活。學生在家庭中慢慢地形成習慣,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第二,學校大力開展低碳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學校制定專門的方案,計劃,內容,專業老師開展低碳教育,讓學生知道如何做,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生活才是積極向上,充滿陽光的生活,學校開展低碳教育的活動,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在全學校掀起一場低碳教育的活動,使學生受益,學??梢孕瘟己玫牡吞冀逃姆諊?。告之學生少吃快餐,杜絕用一次餐具,杜絕使用一次性水杯、節約用紙,少砍樹木。多植樹多種草。
專業老師接受低碳教育的培訓,學習其他學校好的低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專業老師不斷進行進修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方面的知識緊跟低碳教育的新知識,重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專業老師們進行相互學習,不同學校之間專業老師不斷開展探討低碳教育論壇,專業老師撰寫有關低碳教育的論文放到網絡上相互學習進步。學生可以根據低碳教育專業老師的指導進行實踐活動撰寫實踐報告,專業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實踐報告現場會,評選學生作為評委,注重公平和公正的原則,給每個學生的實踐報告講授完畢后打分算入平時成績,借助這個方式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進步,能夠了解低碳教育的現狀及自己以后如何踐行低碳教育有了大方向。
專業老師和學生建立微信群,借助這個平臺,把踐行低碳教育新的行為指出來,學生把同學在校園里的活動低碳活動做得不好的講出來,老師進行分析,給出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法,或者針對一個問題發起群聊,學生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專業老師針對問題針對學生觀點的誤區引導學生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學生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期間,需要專業老師及時引導使學生少走彎路。
第三,社會提供一個好低碳教育的大環境。社會倡導低碳生活,奢侈浪費令人不齒,給全體公民在低碳教育的環境身體力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教育,必須宣傳到位,請專家開免費講座,讓全體公民懂得低碳教育的內容,應如何做,并且去追求低碳生活。使自己也變成一個宣傳者,執行者。社會創造一個低碳教育真正踐行的好氛圍,全社會的公民真正進行低碳行為,進行低碳教學、低碳管理、低碳消費和低碳生活等。以法律的形式制定獎懲條文,學校成立專門組織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批評、糾正等,利用宣傳媒體加大力度去宣傳低碳教育,使全社會的公民都知道低碳教育的內容,規范自己的行為。
總之,對于高職高專學生展開低碳教育,從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一種力量,帶動全社會的公民樹立一種良好的習慣,形成一種美德,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一個學生的低碳教育是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合力才能形成一種習慣,缺一不可,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學生都是可塑的,環境造就人,低碳教育在這樣環境下才能起到作用,學生才能真正去踐行。
[1]錢志新.低碳化:第四次浪潮[N].新華日報,2009 -07 -28.
[2]申秀英,留沛林,徐美.低碳離理念下的環境教育優化研究[J].教育評論,2010(1).
[3]廖先旺.“低碳生活”創新生活(環球走筆)[N]. 人民日報,2009 -12 -07.
[4]麻東鋒.關于高等學校引入低碳教育的思考[J].北方環境,2010(2).
[5]王磊.論我國高校環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9(1).
[6]劉婷.科學發展視野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8).
[7]馮之浚. 關于推行低碳經濟促進科學發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報,2009 -0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