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崗
美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李崗
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根據社會需求明確培養人才的類型,并建立系統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與教學體系正成為當下各高校極力探求的新課題。
美術專業 應用型 培養
現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多樣化趨勢,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來看,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實用型人才成為當前的人才發展目標。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2020年達到7500萬;高技能人才培養到2020年,人才總量達到3900萬。在人才培養開發機制方面,綱要指出“要充分發揮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立足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突出培養創新型人才,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統籌規劃繼續教育,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 這些具體的數字和方針目標等實則指出了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未來需求與培養。
高等教育為應對快速的社會發展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變化,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根據社會需求明確培養人才的類型,并建立系統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與教學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黑龍江省雖地處邊疆省份,與人才發展較好的國內發達地區雖有一定的差距,但這也正是我們的機遇,根據省委、省政府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的大方略的指引下,創設出具有我省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正是我省高校教育現應大力推進的。我省教育改革正在不斷深化,各高校都在根據本校特點和所長,嘗試在人才培養上有所突破,我省高校也同樣面臨著這一轉變時期。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已成時下的必然,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也已成為人才需求的主要特征。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當今社會最為需要的人才。高校培養的人才如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將是不合時宜的,這也勢必會影響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的發展。美術專業從專業特點而言,其本身就是實踐性非常強,發揮其專業特長,培養更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這也是我省美術教育界不可回避的話題。如何構建新型高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已成為很多美術院校研究的重點課題。探求培養適應我省乃至我國新時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是我省當下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
面對現今的社會發展需求,如何讓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需求以及適應社會發展,使學生成為真正社會所需求的“學得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時期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是我省美術高等院校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現如今的美術院校眾多,各大院校為各自發展等目的,都紛紛創建美術院系與專業,為求生源下設的專業也是門類眾多,不斷地增設與擴招帶來的供求關系的改變和人才素質的降低,再加上各院校培養人才的能力的良莠不齊與盲目的專業重復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創新性不足都導致了各高校雖生源年年攀升,但就業率卻不如人意。面對這樣的事實,是值得我們從事美術教育的各部門、院校及從業者反思的。筆者僅從高校角度反思這一問題認為,應從存在的問題剖析入手,結合本學校的特點及長項并重點分析當下社會發展與社會實際需求等制定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計劃并從創新思維的角度改革美術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以應對社會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筆者認為應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根據現今對美術專業的人才需求和學校的特點給出人才培養的合理定位,以我校為例,以擁有專業領域的已有的較高地位與成績為前提,并把人才培養先鎖定為我省地方建設培養急需人才為主要目標,培養適合我省和用人單位需求的人才,成為我省人才需求市場的品牌,并通過加大創新力度與教學改革等舉措培養有競爭力的人才,來鞏固品牌及提升品牌競爭力,這就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定位。明確自身的定位需對市場需求、兄弟院校發展現狀及特點等諸多方面進行分析,找出本校的強項與弱項,從而再以市場需求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以已擁有發展基礎和優勢專業為開端,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找到合理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后再逐步擴大培養范圍使更多專業找準定位。當然定位的成功與否首先應對社會需求做深入的調查研究,社會到底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需要何種能力的人才、需要什么專業的人才等等都要有大量的調研,并要在培養上有針對的落實。
制定符合需求和發展的培養計劃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不可或缺關鍵環節,計劃的制定直接關乎到執行的成敗。明確的人才培養定位為人才培養計劃指明了發展方向,根據定位做出符合需求及發展的人才培養計劃是具體的落實,無論是計劃工作還是計劃形式;無論是戰略計劃還是作業計劃,詳實的籌劃與制定對未來教學實踐至關重要,當然這也要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和社會需求來制定。對計劃的制定要把握幾點:
1.計劃的重要性
計劃對于美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對于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都要有科學合理及可行性的適合本校人才培養發展的計劃,要做到系統詳實,并重視每一時期的計劃與宏觀的指導性計劃的緊密相連性。計劃的制定會直接影響整個人才培養的體系建設及目標達成,并在教學實踐中起到控制、協調、指導與管理等職能。
2.計劃的科學性
計劃的制定必須與本校的實際人才培養條件、目標、特點等相聯系,不可憑空想象、紙上談兵。在制定培養計劃時必須有一個系統客觀、詳細的評估和科學嚴謹的態度,對于計劃的方案要反復的推敲且獲取教學第一線以及市場人才需求方的意見與建議,大量的調研是計劃科學性的基礎。
3.計劃的可執行性
最佳的計劃方案一定是具有可行性的,計劃的根本是目標的最終實現,而可行性也是最為重要的前提。計劃的初始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可行性研究,包括政策可行性、資源可行性、社會可行性等諸多方面。計劃的可行性與實施的結果成正比。
美術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具體實施,重心在于教學,而能夠適應計劃的教學必將是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新的改革,有多大的改革力度也將影響到新的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教學改革應是由上而下的全方位改革。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等都將隨著新的符合當下人才需求而制定的計劃而改變,并要做到富有創新。改革的前提是反思,改革的重點是觀念。
1.教學改革的反思
針對學校教學而言,教學改革是對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等諸多的方面進行的符合當下教育發展及人才培養要求而進行的改革,那么必然要涉及到對以往問題的挖掘與反思。反思是為了找到以往教學中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層次的、實實在在的剖析,同時拿出解決方案。反思也是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反思的徹底與否,也必將左右教學改革的成效,沒有對以往問題的深刻反思,也不可能拿出對教學改革有真正指導性和起作用的方案,這也將導致未來教學改革的表面化,使其改革流于形式。
2.教學改革的觀念
觀念往往決定行動,教學改革中觀念的調整是重點。觀念的改變應是全方位的,無論是教學管理者,還是一線教師。美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觀念的建立源于反思,根植于社會發展與需求。經過詳實的社會調查與原有教學問題的反思,結合本校特長,比較兄弟院校人才培養情況,做出科學的符合實際的教學改革觀念的正確樹立,將直接影響教學改革的成效。
筆者認為以上所闡述的三個方面是美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所應思考的幾個最為重要的方面,也是做在最前面的工作,這些工作對今后相繼開展的其他工作來說具有指導性意義,也可以說沒有這一步的正確開始,也就談不上下一步。
[1]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萊頓.學習的革命修訂版[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1998.
[2]任長松.課程的反思與重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張士獻,李永平.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綜述[J].高教論壇,2010.
[4]劉煥陽,韓延倫.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及其體系[J].教育研究,2012.
[5]吳中江,黃成亮 應用型人才內涵及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注:本文系2012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名稱:美術專業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GI201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