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山東省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創新與實踐模式研究
——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音樂類非物質遺產保護獲獎項目綜述

2015-02-14 19:10:14段文
藝術研究 2015年2期
關鍵詞:音樂文化研究

段文

山東省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創新與實踐模式研究
——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音樂類非物質遺產保護獲獎項目綜述

段文

民間音樂是最具有民族文化性、社群參與性、鄉土本色性的文化藝術總成,始終保持以口頭的傳承方式在民間藝人之間薪火相傳,并在傳播過程中實現自身的發展與流變。本文以山東省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創新與實踐的現狀為切入點,以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三個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獲獎項目為研究對象,重點論證了高等教育參與到國家非物質文化產保護傳承事業中的重要性,強調運用高校各種有利資源培養民族音樂傳承人的必要性,為全國同類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模式。

傳承與創新 一勾勾 山東琴書 大弦子戲 模式

2013年12月15日,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在濟南揭曉,30項優秀文化創新成果獲得殊榮。山東省文化創新獎是全國首個由省政府設立的文化創新最高獎,每兩年評選一屆。該獎項的設立,充分體現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文化工作的關心和重視。首屆山東省文化創新獎于2013年3月啟動評選,評選范圍包括公共文化創新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文化產業、文化市場、演藝創新、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科技、藝術教育、對外文化交流9個專業領域,共受理申報推薦項目164項,基本代表了山東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改革創新的最高水平。其中,關于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項目有三:魯北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創新與實踐、“依團代傳”在破解瀕危劇種(大弦子戲)傳承危機中的“薪火”效應、山東琴書的教育傳承與創新模式研究。基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新課題,也是困擾著基層保護工作者的一道大難題。基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缺少專業人員、缺少保護經費、缺少傳承手段以及傳承人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是我省乃至全國都是普遍存在的。在上述背景下,采取科學的方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各級地方高校成為我省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一個重要平臺。

一、山東省民間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概述

2013年,山東省文化創新獎獲獎名單中有三項是關于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方面的,分別是德州學院申報的“魯北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創新與實踐”、菏澤學院申報的“山東琴書的教育傳承與創新模式研究”以及菏澤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與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共同申報的“‘依團代傳’在破解瀕危劇種(大弦子戲)傳承危機中的‘薪火’效應”。下面將對以上三個項目做簡要介紹。

1.魯北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創新與實踐

魯北地域音樂文化是魯北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魯北平原位于黃河下游地區以北的黃河三角洲地帶,由黃河攜帶泥沙沖積而成。由于魯北地區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孕育和發展起來的民間藝術風格特色鮮明。魯北民間音樂資源積淀深厚,豐富多彩,種類繁多,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地域性特色。主要有魯北民歌研究、魯北民間器樂研究、魯北說唱音樂研究、魯北戲曲研究、魯北歌舞音樂研究的研究五個方面。在以上各類地域音樂中,大部分已經被列為國家級和省級、市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臨邑一勾勾、夏津木板大鼓、德州李氏陶塤制作工藝、德平大秧歌、馬堤吹腔等,這既是其自身藝術價值的體現,又反映出其面臨瀕危的現狀。因此,加強民間音樂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措施和力度具有極大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課題基本思路是以魯北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為出發點,以德州民間音樂為切入點,探索此類項目傳承與保護的有效措施,研究分析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通過民間采風、理論研究與教學藝術實踐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形成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機制。本項目力求避免一般民間音樂文化研究項目理論與實踐脫節或聯系不緊密的弊病,在觀念和理念上進行了大力更新。在內容上,本項目在魯北民歌、鼓吹樂、陶塤傳承與發展、民間戲曲“一勾勾”、民間歌舞音樂“抬花杠”、“架鼓”等研究領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填補了德州乃至山東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空白,并能促進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入研究。在形式上,本項目既擁有扎實深厚的基礎理論研究,又擁有多方面多層次的應用與藝術實踐;既包括典籍文獻的爬梳整理研究,又包括民間音樂的實踐調查研究;既有高校學科建設的深入探索,又有參與地方音樂文化建設的舞臺實踐,呈現出一派活潑多樣、生機勃勃的局面。

2.山東琴書的教育傳承與創新模式研究

山東琴書發源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已有270余年的歷史。270余年來,藝人們經歷艱辛,頑強拼搏,造就了中國曲藝史上輝煌的一頁——山東琴書。作為獨樹一幟的南路山東琴書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底蘊和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一方面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具有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沒有的特殊性。2006年,山東琴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由此可見,山東琴書在山東乃至全國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菏澤學院通過近十年的實踐,培養了一大批一專多能的創新人才,實現了對社會文化建設的服務,支持了菏澤文化大市建設,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提升了自身特色形象和社會認可度。菏澤學院緊緊圍繞著山東琴書教育傳承與創新這個核心,在山東琴書的研究和傳承取得不少的創新與突破。

3.“依團代傳”在破解瀕危劇種(大弦子戲)傳承危機中的“薪火”效應

大弦子戲又名“大弦戲”,集民間俗曲之大成,在元明俗曲小令的基礎上,經過藝人數百年來的加工和創造,發展成為多樂調的戲曲聲腔類型。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因其最初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故被稱為弦子戲,又因班社成立先后和藝人輩分原因,分稱小弦子戲和大弦子戲,今日通稱“大弦子戲”。2008年6月,大弦子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文革期間,原菏澤地區地方戲曲院大弦子劇團被撤銷,從此這一古老劇種在齊魯大地銷聲匿跡已有40多年。針對這種現狀,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在菏澤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具體指導下,大膽嘗試大弦子戲跨劇種“依團代傳”,大力實施以培養骨干演員為主要內容的“薪火”工程,一舉破解瀕危劇種大弦子戲“有劇種無劇團、有技藝無人傳”的傳承危機。“依團代傳”,就是以現有山東梆子和棗梆兩個專業劇團為依托,挑選優秀青年演員跨劇種學習大弦子戲。

二、山東省民間音樂傳承途徑的改革與創新分類

前文所述三個項目在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的創新模式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依團代傳”的傳承模式;另一種是高校教育傳承途徑的改革與創新。

1.“依團代傳”的傳承模式

“依團代傳”這種傳習模式打破了瀕危劇種保護與傳承的固有思維方式,創新了對代表性傳承人(老藝人)的保護和傳習模式,有效地加大了對代表性傳承人(老藝人)的保護力度。創造性地開展大弦子戲文化遺產傳習,建立傳習基地,對代表性傳承人及其傳統技藝實施了科學有效保護,注重傳習與展示并重,凸顯骨干演員的“薪火”效應,培養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瀕危戲曲傳承人才隊伍,有效破解瀕危劇種普遍存在的“有劇種無劇團、有技藝無人傳”的傳承危機,為全面恢復和振興各種民間地方小戲奠定了人才基礎。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對這種傳承模式進行了有意的探索。

首先,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做好項目的論證工作。在堅持務實、高效和注重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礎上,科學制訂《大弦子戲中長期保護傳習規劃》;同時結合傳承人(老藝人)和青年演員的意見制定《傳習工作計劃》,把任務目標按時間段進行分解,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動作,并對傳習過程和效果實施全程監控,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工作部署。

其次,成立了由各劇團負責人和業務骨干組成的大弦子戲“依團代傳”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制訂傳習方案,研究方法步驟,督促任務落實,檢查學習效果,同時負責協調解決傳習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

再次,項目實施過程堅持做到“三高”,即:起點高、標準高、效率高。起點高就是對傳承學習的劇目、唱段、音樂等,在選擇上要求標準比較高,對現存的大弦子戲的音樂、曲牌、唱腔等不是拿過來就學,而是結合傳承人(老藝人)和有關專家的意見進行整理、加工和提高,力爭把大弦子戲最具代表性的東西給呈現出來、傳承下去。標準高就是對傳承人(老藝人)的傳授過程,以及學唱演員的挑選和學習效果都有著較為嚴格的標準。作為傳承人(老藝人)和學唱演員不能滿足于教會幾段或學會幾段,而是要把大弦子戲的精髓教到家、學到手。效率高就是提前做到統籌安排,包括提前確定學習時間、提前聯系老藝人和通知學唱學員,提前篩選好學習內容,提前溝通好學習形式等,充分利用劇團有限的空閑時間,把學唱演員組織起來集中學習,爭取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

“依團代傳”在加強瀕危劇種保護振興地方戲曲方面具有獨創性,它打破了制約瀕危劇種傳承難的行業瓶頸,使大弦子戲進入了搶救挖掘與傳習展示并重的“快車道”,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

2.地方高校教育傳承途徑的改革與創新

各級地方高校逐漸開始重視各種富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并將其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進行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如菏澤學院音樂系2008年被山東省文化廳批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于2008年9月組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室,主要對菏澤地方音樂、地方民歌、地方戲曲、地方曲藝、民間舞蹈、民俗方面開展整理與研究工作,其中,山東琴書被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德州學院非常重視加強民間藝術學科的建設,2001年至2013年底,我院取得關于“地域音樂文化”的各級立項課題十余項,其中,音樂學院段文教授申報的“地方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機制研究”(13DD23)獲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立項。為魯北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和保留了大量的一手資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研究資料匱乏的問題。2010年,音樂學院成立了德州地域音樂研究中心,進一步加強了德州民間音樂文化的研究。2011年,音樂學院段文教授成功申請山東省文化藝術“十二五”重點學科“地域音樂文化”,取得一系列階段性豐碩成果。

高校教學傳承模式注重多視角、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注重發揮高校研究資源的作用,努力貫徹“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科研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發展方針,將民間音樂的傳承與挖掘與高校學科建設及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運用高校各種有利資源培養民族音樂傳承人的必要性,為全國同類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鮮活的資料和實證。在具體操作中,建立“以傳承人為核心,以校方為主導,以研究者為智力支持,以學生為傳承主體,以課堂為平臺,以實踐演出為檢驗和傳播窗口”的鏈條完整的傳承機制。同時,為探索地域文化在當下傳承的新途徑——高校傳承作了有益的嘗試,初步建立了高校教育傳承機制。

三、地方高校教育傳承模式的意義

在各地民間音樂嚴重滑坡的今天,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使家鄉的傳統藝術項目重新納入人們的視野,使之得到傳承和進一步發展。地方高校是傳承和保護民間音樂的重要陣地,各種地方民間音樂種類進入高校是劃時代的變革,學校應成為地方民間音樂藝術傳承、發展、創造的主體,高校的教學無疑是一種重要的傳承方式,成為民間音樂文化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橋梁和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教育傳承具有創新性、科學性、實踐性、有效性和示范性等特點。

1.地方高校教育傳承模式的創新性

這種模式將民間音樂學習納入課程體系,可以有效地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高校課程有機的加以結合。菏澤學院音樂系在“弘揚民間音樂文化,傳承民族藝術瑰寶”等重要理念指導下,確立了以菏澤市民族民間音樂為辦學特色的目標。于2004年春,將山東琴書納入到音樂系特色課程建設項目,選拔院系優秀學生去學習山東琴書,比2007年山東琴書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早了三年的時間。菏澤學院將山東琴書納入高校音樂學課程體系后,首先對其傳承模式做了大膽的突破與創新,改變了山東琴書傳統意義上“口傳心授”的傳承方法,將授課方式改為理論課集體授課,技能課分組授課和個別輔導,在保持其民族性的基礎上,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感。

德州學院音樂學院把德州地域音樂納入教學體系,將魯北民間音樂的傳承、挖掘與高校學科建設及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目前已將《德州地域音樂》、 《陶塤制作與演奏》、 《地方戲曲一勾勾》作為一門課程納入到了教學體系之中,將通過藝術實踐課,對魯北地方民歌進行創編,組織排練、表演,將魯北民歌以動態形式展現給廣大觀眾。2012年,編寫 《陶塤的制作與演奏基礎教程》,還成立了大學生課題研究小組,研究李氏陶塤制作工藝傳承,開展課題研討、陶藝館觀摩學習及手工制作的學習等多項活動,使這一中國特有的民族閉口吹奏樂器在高校得以傳承。

2.地方高校教育傳承模式的科學性

這種模式主要通過跟民間藝人學唱中注意地方風格的把握,強調方言、腔調和韻律的掌握,對民間音樂資料進行規范、有序的整理,包括記譜、錄音、錄像等。強調調查者(學習者)本位——客位的身份認證,能夠對民間音樂的搜集和整理做到準確、真實。比如,菏澤學院已經初步建立起建立山東琴書保護機制,對現存資料進行整理和掃描,對已有音響進行數字化處理;全面收集有關圖片、音像、報刊文章、書籍、史料等,有計劃地培養山東琴書繼承人。德州學院音樂學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在對民間音樂的采訪過程中,考察過程中獲得的采樣資料有:錄音(包括音樂錄音和訪談錄音):40小時;錄像:11小時;圖片:280張(包括數碼相片228張),復印文字資料若干。在對德州地方戲曲“一勾勾”的研究過程中,從2003年開始,課題組成員先后到臨邑、濟陽等地采訪老藝人及文體局、文化館等有關人員,,拜訪了鄺書云、楊富元、龍傳英、張端會、徐東清、馬佃發、劉善德等藝人,拍攝照片并錄音錄像,搜集該劇種大量的資料,并拍攝照片、錄音、錄像等。為了更好地繼承一勾勾這一優秀的文化遺產,發揮高校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職能,德州學院于2012年10月,啟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州稀有劇種一勾勾戲曲表演傳承的活動。聘請原一勾勾劇團的鄺書云等7位老藝人為指導教師,對音樂系15名師生進行培訓,通過18天的集中學習,學員們掌握了傳統劇目《王小趕腳》的全部唱腔和表演,并舉行了一勾勾傳承活動暨德州學院一勾勾劇團(籌)成立匯報演出。整個活動全程錄像,為民間戲曲傳承保留大量珍貴音像資料。

3.地方高校教育傳承模式的實踐性

這種模式調查者要親自參與到其中,不能只作為旁觀者的身份,或者道聽途說。從著眼地方、服務地方的目標出發,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進行田野考察、采風,與民間藝人主動接觸、交流。也可以在校內、校外,以舞臺實踐的形式進行表演;也可與民間藝人同臺表演,進行更深入的切磋和學習。菏澤學院山東琴書課題組自2005年以來,我校共發表有關山東琴書方面的學術論文30余篇。在挖掘、整理和研究山東琴書的同時,還加大了對山東琴書的保護傳承實踐的力度,經過九年的藝術實踐,在全國、省、市各類各項比賽中,取得豐碩成果。

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 德州學院音樂學院段文、喬云、李鵬、馬立婧、高嵐四位老師組成考察組,對本地區有代表性的鼓吹班進行了調查和采訪。山東省文化廳一系列重點立項課題《德州鼓樂班的人類學研究》(2005年)、山東地方稀有劇種“一勾勾”研究(2009年)、《德州地區鼓吹樂的文化生存空間研究 》(2009年)等進一步促進了魯北民間音樂藝術的研究,形成了以段文、李靜、李德敬、馬立婧、楊瑞等為主要成員的研究隊伍,產生一批饒有分量的研究成果。2010年,音樂學院成立了德州地域音樂研究中心,進一步加強了德州民間音樂文化的研究。2011年,音樂學院段文教授成功申請山東省文化藝術“十二五”重點學科“地域音樂文化”,取得一系列階段性豐碩成果。2012年10月,德州學院啟動了一勾勾戲曲表演傳承的活動。聘請原一勾勾劇團的鄺書云等7位老藝人為指導教師,成立了德州學院一勾勾劇團,先后演出《王小趕腳》、《墻頭記》等多個傳統劇目,獲得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使這一幾乎瀕臨滅絕的民間戲曲得以在高校傳承。

4.地方高校教育傳承模式的有效性與教育功能

地方高校生源大多來自山東及周邊地區,有著濃厚的地方情緣,容易調動學生參與民間音樂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對地方民間音樂文化比較熟悉,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時,對地方風俗習慣、方言土語較為熟悉,學習起來有著較強的親近感。山東琴書不但以其自身的通俗性、娛樂性、趣味性吸引著眾多的觀眾,同時也承載著教化的功能。可以看到,在山東琴書各個時期的作品中,通過對美好生活的說唱,宣傳真善美,塑造正直善良、文明誠信的正面形象,從而在抑惡揚善的藝術交流中教育和開導了欣賞者,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向導作用。學校應成為山東琴書遺產傳承、發展、創造的主體,成為山東琴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橋梁、重要基地。

5.地方高校教育傳承模式的示范性

這種模式通過進行社會實踐和服務,組織學生進入社區,既可以進行民間音樂的編導和輔導,也得到了更多機會了解地方民間音樂的存活狀態。運用民間音樂素材進行創作,在全校范圍內組織講座、學習,使更多的人了解地方民間音樂文化。比如,山東琴書傳統代表性節目很多,但隨著群眾對藝術欣賞的要求日益提高,將山東琴書的表演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更受歡迎,菏澤學院音樂系在劇本方面、舞臺表演方面、唱腔音樂方面、發聲方法上進行改革與創新,使山東琴書在新的時期有了新的發展。

2012年,德州學院音樂學院學生與德州市文化館聯合,將地方民間舞蹈形式《抬花杠》和《跑驢》有機融合在一起,并以德州民歌《紡線線》為素材改編成歡樂、抒情、幽默、祥和的舞蹈背景音樂,參加了第三屆中國秧歌節,取得第三屆中國秧歌節最佳表演獎。

通過對民間音樂教育傳承途徑的改革與創新,不僅加強了民間音樂與學校的聯系、合作,使大學生掌握基礎的山東琴書知識,還使他們對各種當地民間藝術從不熟悉到熟悉,從不習慣到習慣,扭轉過去所持有的回避和拒絕態度,構建他們對當地民間音樂的審美理解。這不僅對在校生來說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而且還是保護和發展地方民間藝術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使一直流傳于民間的古老曲種走進了大學課堂,使各種地方民間音樂的教育傳承與保護煥發了新的生機。民間音樂文化傳承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只是在漫漫探索路上走出堅實的第一步。今后,我們應該進一步利用高校資源優勢,為建立“以傳承人為核心,以校方為主導,以研究者為智力支持,以學生為傳承主體,以課堂為平臺,以實踐演出為檢驗和傳播窗口”鏈條完整的傳承機制進行更加細致深入的探索。

作者單位:德州學院音樂學院

猜你喜歡
音樂文化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誰遠誰近?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樂
音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a级片|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无码视屏|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永久天堂网Av|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干中文字幕| 九色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亚洲综合天堂网|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99久视频|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毛片网站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97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在线国产91| 日日拍夜夜操| 国产91视频观看| 国产91av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国产| 精品国产毛片|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精品国产www|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日本午夜三级|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一级毛片免费的|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无码|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视频网站| 草逼视频国产| 99在线视频网站|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