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為平
山溝里的女秀才
◎鄭為平

鄭家灣是一個小山村,千百年來這里的人們就這樣生活在這里,生活倒也安閑。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但是鄭家灣的人們仍然喜歡這樣的一種閑適生活。
近年來的生活好了,村里的年輕人有的考上了大學,從此就擺脫了這個山村。也有的從山村中到了城里去打工,也過上了富裕的日子。他們隔三差五、逢年過節也回到鄭家灣看看。可是村里的老人總是覺得挺孤獨的。
年輕人們其實也知道這一點,他們幫著家里裝上了電話和電視,安裝了衛星天線,有的甚至還在家里裝上了網絡。可是老人們總覺得這種生活其實并不習慣。鄭家灣因為太過偏遠,幾乎沒多少老人讀過書,說的也是當地的土話。雖然現在的電視里說的都是普通話,有字幕的也看不懂,更別說上網了。只有每天默默地望著家里的電話,盼望著什么時候能響起來。他們知道只有子女才會撥通這個號碼。
鄭奶奶家世代生活在鄭家灣,她的爺爺是前清的秀才,在鄭家灣是首屈一指的文化人。那個時候她似乎還記得鄭家灣中只有自家的大宅門,爺爺抱著自己識字。按說鄭奶奶年輕的時候也夠個秀才了,可是那個時候,誰肯讓女子讀書?
鄭奶奶這輩子就這么過了,她的兒子女兒也都在城里成了家,立了業,生活倒也安穩,每年還會寄點錢回家。可誰也不知道鄭奶奶心中其實只是想讓孩子們回來看一看。
“什么時候天才涼了啊。”鄭奶奶經常重復著這句話,天涼了說明快過年了,也只有過年孩子們才會回家。
過年了,鄭奶奶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還是按部就班地回來了。可在這樣本來應該祥和溫暖的氣氛中卻顯得有些尷尬——鄭奶奶的孩子們在飯桌上老是低著頭看著什么東西,一個長方形的,會發光的板子,聽說那叫手機。平時想和孫兒們說說話,可是孫子孫女卻早就到了有電腦的房間,弄開了電腦并熟練地連上了網絡,要不就是打開了電視自顧自看了起來。誰都知道,這些東西壓根就是準備著過年孩子們自己娛樂用的。
就像家里來了幾個陌生人或是房客一樣,鄭奶奶的年過得挺不舒服的。她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有什么魔力,勾走了自己孩子們的魂。
這天晚上,鄭奶奶搖醒了最疼愛的小兒子。
“你教我你們擺弄的那些東西怎么弄的?”
“你學那個干什么?也不懂。”
“你就教教奶奶吧。”
這天晚上,鄭奶奶學會了如何打開電腦,怎樣將電腦連上互聯網,又學會了怎樣打開電視,通過衛星天線收看電視節目。
鄭奶奶的小兒子順便給鄭奶奶申請了一些軟件的賬號,教會了鄭奶奶怎樣使用這些軟件,順便把自己的手機給了鄭奶奶。
很快年就過完了,鄭奶奶的孩子們也回到了城里。鄭家灣中幾乎是一夜之間恢復了平靜。可是對鄭奶奶來說,她要做的才剛剛開始。
“早就來啦?”鄭奶奶向在大槐樹下坐著的幾位老人打招呼,他們沒事就在這里聊天消遣。
“哎,來了來了,坐這兒坐這兒。”
“孩子們來看你了吧。”
“來看了,唉,也沒說幾句話。”
“可不是,我家的也是,不過我知道為什么。”鄭奶奶故作神秘。
“怎么?”
“這個就是他們用的,叫手機,能給他們打電話。”鄭奶奶說著,撥通了自己大兒子的電話號碼,問了幾句。
“這還能打電話?”
“能,還能上網。”
“上網?”
“你家里電腦就是上網的?”
“電腦?”
“嗨我跟你也說不清楚了,你到我家去吧。”
鄭奶奶拉著人回了家,教會了大家怎么使用電腦。
一傳十十傳百,鄭家灣的老人們總算學會使用了孩子們買來的電腦和電視。
“要說鄭奶奶還真是女秀才,就是有本事!”
鄭家灣的老人們挺高興的,平時見天說不上幾句話,逢年過節才能見到孩子們,見到了也無話可講,孩子們把自己當成了空氣。
也怪不得孩子們,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情,好不容易回趟家其實也沒有什么共同語言。能在家里上上網,陪陪老人就已經很不錯了。
鄭家灣的老人們學會了上網。通過上網,每天晚上都在電腦里和孩子們說說話。還在網上學會了普通話,這樣,也能把電視看懂了,鄭家灣重新恢復了活力。老人們每天都能在一起討論外面發生的事情,也互相交流自己的孩子最近發生的事情。老人們的生活重新得到了活力。
而這一切,可以說都是鄭奶奶的功勞。鄭家灣的老人們都很感謝鄭奶奶。
“這才叫真正的女秀才啊!”
鄭家灣從此不再是個孤寂的小山村,這里的老人們通過學會了上網,從此排解了孤獨和寂寞。即使確實是電視上說的“空巢老人”,可是學會了上網和看懂了電視,他們的生活才擺脫孤獨,甚至還充滿了樂趣,逢年過節也和孩子們有了共同語言。而這一切,還都要感謝在鄭家灣中那位女秀才——鄭奶奶。
(責任編輯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