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虹
(1.西安交通大學 經濟與金融學院,西安 710061;2.黃淮學院 經濟管理系,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產業集聚特別是創新型產業集聚所帶來的強大協同效應造就了聞名世界的美國硅谷和128號公路這樣的集聚區,它所帶來的創新創業文化效應、知識溢出效應不僅給園區的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作為新興工業大省,河南正致力于全面實施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總體戰略。為此,河南省明確提出,產業集聚區是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集約發展的基礎工程,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的有效載體。目前,河南初步確認了180個集聚區的空間布局,產業集聚效應初顯,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極。而中小企業作為河南產業聚集區的生力軍,其創新能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業聚集區的興衰成敗。本文通過對河南省產業聚集區9家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進行調研,使用多準則決策模型對企業創新能力進行評估和分類,旨在為中小企業創新問題的解決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依據多因素對企業進行分類,較為新穎的做法是Nemery,P.and Lamboray,C.(2008)[1]提 出 的 Flow Sort(排 序流),通過對這些配置要素的比較,把企業按照一定的類別進行完全的排序,而這些類別的選擇是通過限制性配置或者中心配置來確定的。然后,對限制性配置進行研究,在MCDM模型中使用Promethee法(多屬性決策方法)對傳入或傳出凈流進行計算。
設樣本企業A有n個行為要歸類,評估在q個標準下Gj(j=,1…,q)的最大值。C類都是由兩個分隔的界限,令C1>…> Ch> Cl>…> Ck,當Ch> Ck時,h < l并且Ch是 Cl的首選項。設R={ri,...,rk+1}是限制性的設置配置文件,因此,Ch類是由的上限和下限配置來確定的,分別表示為rh和rh+1。與此同時,rh是Ch-1下限,和rh+1是Ch+1的下限。根據Promethee法,令函數π(x,y)的中對行動x的偏好高于y。因此,在這些偏好的基礎上,R中x的正的、副的和凈流量都可以通過方程(1)~(3)計算出來。在這里,R˙=R∪{ai}是擴展的配置文件,而與限制性配置文件或者中心配置文件無關。由此,排序流是集合R˙的算術平均數。當使用限制性文件配置時,把行動ai分配到類別Ch的規則是由(4)~(5)式給出的。如果(4)式和(5)式之間出現矛盾,最終結果將由凈流量決定。

以上各步驟被視為一個全過程,一旦中小企業被歸為一個類別,就可以為其提出創新方案。
從河南省180個產業聚集區中選取樣本企業9家,各家企業經營業務如表1所示。
我們對以上企業進行兩年跟蹤調查。調查是以實地走訪調查與網上、電話調查相結合方式進行,邀請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與此同時,也從產業聚集區管委會獲取了一些數據。通過模型進行計算,比較各企業創新能力。表2是各企業在各個評價維度下的得分情況。

表1 樣本企業的經營業務

表2 樣本企業的加權平均得分

表3 評價維度
表2和圖1表示的是通過李克特量表計算出的各個企業的加權平均得分,表4顯示的結果由公式(1)~(5)計算而得。表2中企業的得分是源于對表3中提出的問題回答的情況,對于每一個問題,我們提供五個答案,即從“完全不同意”到“非常贊同”。我們給兩個答案之間的級差是0.25,也就是說每一個答案1,得分0;答案2得分0.25等等。這樣,表3中的答案是定性的,取對數進行排序。例如,表2中的0.375是第一個樣本企業在“創新文化”項下的得分,它是回答表3中該項下兩個問題的得分,一個問題得分是0.5,另一個得分是0.25,所以加權平均得分是0.375=0.5*05+0.5*0.25。同樣,對于每個問題的八個標準,內部問題和標準賦予相等的權重,但這些標準和權重可能會在其他應用程序修改。為了使結果正常化,限制條件r1=1.00;r2=0.75;r3=0.5;r4=0.25;r5=0.25也同樣應用于八個標準Gi(i=1…8)。此外,π函數是方程(1)和(2)是一個階躍函數,即如果x>y,則有π=1否則,則有π=0。
圖1舉例說明了樣本企業1排序的情況,根據公式(4)、(5)計算,它屬于“較被動型企業”。同理,企業2、3、6、7、8、9也是“較被動企業”,而企業4、5則屬于“較主動型企業”。

表4 企業創新分類情況

圖1 用圖形表示的樣本企業1的分類情況
從總體情況看,9個樣本企業中只有2個屬于“較主動型”企業,即在某些方面有創新表現,占樣本數量的22.2%;有7個屬于“較被動型”企業,即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創新,占樣本數量的77.8%,是產業聚集區中小企業的主體。所以,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容樂觀。
從分項情況來看,樣本企業在各創新維度上的得分,“設計活動和工具”9企業平均分最高,是0.521;“概念的創建和生成”、“創新文化”和“知識儲備和知識產權管理”緊隨其后。“資本化和ROI管理”、“項目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三項得分較低,其中,“人力資源管理”得分最低,平均分僅為0.361。
由此可見,企業在國家和區域創新環境和政策的影響和支持下,已經開始把創新思維和創新管理融入企業管理。60%的企業都有較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管理人員會傾聽員工對技術革新的想法。企業已經開始營造全員創新的氛圍。另外,70%的企業已經在根據市場行情變化,設有專門的團隊來負責創新工作。公司會利用信息輸入和存儲來管理創新部分或專門的具體項目,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廣泛。他們已經有了相當的知識儲備,也逐漸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但是,還應看到,中小企業在創新管理上還缺乏主動性和專業性。調查發現,80%的企業沒有專門的、訓練有素的團隊做項目評估,不能專業地進行項目選擇。75%的企業沒有制定創新投資計劃。61%的企業沒有投資組合。73%的企業沒有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所有這些,都使創新變得舉步維艱。
首先,完善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改變中小企業創新游離于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之外的現狀,將其納入體系內。基于中小企業對政策依賴性強、抵御風險能力差的特點,在上述創新體系框架內為其提供特殊的幫助和扶持。構建符合區域產業特點的投融資平臺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創新向中小企業傾斜。
其次,充分發揮產業聚集區和產業集群自身的優勢,為中小企業創新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撐。產業集聚區所特有的社會關系網絡,有利于降低風險投資企業的風險性,提高技術創新的成功率;產業集聚區中所廣泛存在的企業家精神也是吸引風險投資的有力條件;集聚區中彈性專精的特點,使各個企業的技術創新專注于某一環節或某一點,獲得技術創新的成功率很大;集聚區中機構的稠密性和同質性,可以減少風險投資企業對集聚區內企業投資時的評估成本等等優勢有利于其對風險投資的吸收。而且,在產業集聚區內部,通過相互的合作達到整個鏈上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各企業間的橫向一體化,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消除“牛鞭”效應,并使企業迅速響應市場變化。
第三,構建協同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優勢,借力發展。中小企業創新的劣勢主要是資本化和ROI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說到底還是人才資源匱乏的問題。產業聚集區管委會等管理服務機構應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進行戰略合作,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1]Morel L,Camargo M.Comparison of Multicriteria Analysis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Process Measurement[C].Beijing:IAMOT,2006.
[2]Rejeb H B,Morel L,Boly V,et al.Measuring Innovation Best Practices:Improvement of an Innovation Index Integrating Threshold and Synergy Effects[J]Technovation,2008,28.
[3]曹慶仁,宋學鋒.基于復雜性科學的企業創新與管理[J].經濟管理,2001,(14).
[4]池仁勇.區域中小企業創新網絡形成、結構屬性與功能提升[J].管理世界,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