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若曦,范艷花,姚智萍
(1.陜西省西安中學;2.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酚酞的變色范圍為:pH 介于0~8.2,無色;pH 介于8.2~12.0,粉紅色;pH>12.0,無色。而蒸餾水顯中性,pH=7.0,把酚酞試劑滴加到蒸餾水中應該顯無色,且溶液透明。然而,在一次實驗中卻發現,將酚酞滴加到蒸餾水中出現了白色沉淀。怎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針對這種“異常現象”,我們做了一系列的探究實驗,找出了原因,現做一介紹。
查閱資料得知,酚酞是一種有機弱酸,為白色或微帶黃色的細小晶體,分子式為C20H14O4,難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因此通常把酚酞配制成酒精溶液使用。常見的酚酞試劑配制方法有以下三種:(1)0.1g 酚酞溶解于100 mL 60%乙醇;(2)0.05 g 酚酞+50 mL乙醇+50 mL 水;(3)每升90%乙醇中溶解1g 酚酞。
實驗探究1:用上面三種方法配制酚酞指示劑(實驗所用藥品均為分析純,下同),取2 mL 逐滴加入到10 mL 蒸餾水中,觀察現象。
通過上述實驗發現,使用常見方法配置的酚酞試劑,遇蒸餾水未出現白色沉淀,考慮到酚酞是有機物,難溶于水,猜測濃度大的酚酞溶液遇水可能會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探究2:配制較大濃度的酚酞溶液,取2 mL 逐滴加入到10 mL 蒸餾水中。實驗現象如下表:

較大濃度的酚酞溶液遇蒸餾水的現象
上述實驗現象說明,濃度較大的酚酞溶液遇水確實會出現白色沉淀。那么酚酞的濃度到底多大開始出現白色沉淀呢?
實驗探究3:分別配置9 種不同濃度的酚酞乙醇溶液(濃度分別為0.001g/m L、0.002g/mL、0.003g/mL、0.005g/mL、0.01g/mL、0.015g/mL、0.02g/mL、0.03g/mL、0.04g/mL),取2mL 逐滴加入到10mL 蒸餾水中,實驗現象如下:當酚酞濃度達到0.01 g/mL 時有少量白色沉淀,濃度從0.015~0.04 g/mL 均有明顯的白色沉淀。
上述實驗顯示,當酚酞濃度達到0.01 g/mL 時,便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達到0.015 g/mL 時,就有明顯的白色沉淀生成。
水和乙醇可以無限互溶,當酚酞滴入蒸餾水中時,乙醇溶于水,而酚酞不溶于水,當酚酞濃度較大時,就會析出沉淀。而實驗時所用的酚酞是實驗員準備的,有可能是在配制過程中由于一些原因(比如稱量儀器的誤差等)導致酚酞濃度較大,達到或超過了0.015g/mL;也可能是酚酞并非新配制的,長期存放導致酚酞溶液中的乙醇揮發,致使酚酞濃度增大,將其滴加到蒸餾水中即會出現白色沉淀。
[1]蔡蕍.分析化學實驗[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5:401.
[2]李廣洲,陸真.化學教學論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86.
[3]王朝敏,白炳賢.無機化學實驗[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