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軍
(浙江省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
近年來,溫嶺市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產業升級,產業結構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到工業主導逐漸向第三產業主導的發展變遷。就溫嶺市主導產業而言,目前,溫嶺市主導產業是泵與電機、汽摩配、鞋帽服裝、機床工具等。這四大主導產業決定了溫嶺的區域經濟走向,從發展趨勢來看,將支撐地區經濟十年甚至幾十年。
產業結構的變動、主導產業發展更替必然會影響就業結構及人才規格,這就要求人才的供給結構要做相應的調整。同時,主導產業的發展也提升了外圍體系人才規格的要求。以會計人才為例,以往溫嶺市主導產業對會計人才素質要求并不高,但當前對會計財務人員的知識、能力、素質都有了新的要求:

溫嶺市主導產業對會計人才規格要求一覽表
人才培養的一個直接渠道是職業學校,而目前溫嶺市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和辦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溫嶺產業結構升級對人才規格產生的變化的需要。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機械專業是溫嶺市各職業學校的老牌專業,可謂發展歷史悠久。可目前各大職校依然把機械專業定位在培養普通數控加工、普車加工人才上。而實際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機械制造業已向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高精度方向發展。如果還是按照以往規格去培養,勢必南轅北轍。如去年溫嶺市某大型機械制造公司想在我校招收懂得用計算機技術設計和加工模具的員工,可是,招聘一圈下來,因為學生所學技術技能知識與該企業的需求不符,空手而歸。
職業教育教學內容應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實踐性。可溫嶺市大部分中職專業教學內容幾十年沒有大的變化,直接帶來了人才培養的滯后性,很多企業不愿意招聘中職畢業生,而是自己主動出擊,與省外一些院校合作,培養緊缺專業人才。
溫嶺市大部分中職學校缺少行業和企業的背景,在設置新專業時不進行系統的市場調研,僅僅根據自己現有的師資和設備調劑設置專業,或者僅憑主觀臆斷,對于那些便于招生、生源充足的專業則盲目上馬,突擊擴招,造成專業設置重復。
溫嶺市職業教育要真正實現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就必須盡快調整學校布局,構建起與溫嶺市社會經濟發展相吻合的現代職教體系。溫嶺市中等職校也要理清發展思路,轉變理念,要明確人才供給是專業結構與培養層次、類型和規格的總體構成,加強對區域主導產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的診斷,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此,根據本人從事中職教學和管理的多年心得,溫嶺中職可以對現有的專業布局和建設進行必要調整。構想有三:
目前,溫嶺市共有6所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5所位于城區市中心,98%以上的職業教育資源為城區職校所占據。其中規模較大的四所中職學校(溫嶺市職技校、溫嶺市太平高職、溫嶺市職業中專、溫嶺市技工學校)全部集中于職教園區,在城學生人數突破萬人大關。如此的職校布局,雖然能較好地實現資源共享,集約辦學,推動溫嶺市職業教育。但其不足也很明顯,不但增加了管理難度和成本,更重要的是與溫嶺市社會經濟的區域布局相悖。因為較之其他地區,溫嶺市經濟發展具有鮮明的塊狀特點,比如:西部產業轉型升級區、東部產業拓展區、西南部生態產業區、海洋保護與產業發展區等,它們的產業組成和發展方向存在很大的不同。鑒于目前溫嶺市所有職校集中于城區市中心的現狀,為了讓專業及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更符合本地產業結構特點,應把溫嶺市現有的中職學校進行布局調整和專業整合。從學校的布局方面,可以把學校調整為三所,建立職業辦學的三大園區,分別培養不同產業方面的專業人才。根據現在溫嶺市的現有專業開設情況,包括開設的規模、專業辦學實力、專業關聯緊密程度等因素,可以對溫嶺市的中職學校的專業布局作如下調整:
(1)以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為基礎建立理工專業為主要培養方向的第一職教園區,園區地址為現在溫嶺市職教園區。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現開設有會計、烹飪、計算機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電子商務、電子電工、泵制造與控制、制冷和空調設備運行和維修、機械技術應用專業、工業設計與精密測量專業、動漫、幼師、旅游等近二十個專業。其中,會計、烹飪、計算機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電子商務、電子電工是臺州市骨干專業;烹飪、機械技術應用專業、工業設計與精密測量專業是省級重點專業。結合職教園區內現存的國家級實訓基地鞋設計和制造專業實訓基地(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和旅游專業實訓中心(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可以調整開設專業為:機械、電子、鞋制造、烹飪和旅游,并以專業群的形式開展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
(2)以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為基礎建立經貿、信息專業為主要培養方向的第二職教園區,園區地址為現在溫嶺市職技校北山校區。溫嶺市太平高級職業中學現開設國際貿易實務、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金融事務、國際商務、電子商務、鞋類設計與工藝、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數控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商務助理、美發與形象設計等十多個專業,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浙江省示范專業、浙江省實訓基地;鞋設計與制造專業為浙江省示范專業兼國家級實訓基地、國際商務、金融事務、機工設計與制造專業為臺州市示范專業;該校的會計電算化專業近年來從生源人數、各級各類技能比賽、行業比賽成績、師資實力方面都在溫嶺市乃至臺州市處于領先位置。結合原溫嶺市職技校北山校區擁有實訓中心的幼師專業,可以調整開設專業為:經貿、信息、美發與形象設計、幼師等,并同樣以專業群的形式開展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
(3)以溫嶺市職業中專和溫嶺技工學校為基礎建立汽修、工藝美術、藥劑、建筑專業為主要培養方向的第三職教園區,園區選址為溫嶺市政府正在規劃的臺州市第一技師學院新址。溫嶺市職業中專現有汽車維修、汽車營銷、藥劑、工藝美術、建筑施工、平面設計、文秘共七個專業,其中汽車維修專業是浙江省示范專業、浙江省級實訓基地;溫嶺市技工學校現有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電子商務、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會計、樓宇自動控制設備安裝與維護等專業。由于職業中專與第一、第二園區的專業重疊度不太高,在第一、第二園區的專業基本確定的情況下,結合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的動漫、溫嶺太平高級職業中學的數字視頻應用技術和商務助理等專業,可能調整開設專業為汽車維修、藥劑、工藝美術、建筑施工、文秘,等并同樣以專業群的形式開展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至于溫嶺市技工學校的專業基本與第一、第二園區的專業重疊,現有的專業可以作為正在籌辦的第一技師學院的高級技能班的形式存在,而不再開設中職的相關專業。
(4)考慮到溫嶺市社會經濟發展呈鮮明塊狀特征,溫嶺市教育行政部門可以將部分職校搬遷至相應的區域中心鎮,對接周邊地區的主導產業。同時也可以在主導產業區域中心組建新的職校,開設新型專業,以便更好地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如可以在溫嶺市海洋保護與產業發展區興建與海洋產業密切相關的職業學校,接軌東部產業,促進溫嶺市海洋經濟的發展。這樣,就能更好地預測產業發展對人才規格的需求,超前培養和儲備人才,使區域產業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保持同步。
職業學校的活力是與其專業發展定位的靈活性分不開的,要根據行業企業需求的變化、教學整體質量和效果、局域產業轉型來不斷調整專業。職業學校的專業只有對變化著的勞動世界具有靈活的適應性,才能緊跟技術發展的速度,增強學校就業競爭力。對于那些與溫嶺社會經濟發展關聯度低、就業率不好的邊緣專業,可以在專業開設規模方面進行壓縮,有必要的情況下直接撤銷。如原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技術應用專業,計算機技術已經是一個通用技能,單獨開設專業,在對接崗位的時候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溫嶺市技工學校的樓宇自動控制設備安裝與維護專業在目前沒有與相關設備企業雙元合作辦學的情況下,學生就業的崗位是非常狹窄的,類似這樣的專業完全可以撤銷。
溫嶺現有部分產業崗位需求存在的專業,則可以嘗試性或直接開設。比如,2010年,針對溫嶺市美容美發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相關培訓教育機構匱乏的市場實際,我校專業建設委員會開展了系統的市場調研,期間共發放問卷168份,回收147份,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溫嶺市美容美發人才缺口奇大,目前從業人員普遍接受教育程度偏低,約58.6%的從業人員無技術職稱,已經難以滿足日益富裕起來的溫嶺人民的需要。據此,我校于2010年新開設了形象設計專業。專業一推出,就受到了廣大考生的熱捧,成為溫嶺市最熱門的專業,招生人數屢創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再者,溫嶺是一個綜合性裝備制造業和海洋產業非常發達的城市,就業人口和崗位都非常多,在這方面現在的中職學校卻沒有一個對接專業;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目前專業老年護理人員嚴重不足,很難滿足養老的服務需求。而溫嶺也沒有衛生學校在開設相關專業,中職學校能否嘗試獲取相關資格或與溫嶺現有的衛生學校合作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等等。
根據新的產業結構背景,進行系統的市場調研,科學建立新的專業建設標準,對學生的入學要求條件、學制、培養目標與規格,主干課程基本要求及知識點、考核要點,職業面向及職業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及師資基本要求、實訓條件等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并付諸實施。
湯霓.經濟危機后產業結構調整與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優化[J].職業技術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