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蚌埠士官學校 (安徽 233012) 陳淳輝
探究中小滑板5∶1進借刀車梯形螺紋
■海軍蚌埠士官學校 (安徽 233012) 陳淳輝
摘要:較大導程梯形螺紋粗加工,通常采用左右車削法或斜進法加工,該方法不但效率低,還經常由于借刀量控制不好,導致廢品。本文提出中小滑板按5∶1進刀來粗車梯形螺紋,然后用成形法車牙側來精車梯形螺紋。經實踐驗證,該方法實用且效果好。

梯形螺紋一般是傳動用,用以傳遞準確的運動,廣泛應用在各類機床上。其螺距和牙型都大,而且精度高;牙型兩側面表面粗糙度值較小,致使車削梯形螺紋時,吃刀深、切削抗力大且操作難度較大。很多操作者都是因為無法快速地實施粗加工,或不能合適地留出精加工余量,導致加工速度太慢將工件車報廢。結合多年的實踐操作經驗,通過不斷的摸索、總結及完善,提出將中小滑板按5∶1進借刀模式進行粗車梯形螺紋,并在CA6140型車床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梯形螺紋常用進刀方法如表1所示。其中直進法只適合較小導程螺紋(P≤4mm)加工;左右車削法、斜進法適合較大導程螺紋(4mm<P≤8mm)的粗加工;后面3種方法適合較大導程螺紋(P >8mm)的粗精加工,但是需要兩把以上的刀具加工,并且計算過程很繁瑣,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差錯,導致加工零件報廢。
通過查閱各類教材及相關資料發現,對于較大導程梯形螺紋粗加工,左右車削法和斜進法都沒有明確每次走刀的進借刀量,只是要求隨著梯形螺紋的深度增加,切削深度和左右兩個方向的進刀量逐漸減少。左右頻繁借刀,致使操作者很不好控制尺寸。

表1 梯形螺紋進刀法
(1)中小滑板5∶1進借刀的理論依據。米制梯形螺紋牙型半角為15°,Tr36×6的牙型高度應為3.5mm。如圖1所示,在三角形ABC中,高AC即為梯形螺紋的牙型高,則有tan15°=AB/ AC=0.268。
如把AB長度看作借刀量,則AC長度就是牙深方向進給量,加工時如果橫向進刀和軸向左右借刀按照0.268這個比例來控制,車刀就只有一側切削刃和前端切削
刃切削,即所謂的斜進法車削,但0.268不是一個整數,不容易記憶和計算。對于粗車梯形螺紋而言,如果把0.268這個比例近似取值為0.2,即可看作是橫向進刀和軸向借刀比例為5∶1。綜合直進法和斜進法,先右面切削,再左面切削,再回到右面切削,這樣左右反復,也是一側切削刃和前端切削刃參加切削,按照此思路進行粗加工后,右側切削刃向左共借刀13格(即0.65mm)用來車右側面;車左側面時,因車刀向左一開始移動30格,左側切削刃向右共借刀11格(30格-19格),即0.55mm,左側切削刃向左移動距離為0.95mm(1.5mm-0.55mm)。槽底寬為1.8mm,即1.5mm+(0.95-0.65)mm。
隱藏槽底寬度余量為:?w=1.928m m-1.8m m =0.128m m;切深方向余量為0.25mm,如果再考慮梯形螺紋的公差,精加工余量也足夠。
(2)中小滑板5∶1進借刀模式加工案例。本文以加工Tr36×6—7h為例(見圖2)詳細介紹此方法。
幾何尺寸計算,梯形螺紋的計算式及其參數值。牙頂間隙:ac= 0 . 5 m m,大徑(公稱直徑):d = 3 6 m m,中徑:d2=d-0.5 P=33m m,牙高 :h3=0.5P+ ac=3.5mm,小徑:d3= d-2 h3= 3 6 m m -(2×3.5)mm=29mm,牙頂寬:f=0.366P=2.196mm,牙槽底寬:w=0.366P-0.536ac=1.928mm,
牙頂槽寬:a1=P-w=6mm-2.196mm=3.804mm。
Tr36×6的牙型尺寸如圖3所示。

圖1 Tr36×6螺紋加工余量分析

圖2 梯形外螺紋零件

圖3 Tr36×6的牙型尺寸

圖4 高速鋼梯形螺紋粗車刀
車削過程,梯形螺紋一般都采用低速車削方法,故常用高速鋼梯形螺紋粗車刀(見圖4)。為了便于左右切削并留有精車余量,兩側切削刃之間的夾角應小于牙型角30°,取29°30′。刀頭寬度應小于牙槽底寬w(w=1.928mm),本文刀頭寬度取1.5mm左右,將刀頭兩刀尖磨成圓弧形,以增加刀頭強度,并將刀頭部分的應力分散。為了使車刀兩側切削刃鋒利且受力、受熱均衡,將車刀前刀面磨成左高右低、前翹的形狀,使縱向前角取10°~15°,徑向后角取6°~8°,兩側后角:進刀方向為(3°-5°)+ψ,背進刀方向為(3°-5°)-ψ,tanψ=P/ (πd2)。式中,ψ為螺旋升角;d2為梯形螺紋中徑。故tanψ=6/ (3.14×39)=0.049,經查表得螺旋升角ψ為2.8°。
工件車刀的裝夾,為了提高效率,大余量車削梯形螺紋,在滿足工件技術要求前提下,粗車一般都用一夾一頂裝夾,安裝工件時卡盤一定要夾緊,防止產生切削力大于工件夾緊力以及工件軸向竄動的情況。
為改善切削狀況,使排屑順暢,一般采用水平裝刀法。安裝車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車刀前端切削刃必須與工件軸線等高(用彈性刀桿應高于軸線約0.2mm)同時應和工件軸線平行。二是刀頭的角平分線要垂直于工件的軸線,用樣板找正裝夾,以免產生螺紋半角誤差。
粗車加工過程,加工示意圖如圖5所示,利用車床中滑板和小滑板刻度控制進刀尺寸。首先將螺紋大徑(略小,0.15mm左右)、退刀槽和兩端倒角(2×15°)車好,然后將梯形螺紋粗車刀對到工件外圓上,將中滑板調至零位,同時將小滑板朝前進方向消除間隙后對零。此舉是為了方便記住刻度,不易出錯。接下來就按照圖5所示的進刀順序
進刀,每一次進刀量如表2所示。

圖5 車刀進刀位置示意圖

表2 Tr36×6的進借刀量
車刀在右面切削第1刀、第2刀,每次直徑方向進刀0.5mm,向左借刀0.1mm,即中滑板進刀10格,小滑板進刀2格。
車刀退刀消除間隙后,向左移動1.5mm,小滑板相對位置I(起始點)左移30格,中滑板相對位置I(起始點)進刀0.5mm,進刀10格,即車削第3刀;每次中滑板進刀10格、小滑板向右回退2格,即車第4刀、第5刀,中滑板刻度分別為20格和30格,小滑板刻度分別為28格和26格。
車刀右移車削第6刀、第7刀,車刀左移車第8刀、第9刀。每次相鄰兩刀的進刀量為:直徑方向進刀0.5mm,軸向借刀0.1mm,即中滑板進10格,小滑板進退刀2格。車到第11刀、第12刀后,螺紋深度為3mm,在最后車第13刀、第14刀時進刀格數減半,螺紋深度為3.25mm,車右側面向左借刀格數為13格,車左側面向右借刀格數為11格(30格-19 格)。
粗車結束后,轉入精車階段。精車時,對于螺紋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可用同一把刀進行車削。將中滑板刻度盤對零,小滑板刻度調至對準17格位置,此時車刀應處于槽正中間。由于車刀刀頭寬度小于牙槽底寬,故車刀可落到槽底,然后先將車刀橫向進至60格,小滑板刻度不變,進行車削(此過程基本上切不到工件)。再以每次橫向進刀0.05 ~0.1mm,直進法將總進刀深度車至3.5mm,而粗車時已車切削深度為3.25mm,故實際只需進刀0.25mm。當牙底車平并保證小徑尺寸后,將小滑板刻度盤對零,用游標卡尺測量此時牙頂寬,將測量牙頂寬減去理論牙頂寬(w=2.196mm),把這個余量除以2,就是每側要借刀的量。先將中滑板進刀,使精車刀落到槽底,向左側面借刀,每次借0.1~0.15mm,直至左側面精加工余量全部車掉、表面車光潔,最后向右側面借刀,每借刀車削一次就用游標卡尺量一次牙頂寬,當牙頂寬接近2.196mm時,再用三針測量法測量其M值。當M值合格時,螺紋中徑也即合格。
中小滑板按5∶1進借刀車梯形螺紋是既簡單實用又高效的粗加工方法,在加工過程中,要注意將滑板刻度置零,在改變移動方向時,必須消除空行程,才能保證加工精度達到要求。
參考文獻:
[1] 董瑞寶,宋慶環,張銅鋼. 螺紋車削計算技巧[J]. 煤礦機械,2009,30(3):98-99.
[2] 朱煥池. 機械制造工藝學[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 吳林禪. 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QQ群通知:
本刊編輯部為了方便廣大讀者朋友的溝通交流,特別申請了“金屬加工(冷)作者群” ,Q Q群號是7880924,歡迎大家加入!
本刊編輯部
收稿日期:(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