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紅注射液聯合異甘草酸鎂對膽總管結石術后肝功能的影響
郭根軍
(河南省鶴壁京立腫瘤醫院,458030)
【關鍵詞】膽總管結石術后;肝功能;丹紅注射液;異甘草酸鎂
膽總管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膽道系統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很高。手術是治療膽總管結石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理論上來說,手術清除結石后,肝功能就可隨之恢復。但是實際臨床中,術后會出現良性術后肝內膽汁淤積癥,使得肝功能不能立即恢復[1]。
本文采用給予43例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療的膽總管結石患者術后應用丹紅注射液聯合異甘草酸鎂治療,旨在探討丹紅注射液聯合異甘草酸鎂對術后肝功能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確診為膽總管結石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患者的納入標準為:符合膽總管結石的診斷標準;接受手術治療的膽總管結石者;年齡18~75歲;發病過程中伴隨有功能損害;愿意配合治療。膽囊腫瘤導致的膽管梗阻、懷孕及哺乳期婦女及伴有其他并發疾病的患者除外。
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3例及對照組43例。治療組中男17例,女26例,平均(38.6±2.8)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25例,平均(39.0±2.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術前指標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檢查及準備相同。疾病確診后擇期進行開腹膽總管切開取石、T型管引流術,必要的情況下可同時進行膽囊切除術。
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治療,主要以抗感染、保護肝功能及對癥治療對主。
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丹紅注射液聯合異甘草酸鎂靜脈滴注,將150 mg的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加入到250 mL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將20 mL的丹紅注射液加入到23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用藥7 d。
治療結果
療效評價:術前和術后1、3、7 d分別測定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空腹外周靜脈血清ALT、AST、TBIL、DBIL、GGT、ALP的含量。
術后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比較:術后第1 d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術后第3、7 d,治療組患者的各項肝功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術后肝功能指標的比較±s)
討論
異甘草酸鎂具有較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被廣泛用于肝臟疾病的研究[2]。丹紅注射液主要由丹參和紅花組成,活血化瘀,通脈舒絡[3,4]。研究表明,丹紅注射液能明顯降低血清轉氨酶及膽紅素水平,有效改善肝臟微循環,且趙德希[5]研究丹紅注射液預處理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結果表明丹紅注射液可以顯著降低血清ALT、AST、IL-6、TNF-α水平,減輕肝損傷,保護肝功能,同時可以抑制肝組織ICAM-1的過度表達,減輕中性粒細胞黏附聚集,保護肝功能。
本文主要探討丹紅注射液聯合異甘草酸鎂對膽總管結石術后患者肝功能的影響,數據顯示術后第1 d比較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術后第3、7 d,治療組患者的各項肝功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綜上所述,丹紅注射液聯合異甘草酸鎂可顯著降低膽總管結石術后各項肝功能指標的急劇升高,對肝功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玲.電針陽陵泉對膽總管結石術后患者肝功能的影響[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
[2]張憲祥,張炳遠,吳力群,等.異甘草酸鎂對肝切除術后的保肝作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2):189-194.
[3]邰明輝,劉蘭梅,馬仁強,等.丹紅注射液一般藥理學實驗研究[J].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5,25(3):335-338.
[4]周松,陳騰,王青麗.丹紅注射液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概述[J].中國藥師,2008,11(8):987-989.
[5]趙德希.丹紅注射液預處理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福建醫科大學,2011.
收稿日期(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