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貼敷護理對癌性疼痛患者便秘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紅彩
(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院,457001)
惡性腫瘤是主要致死性疾病,隨著近年來診療水平發展,患者存活時間較既往有明顯延長,但存活期生活質量難以令患者或家屬滿意。疼痛是惡性腫瘤常見伴隨癥狀,多需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以緩解痛苦,但易發生藥物性便秘,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者誘發其他疾病。本研究旨在觀察穴位貼敷護理對癌性疼痛患者便秘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總結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4例癌性疼痛伴便秘患者,參考《中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1]確診為便秘,所有患者病情平穩,服用阿片類鎮痛藥物,年齡<80歲,KPS評分均≥60分,疼痛程度(VAS評分)≥4分,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局部皮膚潰破及既往有慢性便秘者。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36~78歲,平均(47.6±7.1)歲;便秘病程0.3~4年,平均(1.4±0.3)年。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33~79歲,平均(46.6±6.9)歲;便秘病程0.5~5年,平均(1.5±0.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責任制護理,對照組給予芬太片口服,每次200 mg,每日3次。觀察組不給予口服藥物,在責任制護理基礎上給予生大黃膏穴位貼敷護理。生大黃膏制備:取純凈生大黃、沉香、冰片適量粉碎,將其以3∶1∶1比例混合,加適量甘油制成膏狀密封備用。穴位貼敷時,用溫水將神闕穴(肚臍)清洗,擦干,取適量生大黃膏將內徑約1 cm的無菌紗布醫用膠貼內環填滿后貼于神闕穴,4 h/次,2次/d。治療時觀察患者皮膚是否有過敏現象及排便情況,如排便超過2次/d,可改為1次/d。7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觀察指標:①便秘狀態:采用便秘量表(CC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狀態進行評價,總分0~15分,分數越高,便秘越重[2]。②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價,總分0~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③安全性:記錄治療期間因穴位貼敷或服用酚酞片所致不良反應,評價安全性。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根據癥狀及CCS評分參考《中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1]評價療效。顯效: 便秘明顯改善或消失,CCS評分較前降低65%,或CCS評分0分,維持至少2周。有效: 癥狀有所改善,CCS評分較前降低35%,維持至少2周。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顯效、有效之和為總有效。
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療效對比[例(%)]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兩組CCS、SF-36評分對比:觀察組治療后CCS明顯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CCS、SF-36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P<0.05;與治療前組內相比,▲P<0.05
兩組安全性對比: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討論
阿片類止痛藥是癌性疼痛首選鎮痛藥物,雖可有效緩解疼痛,但其可抑制腸管縱向收縮能力,延長糞便在腸道滯留時間,導致大便干結而出現便秘癥狀,相關統計發現,長期服用常規劑量嗎啡緩釋片者便秘發生率可高達78.3%[3],因此,阿片類藥物雖可有效緩解癌性疼痛,但同時又導致其他痛苦,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酚酞片是常用刺激性瀉藥,可增加腸蠕動,減少腸道對水分吸收,緩解便秘,對阿片類藥物所致便秘有確切療效,但長期服用,可損傷腸道敏感性,降低結腸運動力,療效降低甚者誘發腸梗阻[4]。
中醫認為,藥物性便秘屬藥毒蘊結、耗傷津液的熱秘[5],對其治療當以通腑泄熱、解毒散結為主,但相應中藥多為攻伐之劑,易耗傷正氣,不利久服。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CCS明顯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穴位貼敷護理可明顯改善癌性疼痛患者便秘狀態,提高生活質量。筆者認為其優勢及操作要點為:①生大黃膏由生大黃、沉香、冰片組成,其中大黃、沉香均對腸蠕動有明顯促進作用,冰片可促進藥物透過皮膚,增強藥效[5]。②小腸為人體主要消化吸收場所,神闕穴即為人體肚臍,其內連小腸,經此穴外貼生大黃膏,可避免藥物損傷腸道黏膜,保障藥物安全性、耐受性。③穴位貼敷操作簡便,患者家屬經簡單培訓可自行操作,便于長期應用。④穴位貼敷將藥物與皮膚接觸,可能會出現局部過敏現象,多不需處理可自行消失,但對于過敏體質者應慎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2007,揚州)[J].中華消化雜志,2007,27(9):619-622.
[2]中國癌癥基金會.基層醫生腫瘤診治手冊[M].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 356.
[3]孫巖萍,牛潤桂,康金秀,等.嗎啡緩釋片不同給藥途徑療效與安全性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148-150.
[4]院建生.天王補心丹治療習慣性便秘[J].河南中醫,2014,34(2):347-348.
[5]林勇凱,孫赫,梁桂洪,等.穴位貼敷治療癌性疼痛患者藥物性便秘22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4,55(3):214-217.
收稿日期(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