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萍,孫淑華,李 穎,張曉慧,解 燕
慶陽市人民醫院,甘肅慶陽745000
臨床路徑結合品管圈提高骨科護理服務質量的措施
陳 萍,孫淑華,李 穎,張曉慧,解 燕
慶陽市人民醫院,甘肅慶陽745000
對臨床路徑、品管圈的概念、國內外發展現狀及其在骨科護理中的具體應用情況等進行闡述,旨在提高骨科護理服務質量。
臨床路徑;品管圈;骨科;護理服務
近年來,骨科學的新技術、新業務不斷開展,護理對象也隨著發生改變,社會需求相應提高,這都對骨科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路徑具有綜合性、時效性、多專業合作性以及結果可測量等特點,將其與“品管圈”活動結合起來對于提高骨科護理服務質量具有指導意義。
1.1 臨床路徑臨床路徑(Cl inical Pathway,CP)又稱為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way),是指醫護服務機構內的一組成員基于循證方法,制定出一種針對某種疾病或手術的醫護人員同意并認可的標準診療模式,患者從住院到出院都按照該模式接受治療和護理[1],已逐漸成為醫療規范化管理中應用最廣泛的質量效益型醫療管理模式[2]。
1.2 品管圈品管圈(Qual ity Count ry Circle,QCC)是由工作性質相同、相近或互補的人員組成數人一組的小圈團體(又稱QC小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品管圈的應用對于醫療護理行業來講不僅能夠降低成本,而且提高效益,也是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一種有效方法[3]。
2.1 國內研究動態 1996年,臨床路徑引入中國,從2009年開始,衛生部啟動了臨床路徑編制工作,組織有關專家開始編寫、審核部分病種的臨床路徑。采用CP進行醫療質量管理已日益受到臨床醫生、醫院管理者乃至政府部門的關注重視。近些年來,國內一些醫療機構逐漸認識到臨床路徑管理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紛紛對其實施方法、流程設計等進行研究和探索。北京、山東、浙江、四川、湖南和河北等省均先后邀請WHO顧問、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護理學教授吳袁劍云博士就臨床路徑模式進行講學,對臨床路徑的主要內容做了比較系統的介紹[4]。衛生部也已編寫完成11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已經正式下發了結節性甲狀腺腫等30多個病種的臨床路徑,其中骨科開展了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重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股骨頸骨折、脛骨平臺骨折、踝關節骨折等6個病種的臨床路徑。
2.2 國外研究動態 “臨床路徑”是在美國醫療費用急速上漲,政府的醫療系統和國家財政面臨相當大壓力、負擔過重的背景下產生的[5]。美國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醫學中心是公認的首家采用臨床路徑的概念和做法的醫院。該中心的研究表明:低劣質量的醫療服務往往與不合理、不規范的臨床治療行為有關,推行了當時取名為關鍵路徑的標準化醫療服務模式后,明顯改進了醫療效果。另一早期發展臨床路徑的醫院是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個醫學中心,它是以護理管理為中心來推行和發展的。臨床路徑在醫院臨床服務系統過程對PPS醫療政策適應性改變中孕育而生,并歷經了20多年的臨床實踐逐步完善起來,是醫院為服務對象降低花費和有效保證醫療質量的一種科學方法。由于施行臨床路徑確實有效地控制了醫療費用及改善醫療品質,所以在最近的5年中它得到了更廣泛的普及,現在美國約有60%的醫院采用了這種方法[6]。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臨床路徑在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應用也逐漸增加,然而在發展中國家和亞洲國家及地區中還只是零星開展。目前,國外對臨床路徑的研究與應用已經處于成熟階段。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也已經運用了這個服務模式,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 設計相應骨科疾病臨床路徑 臨床路徑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系統ICD-10,對骨科疾病進行篩選,并對相關病種醫療實踐的信息進行回顧、歸納、分析,從患者的住院天數、用藥、治療項目、手術項目等方面入手設計臨床路徑表,采用表格的形式在表格眉欄部分常規設計患者的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以時間先后順序為橫軸,從入院第1天開始算起,如入院第1天、第2天、手術日、出院日等,縱軸設計可從入院指導、診療、各項檢查、用藥、飲食、睡眠、排泄、休息與活動、功能鍛煉、健康宣教、出院指導、心理狀態等最佳診療護理項目入手,制成一個日程計劃表,對患者做各項檢查的時間、手術的時間、術后拆線的時間、出院的時間等預期目標進行詳細而具體的描述,在表的內容中留出變異記錄一欄,以便做出改進。
3.2 根據臨床路徑圖表組成品管圈 根據科室護理人員的人數、學歷、職稱及工作經驗成立品管圈,每個品管圈圈員7名,由大家推選設定圈長1名,記錄員1名,其中主管護師1名,護師2名,護士4名。并為品管圈取名,圈長組織圈員學習臨床護理路徑的目的、特點及應用,共同制定各圈的工作質量標準、獎懲措施等。
3.3 品管圈實施臨床路徑 護士長根據科室品管圈數量,分配給各圈一定數量且符合臨床路徑的患者,各圈長組織圈員學習、掌握相應的臨床路徑,實施每項操作后用藍黑筆打“√”,未執行的程序用紅筆打“×”,未執行的操作應與下班次的護理人員進行交接,分析原因,做出相應的處理。在成立初期,給各個圈長五到七天時間,結合臨床路徑分析各圈存在的問題,制定方案,以書面形式呈交給護士長,護士長根據所發現的問題及對策,補充具體措施,指導、支持實施方案。品管圈定期召開圈會一次,及時討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護士長參與圈會,聽取意見,支持工作,每月末進行質量分析、成果討論、修改措施,以體現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持續性質量改進的特點。積極取得患者的配合,讓患者從住院開始知道自己所要接受的護理措施,掌握熟悉配合要點,提高護理的服務質量。
將品管圈活動的管理理念結合于臨床護理路徑這一科學、高效的醫學護理新模式中,通過圈員間的相互協作,依據PDCA循環的程序開展,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制定目標和對策,使得臨床護理工作不再盲目機械,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這不僅提高了護士的業務水平,而且增加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取得了患者的全力配合,使其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加強了患者自我護理的意識和能力,使得臨床護理達到最佳的效果。臨床路徑結合品管圈活動的開展,為骨科護理工作提供了一種全新且高效的護理工作模式,對保證和提高骨科護理服務質量有重要意義。
[1] 李敏娜,李淑貞.臨床路徑全面提高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J].護理學雜志,2003,18(3):240-241.
[2] 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9-61.
[3]李小妹.護理導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62.
[4] 張立斌.臨床路徑的組織實施[J].中國醫院管理,2003,23(11):23-24.
[5]Jimenez Munoz AB,Duran Garcia ME,Rodriguez MP,et a1. clinical pathway for hip ar throplasty six years af ter int roduction[J].Heal th Care Qual Assur Inc Leadersh Heal th Serv,20O6,19(23):237-245.
[6] 魚敏.關鍵路徑在美國醫院中的應用[J].國外醫學:醫院管理分冊,1996,13(2):61-63.
M easuresof Im proving Nursing Care Qualities in O rthopedicsby Clinical Pathway and QCC
CHEN Ping,SUN Shuhua,LIYing,ZHANG Xiaohui,XIE Yan
Qingyang People′s Hospital,Qingyang 745000,China
The clinical pathway and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are illustrated by explaining their concept, development status athome and abroad as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s in nursing for orthopedics patients to improve thenursing carequalitiesoforthopedics.
clinicalpathway;QCC;orthopedics;nursing care
R47
B
1004-6852(2015)02-0126-02
2014-08-17
陳萍(1973—),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