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希
(成都市技師學院)
項目學習法是一種教和學的模式,它集中關注某一學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則,旨在把學生融入有意義的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地學習、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以現實的學生生成的知識和培養起來的能力為提高成就目標。項目學習可以成為概念的教與學所賴以存在的學習的中心環節,而不僅僅是在努力學習過程之后進行的一種輔助性的充實。現將具體的項目應用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設計分析如下:
電力拖動—自動往返控制線路的分析與安裝原理圖:

以項目教學法為指導,在努力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性研究,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探索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課程改革,提高電力拖動的課堂教學效率。
采用項目教學電力拖動—自動往返控制線路的分析與安裝,師生通過該項目教學活動,教師成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立足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在教師的幫助下,小組合作交流中,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技能訓練,突出職業素養與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極大提高。
(1)能夠讀懂自動往返控制線路原理圖;
(2)能正確操作機床,按原理圖要求進行檢驗和維修;
(3)具有技術創新的能力;
(4)操作過程中,能夠自覺地貫徹質量、安全及生產現場的5S標準要求等。
(1)學生的形象思維優于邏輯思維,實踐學習強于理論學習,動手能力強于動腦能力,但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習慣較差。
(2)學生進行該項目之前已經學習了電力拖動中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其基本的控制線路。
(1)了解該線路圖的實用價值;
(2)掌握各個元器件規格的選擇;
(3)掌握該線路的工作原理及其設計方法;
(4)會分析機床中一些類似線路的故障并學會排除故障;
(1)能熟練操作機床,并會檢查維修;
(2)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方法能力);
(3)能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和技術創新(社會能力);
(4)能收集、分析、提煉材料(學習能力)。
通過電力拖動—工作臺自動往返控制線路項目教學的實施,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動腦、善于反思,分析與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團結協作、愛崗敬業的意識。
(1)線路的分析及其原理;
(2)線路的設計原理、故障分析;
(3)項目計劃的制訂、項目的實施。
(1)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
(3)線路的創意與創新。
(1)項目任務:讀圖
知識、技能:電力拖動的基本知識,分析判斷能力。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組長進行總結,并選一代表回答教師提問。
教師活動:積極引導。
學時:0.5
(2)項目任務:線路原理圖的分析設計
知識、技能:電氣線路設計基本知識;分析原理圖的能力;分解原理圖的能力;生產常識、電力拖動的基本知識;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制定分析設計的方案;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正確分析設計;比較各組分析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學時:1
(3)項目任務:確定元件的規格
知識、技能:生產常識、電力拖動的基本知識;合理選擇元器件的能力;會查閱資料;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制定分析設計的方案;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正確分析設計;比較各組分析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學時:0.5
(4)項目任務:檢查
知識、技能:檢查各個元器件的規格型號;檢查線路原理圖的正確性;
學生活動:小組內自由組合去分解檢查;
教師活動:模擬演示;巡回指導;輔導答疑;
學時:1
(5)項目任務:接線與檢驗,通電試車
知識、技能:接線的工藝要求;測量工具的使用;測量方法的選擇;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進行檢測與分析,樹立創新意識;
教師活動:指導、演示測量工具的使用和測量方法;確定接線正確性;
學時:3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機床工作臺自動往返控制線路工作為項目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收集相關資料,諸如機床哪些地方用到自動往返控制線路?自動往返控制線路中包含哪些基本控制線路?再讓其討論如何在學過的基本控制線路圖上進行改進,這樣學生非常有興趣、有積極性。在項目實施之后,要注意項目的梯度,也就是說項目難度逐步增大,讓學生由簡入難、由淺入深。通過項目的實施使學生不僅學到了專業技能,還培養了其他能力等。
(1)示范項目
在讓學生分析設計安裝之前,可以先參觀一些機床的運行實例來引導和啟發學生。
(2)實訓項目
自動往返控制線路的分析與安裝。
(3)組建學習小組
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項目小組(按每班40人計算),然后由教師再進行調整,以互補的形式讓學生合理地搭配,每組5名同學,每組設立項目組長——“項目經理”(由小組成員輪流擔當),每組模擬一家某機床企業(由各小組在項目經理的組織下自己命名),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完成整個項目。
(4)執行項目任務
各組在項目經理的帶領下,根據客戶(教師)需求,查閱資料、相互討論、歸納分析、團結協作完成項目任務。各組將自己的分析設計方案交客戶(教師)評選,并對分析設計過程進行總結,進一步優化分析設計方案,進一步改進分析設計方案。
(5)項目評價
項目評價采取過程性評價。評價的內容,一是對項目活動成果評價,如計劃合理性,項目完成情況及方案的質量等;二是對學生項目活動中表現情況評價,如小組合作參與意識,合作精神,創新性等方面,通過評價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項目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三部分:
讓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通過自我評價,一方面可以介紹自己成功的經驗,供他人借鑒;另一方面可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主動彌補。小組對學生的評價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協作完成一個項目任務的能力。項目教學中完成一個項目需要一個組中的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要集所有成員的共同智慧,參與項目的實施。教師評價對課堂教學起著導向作用。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教師在評價時要指出問題的所在與解決的方法,要總結比較各組的特點,引導他們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改進和提高自己的實施方案,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在評價中得到提高。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時,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
(6)項目展示
對于優秀項目作品,可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進行展示,例如在校內櫥窗進行展覽,制作專門展版,送給學校的領導、老師及來校參觀的領導和朋友們,或在招生宣傳時送給畢業生及其家長等等。當同學們欣賞自己的項目成果時,表揚和贊賞會使他們感到無比的自豪。通過展示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是對學生成績的肯定,是對學生最好的成功教育。
綜上所述,通過項目實施,學生的主動性大大提高,現場學習氛圍濃厚;實施項目教學法,推動了教學革新,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學習環境,經過眾多職業教育學家、學校的管理者和廣大的職業教師積極的理論研究、廣泛的實踐探索,不但可以動用現代教學手段對知識進行綜合演練,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主體作用。充分地展示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更多大幅度的提高。職業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的變化,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
趙夢欣.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