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巧瑜 張建軍 王克榮 王林元 李 偉
1.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100029
雙龍顆粒[1-2]系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在多年臨床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藥研究成果,確定了雙龍顆粒處方。具有疏風解表、清肺化痰、降氣平咳的功能。臨床用于哮喘風哮證,證見時發時止,止時又如常人,發作前鼻癢,噴嚏,咳嗽,痰粘。雙龍顆粒由麻黃、地龍、防風、杏仁、甘草等中藥經提取加工制成的顆粒,方中各藥味所發揮的功用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協作,所含成分既有水溶性部位,也有脂溶性部位,如只選定一種指標成分進行提取工藝優選,難以保證制劑整體療效的發揮。為將各藥味中主要有效部位盡可能提取充分,本研究采用醇水雙提法[3-4]。
由于雙龍顆粒的制備工藝研究處方藥味較多,對提取工藝的優化用單一指標考察具有較大的片面性,本研究每條工藝路線都選定了多指標[5-6]來考察各提取因素,使提取工藝更具全面性和科學性。處方中部分藥物麻黃、黃芪、柴胡、苦杏仁、防風、地龍、甘草主要有效成分為水溶性成分,如生物堿類[7]、苷[8]、氨基酸[9]、香豆素類[10],故選擇水作為溶劑,本研究選定對加水量、提取時間、提取次數作為考察因素,對工藝進行優選。由于處方藥味較多,對提取工藝的優化用單一指標考察具有較大的片面性。所以本文選定了以浸出物的量、一種生物堿為主、一種皂苷為輔的代表性指標來考察各提取因素,使提取工藝更具全面性和科學性。本研究采用正交設計法,以提取干膏量,鹽酸麻黃堿含量,苦杏仁苷含量為考察指標,對雙龍顆粒水提部分的加水量、水煮時間、提取次數三因素進行優選研究。
鹽酸麻黃堿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批號為0090-9801);苦杏仁苷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批號為110820-200403);藥材為北京藥材公司提供,其余試劑均為色譜純。
島津SPD-10A 色譜柱為SinoChrom-BP(4.6mm×250mm,5μm)。

表2 水煮提取工藝L9(34)正交試驗表
按處方量稱取藥材麻黃9g、地龍6g、杏仁6g等,總計51g,加水浸泡24h,測定其吸水量為2 倍,浸沒藥材最小加水量為8 倍,以此作為設定加水量的依據。
為了提高藥物的提取效率,選取對提取影響大的對工藝中加水量(A),煎煮時間(B),煎煮次數(C)三個因素進行考察,同時,每個因素取三個水平,見表1。
2.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Hypersil ODS2(4.6mm×200mm 5μm)色譜柱,流動相:甲醇:0.1%磷酸溶液(5︰95),流速:1.0mL/min,檢測波長:207nm,柱溫:室溫,流速:1.0mL·min,理論板數:以鹽酸麻黃堿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以苦杏仁苷峰計應不低于5000。

表1 水煮提取工藝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2.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鹽酸麻黃堿10mg 置100mL 的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2mL 置25mL 的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鹽酸麻黃堿對照品溶液(1mL 含鹽酸麻黃堿約0.008mg)。再精密稱取苦杏仁苷10mg 置25mL 的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2mL 置25mL 的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苦杏仁苷對照品溶液(1mL 含苦杏仁苷約0.032mg)。

表3 水煎煮前浸泡時間比較實驗
2.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量取2.1 項下1 ~9 號提取物約0.4g 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mL 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45min(制劑與半成品15min,苦杏仁回流1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mL,置中性氧化鋁柱(內徑1cm,100 ~200目中性氧化鋁,1.5g,干法裝柱)上,用50%甲醇洗脫至9mL,用50%的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45um)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樣品進行全波長掃描,207nm、254nm 有最大吸收:但207nm 響應值較大,且在此波長下陰性樣品無干擾,故用207nm。
鹽酸麻黃堿進樣量麻黃堿在12.3 ~393.6μg范圍內呈線性關系,其回歸方程為Y=26.766X-0.0813(r=0.9997),苦杏仁苷在0.106 3-4.252 μg 范圍內呈線性關系,其回歸方程為:Y=1.13×106X+5.12×104(r=0.9995)。
按處方比例分別稱取麻黃9g、地龍6g、杏仁6g等,總計51g,提取,每次浸泡2h,按正交因素水平表提取,濃縮,干燥,粉碎過80 目篩,得水提藥粉備用。以出膏率、鹽酸麻黃堿含量、鹽酸麻黃堿總量、杏仁苷含量、杏仁苷總量為指標,對提取次數、提取時間、加水量采用正交試驗法進行優選。見表2。鹽酸麻黃堿的測定方法,參照中國藥典2010 版麻黃項下麻黃堿的高效液相測定法[11]。杏仁苷的測定方法,參照藥材制劑半成品中麻黃堿、偽麻黃堿和苦杏仁苷的同時定量研究[12]。
按鹽酸麻黃堿總量進行方差分析,提取時間B 和加水量C 無顯著性差異,根據極差分析,綜合考慮出膏率,鹽酸麻黃堿含量的結果,最佳條件為A3B1C1;即提取三次,每次1h,加水量為8,6,6;按杏仁苷總量進行方差分析,煎煮次數A、提取時間B、加水量C 都有顯著性差異,根據極差分析,綜合考慮出膏率,杏仁苷含量的結果,最佳條件為A3B3C2,;綜合以上二指標,最佳條件確定為A3B3C2,即提取三次,每次2h,加水量為10,8,8。
取藥材麻黃9g、地龍6g、杏仁6g 等,總計51g,加10,8,8 倍量水,分別浸泡0h,2h,提取3 次,每次2h,以出膏率、鹽酸麻黃堿含量、鹽酸麻黃堿總量、杏仁苷含量、杏仁苷總量為指標,用正交最優條件,對浸泡時間進行比較,見表3。
結果表明,水提取前浸泡2h 與浸泡0h 未見明顯差異,故確定不浸泡。按上述最佳工藝條件制成的雙龍顆粒水提部分最佳條件為不浸泡,提取3 次,每次2小時,加10,8,8 倍量水。按此最佳工藝條件得麻黃堿轉移率為68.86%;杏仁苷轉移率為92.78%,工藝合理。
由于影響藥物提取的因素很多,而且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單一指標成分的控制難以體現中藥效應整體性特征;單一指標成分的變化情況,難以體現制備過程中整體成分的變化情況,以往的復方提取工藝優選,局限于用浸膏得率、某一指標成分的含量進行工藝優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3]。本實驗用多個指標進行評價比較合理。本處方中有九味藥材水提,其制劑工藝的評價如采用單一指標則代表性較差,用不同種類的成分作為評判指標其結果才有較廣泛的代表性。但由于不同藥材中的成分方中地位不一,含量不在同一數量級,故應以一種生物堿為主、一種皂苷為輔的代表性指標來考察各提取因素。麻黃堿為方中君藥麻黃的藥效成分,其所需提取條件為不浸泡,提取3 次,每次1h,加水量為8,6,6;而佐藥杏仁的藥效成分杏仁苷在該條件下轉移率亦不低于80%,從省時省工的角度出發提取條件為不浸泡,提取3 次,每次1h,加水量為8,6,6。
[1] 張建軍,王蓮蕓,陽志暉,等.雙龍膠囊對哮喘大鼠肺功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2):126-130.
[2] 張建軍,陽志暉,龐寶森,等.雙龍膠囊對實驗性哮喘大鼠的作用及其機制初探[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7,22(12): 898-901.
[3] 唐安福,崔恩忠,湯淏.氣血雙補口服液的提取工藝優選[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8):51-54.
[4] 王瑞海,柏冬,劉麗梅.大蒜總多糖、總皂苷的提取純化工藝[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7(4):60-63.
[5] 王群,劉文,宋信莉,等.多指標優化吳茱萸的提取純化工藝[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3):45-48.
[6] 吳建軍,劉新,陳犁.丹桃顆粒提取液的除雜工藝優選[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3):36-39.
[7] 王艷宏,王秋紅.麻黃化學拆分組分的性味藥理學評價-麻黃化學拆分組分“辛宣苦泄”平喘作用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24):136-139.
[8] 葉皆利,何坤成.苦杏仁中杏仁苷的研究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5):46.
[9] 丁紅梅,葛爾寧.高效毛細管電泳測定中藥地龍中氨基酸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117-118.
[10] 孫晶波,楊鶴.根際土壤化學性質對防風色原酮、香豆素含量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4):88-92.
[1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12] 韓桂茹,趙志軍,黃占群.藥材制劑半成品中麻黃堿、偽麻黃堿和苦杏仁苷的同時定量研究[J].中成藥,2005,4(27):419-421.
[13] 張水寒,劉才英.多指標正交優選蟲草養生寶膠囊的水提工藝[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