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幼香 羅梅芳 周運紅 張欽祥 蔡仕偉
廣東省五華縣中醫醫院檢驗科,廣東五華 514400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我國門診感冒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約為75%、外科手術抗生素使用率則高達95%,住院患者為80%,遠遠高于30%的國際水平,并已提出了警示[1]。濫用抗生素將使人類回到無抗生素的年代,造成感染無法有效控制[2-3]。本文通過調查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監測細菌耐藥性及毒副作用,分析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帶來的危害,旨在為政府機構與醫院建立“安全、有效、經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機制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3 年4 月~2014 年9 月間五華縣中醫醫院住院治療的392 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患者男201 例,女191 例;年齡21 ~75 歲,平均(40.2±18.7)歲;住院科室:呼吸科134 例,婦產科105 例,泌尿科87 例,普外科66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劉振聲等主編的《醫院感染管理學》中關于感染的診斷標準[4]。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收集所有患者的病歷及處方資料進行調查,分析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抗生素是單用還是多種抗生素聯合應用;所使用的抗生素的種類、是抑菌劑還是殺菌劑,還是抑菌劑和殺菌劑聯用;是否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現象;患者是否取標本進行細菌培養,細菌培養陽性率情況;患者院內感染發生情況。將數據輸入電腦Excel 表中,進行統計與歸納分析。
標本收集:呼吸道樣本采集前用清水漱口,后囑患者用力咳出深部痰液,對于重度患者無法自然咳痰者用吸痰管吸出深部分泌物送檢;泌尿系感染取中段尿送檢;其他部位感染病例取相應標本送檢。細菌培養:將分泌物用接種環接種于平板上放置于培養箱孵育,24~48h 后觀察細菌菌落,并進行細菌鑒定及藥敏實驗。血液細菌培養使用全自動血培養操作系統,后觀察細菌菌落和藥敏實驗。
入選的392 例病例中,抗生素使用235 例,抗生素使用率為59.9%。其中單聯抗生素使用率僅為48.9%,二聯抗生素使用率高達41.7%,三聯抗生素使用率8.5%。多聯抗生素使用情況突出,出現聯合使用抗生素突出的不合理現象。見表1。

表1 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分析
235 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205 例患者均為經驗型用藥,比例較大(87.2%),30 例患者為細菌培養后通過藥敏實驗用藥,比例僅為12.8%。見表2。

表2 抗生素使用依據及細菌培養情況
235 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有2 例出現了院內感染,醫院感染率為0.9%。3 例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發熱、皮膚瘙癢、頭暈等不適,立即停止藥物使用并抗過敏等對癥處理,癥狀好轉后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療。
近年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現象突出,不僅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還因濫用抗生素導致患者產生耐藥性,感染無法有效控制,增加患者痛苦[5-6];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尤其是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還可導致患者體內正常菌群失調,引起患者二重感染[7]。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用藥安全,國家衛生部根據臨床的實際情況,通過了《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等新的宏觀政策及指導方案,并發布了《藥品管理法》、《處方管理辦法及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一系列抗生素合理應用原則和規定[8]。
王敏等[9]對某醫院院內抗生素使用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抗生素使用率高達71.5%,且不合理用藥占24.9%。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我院住院的266 例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況,結果發現抗生素使用率為59.9%,抗生素使用率較高,表明目前臨床抗生素的使用存在普遍現象。同時這與我們抽查的相關科室有關,呼吸科、泌尿科、婦產科等科室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較高,因此抗生素使用率也較高。再則,本縣處于山區,老百姓的健康意識薄弱,出現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后方來醫院就診,這也是導致抗生素使用率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發現多聯抗生素的使用比例較高,說明抗生素使用存在著一定的濫用現象。本院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多為經驗型用藥,僅有少數患者為細菌培養后按照藥敏結果用藥。這與多種因素有關:患者來本院治療以前,已經在當地診所使用了抗生素治療,影響了細菌培養。醫生只能通過經驗,患者的臨床表現用藥。再則來醫院住院的患者,癥狀均較嚴重,等待細菌培養結果后治療,可能延誤治療時機。本院院內感染率為0.9%,這與本地區的抗生素濫用導致的耐用有一定關系。
基于上述調查分析,可以明確認識到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帶來的危害性,包括引起細菌抗藥性、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等,同時也為患者帶來經濟負擔[10-12]。因此,應規范抗生素的使用,有效引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一方面,政府應制訂合理用藥的管理制度,加強對合理用藥行為的監管,加大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宣傳力度,提高處方醫生及患者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認識程度,并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為進行必要的懲罰;另一方面,醫院應對抗生素處方醫生進行實際考核和監管,督查醫生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給藥機制,為患者選則敏感抗生素。
[1] 譚亞非.試述抗菌素的臨床應用現狀及合理應用原則[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4,20(2):155-158.
[2] 張愛君,榮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與進展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0):162-163.
[3] 陳君.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及應用措施[J].河北醫藥,2014,36(11):1735-1736.
[4] 劉振聲,金大鵬,陳增輝.醫院感染管理學[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0:314.
[5] 楊虹,張爽,張曉輝,等.抗生素濫用的原因及合理化使用建議[J].解放軍醫藥,2013,25(5):68-71.
[6] 張瑩,劉訓琴,高建萍,等.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現狀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0):1176-1177.
[7] 王燕清.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結果與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59-161.
[8] Mainous AG III,Zoroob RJ,Haynes DM.Patient knowledge of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J].J FamPract,1997,45(1):75.
[9] 王敏,王濤,王婷婷.從門診處方看社區抗生素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7):125-126.
[10] 鄭英麗,周子君.抗生素濫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J].醫院管理論壇,2007,24(1):123-124.
[11] 李曉東.某院2012 年抗生素臨床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0):145-146.
[12] 劉更新,曹素芬,柴潤國,等.抗生素應用管理定性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