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平
(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 貴陽550002)
水土保持方案應盡早納入主體工程設計
——結合工程實例解讀新的方案審查要點
吳 平
(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 貴陽550002)
水土保持方案;生產建設項目;主體工程設計
《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要點》(水保監〔2014〕 58號文)在頂層設計了水土保持早期參與機制,并有力地推動了水土保持方案早期參與主體工程設計。介紹了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貴州)有限公司60萬t/a聚烯烴項目豎向布局優化設計的成功經驗,一是得益于相關方高度重視,二是水土保持工作與主體設計工作同步啟動,方案編制單位能早期識別水土保持制約因素,并及時與主體工程設計單位進行有效溝通。
水利部印發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要點》(水保監〔2014〕 58號),再次強調了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查審批,不僅要批“準”,還要批 “否”。另外,提出了水土保持的準入條件,并明確“主體工程布局明顯不利于水土保持的”不予通過技術審查。顯而易見,這對水土保持方案的技術審查變得更為嚴格和規范了,不僅僅是溯及方案報告自身的質量,對其依附的主體工程設計更是提出了充分考慮水土保持因素的嚴格要求。我們不難理解,要想真正實現主體工程布局有利于水土保持,唯有讓水土保持方案盡早融入主體工程設計,使主體工程設計主動適應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關于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的準入條件,在水保監〔2014〕 58號文發布之前,相關方面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并形成了強大的法律法規和技術理論體系。而58號文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并直接服務于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也為方案編制單位、建設單位乃至主體工程設計單位提供了技術指導。
2011年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四條明確:“生產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應當避讓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無法避讓的,應當提高防治標準,優化施工工藝,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損壞范圍,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第十八條則明確:“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的地區,應當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活動,嚴格保護植物、沙殼、結皮、地衣等。”
國家財政部、水利部基金課題《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準入條件研究》,共提煉出適用于全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準入條件通用條款191條,包含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準入條件105條,其中基本條件86條、限批條件7條、緩批條件12條;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準入條件86條,其中基本條件16條、不同類型區的特別條件35條、不同類型生產建設項目的特別條件12條、須由建設和設計單位對主體工程進行修正的條件12條、須修改完善水土保持方案的條件11條[1]。在191條準入條件中,對于項目準入條件,若確屬先天不足、后天無力補救的情況,至少方案可以事先告知建設單位項目存在的政策或環境風險,另行選址甚至是放棄,以降低自身的合同風險。對于水土保持方案獲批的準入條件,除了嚴把報告自身質量關(58號文要求專家評分在70分以上),還強調了“須由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對主體工程設計進行修正的條件12條”。通俗地說,雖然水保方案自身質量合格,但是如果主體工程設計明顯不利于水土保護,例如占用土地面積明顯超過行業用地指標標準,從水土保持角度比選方案明顯優于主體工程設計推薦方案,占用良田比例過大且恢復農田很少,尚未明確棄渣場位置或未明確取土場及其防護措施等,在編制水保方案時就必須對主體工程設計做出正確的評價,并及時提出調整意見,待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對主體工程設計進行水土保持符合性修正后,根據優化調整后的主體工程設計,開展水保方案工作,這樣才可能具備獲批條件[2]。
2008年出版的《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損益分析》,創造性地提出采用水土流失影響指數法定量分析評價主體工程。該指數是將水土保持損益分析中的關鍵影響指標(或變量)進行加權求和,得到用于反映建設項目水土流失影響程度大小的水土流失影響指數,可定量分析開發建設項目在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利與弊,評價其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得與失。對于某一建設項目,若水土流失影響指數高于行業平均值時,應修改主體工程設計方案,直至滿足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后方可審批[3]。
從上述可知,關于水土保持工作融入主體工程設計的方法和手段,早已不乏理論研究和探討,但是如何落實、如何監督,尤其是如何從操作層面進行檢驗,一直缺乏強有力的機制。在實際工作中,部分人員甚至是水保界業內人士,對水土保持方案存在某些認識誤區,認為方案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后期產物,待主體工程橫向和縱向布局已基本成型,才根據主體工程設計被動地開展水土保持工作,而此時主體工程可研報告已經順利通過了技術審查,木已成舟。迫于各方面壓力,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如何在現有主體工程布局的基礎上,提出事后的防治措施,而對于土石方量和占壓擾動面積是否過大等水保關心的問題并未得到重視。由于缺乏早期參與的意識和機制,水土保持方案在主體工程設計面前,顯得很被動,即使是明知其存在重大水土保持缺陷,也只能聽天命、盡人事,提出一定補救性措施,無法從根本上克服主體工程設計存在的缺陷。
水保監〔2014〕 58號文的發布,再次強有力地釋放了水土保持方案必須盡早納入主體工程設計的信號,也為主體工程設計和水保方案編報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其實主體工程設計也需要廣納各方意見和建議,只是某些慣有的工作陋習或者惰性,阻礙了這兩個環節的銜接和結合,尤其是缺乏水土保持方案應在早期納入主體工程設計的機制。水保監58號文這把利劍的出鞘,則在頂層設計了這種機制,將會有力地推動水保方案在完善主體工程設計中發揮應有作用。
下面以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貴州)有限公司60萬t/a聚烯烴項目為例,介紹改進主體工程豎向布局設計方案的一些經驗。
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貴州)有限公司60萬t/a聚烯烴項目用地位于丘陵地帶的山溝內,地勢起伏多變,地面標高1 208~1 362 m。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鐵路專用線進廠的軌頂高程約1 255 m,主體工程設計最初將廠區場地設計標高確定為1 255 m。整個廠區采用統一標高布置,由于場地地勢變化較大,最大填方高度達47 m,最大挖方高度達107 m,土方工程量巨大,挖方量7 275萬m3,其中75%為開山爆破量,填方量4 150萬m3(其中2 330萬m3為開山爆破石方加工后作為回填用料),棄方量3 125萬m3。
本項目地處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內。水土保持專業人員結合項目建設區地形地貌條件分析后認為,若按此方案進行豎向布局,明顯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弊端如下:
(1)豎向布置若采取統一標高,棄方量很大,廠址地處貴州巖溶山區織金縣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內,土地資源很寶貴,周邊無合適棄渣場集中堆放如此大量棄渣。據測算,在不考慮放坡及地形線變化的情況下,假如平均堆高50 m,則需要增加渣場占地67 hm2,占本項目一期廠區總占地面積的23%。若堆放在平地上,則渣體四周均需要考慮放坡,渣場占地還需要增加,并且渣體底部四周均需要設置擋渣墻,其水土保持工程量和投資均巨大。若堆放在沖溝內,因其所需庫容巨大,在貴州山區能滿足該庫容條件的沖溝,一般上游集雨面積大,排水措施工程量巨大。渣場無論是庫容還是堆高都很大,從安全的角度而言,對基地內規劃的其他建設項目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發生水土流失后存在引發泥石流的風險,并且項目建設區地處烏江洪家渡電站水庫庫周,一旦發生水土流失泥沙泄入洪家渡電站水庫,會污染水質、侵占庫容、影響發電。
(2)項目建設區地勢起伏大,若豎向布置采用同一標高,則勢必會形成高填方、高挖方邊坡,本項目最大填方高度47 m,最大挖方高度107 m,且廠區周邊基本上都是深挖高填邊坡區域。為了確保安全,對于高陡邊坡的處理一般以工程措施為主,這樣對景觀和植被恢復不利。
水土保持專業人員將“豎向布局明顯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提供給了主體工程設計單位,并要求優化豎向布局,因發現問題較早,溝通及時,主體工程設計單位采納了水土保持專業人員的意見,將廠區調整為緩坡式豎向布置,由西向東、由南向北設計坡降均為0.5%。調整后,廠區土石方開挖量調整為5 298萬m3,回填為5 260萬m3,棄方量為38萬m3,比優化前減少了3 307萬m3(詳見表1)。

表1 廠區豎向布置方案土石方對比分析
在上述工程案例中,水土保持專業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之所以能被主體工程設計單位采納,歸功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早期介入。
(1)相關方高度重視,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作與主體工程設計工作同步啟動。建設單位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貴州)有限公司水土保持法律意識較強,同步委托可研設計、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等單位開展工作。水保方案編制單位接到委托任務書后,沒有“等靠要”,而是主動積極地從項目選址、工程布局規劃階段就開始介入,并通過建設單位搭建的平臺,參與主體工程設計階段性成果方案論證,在論證會上充分表達意見和看法。
(2)水保專業人員在早期找出主體工程設計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與主體工程設計單位進行有效溝通。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廠區豎向布局初步方案,水保專業人員第一時間識別出該布局會造成土石方量巨大和高陡邊坡,明顯不利于水土防護,及時與主體工程設計單位進行反復溝通,并大力宣傳水土保持法律法規。主體工程設計單位因為還僅僅處于初步規劃階段,不會造成太大返工,因而順利采納了水保專業人員的意見,并落實了豎向布局的優化。
水保監〔2014〕 58號文的發布有力地促進了水土保持方案在早期納入主體工程設計。在實際工作中,水土保持工作者如果能切實履行早期參與的職責,勇于發出自己的聲音,堅持自己的見地,甚至是對主體工程設計說“不”,則無論是對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還是對主體工程設計單位都是有利的。前者能趁主體工程設計尚在初期階段,切實從減少土石方量、減輕后期棄渣處置壓力和節約用地等方面,給出水土保持意見,確保在水保方案編制階段主體工程設計不存在重大缺陷,無限制工程建設的制約因素。后者,因為設計尚在初期階段,對于來自各方的意見和建議,還有虛心接納和充分利用的余地。
[1] 姜德文,趙永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準入條件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130-155.
[2] 姜德文.開發建設項目主體工程設計的水土保持評價重點與修正意見[J].中國水土保持,2010(9):11-14.
[3] 姜德文.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損益分析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22-35.
(責任編輯 孫占鋒)
S157
C
1000-0941(2015)08-0021-03
吳平(1975—),女,貴州貴陽市人,高級工程師,環境影響評價師,學士,長期從事水土保持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