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政府購買服務背景下中國圖書館學會的業務探索
馬駿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對政府購買服務的相關政策環境進行梳理,總結了中國圖書館學會在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實踐與探索中的主要抓手,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關于學(協)會等社會組織在承接政府購買服務中的相關問題。
政府購買服務 公共文化服務 中國圖書館學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服務體系和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逐步多樣化,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同時,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相比,不少領域的公共服務存在質量效率不高、規模不足和發展不平衡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政府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有效動員社會力量,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體制,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化,是建設國家文化治理體系和實現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構建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核心內涵。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5月,國務院辦公廳又轉發了文化部、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
至此,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背景已經形成,為文化等相關領域的社會力量成為承接主體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其中,文化類社會組織在國家文化治理體系和實現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可以充分發揮“第三部門”的作用,它與政府、市場所承擔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相輔相成,在資源動員、服務提供、活動實施、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專業化的能力和獨特的作用,是政府以社會化機制和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推動公共服務社會化發展的重要問題密集發布了系列政策文件,對進一步轉變和轉移政府職能、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進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出重要部署。以中央發布的主要文件為例,“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相關問題在其中多有重點涉及(詳見表1)。這些政策文件的及時出臺,為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改善公共服務質量等提供了制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務作為主要的購買內容,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類社會組織作為主要的承接主體,必將受到深刻的影響。

表1 近年來中央相關政策文件概覽

續表
在地方政府層面,上海、北京、廣東、黑龍江、江蘇、青海等全國半數省(區、市)及一些有條件的市、縣級政府,也陸續制定并公布了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或辦法,如呼和浩特、綿陽、烏魯木齊等;部分省、市政府還細化出臺了方向性的社會服務購買目錄,明確政府購買服務的領域。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下,不少地區和不同行業領域的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得以迅速啟動和發展。
同時,作為政府購買服務承接主體的社會組織也在不斷提升自身能力,謀求相關政策支持。據悉,作為205家全國學會業務主管單位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開展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的基礎上,近期又在積極推動開展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以期通過擴大試點,進一步激活學會活力,加強制度建設,創新工作方法,突出學會特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示范案例。
中國圖書館學會是依法登記成立的、我國圖書館及相關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圖書館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近年來,中國圖書館學會在開展學術交流、行業協調、科普閱讀、編譯出版等日常工作,促進學術繁榮和事業發展的基礎上,非常重視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等重要議題的研究,并積極爭取、主動參與中國科協和文化部等開展的重要項目,在相關業務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就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進行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三大抓手。
3.1 組織公益性文化活動
3.1.1 公共文化巡講活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全國基層文化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人才保障,文化部組織開展全國公共文化巡講活動,以巡講和調研、指導的形式,帶動各地的基層文化隊伍培訓水平,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示范區創建科學發展上水平。2014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接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委托,按照《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4年全國公共文化巡講活動的通知》(辦公共函〔2014〕148號)、《公共文化司關于印發2014年全國公共文化巡講活動安排的通知》(公共函〔2014〕24號)要求,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指導下在全國舉辦8期公共文化巡講活動,包括“民國時期文獻普查與保護”“全國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3個主題。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中國圖書館學會充分發揮全國學會的專業優勢和動員能力,合理規劃,科學組織,完成了近兩千人的專題性培訓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對基層圖書館隊伍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1.2 全民閱讀活動
圖書館承擔著傳承社會文明、傳播知識信息的重要職責,尤其在推動全民閱讀、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圖書館學會依托圖書館行業自身優勢,聯合社會力量,積極倡導全民閱讀,創辦“全民閱讀論壇”,組織全國圖書館界開展了“4·23世界讀書日活動”“綠色閱讀”“全國讀書漫畫大賽”“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手牽手——農村青少年閱讀行動”和“兒童閱讀在德國”巡講等創意活動;組織編輯《今日閱讀》雜志,出版《書與閱讀文庫》《中國閱讀報告》《閱讀推廣》等系列叢書;集聚了一批從事全民閱讀與閱讀推廣研究和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專家,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為將來承接此類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奠定了基礎。
3.1.3 其他專項活動
2014年,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委托,組織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和最美基層圖書館評選。評選過程中,中國圖書館學會充分發揮專業和行業優勢以及社會組織獨立第三方的優勢,經過通知、推薦、初評、網絡投票和終評等幾個階段工作,最終評出候選名單報年會組委會,并在年會開幕式上進行表彰。這對進一步激發全國圖書館工作者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帶動圖書館事業發展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4年,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委托,開展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工作。中國圖書館學會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優勢,組織業界知名專家和學者對公共文化機構以理事會制度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進行全面系統的調研,召開“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工作研討會”,交流各單位試點工作經驗,研究解決試點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工作。在此基礎上,對該項工作進行拓展,組織“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研討班”,為業界開展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培訓了專門人才。
3.2 創作公益性文化產品
3.2.1 學科研究方面的作品
為貫徹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中國科協積極推進我國各學科發展態勢和規律的研究工作,以促進資源整合、推動成果轉化,增強科技領域對政府、社會的服務能力。作為中國科協主管的全國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充分發揮全國學會的學科和專業優勢,凝聚和整合行業資源,積極組織開展了圖書館學學科發展研究,編寫并出版了《中國圖書館學學科發展報告》《中國圖書館學學科史》等多項文化產品。
3.2.2 書香城市(縣級)、書香社區標準指標體系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文化部公共文化司2014年委托中國圖書館學會開展書香城市指標研究及推廣項目,期望通過制定并發布書香城市(縣級)、書香社區標準指標體系,指導各地開展書香城市(縣級)、書香社區建設工作,倡導并推動全民閱讀。中國圖書館學會組織專家通過充分調查研究,結合國內實際及未來發展趨勢制定完成了書香城市(縣級)、書香社區標準指標體系,并向業界進行發布。
3.3 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正式啟動以來,全國古籍保護工作成績顯著,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古籍保護工作體系。同時,加大古籍保護宣傳推廣力度,大力宣傳古籍保護工作,增強民眾古籍保護意識成為進一步工作的重心。中國圖書館學會聯合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自2014年起面向全國開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宣傳推廣活動,豐富了社會公眾的古籍知識,在全社會提升了古籍保護理念,進而推動了我國古籍保護工作全面發展。
2014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宣傳推廣活動在安徽、廣西、陜西、重慶、福建、廣東、江蘇、山西、河北、北京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余家圖書館舉辦,展覽、講座、讀者互動和體驗活動等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受到全國136家新聞媒體的關注和報道。2015年,“我與中華古籍”攝影大賽優秀攝影作品巡展在河北省圖書館啟動后,迅速在全國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顒娱_展一個月內,通過輿情監測已發現相關新聞報道近500條。未來,還將圍繞“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開展相關宣傳推廣活動。
綜上所述,中國圖書館學會近年來圍繞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開展了大量實踐,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充分發揮了學會現有優勢,極大提升了學會自身能力,為進一步全面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政府購買服務方面還存在做法不夠成熟、實踐成果較少的問題。一方面購買主體和承接主體雙方的思想觀念還有待從傳統工作模式上解放,另一方面更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落實機制和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加以必要的激勵、規范、引導及評估監管。但是,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各界的積極影響將是巨大的,也是顯而易見的。相關的理論研究正積極地開展,各個行業和領域的實踐工作正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面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帶來的種種變化,學(協)會等社會組織應當有所思考和應變。
一要把握形勢,提高自身能力,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積極準備。隨著政府購買服務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得以進一步推廣,將有更多的資金及資源投入其中,為學(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同時,更多的社會組織將會參與競爭,而且政府必將加強對社會組織的審核和選擇,以確保社會組織具備承接服務的資質和能力。因此,具有高水平業務能力和良好評估履歷的社會組織將在競爭中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中國圖書館學會在民政部2011年度全國學術類社團評估活動中脫穎而出,榮獲“4A級全國性學術類社會團體”榮譽稱號。規范的運作,突出的業績,為中國圖書館學會順利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政府購買服務事項應定格為業務工作的導向。政府購買服務將指引社會組織的發展方向。根據不同時期社會管理和公眾服務的實際需求及主要問題,政府會規劃購買服務的主要方向和具體內容。要想獲得政府購買服務承接機會,社會組織應保持對政府宏觀政策導向的關注,并能根據政府購買服務所關注的重點領域和內容不斷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當前,各級政府制定的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可以作為學(協)會等社會組織制定后續工作規劃的重要參考。以公共文化領域為例,隨同《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印發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性目錄》,對中國圖書館學會明確工作抓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要專注于事業和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有效滿足事業和產業發展中的現實需求,實現事業和產業的科學化、規范化發展,是政府進行社會管理中必然面臨的問題,也是政府購買服務效能考核的重要依據。能夠準確把握并專注于事業和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的社會組織,將更有可能獲得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機會。近年來,我國圖書館行業正經歷著快速發展和轉型期,中國圖書館學會著眼于業界對專業性指導的巨大需求,積極搭建繼續教育體系和平臺,主動策劃實施針對圖書館的業務管理、閱讀指導、科技融合、機制改革等方面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與政府采購公共文化服務訴求不謀而合,成功被納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關活動。
四是以行業組織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為根基。根據政府購買服務政策規劃,會著重培養一批“形態多樣、結構合理、能力專業、治理規范”的承接主體。因此,各類型承接主體,應以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為依據,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實現承接。在我國圖書館行業,已經出現北京民辦悠貝親子圖書館、皮卡書屋、無錫全中文化公司等承接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專業化企業,在參與辦館和具體業務方面有所作為;以中國圖書館學會為代表的全國性行業學(協)會,則在行業引領、規范、協調等方面具有其他承接主體無法比擬的優勢。
[1]財政部民政部工商總局關于印發《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 (10):79-83.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J].中國社會組織,2013(10):36-38.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J].求是,2013(22):3-18.
[4]傅才武.《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的政策新亮點.文化部網站,http://www.mcprc. gov.cn/whzx/zcjd/201505/t20150521_441038.html.
[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部門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意見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15):55-59.
[6]李國新.文化類社會組織是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力量[J].中國社會組織,2015(11):14-15.
[7]關于支持和規范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通知[J].中國社會組織,2015(2):19-20.
[8]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5-01-15:9.
馬 駿男,1980年生。碩士研究生學歷,館員。
G250
2015-04-28;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