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會,初 春,鄧德志,莊江能,秦志強
西藏高原邊防在我國西部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西藏高原存在寒冷、缺氧、道路崎嶇等諸多不利因素,在未來的高技術局部戰爭中,衛勤保障會非常困難。野戰衛生裝備是衛勤保障的物質基礎,不但關系著衛勤保障能力的高低,而且關系著戰傷救治的及時有效。 為了使相關人員更好地掌握衛生裝備在高原環境下的操作使用,近年來,各相關單位紛紛在海拔4000 m 左右的地區組織了野戰手術車、野戰X光車等野戰衛生裝備車輛一系列的訓練和考核。
野戰X 線診斷車是利用X 射線進行戰傷診斷檢查的醫療技術保障設備, 主要用于完成傷病員的X 線透視和攝片檢查。該車設計的工作額定海拔高度為2250 m。在筆者參加了在海拔3800 m 高原的人裝合訓中, 該車的車載裝備技術性能,從診斷的角度講,無論是在平原還是高原都無明顯差別,能夠基本滿足戰傷救護需要。 但是由于設計之初沒有考慮到高原環境的特殊性,整車的工作效能還是有所降低。本研究就此次人裝合訓中發現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
1.1 人裝(機)結合效率降低 由于該車的各個部件展開和撤收全靠人工操作,且各部件又比較沉重,在高原環境下,人裝(機)結合效率較平原降低,造成人裝(機)結合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的高原反應。在高原反應不適的狀態下,還要進行快速的展開和撤收工作,對操作人員本身而言就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如野戰X 光車的球管和增強器的安裝, 即使在內地都需要兩個精壯小伙配合操作,在高原寒冷缺氧的環境下,這項工作就更為不易,需要耗費比內地操作時更多的時間和體力。
1.2 車輛性能下降 在冬季高原地區的人裝合訓中,車輛性能下降,主要是車速減慢、油耗增加。 根據陳奇等[1]現場測試表明, 海拔每升高1000 m, 內燃機輸出功率下降9%~13%,油耗增加10.6%左右。 在平原地區,該車最高時速達到85 km/h;而在海拔3800 m 處,該車最高時速只能達到55 km/h,而油耗卻從平原地區的25 L/km 增加到了36 L/km。
1.3 電站掛車啟動困難且油耗增大 在高原冬季的人裝合訓中,該車的供電裝備——型號為2006-30 的電站掛車每次的發電啟動, 較之平原或較之高原的其他季節,都變得更為困難,往往需要幾次發動才能啟動。 且發電機啟動后由于柴油燃燒不完全,一直冒黑煙。整體而言,電站掛車從開始工作至正常時間延長且油耗增大[2]。 這主要是由于海拔每升高1000 m,環境溫度要下降0.6 ℃,高原的冬季溫度至少在-5 ℃以下,甚至超過-20 ℃,再加上空氣稀薄造成進氣量不足,燃燒條件變差而造成的。
1.4 電纜絕緣材料性能降低 供電電纜肩負著把380 V的電流從電站掛車安全輸送到X 線診斷車的重任, 為了安全絕緣,電纜是被一層厚厚的黑色橡膠包裹其中。 本次訓練考核地區的冬季夜間最低氣溫在-20 ℃左右, 而橡膠、 丁苯基天然橡膠電纜護套在低溫環境下會明顯變硬。它們的脆性溫度一般為-25 ℃左右,即一旦溫度到達-25 ℃下就會變脆、易折、易剝裂。 而在冬季的西藏,極端氣候達到-30 ℃也不在少數。 普通橡膠電纜保護套在這樣的極寒天氣里容易損壞,埋下安全隱患。
1.5 缺乏供氧裝置 高原環境氧分壓低,人體很容易缺氧。 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缺氧越嚴重,即使休息中的正常人都感不適,對傷病員而言,缺氧更是一個嚴峻的問題。而該車無論是醫生的診斷空間,還是患者所在的X 光室,都沒有供氧裝置。 無論是駕駛員在行進過程中,還是傷員在診斷過程中,一旦突發缺氧狀況時,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雖然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性訓練能提高人裝結合效率,但提高人裝合訓效率的最基本的辦法,應該是從設備的設計角度來解決。 野戰X 線車各部件的展開和撤收的設計應盡可能的自動化; 對不能自動化改造的部件如球管,應盡量采用輕質材料、纖巧的造型,減輕操作者的體力負荷。
可使用渦輪增壓技術的高原型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核心,解決車輛車速降低、油耗增大的問題。通過對氣壓進行增壓,使得發動機的充氣系數大幅度增加,混合氣趨于正常比例,燃燒狀況大為改善,可使發動機功率增加15%~25%,燃料消耗下降5%~10%。
建議針對高原環境設計專用的野戰供電設備,或者對現有的電站掛車的柴油發電機組進行相應的改造,增用輔助啟動設備,解決啟動延時的問題。 如利用燃油加熱器或電加熱器,將冷態發動機的冷卻水和燃油、潤滑油加熱,使整個發動機升溫,以便能順利地啟動。 在目前沒有改良設備之前時,每次階段性訓練結束后,要注意對發電設備的維護、保養,定期對發電設備的散熱器進行清潔;定期按照保養要求更換空氣過濾器、燃油過濾器、機油過濾器等;較長時間不使用時,需要放空燃油、機油、冷卻水[3]。
為了使橡膠絕緣保護套適應冬季高原的極寒氣候,低溫下也保持良好的彈性,建議電纜的保護套使用耐寒性橡膠,如氟橡膠FX-13,脆性溫度可達-45 ℃,基本可適應藏區冬季的極寒環境。
應在該車內加裝制氧設備, 如在車內像安空調一樣,安裝彌散式制氧機。 并隨車配備氧氣鋼瓶及吸氧裝置,以處理傷病員的應急突發狀況[4]。同時,在駕駛室內也應配備小型氧氣瓶及吸氧裝置,以應付駕駛人員的不時之需。
推進XCY2002-1/200 型野戰X 線車在高原地區的人裝合訓,是提升衛勤保障力的一項重要內容。 這項工作的開展,將為我軍的衛生裝備未來的設計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將進一步提升部隊高原衛勤保障能力。
[1] 陳奇,葉挺春,陳遠樹, 等. WCD2000 型野戰衛生防疫車高原地區使用效果分析及對策探討[J]. 醫療衛生裝備,2013, 34(2):76-77.
[2] 張運福,唐偉革,陳遠樹. XCY2002- 1/200 野戰X 線診斷車在高原山地性能試驗及應用分析[J]. 醫療衛生裝備,2013, 34(2):80-81.
[3] 熊鈺忠,楊洋,孔維銘,等.野戰條件下醫療隊電源保障組織與實施[J]. 醫療衛生裝備,2012,33(6):99-100.
[4] 湯寅,李軍,蘇峰. 高原野戰醫療隊組織與展開的優化[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 2014,2(6):33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