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笑一,李煥萍,蔡婉嫦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廣東528000)
外來骨科器械管理中的安全問題及對策
易笑一,李煥萍,蔡婉嫦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廣東528000)
外來骨科器械在當前骨科醫療中應用廣泛,在臨床骨科治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醫院在管理這些外來骨科器械中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對臨床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影響。為確保外來骨科器械的安全、有效應用,必須不斷強化安全管理。該文主要對當前醫院外來骨科器械管理中常見的安全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促進骨科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設備和供應; 醫院管理; 安全
所謂外來骨科器械,就是生產廠商或經銷商向醫院骨外科手術室提供的臨時性手術器械,主要有人工關節、骨折固定器械等[1-3]。但是,因置入性器械的價格較為昂貴,大多數醫院尤其是中小型醫院一般是采取租賃形式。伴隨現代骨科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外來器械的類型日益增加,功能不斷豐富,給管理和患者的治療安全帶來極大的挑戰[4]。因此,加強對醫院骨科外來器械的安全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清洗滅菌管理不規范 骨科器械在送入醫院器械供應中心后,由于生產廠家提供的各類骨科器械大部分極為貴重,而有類型多,器件較小的特點[5]。再進行機器清洗過程中易丟失,因而基本上由供應中心工作人員采取手工清洗,以至于清洗和滅菌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同時,生產廠家提供的各類器械包布的質量不符規范和要求,且包裝布外觀基本相同,難以分類存儲和發放。另外,一些生產廠家工作人員會把滅菌后的無菌包送往其他醫院,一些廠家遇到緊急狀況時會從其他醫院調用所需器械,因此無法保證存放環境的無菌性,而這些問題會給手術患者的安全帶來一定隱患。
1.2 滅菌后保管和發放管理不嚴 基于生產廠家提供的器械種類、型號多種多樣,各種無菌包的數量超過100個,加大了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包裝和滅菌分裝的難度。同時,在清洗滅菌后通常不易分類,無法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有效地識別不同生產廠家提供的器械且無法及時輸送骨科手術室所需要的無菌包,運行效率較低,甚至發生丟包或傳包錯誤的情況,進而導致手術患者不得不延遲手術時間,或臨時改用其他生產廠家的器械。
1.3 器械確認不嚴謹 一些生產廠家的技術員會自行把其他醫院的滅菌手術包送至骨科手術室,不利于患者安全使用。另外,內植物實際應用型號通常在術中是主治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選用,但手術室巡回護士通常只是依靠責任心在較短時間內從諸多型號內植物中進行逐一核對所需要的一種或多種器械能否合格,工作量大且有難度。
1.4 器械供應時間難保證 由于骨科手術量相對較大,骨科主治醫生可依據實際臨床需要,從多個手術室中選擇設施良好、環境較好的一個開展手術,而這就表明骨科器械的存放點通常是不固定的[6]。另外,生產廠家提供的器械類型和數量是有限的,基本上所有器械生產廠家或供銷商都會將同類的器械先后向2家以上醫院提供使用,這就無法保證臨床所需骨科器械的及時供應。此外,臨床醫生的工作習慣或標準有一定的差異,同時急癥手術所需器械存在一定隨機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外來器械的供應無法及時到位,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必然對臨床手術順利性帶來巨大影響。
1.5 外來器械管理意識不強 當前,一些器械生產商的技術人員專業素質不強、無菌管理意識不強,以及器械巡回護士的執業規范和標準操作等認識不到位,未能重視外來骨科器械的安全管理,特別是對各類型外來器械的驗收工作重視度不夠,以至于手術室在該項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外來骨科器械的安全、可靠使用。
2.1 細化和規范清洗滅菌管理環節 有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醫院在應用租賃骨科器械之前通常是未經系統清洗而直接實施滅菌操作的,而徹底、全面的清洗是確保手術器械有效消毒及滅菌的一個關鍵,若清洗不到位,則直接造成滅菌失敗。根據當前醫院外來骨科器械的清洗和消毒現狀,結合臨床治療需要,應積極做好這幾點。
2.1.1 將外來器械納入醫院常規手術器械管理體系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應嚴格依照臨床手術通知單驗收生產廠家提供的所需器械。除了臨床手術所需的常規器械外,手術通知單如未準確標明器械供應負責人則不予簽收。對于大件骨科器械可采取自動清洗機予以清洗和消毒。而對于針對生產廠家提供的型號多、器件小的器械,由于人工清洗易丟失,且臨床術中應用較少,可采用手工和超聲波清洗相結合方法進行有效清洗消毒。同時,應強化術中器械管理,對已用的小件器械應妥善存放于指定包裝袋內,未使用器械則可進行手工清洗。良好的手工清洗同樣可以提高外來骨科器械清洗和消毒質量,達到良好的預防和減少骨科手術患者的風險[7]。如此,不但省時省力,還能避免器械的丟失。
2.1.2 確保器械清洗滅菌的可靠性 將各類器械徹底清洗后在裝包的同時,應在包內放置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簽名的滅菌記錄卡,如缺少此卡的無菌包,那么手術室護士可不予手術使用,以確保器械的可靠滅菌。
2.1.3 加強器械包的流通管理 一些無菌包通常需要提供給其他醫院使用或由于長期未使用而需當前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調走,為有效防止外來器械各醫院間的流通上出現問題,醫院骨科手術室只能簽收本院消毒供應中心送至的手術器械包,嚴禁接受其他醫院或廠家提供的器械;生產廠家供應人員如果要把無菌包取走,必須經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骨科器械管理人員將無菌標簽、封口膠帶等撕毀后方取走。
2.2 強化目視管理,解決識別問題 所謂目視管理,就是“看見管理”,即通過外在形象、色彩等直觀的視覺感知信息來開展現場工作,采取最為簡單、最為快捷的方法來傳遞和接收信息,以此提升工作效率的管理活動[8-9]。具體操作是:首先,醫院器械管理中心應根據生產廠家的備案信息,技術提供廠家名單,而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替不同供應廠家訂制滿足要求的印有相應廠家編號器械包布,每個生產廠家預備2~3套包布以供清洗后使用,再滅菌過程中只需依照有無標識號就可以準確識別是否屬于外來器械。主要由骨科護理部門設計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包布標記卡,主要包括生產廠家的名稱、手術室序號、內植物種類、無菌包編號、患者信息及使用狀況等內容,這些內容由生產廠家和供應中心負責人一并填寫。比如:“備用包”在滅菌后,由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無菌器械室妥善管理,需要時送至所需科室;“手術包“,則應按照手術室的名稱直接送至手術室;“急癥包”則送至骨外科手術室或急診室。運送、分類及存儲時,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人員僅僅需要依照無菌包的外標顏色可迅速識別供應廠家,然后依照包布編號準確找到所需器械。實施上述措施,大大方便了骨科手術室、醫院供應中心及供應廠家各自工作的需要,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確保外來器械臨床使用的安全性。
2.3 創建外來骨科器械管理系統 應根據醫院臨床實際需求,經臨床專家一同分析和論證,創建體內植入物安全管理系統,完善管理功能。骨科器械護士在取用內植入物之前,應把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所需要的器械品牌及規格、型號等信息準確錄入到系統中,系統再確認后,將會自動打印出體內植入物登記單,這樣才可登記使用,并計入費用,嚴禁取用規定外器械;在術前,臨床主治醫生必須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說明內置入物相關信息,雙方應及時簽訂手術知情同意書;在手術完成后,手術醫生應在手術記錄單上準確記錄植入物情況,同時械護士應妥善貼上器械合格證,再一并簽名,確保患者器械使用的安全。
2.4 合理調配保證供應及時性 醫院應建立完善外來骨科器械管理機制,定期組織科室護理部門、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及生產廠家技術代表參與的討論會,秉承“方便應用,及時供應”原則,及時有效地解決器械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通常情況下,骨科手術所需的外來器械應提前1 d送到手術室。另外,應根據醫院手術室的數量、分布情況、所在位置及具體職能等科學合理地調配外來器械,確保供應的及時性。對于臨床不常用但屬于備用器械,應由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妥善保管。另外,科室值班人員可在不同手術室間妥善調用,必要情況下送至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加急處理,嚴禁采取快速法滅菌[10-11]。
2.5 增強手術室護士及相關技術員無菌管理意識 首先,應不斷強化骨科手術室護士的培訓,控制供應廠家跟臺技術人員數量。其次,必須讓供應廠家的技術員開展跟臺指導,可通過手術監控系統實施室外指導[12]。最后,對跟臺廠家技術人員實行準入制度。凡參與醫院骨科手術室的跟臺手術技術人員,必須具備正規醫學院校學習的合格人員,同時要持有器械生產企業的注冊證及保證書,并取得所在企業上崗證。由醫院器械管理部門負責提供生產廠家及其跟臺技術人員的名單及相關信息,醫院相關部門應不斷加強器械護理人員的基礎理論和臨床操作技術培訓,理論部分主要是手術基礎常識、規章制度及臨床感染控制等知識,臨床操作技術主要包括洗手、無菌包管理等;另外,在培訓后應進行相應考核,考核合格才可上崗。
總之,外來器械在現代各類醫院中均有使用,通常是重復和循環使用,提高了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骨科外來器械類型較多、使用較廣,更需要重視其管理。外來骨科器械通常是由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器械清洗、滅菌、包裝、配送等管理,實現了外來器械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確保了外來器械的滅菌質量,有效預防和減少醫院內感染發生,確保手術的順利和成功,提高了骨外科手術效率性,提升手術治療效果。
[1]孫秀芳.外來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問題及管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363-1364.
[2]王風勤.外來骨科醫療器械接管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0):97-98.
[3]邱鏡石,逄穎.手術室外來手術器械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4,11(2):256.
[4]鐘向萍,岑彩虹,李蝶蓉.手術室骨科外來器械的存在問題及管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3):389-390.
[5]張秀果,丁俊琴,井永敏,等.骨科外來器械管理中的安全問題及應對[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10-312.
[6]李海燕.骨科外來器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4,12(12):1133.
[7]季士委,王冠杰,彭邁,等.醫療設備科學化管理方法研究[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4,20(6):75-76.
[8]徒福娣.外來骨科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2):118.
[9]黃立峰,毛雅琴,樓亞艷.外來骨科器械的管理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52-153.
[10]秦媳秀,肖雪林,蔣莉玲,等.骨科器械包使用移動式指示監測與術后感染率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3):2826-2827.
[11]陳瓊芳,麥惠雪,鐘玉嬋,等.外來骨科醫療器械清洗滅菌全程質量管理的實施[J].護理研究,2012,26(1A):76-78.
[12]孫雪芬,陳洪武,韓素琴,等.多部門聯動提高外來骨科器械的規范化管理[J].醫院管理論壇,2012,29(12):14-1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1.068
B
1009-5519(2015)21-3362-03
2015-08-04)
關于醫學論文中的志謝
本刊編輯部
易笑一(1971-),女,廣東梅州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E-mail:1025654908@qq.com。
在文后志謝是表示感謝并記錄在案的意思。對給予實質性幫助而又不能列為作者的單位或個人應在文后給予志謝。但必須征得被志謝人的書面同意。志謝應避免以下傾向:(1)確實得到某些單位或個人的幫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資料,但為了搶先發表,而不公開志謝和說明;(2)出于某種考慮,將應被志謝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謝者的權利和義務;(3)以名人、知名專家包裝自己的論文,抬高論文的身份,將未曾參與工作的,也未閱讀過該論文的知名專家寫在志謝中。被志謝者包括:(1)對研究提供資助的單位和個人、合作單位;(2)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和個人;(3)協助診斷和提出重要建議的人;(4)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5)作出貢獻又不能成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術幫助和給予財力、物力支持的人,此時應闡明其支援的性質;(6)其他需志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