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忠
(杭州市鹽業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4)
我國兩宋時期轉運司和鹽業間關系
汪文忠
(杭州市鹽業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4)
轉運使是中國古代官職,宋朝設置了轉運司、提舉常平司、提點刑獄司等,統稱“監司”。轉運司是聯系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中介,起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作用。宋代的轉運使專管鹽務,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的長官稱兩淮都轉鹽運使,或運司使。轉運司在兩宋時期對推動國家經濟發揮過重要作用。本文探討我國兩宋時期轉運司和鹽業的關系。
兩宋時期 轉運司 鹽業
轉運司是作為國家中央財政體系中的一部分而存在還是作為地方財政體系而存在,史學界和經濟學界的學者們觀點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轉運司是宋代中央與地方州軍間的連接中轉、管理溝通的監司機構,是宋代中央統治者分割地方財務大權和鞏固中央集權的統治工具。
1.1 足歲入支
轉運司作為地方和中央政府間財政的監司機構,向上應足朝廷歲入之賦稅,向下需足地方歲出之錢銀,兩相滿足需要的是充足的財賦,豐厚的鹽利無疑是可以滿足的。
北宋時期,東南地區多食淮鹽,東南諸路以“轉般法”,將食鹽由運糧船載回本路之后,再由轉運司分而售之,從而將食鹽轉為錢餉,以充所需經費;禁榷鹽制建立之后,轉運司無疑完全掌握了東南諸路食鹽的控制權,鹽利盡歸于轉運司。擁有了巨大的鹽利之后,轉運司不再因為難以支付朝廷的賦稅而頭痛不已了,從而“運鹽昔主于漕計,以助歲給”。然而,過去由運銷食鹽而產生的鹽利支付的地方州軍經費,轉運司無以支撥,以至于再斂他稅,“州縣橫斂起矣!”[1]轉運司拆東墻補西墻的無奈做法,也正反映出宋代轉運司是中央政府將地方榷鹽之利完全合理合法并穩固的“國有化”工具。
南宋初年,四川黎州轉運司無充足資金以足地方歲支,地方專賣制度和交通等等原因又使得當地黑鹽難以外銷,轉運司只得用鹽折支歲計開支。史料記載“元準本路轉運司遞年科降錢引四萬道應副支遣,后來節次止以蒲州黑鹽一千七百九十擔零對折上件錢引四萬道,今本州自備柴茅腳錢每年計一萬兩千余貫,前去般運歸州,科與民間,納錢應副歲計支遣……凡百用度,并以黑鹽準折”[2],可見食鹽作為利潤最為豐厚的國家專控商品,利用鹽及鹽利成為了轉運司上應下調的重要手段。
1.2 應急需用
史料記載,宋廷南渡之后,朝廷給予廣西路的歲賜斷絕,至紹興年間,“漕計大窘,無以備邊”,廣西路“銷兵以自足”[3]的狀態出現嚴重危機,廣西路轉運司行鹽法或行官賣,或行鈔法,但中央政府對于廣西路40萬緡鹽利稅收并不減少,轉運使毫無辦法,只得疲于奔波以足急需支用。
1.3 均濟財賦
史料記載,宋仁宗時期,京西路賦稅較少,開支浩大,轉運使財政困難,不得不向朝廷請求將安州割隸京西路,從而將安州稅賦轉于京西路,但由于食鹽專賣區的改變,安州人民“人情厭苦不安”[4],宋朝廷又不得不于慶歷元年再將安州割隸回本路。從這一史料不難看出,食鹽是轉運司進行均濟財賦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也是包括轉運使在內的財政官員制定經濟決策的決定因素之一。
統察這3方面,應急需用和均濟財賦2方面是個別地區在特殊時期才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足歲入支是每個路級地方轉運司都應在每個工作年頭完成的工作任務,因而足歲入支最可以體現轉運司與鹽業間的關系。從上文可以了解,鹽利在宋代地方稅收之中占有重要比重,可以說是轉運司足歲入、足歲支的“中堅力量”。轉運司與州軍在鹽利所有權的競爭過程中,轉運司以其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職權,戰勝州軍并幾乎完全“霸占”了地方鹽利,之后轉運司與鹽利出現了某種“合作關系”,鹽利仰仗轉運司的權威,嚴格準時準額地被征收,轉運司依靠鹽利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而可憐的州軍只得再斂征其他稅額,這可能是有宋一朝人民群眾稅收項目繁雜、稅收負擔沉重的原因之一。
完成足歲入支工作的另一方式,也是無奈的一種方式就是直接用未“進化”為鹽利錢幣狀態的鹽來兌折歲入、歲支的錢額。這一現象看似不值得稱道,但是這可以反映出轉運司對于鹽及鹽利幾乎絕對的依賴狀態。
縱觀有宋一朝,轉運司的設立、運行與發展,無不與鹽息息相關,鹽作為利潤豐厚的國控商品,無疑是一國經濟命脈,自宋立國之初,政權漸穩,鹽的生產運銷逐步掌握于中央政府之手,轉運司無疑是重要的幫手和推動力,從某種程度上講,食鹽與轉運司是共生而并存的,是相互作用且相互牽制的。
[1] 張致和.中世紀呂訥堡地區與兩宋時期中國鹽業體系的比較分析及啟示[J].經營管理者,2013(1):46.
[2]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0-21.
[3] 徐吉軍.南宋臨安工商業[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90-296.
[4] 朱治國.北宋榷鹽制度下國家與鹽商關系探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Relation of the transport department and salt industry in the two Song dynasties
WANG Wen-zhong
(Hangzhou Salt Industry Co., Ltd., Hangzhou 310004, China)
Transfer messenger is the ancient Chinese official position. The transport department, warehouse keeper, jail time division etc. were set in the Song Dynasty, known as "prison department". The transport department is the bridge between central finance and local finance, which play the role of transmitting an order from above and reporting the feelings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 transport department was responsible for salt in the Song Dynasty. Chief of Lianghuai salt transport department was called as Lianghuai salt transfer messenger. Transport departm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two Song Dynasties.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 of the transport department and salt industry in the two song dynasties was discussed.
two Song dynasties; transport department; salt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