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芳王倩
1.河南省工業學校 河南鄭州 450011 2.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7
技術服務模式在不同行業的應用現狀研究
李冬芳1王倩2
1.河南省工業學校 河南鄭州 450011 2.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7
不同領域的技術服務模式具有不同的運作效果,本文針對在不同行業發展過程中使用的技術服務模式進行綜述,通過多視角的綜合分析,理清不同領域的技術服務模式應用現狀,并得出相應的主題經營方應該實施差異化、專業化等有利于創新的技術服務模式。
技術;服務模式;創新
鑒于經營類別的差異,不同的經營主體選擇的技術服務模式不盡相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相關經營者選擇的戰略都在受到技術服務模式的影響,面對的競爭環境和競爭需求也迫切的需要選擇一條獨特的、適合企業的技術服務模式,并保持創新動力十足的狀態。針對技術服務模式的不同運作效果,不少研究學者已經針對不同的行業選擇的技術服務模式進行了研究探索,如圖1所示,技術服務模式對企業相應選擇的關系呈現。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綜合多個視角對相關的技術服務模式進行總結,理清技術服務模式的應用現狀,提出有利技術服務模式的改進、創新、服務范圍更廣等相應的建議。

圖1 技術服務模式與企業相應戰略的關系
目前在技術服務模式和戰略選擇反面進行的研究有:Goh等(2014)通過對船舶行業的的技術服務模式和戰略選擇進行調查,綜合相關的關鍵影響因素進行評估,并討論了服務行業分類業務的增長與總體戰略和技術服務模式的關系,得出相關結論[1]。Kizim等(2014)借助系統動力學模型,主要研究組織的技術服務和相關修復問題,并分析生產過程中涉及到技術服務的組織過程,提出了一個基于多代理技術問題的維護和修復組織(MRO) 的解決方案[2]。
戴勇等(2013)通過生產實踐獲得數據,探索可以提升工程服務的企業經濟效益的技術服務模式,包括主導型一體化服務模式和協作型一體化服務模式,經過分析表明推進此兩種服務模式,可以解決工程服務企業成本過高、效率低等問題,并有利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3]。薛強等(2013)通過分析是我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中規模最大的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服務模式,提出技術服務模式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并基于其功能定位分析技術服務的現狀,設計了虛擬的網絡服務機制等技術服務模式[4]。
不同的技術服務模式有各自的服務標準和對象,政府推動企業技術服務的創新,為了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水平的同時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創新力度[5]。張海彬等(2009)通過分析高校在農業的技術服務過程中遇到的資金不足、技術應用性弱等諸多問題,探討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綜合體系中的不同模式,提出加大技術服務模式的建設投入力度等相關建議[6]。朱發明等(2013)研究海南高速公路建設工程的技術服務模式,總結相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并實施過程的效益進行了綜合評價,最后提出以實踐為支撐,本著誠信的原則進行相關的服務[7]。
以上研究學者分別針對交通行業、船舶行業、工程行業等行業的技術服務模式應用進行了論證,但可以看得出來,均沒有提到技術服務模式不同的原因及作用機理,無法有效評估針對相同行業的技術服務模式的效果、或相同的技術服務模式在不同行業的運用效果。所以針對技術服務模式的探索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期為企業提供合理的選擇依據。
綜合來講,技術服務模式需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經營主體則需要遵循差異化、獨特化的原則,并結合實際需求進行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具體的發展創新路徑如下圖2所示:

圖2 技術服務模式的循環發展創新路徑
綜上所述,首先,針對不同的行業,選擇相應的技術服務模式時要綜合考慮服務體系中的關鍵因素,應該本著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最終目標的原則,并選擇適合企業的、獨特的、專業化的技術服務模式。其次,對技術服務模式的探討還需繼續深入研究,以期形成更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
[1]Lam-Bee Goh, Tsz Leung Yip. A Way Forward for Ship Classificatio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J].The Asian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Logistics, 2014, 30(1) :51-74.
[2]A.V. Kizim, M.V. Denisov, S.V. Davydova, V.A. Kamaev. A Conceptual Agent-based Model to Supporting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Technical Service and Repair Organization[J]. Procedia Technology, 2014(16):1176-1182.
[3]戴勇,彭景云,吳大奎.采用“工程地質一體化”技術服務模式提升工程服務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以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工程公司為例[J].安全與管理,2013,33(11):125-129.
[4]薛強,趙靜.我國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服務模式及創新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0):185-188.
[5]董青.生產力促進體系內涵及其服務模式的研究[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6(15):44-45.
[6]張海彬,于水.高校農業技術服務模式及其長效機制探討[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9(05):38-39.
[7]朱發明,盧勇.技術服務模式在海南西線高速公路路面改建工程中的應用[J].現代交通技術,2013,10(3):19-21.
李冬芳(1968-),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
王倩(1990-),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