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艷
赤峰市松山區農牧業局蔬菜技術服務中心
秋冬季節棚室黃瓜栽培中,爛頭現象很多。 黃瓜爛頭指植株頂部的“龍頭”新葉出現腐爛,不指遇到低溫凍害造成生長點水爛死亡。引起黃瓜爛頭的原因很多,筆者總結出主要由以下三種原因引起。
黃瓜黑星病主要危害黃瓜的生長點, 且發病迅速,幾天內即可造成心葉枯萎。識別上注意三點:一是葉片病斑形成星狀穿孔,癥狀明顯,其他病害穿孔沒有此現象;二是莖部病斑龜裂,往往有膠質物流出;三是瓜條上病斑有透明膠狀物流出,后成瘡痂狀。 無論莖上或瓜條上,濕度大時,病部長有煙黑色的霉層。
(1)栽培措施:黑星病屬低溫高濕病害,栽培中應注意升高棚室溫度,縮短葉片表面結露時間;覆蓋地膜,降低空氣和土壤溫度;并及時清除棚內病殘體,帶至棚外燒毀。 (2) 藥劑防治: 多采取25%杜邦福星8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 倍液噴霧防治。 發病初期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效果較好, 噴藥時不要漏噴生長點部分。
觀察爛頭的植株,多可以發現病菌從新葉邊緣向內入侵,并呈“V”字形病斑;莖部被害多發生于節部,有琥珀色或透明的膠質物流出, 散生有大量的小黑點,嚴重時造成蔓枯。 診斷此病與枯萎病的主要不同是維管束不變色,也不會全株枯死。
(1)輪作換茬:實行與非瓜類作物3~4 年以上的輪作換茬。 (2)藥劑防治:可用32.5%嘧菌酯·苯醚甲環唑1500 倍液或70%代森錳鋅600 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 倍液噴霧防治; 還可用45%百菌清煙劑熏棚, 或莖部病斑涂抹9281 (果樹用)5 倍液,效果較好。
細菌性緣枯病在低溫季節易發病。此病引起的黃瓜爛頭癥狀表現為病菌侵染時, 從新葉邊緣入侵,引起葉邊緣干枯,葉脈彎曲褶皺,葉片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