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琴
忻州市忻府區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實踐證明, 玉米田化學除草技術是一項低投入,高效益的除草技術,近年來,忻府區玉米化學除草技術普及率在55%以上。 但由于春季天氣干旱,和農民對化學除草技術應用不當等原因,出現了化學除草效果不好及藥害等現象,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每種除草劑要求使用的作物不相同, 選擇性較強,除玉米田專用除草劑外,其他除草劑在玉米田不能隨便亂用,不能認為只要是除草劑玉米田都可以使用。 不同除草劑品種對雜草防效不同。 有些農民對化學除草劑不了解,誤聽一些隨意宣傳,認為只要是除草劑就能除草, 結果玉米田苗死草活的現象時有發生。 因此,一般第一次應用的除草劑都要慎重,否則,可能會引起嚴重后果。 目前應用的玉米田除草劑,大部分都是利用植物對藥劑傳導差異進行選擇性除草。若田間雜草種類不同,用同一種藥劑防治,效果當然不同,農民在使用過程中,盲目加大藥量,結果招致玉米藥害發生。 例如,草甘磷,對雜草的殺滅性很強,但如果應用不當,對玉米的危害也很大。 如苗期噴灑在玉米葉片上, 會引起玉米紅苗以至枯死;50%乙草胺EC 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除草劑,對玉米也安全,在雜草出土前使用對馬唐、 稗草等禾本科雜草效果很好,但對莧菜、茼麻等雜草防治效果卻很差。
掌握適宜的施用時期除草劑的殺草效果與使用時期有關,要在殺草效果最好,對玉米又最安全時期使用。 玉米田除草劑使用的種類主要有兩大類:玉米苗前封閉地面的除草劑和玉米苗后除草劑,不同類型除草劑噴施時間不同。如封閉型除草劑要求在玉米苗前用藥, 待雜草出土后或草齡稍大時使用則藥效較差。 而莖葉處理除草劑要求在雜草3~5 葉期用藥,草齡過大藥效發揮不好。如乙草胺除草劑對雜草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芽鞘和幼根,因此,這種除草劑在雜草出苗前使用效果較理想, 對大草則無明顯的殺死作用。使用時期不合理一般會導致:
雜草不同生育期對除草劑敏感度不同,大部分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一般表現為萌芽期對除草劑較為敏感,結合玉米安全性考慮,玉米田化學除草劑大部分為土壤處理劑,于玉米播后苗前雜草未出土至玉米三葉期前、雜草二葉期前使用,對雜草有理想防效,且對玉米苗安全,同樣一種土壤處理劑,如果用在玉米五葉期、雜草四葉期以后,不僅對雜草的防效差,玉米將會受到藥害。 如40%乙·莠SC(乙草胺·莠去津)是前幾年推廣普遍的玉米田除草劑,如按技術規則使用,殺草譜廣,藥效理想,有些農民卻是不見雜草不施藥,待草體大時再用,效果還是不好。
用藥前要了解周圍作物的種植情況,有些除草劑可殺死雜草,對玉米無害,可以在玉米田放心使用,但對有些作物和蔬菜卻危害很大。例如2,4-滴丁酯,對玉米、高粱、谷子均可在出苗后4~5 葉期施藥。 但葡萄、辣椒和大豆對該除草劑卻是敏感的,對鄰地種葡萄、辣椒和大豆的,使用要慎重,特別是地勢比玉米地低或處于下風口時一定不要使用,以免危害鄰地。 除草劑產生藥害主要表現在幼齡植株和植株的分生組織部位,引起根、莖、葉等形態的變化。 癥狀輕者,表現為受害處失綠,出現壞死斑點、局部干枯、葉莖輕微皺縮彎曲、根系發育不良等,危害期短,植株10~15 天左右能基本恢復正常,一般不影響產量;癥狀重者,表現為植株嚴重畸形(如:莖基部產生腫瘤、心葉苞莖、莖葉卷曲、畸型、心葉呈馬鞭狀或蔥狀不能抽雄即擰心)、生長點壞死、根系短少老化等,危害期長,導致植株停滯生長,嚴重矮化、黃化,并逐漸枯死,對產量影響較大。
除草劑產生藥害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過大。 一般情況下作物都不能完全抵抗除草劑的藥害,只能承受一定劑量,超過選擇性范圍時,作物就易發生藥害。玉米播種后遇持續高溫干旱加之部分田間秸稈、棒茬等雜物未及時清理,封閉除草效果差,為了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部分農民隨意增加除草劑的使用劑量造成藥害。二是作業不標準。打藥時噴霧不均勻,噴幅重疊,導致局部藥量過多,使作物受害。三是使用期不當。作物對除草劑的敏感性,隨生育期的變化而不同,玉米田除草劑,一般苗后使用的安全期為三至五葉期,二葉期以下或六葉期以上易產生藥害,過早時,草出不齊,除草效果差,過晚時,草大,除草效果不佳。 殘效期長的除草劑還易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部分田塊使用煙嘧磺隆等磺酰脲類除草劑,致使心葉扭曲畸形、生長停滯、植株矮縮。 四是混用不當。 不同除草劑品種間以及除草劑與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他農藥混用不當或間隔期短,也易造成藥害。 如用過有機磷類殺蟲劑的玉米,對煙嘧磺隆敏感,易產生藥害。五是噴霧器性能不佳。如多噴頭噴霧器噴嘴流量不均勻,噴嘴出現漏滴現象等,造成局部藥量過多引起藥害,同時,噴施過除草劑的噴霧器或藥桶,應清洗干凈。 如未清洗干凈,殘留有除草劑,再次使用時,可能造成其他敏感作物藥害。 六是異常氣候或不利的環境條件,使用除草劑后,遇到異常氣候如高溫、干旱等可能導致藥害發生,影響使用。 同一種除草劑,特別是土壤處理劑,一般須用于玉米苗前,玉米苗齡愈小,對除草劑抗性越強,如40%異丙草·莠SE,是當前市場上比較安全的玉米除草劑,在玉米苗前至苗后3 葉期,用于土壤處理,不僅對玉米安全性好,而且玉米幼苗健壯,葉片黑而肥厚,但如果在玉米5~7 葉期以后使用, 往往導致玉米葉片黃斑至黃枯,抑制生長。
很多玉米除草劑殘效期長, 施用不當時有可能對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危害。如阿特拉津是優良的玉米田除草劑,但它的殘效期很長,對豆類作物又很敏感;38%莠去津SC,在土壤中殘效期長達3 個月以上,若用藥偏晚或藥量偏大,將直接影響后茬(蔬菜等)作物,所以使用時要考慮到下茬作物的安排與種植時間。
除草劑施用方法比較復雜,技術要求嚴格,稍有疏忽,不僅影響除草效果,而且往往造成作物藥害,如有些農民將20%克無蹤、41%農達AS(草甘磷)等滅生性除草劑用于玉米田除草時,不慎重保護玉米,草、苗一齊死掉,有的將土壤處理劑用作莖葉處理,玉米藥害往往嚴重,對雜草卻基本沒有效果。反之,將莖葉處理劑用于土壤處理時,亦沒有任何效果。
每一種玉米田除草劑都有其在一定條件下的正確用量,主要是通過試驗和應用得來的,如40%異丙草·莠SE,在輕壤土玉米田非旱天情況下,每畝180~220 毫升,除草效果理想,低于180 毫升時,往往效果很差,而高于250 毫升,則往往出現藥害。
砂土地對除草劑吸附能力差,易隨水淋溶,粘土地對除草劑吸附能力強。 一般情況下,沙性土壤較黏性土壤用藥少,貧瘠土壤較肥沃土壤用藥量少。 土壤處理劑用量應以砂土、壤土、粘土順序遞增,土壤有機質對除草劑有吸附和分解作用,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應適當增加除草劑用量。 而農民用藥時,往往不考慮這些因素,不論沙土或黏土,不論有機質豐與缺,均用一個劑量,致使黏土地、有機質豐的土壤雜草多,沙土地、有機質少的除草效果好。
任何農藥噴施均需霧化良好,均勻周到,才能有良好藥效。 使用土壤處理劑進行玉米田化學除草,只有霧滴細,水量足,噴布均勻,才能在土壤表面形成藥膜,起到抑制雜草幼芽出土的效果。用水量低。未能按照除草劑說明使用,只圖省事、水量低不能保證施藥均勻、打透,土壤處理后不能形成足夠的封閉層藥膜,雜草幼芽出土時遇不到藥膜就沒有效果。 用水量不足,藥液不均勻,導致雜草泛濫,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此外,整地質量差。土壤封閉時需要地面平整,否則施藥后不能形成均勻嚴密的藥土層, 導致藥效發揮差,引起雜草叢生。
由于我區土地主要是家庭承包到戶經營模式,地塊較小,作物各異,屬于典型的小而全插花種植模式,在噴霧過程中,如操作不慎往往造成相鄰地塊敏感作物如棉、瓜、菜等藥害。特別是使用機動彌霧機噴灑玉米除草劑,飄移現象更加嚴重,如遇有風天氣,往往造成下風向敏感作物嚴重藥害。
大部分玉米田除草劑具有選擇性,同時各類雜草對某種除草劑的耐藥程度不同,如果長期使用一種除草劑,一些雜草被控制了,而另一些雜草會成為優勢種,使玉米田內雜草種類發生變化,因而也加大了化學除草的難度。
經過我們這幾年在忻府區曹張鄉、東樓鄉等地的調研總結了一些玉米田化學除草劑合理使用方法如下:
農業部門應加大對農藥經營者和使用者培訓與指導力度,使他們更多的了解化學除草知識,避免因此而承擔的各種風險。
在農田實際應用中必須要有良好的選擇性,使其在一定用量和使用時期內,能夠防治雜草而不傷害作物。 化學除草劑有滅生性除草劑和選擇性除草劑之分, 選擇性除草劑又有土壤處理劑和莖葉處理劑之別,并有接觸型和輸導型之分。不同成分,不同品種的除草劑,其殺草譜、適應性及對作物的敏感性都有不同,使用前應充分了解各類除草劑的性能,并掌握其適用藥量、適用時期、適當方法、注意事項等,根據土質、氣候、玉米生育期及雜草種類、草體大小等因素正確選擇除草劑品種。 此外,要注意交替輪換使用不同類型與品種的除草劑, 防止連年使用單一除草劑品種,雜草群落會產生抗藥性,影響除草效果。
土壤處理劑應于玉米播后苗前至玉米3 葉期以前雜草2 葉期前施于土壤,充分利用玉米3 葉期前對除草劑耐性強、 雜草幼芽對除草劑最敏感時期施藥。而莖葉處理劑則需在玉米5 葉期以后,實行保護性噴霧,盡量避開玉米植株,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一是依據農技人員指導和農藥說明書,確立該品種在當地玉米某個生育期的用量。二是用土壤處理劑時,砂質性土壤要比粘質性土壤適當降低用量,有機質含量大于3%時,應適當增量。
玉米田除草可于玉米播后苗前,選用土壤處理劑進行地面噴霧,為保證播后苗前土壤施藥有較好的除草效果,要澆足底墑水,精細整地,播后鎮壓后施用除草劑。玉米5 葉期后須選用莖葉處理劑直接噴于雜草莖葉,并一定注意利用行間定向噴霧技術,在噴霧器噴頭處放置保護罩,壓低噴頭順壟噴于草體,盡量不使藥液飛濺在玉米植株上。噴施玉米除草劑用水量要足,一般每畝40~50 千克以上,噴霧須安全周到,不重噴,不漏噴,不隨意增加藥量,用工農-16 型等手動噴霧器噴灑,一般不提倡使用機動噴霧器。
玉米田化學除草劑多數為土壤處理劑,應選擇陰雨天或澆水后,即土壤潮濕時噴施,有利于藥膜形成,提高防效。 為避免玉米田以外其他作物藥害,須選擇無風天氣用藥,并將噴頭壓低,以防霧滴遠距離飄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