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榮
陜西省榆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榆陽區位于陜西省北部,降水量少,且降水集中在7、8、9 月份,所以之前在榆陽區主要種植中晚熟品種的馬鈴薯。 直到近年來,技術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引進、試驗及示范推廣工作,使榆陽區較廣泛種植了可提早上市的夏馬鈴薯代表品種費烏瑞它,現總結出榆陽區夏馬鈴薯費烏瑞它覆膜種植標準化栽培技術,具體如下。
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松、肥力中上等、排灌條件好的黃綿土或綿沙土, 前茬作物以水稻茬口最好,其次以玉米、小麥等禾谷類作物和豆科作物為好,忌重茬、照茬,不得與番茄、茄子、煙草等茄科作物輪作。
播前15~20 天,選擇一級脫毒種薯,保持溫度在15~20℃范圍內催芽曬種,每隔7~8 天輕翻動一次,以保證出芽的均勻性;當大部分薯塊萌動后,切塊或整薯播種,單塊重30~40 克,每塊保證1~2 個萌動芽;切塊時要剔除病爛薯, 每切10~15 刀換一次刀,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 分鐘消毒。
深翻土地,深達20~25 厘米,隨即耙耱,保持土壤表面疏松、上下細碎一致。
結合深翻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6000 千克,尿素35 千克,過磷酸鈣40 千克,硫酸鉀25 千克或莊稼漢牌45%馬鈴薯專用肥85 千克,增施阿維菌素有機肥40~80 千克(可預防爛薯);每畝用毒死蜱2 千克拌土15 千克與基肥一同撒施防治地下害蟲。
從4 月5 日開始,選用90 厘地膜,采用100~110厘米帶型,壟高10~20 厘米即可,每壟種植2 行,按規格起壟、噴藥防草、覆膜提溫。
4 月10 日以株距33 厘米打孔點籽, 深8~12 厘米,點籽時芽眼朝上,點籽后壓實封嚴孔口,每畝播種3600~4000 株。
出苗時早晚查苗、放苗并封嚴苗孔,苗齊后15~20 天植株開始現蕾, 對于底肥不足的田塊每畝追施尿素10 千克,并輕灌水一次。 進入開花結薯期,結合灌水,每畝追施尿素10 千克,隔7~10 天后再灌水一次。 灌水視天氣情況和土壤墑情而定,以保持土壤濕潤狀態為宜。
苗齊后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 以利于提高地溫,消滅雜草;第二次中耕在蕾期進行,此時膜可以揭掉,應深中耕多培土; 第三次中耕在花期追肥灌水后進行,此次中耕不宜過深。費烏瑞它的向光性很強,結合中耕必須培土,以防薯塊露出地表被曬成青色,影響品質。
二十八星瓢蟲用40%樂果乳油或45%氯氰菊脂500~600 倍液噴霧防治1~2 次。
馬鈴薯晚疫病可噴灑45%薯瘟消600~800 倍液,或53%金雷多米爾錳鋅600~800 倍液,或66.8%霉多克600~800 倍液等藥劑交替防治。
7 月中、下旬,大部分植株開始枯黃時,塊莖停止膨大,植株到了成熟階段,即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