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美萍
內蒙古氣象局信息中心
淺談氣象資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問題
賀美萍
內蒙古氣象局信息中心
對氣象資料檔案管理進行數字化是當前氣象事業科技發展的必然要求。重視氣象資料檔案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總體規劃,建設好氣象資料檔案信息網站,使氣象資料檔案信息化符合國內外的標準,并不斷提高氣象資料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適應氣象現代化的發展需求。
氣象資料 檔案管理 信息化 建設
所謂“氣象資料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氣象資料檔案管理的模式由原來的以紙質氣象資料檔案保管作為重點,轉向通過信息化形式向社會提供氣象資料服務作為重點。實現氣象資料檔案實體的信息化,可以對氣象資料檔案信息資源進行分類、分析、提取和加工,能提高氣象資料檔案管理效益。與傳統的氣象資料檔案資料相比較,電子氣象資料檔案更便于保存、查詢,并且,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快速傳遞,從而提高氣象資料檔案管理的利用效率,降低檔案管理成本。
在氣象資料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總體規劃制定之時,應服從服務于氣象事業現代化發展的戰略。在分析氣象事業自身的特點與發展目標的基礎上,深入調查和科學論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氣象資料檔案管理信息化長遠規劃及近期計劃,形成一個規模較大的網絡管理模式,推動氣象資料檔案信息化協調發展。另外,還應注重系統實際應用的效果,重視系統對氣象事業單位信息服務的目標支持,強調系統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給未來發展留下擴展空間。
氣象資料檔案網站是氣象檔案部門在網上建設的信息站點,一般以網頁形式給人們提供相關的氣象資料檔案信息和服務,進行氣象資料檔案信息的網上咨詢、查找、電子文件的實時歸檔及直接提供使用。這是氣象資料檔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同時,也是氣象資料檔案數字化的重要標志和重要手段。
在氣象資料檔案的信息化建設之中,應該把氣象資料檔案的管理系統納入氣象事業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構建一個一體化系統,把氣象各個部門的氣象資料信息統籌考慮進去,實現氣象資料資源共享,從而獲得氣象資料檔案管理的綜合效益和社會效益。
還應選用那些使用有升級能力和開發能力的氣象資料檔案信息管理系統,這是實現氣象資料檔案管理信息化的一種重要條件。軟件適應了網絡管理的需求,具有強大的檢索功能,才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的優勢。建設氣象資料信息檔案的網站時,要選用標準化的設備。選用的產品應符合當前國內外的相關標準,最好是當前或未來的一些主流產品,能夠得到國內外一些實力雄厚的軟、硬件公司或廠家的支持,以保證其升級換代,減少重新開發的成本。設備的設置應盡量合理化,要考慮到網絡吞吐能力、響應時間和傳遞速度等等。
氣象資料檔案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是進行氣象資料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對氣象資料檔案原件進行保護的一個重要方式。氣象資料檔案數字化應該通過使用先進的信息手段,把氣象資料檔案部門的各種物質載體形式加工轉化成數字化的信息,建立起氣象資料檔案全文數據庫和檔案目錄數據庫,并在網上發布,以提供服務。館藏氣象資料檔案的全文數字化并不是對所有館藏進行全文數字化,而是對館藏的氣象資料檔案資源數字化進行整體分析,以突出重點,進而逐步解決。建成數字氣象資料檔案館也不意味著傳統的檔案館要消亡,兩者應長期共存,相互補充。
規范化、標準化是進行氣象資料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衡量氣象資料檔案管理工作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氣象部門在進行氣象資料檔案管理信息化時,應該按照國家推薦信息化管理的標準,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和特點來制定內部的管理標準體系,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完善。氣象資料檔案目錄數據庫,應既符合國家的標準,又有利于實際的操作。應對氣象資料檔案的內容、著錄項目、數據庫結構和格式等作出統一的規定,還要對氣象資料檔案數據庫管理的軟件、硬件的文檔格式、數據指標等進行統一規范。使得將來電子目錄入氣象資料檔案館之后能實現數據的共享,解決因軟件的不同而帶來的數據無法轉換或者不能讀取的問題。
氣象資料檔案人員應該更新觀念,調整心態,不斷學習并掌握必要的網絡知識和技術,對紛繁復雜的網上信息進行標引、分類和有效管理,使氣象資料檔案信息能充分發揮最大的開發利用價值,滿足各單位的科研、管理和生產的最大需求。
對氣象資料檔案進行數字化管理是當前氣象事業科技發展的必然要求。要重視氣象資料檔案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檔案數字化管理的總體規劃,建設好自己的氣象資料檔案信息網站,使氣象資料檔案信息化符合國內外的標準,并不斷提高氣象資料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適應氣象現代化的發展。
[1]林曉娟.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信息技術.2012 (7).
[2]方芳,李書錦,姚路明.淺論電子檔案與傳統檔案管理的差異和共性[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2).
[3]唐明利.淺議網絡時代的檔案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