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強 王秀麗
包頭市農牧漁業經營管理站
包頭市為加強信息化建設,針對全市蔬菜價格信息監測工作的需要,根據全市農牧業生產發展狀況和趨勢,按照區域分布情況,選擇在土右旗、東河區、九原區設置了蔬菜價格監測點,分別是東河區沁園蔬菜水果產銷專業合作社、九原區包頭市哈林福順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土右旗心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這些監測點都是在當地具有一定生產規模, 產銷量大,有代表性,基本能夠反映當地監測對象的價格水平,并有較好的管理水平,監測點均實現電腦聯網,按時報送,以便保證數據的時效性。 依據包頭市蔬菜的生產、銷售的特點,現就2014 年價格監測情況進行分析如下。
本年度監測的蔬菜共有15 種, 經過對各蔬菜2014 年銷售量、銷售額、平均價格、銷售時間等內容的監測,分析如下:
番茄銷售量為945259 千克, 同比減少58.08%,銷售額為2998597 元,同比減少46.77%,年平均價格為3.17 元/千克,同比增加26.80%,銷售時間為12 個月, 同比增加33.33%; 黃瓜銷售量為549459 千克,同比增加20.07%, 銷售額為1109719 元, 同比減少15.987%, 年平均價格為2.02 元/千克, 同比減少29.86%,銷售時間為10 個月, 同比持平;青椒銷售量為122621 千克,同比增加24.77%,銷售額為240633元,同比減少25.09%,年平均價格為1.96 元/千克,同比減少40.06%, 銷售時間為12 個月, 同比增加100.00%; 尖椒銷售量為135977 千克, 同比增加4.71%,銷售額為297116 元,同比減少35.74%,年平均價格為2.19 元/千克,同比減少38.48%,銷售時間為12 個月, 同比增加100.00%; 芹菜銷售量為452305 千克, 同比減少21.69%, 銷售額為476644元,同比減少47.78%,年平均價格為1.05 元/千克,同比減少33.54%, 銷售時間為11 個月, 同比增加10.00%; 茄子銷售量為76620 千克, 同比增加575.07%,銷售額為117852 元,同比增加216.55%,年平均價格為1.54 元/千克,同比減少53.05%,銷售時間為6 個月, 同比增加200.00%; 豆角銷售量為117812 千克,同比減少0.41%,銷售額為778902 元,同比增加1.89%,年平均價格為6.61 元/千克,同比增加2.32%,銷售時間為12 個月, 同比增加71.43%;菠菜銷售量為151497 千克,同比減少11.16%,銷售額為402207 元,同比增加16.87%,年平均價格為2.65元/千克,同比增加31.19%,銷售時間為12 個月, 同比增加9.09%;生菜銷售量為133384 千克,同比減少22.40%,銷售額為458465 元,同比減少17.69%,年平均價格為3.44 元/千克,同比增加6.17%,銷售時間為11 個月, 同比減少8.33%;小白菜銷售量為49746 千克,同比減少39.85%,銷售額為90898 元,同比減少34.18%, 年平均價格為1.83 元/千克, 同比增加9.58%,銷售時間為4 個月, 同比減少50.00%;油菜銷售量為135374 千克,同比減少71.33%,銷售額為244286 元,同比減少69.75%,年平均價格為1.80 元/千克,同比增加9.00%,銷售時間為12 個月, 同比持平;茼蒿銷售量為43642 千克,同比增加7.97%,銷售額為133287 元,同比增加5.02%,年平均價格為3.05元/千克,同比減少2.87%,銷售時間為7 個月, 同比減少12.50%; 香菜銷售量為26840 千克, 同比減少9.44%,銷售額為142937 元,同比減少15.61%,年平均價格為5.33 元/千克,同比減少6.65%,銷售時間為10 個月, 同比增加25.00%; 油麥菜銷售量為66084千克,同比減少35.22%,銷售額為275820 元,同比增加2.76%, 年平均價格為4.17 元/千克, 同比增加58.56%,銷售時間為9 個月, 同比減少10.00%;小圓菜銷售量為132782 千克,同比減少16.83%,銷售額為93407 元, 同比減少19.47%, 年平均價格為0.70元/千克,同比減少4.11%,銷售時間為6 個月, 同比增加20.00%。
由高到低排序是西紅柿>黃瓜>芹菜>菠菜>尖椒>油菜>生菜>小圓菜>青椒>豆角>茄子>油麥菜>小白菜>茼蒿>香菜, 銷售量最高的西紅柿與最低的香菜相差918419 千克,全年共銷售3139402 千克,同比減少35.63%。 各蔬菜同比中,最大的是茄子,最小的是豆角,增加的有5 種(黃瓜、青椒、尖椒、茄子、茼蒿),減少的有10 種(西紅柿、芹菜、豆角、菠菜、生菜、小白菜、油菜、香菜、油麥菜、小圓菜)。
由高到低排序是西紅柿>黃瓜>豆角>芹菜>生菜>菠菜>尖椒>油麥菜>油菜>青椒>香菜>茼蒿>茄子>小圓菜>小白菜, 銷售額最高的西紅柿與最低的小白菜相差2907699 元, 全年共銷售7860770 元,同比減少34.38%,各蔬菜同比中, 最大的是茄子,最小的是豆角增加的有5 種(茄子、豆角、菠菜、茼蒿、油麥菜),減少的有10 種(西紅柿、黃瓜、青椒、尖椒、芹菜、生菜、小白菜、油菜、香菜、小圓菜)。
由高到低排序是豆角>香菜>油麥菜>生菜>西紅柿>茼蒿>菠菜>尖椒>黃瓜>青椒>小白菜>油菜>茄子>芹菜>小圓菜,銷售價格最高的豆角與最低的小圓菜相差5.91 元/千克, 各蔬菜同比中, 最大的是油麥菜,最小的是豆角,增加的有7 種(西紅柿、豆角、菠菜、生菜、小白菜、油菜、油麥菜),減少的有8 種(黃瓜、青椒、尖椒、芹菜、茄子、茼蒿、香菜、小圓菜)。
銷售時間最長的是12 個月, 有6 種蔬菜, 分別是:西紅柿、青椒、尖椒、豆角、菠菜、油菜,較2013 年增加了4 種,銷售時間最短的是4 個月,是小白菜,較2013 年多2 個月,同比增加17.74%,各蔬菜同比中,最大的是茄子,最小的是油菜,增加的有9 種(西紅柿、青椒、尖椒、茄子、芹菜、豆角、菠菜、香菜、小圓菜),減少的有4 種(生菜、小白菜、茼蒿、油麥菜),持平的有2 種(黃瓜、油菜)。
經過對全市2014 年和2013 年15 種蔬菜銷售情況分析,2014 年銷量增加的4 種蔬菜,其價格均為下降;而銷量減少的11 種蔬菜,價格上漲的有7 種,且上漲的幅度大,減少的有3 種,且下降的幅度小,總體趨勢為上漲;2014 年銷量較2013 年減少, 而價格卻上漲。
從上述的分析看,2014 年收益下降, 價格偏低,原因有如下幾方面:第一,與工業經濟普遍下滑有關,市場消費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二,隨著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斷提高,就業形勢嚴峻,加上國家惠農政策的出臺,掀起了進城務工農牧民的返鄉潮,故蔬菜需求量也隨之下降,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第三,隨著土地流轉和農村經營體制的轉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漸成主流,部分投資者已漸漸轉向農村牧區,集約化生產,使生產成本趨低,直接影響市場價格;第四,由于蔬菜扶持政策的出臺,多地種植蔬菜的積極性提高了,使市場供需發生變化,需求減少,收益和價格必然下降;第五,秋季大批量上市,導致蔬菜囤積滯銷,有的菜價竟低于起菜工費,菜農索性種菜不起菜,寧愿爛在地里,也比低價賣出少虧損一些,大大挫傷了菜農的積極性;第六,冬季種菜,受當地氣候環境影響,由于冬季氣溫太低, 即使投入大量成本采取保溫,但仍無法實現高產, 而外地蔬菜由于氣候環境的優勢,省去保溫的這塊占比較大的成本, 且能實現高產,加上交通與信息的便利,市場調度能力強,只要價格上有比較優勢,外地蔬菜很快就能補給進來,使當地菜農利益受到損害;第七,由于外地的自然條件好,又有長年種植蔬菜的歷史和經驗優勢, 技術產業化程度高,競爭優勢高于本地。
蔬菜銷售方面,產銷組織化程度低,因信息壁壘、溝通不暢出現菜農賣難和消費者買高并存的困局,致使產銷脫節、供需失衡,需建立農畜產品品牌培育機制,對“菜籃子”市場信息化建設上投入少,缺乏有效調控手段等,建議加強市場與農情監測,及時提供科學、正確的生產銷售決策依據,讓農民嘗試新品種,增加蔬菜品種,避免盲目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的多樣化,要引進種植業保險,降低農業生產風險,盡快形成蔬菜貯藏、保鮮、加工的產業鏈條,及時消化市場過剩產品,保護菜農利益;采用“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形式,同時利用家庭農場、種植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規模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