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連東
觀“勢”知業
文/白連東
孫子認為,取勝的關鍵在于對“勢”的把握,戰爭如此,企業發展亦如此,個人生命價值的實現也是這樣。
善奕者,謀勢不謀子。“勢”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智者說,“勢”的源頭在那濃霧深鎖的歷史深處,如同奔騰的江河,在九曲十八彎的河之上游總能尋覓到蹤跡。
你和我皆生活在時代大勢裹挾的洪流中,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樂不樂意,都無法逆轉或挑選,必須順應。“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這也是一種智慧的生存方式。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智,去觀察和感知“勢”的到來和方向,在時勢的激流險灘中定位自己、豐富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擁有一份不一樣的人生。
觀“勢”需讀史,讀史可以知興替。有歷史學家認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過去是現在的根據,現在包含著過去、預示著將來。明晰眼下的大勢,除了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領導人的講話精神捻熟于心外,最好也能夠讀讀中國的經濟發展史。
有一位叫羅納德·哈里·科斯的英國百歲老人,以實地調研為基礎,參考國內外眾多文獻,根據多年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跟蹤觀察和對市場經濟長期理論思考,和他的助手王寧一道,對中國從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轉變到如今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過程,進行了令人信服而詳盡的解讀,成就了中國改革一家之言,于2013年出版了《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這本鴻篇巨制。這本書被香港大學教授許成鋼評價為:“無論在當下還是未來,本書都是經濟學及研究中國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如果你想“撥開云霧見天日”,清醒而理性地判斷未來的發展大勢,置身大勢中游刃有余地拓展事業,這本書或許能夠給你帶來啟發和思考。這本書的作者還是199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產權理論的創始人。
竊以為,這本書能呈現給你如下三個特點:一是脈絡清晰。它簡明扼要地勾勒出1949年以來,尤其是1976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從一個市場和企業家精神被禁錮而貧困潦倒的國度,成功地轉型為一個市場開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經濟重鎮。向世人揭示了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向讀者展現了中國走向現代市場經濟的曲折險途和波瀾歷程。
二是視角獨特。有人把這本書稱為經濟版的《論中國》,作者的立場獨立,敘述客觀全面深刻,很有說服力。閱讀的過程中,你能切身地感受到一位百歲老人站在全人類發展的高度,拋開主義之爭,用生存和發展的眼光來贊賞一個擁有占人類總人口20%的國家的經濟發展的輝煌大業。同時還以歷史主義視角為基礎,輔之于產權、契約、交易成本等制度經濟學幾大關健概念作為分析工具和概念框架,針對中國經濟改革提出了一整套合理化解釋。
三是觀點新穎。作者認為,中國的市場經濟轉型之路是由兩種力量推動的,一個是來自政府主導的改革,要把中國變成“現代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另外一種即所謂的“邊緣革命”,“將私人企業家和市場的力量帶回中國”。政府主導的改革集中在提高國有企業的激勵上,而“邊緣革命”則給中國帶回了私人創業精神和市場力量。這兩股力量相互推進中國經濟往前發展;作者還對“錢學森之問”、計劃生育等領域闡述了自己的獨特看法。
孫子認為,取勝的關鍵在于對“勢”的把握,戰爭如此,企業發展亦如此,個人生命價值的實現也是這樣。沿著這本書描述的中國經濟發展軌跡,我們能夠感知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大勢,置身其中,乘勢而為,我們可以書寫無愧人生。
(作者單位:中航工業導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