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專屬的理想家園,那里是我們夢想啟程的地方,也是我們心靈最美的歸宿。常有人言,“買房置業的過程就是一段尋找精神家園的旅程,怎樣的居所與自己最契合得靠緣分。”在這個深秋,能夠邂逅海達·如意金岸想必也是一件浪漫又幸福的事兒。
時光停留在深秋,這個文人筆下浪漫多情的季節。大自然用充滿溫情的筆墨勾勒出了一個個美麗迷人的景色。此時對于身處繁華都市的人而言,遠離喧囂,尋覓一處幽靜之所,看天高云淡,聽水流潺潺,著實令人愜意。而對于打算此時買房置業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其實,理想的居住生活不過是有一處寧靜的居所,同時又不會遠離繁華都市,若即若離,恰到好處。正所謂,離城而不離市。
寧靜的去處
曾經,李嘉誠先生的一句“地段、地段、還是地段”,被奉為“購房真經”,力壓價格、配套、戶型等要素拔得頭籌,成為置業首要考量因素。可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購房真經”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居住環境越來越受到置業群體的重視。
在歷次的采訪調查中,記者發現,購房者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正變得越來越高,有些甚至有點矛盾,既希望遠離城市的嘈雜喧囂,又不愿錯失都市的方便繁華。顯然,這很難在中心城區達成。縱使尋覓到了居所,也基本是別墅、洋房,恐怕也少有人能夠承擔其高昂的價格。
那么,如何在二者中求取平衡?到哪里去尋那寧靜的居所?海達·如意金岸的業主李先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買房,不僅僅為了居住,還有生活。”李先生在青島經營著一家二手車銷售公司,起初為了工作便利,在市區內購置了一套兩居室。但是,隨著事業越做越大,以及小寶貝出生,原本的兩居越顯狹小,換房子的念頭也就油然而生。
“現在換房子更多考慮的是環境。”整日忙忙碌碌地在擁堵的城市中心穿梭,讓李先生產生了逃離城市中心的想法。“也許是年紀大了,周末就想靜靜地呆在家里,看看書,喝喝茶,看看窗外的風景,或者帶孩子下樓走走,呼吸清新點的空氣。”
起初,李先生的視線一直停留在青島的主城區,“李滄、城陽的房子都看過,可價格并不低,對于我們這一行業,對資金的需求比較大,選擇主城區勢必會占用大量的資金,所以,一直猶豫。直到我的一些朋友紛紛都搬到膠州新城來,我才動了念頭。”經過實地考察后,李先生深深地愛上了這一片寧靜的去處。
“在這里,是真正的‘離城不離市,走跨海大橋很快便可通達青島主城區,所耗時間絕不比從嶗山區堵到市南區多,出行十分便利。”海達·如意金岸的營銷人員介紹,“項目位于‘長河入海、湖波瀲滟的國家級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位置,擁有‘母親河、母親灣積淀下的深厚文化底蘊與人文情懷、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觀海聽濤、自然天成的風水寶地。”
當然,說起膠州濱海新城,不能不提當地出眾的水系資源。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里,河流的珍貴無須贅言。人們總是喜歡回味童年,追憶故鄉清澈的小河以及河邊美麗的金柳,回想那些年簡單而美好的小幸福。
河道縱橫的膠州濱海新城,無疑給了人們一個追憶似水流年的機會。水系環繞的海達·如意金岸更是近水樓臺,坐擁一灣(膠州灣)、兩湖(如意湖、金湖)、三河(大沽河、躍進河、洋河)之生態景觀。
在這里,你不僅可以聽一聽小區里的清脆鳥鳴,還可以聞一聞水岸綠地旁的幽幽花香,體會低碳、質樸、寧靜帶來的別樣的美。
對于那些有著“在水一方”夢想的都市人而言,置業在此,“枕水而居”豈會不如意。
起步正當時
說到這,我們不得不為海達·如意金岸的掌舵者的先知先覺豎起大拇指。與很多偶然不同,“如意金岸”矗立在這片濱海新城是個必然。
當時空跨越到2010年,海達與產業新區簽訂了20億元的大市政基礎工程BT合作協議起,這個老牌鹽企便已開始漸漸地朝著地產轉身,并于2011年成立海達地產,立足濱海新城,滿足人們對于美好居住環境及自然情懷的追求。而今看來,城區的發展也印證了海達人的眼界。
走在濱海新城,詢問路人,“現在膠州哪里最熱鬧,發展最好?”許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當然是海達·如意金岸那里。”確實,隨著地鐵、跨海大橋連接線的落地,膠州國家級開發區已真正納入青島半小時都市生活圈。
由如意金岸等樓盤組成的濱海新城板塊已經是“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區域。年產值逾千億元的60多個重點項目已在這里落地、開工、投產;西安交大研究院,青島幼兒師范、中加國際學校及2所高中、4所初中、8所小學、360畝膠州最大的醫療中心正相繼落地、運轉,現代商業配套已呼之欲出。日益顯現的美好前景和按捺不住的發展速度,已經漸漸掩飾不住這塊“石中翡翠”潛藏的價值。
產業的集聚與發展,勢必帶來更大的人流涌入。據了解,未來將有38萬人口生活在這一區域。人流的集聚勢必帶來商流,而商流的匯聚又將帶來客流,在青島地鐵以及新機場的輻射帶動下,區域的價值可想而知。
這也難怪,海達·如意金岸會如此備受市場矚目與認可了。
下一站的精彩
軌道交通對于城市的魔力,有目共睹。
軌交可以讓城市變得越來越大,讓距離變得越來越不是問題。對比國內外大城市的發展,不難發現,軌交所到之處,一切都開始發生變化,而這便是軌交的魔力。倘若在城市軌交的基礎上,再疊加機場等元素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一定是城市脫胎換骨般的新生。
而對于生活在青島的我們,眼下并未真切感受到軌交的魔力,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于美好未來的憧憬。城市發展變遷帶來的巨變,我們并不陌生。
以1992年的東部大開發為例,我們親眼見證了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房價更是層層爬高,如今回首,有多少人為錯失這一機遇而悔恨終生?試問,浮山新區的今日早年又有誰能料到呢?
在城市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一個城市郊區的范圍是在不斷變動的,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勢必會產業越來越多的置業需求。在城市中心區飽和的情況下,郊區盤承擔著分散居住壓力的重任。
不可否認,低廉的價格,優越的自然環境一直是郊區盤的核心競爭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剛需置業。
與此同時,郊區盤同樣適合想要購置養老房的置業群體。“爸媽年紀大了,想把爸媽接到家門口養老,主城區價格太高,承受不起,膠州很不錯,離得也近,價格也合適。”在海達·如意金岸售樓處,外地來青工作的于先生認真地了解項目情況,準備為父母買一套養老房。在于先生看來,置業在此,不僅周末或者小長假,可以帶孩子來相聚,爸媽也有自己的空間,生活得更加愜意。而且,可以隨時走動,便于相互照顧。“地鐵一通,以后會更加便利。而且,我覺得未來這里一定會升值。”要知道,這一群體并不在少數。
“項目緊鄰規劃的12號地鐵線出入口,可直接融入青島地鐵網,通達全市;跨海大橋連接線也開工在即;項目距離建設中的膠東國際機場10公里左右;區內雙積路等公路交通網縱橫交錯,且東聯紅島新區,南接西海岸新區。”海達·如意金岸營銷人員說,“現在正處在價值的洼地,此時選購十分劃算。”
如今的12號地鐵線可算是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沿線周邊區域的許多配套環境甚至還面臨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其短期內對樓市的刺激或許有限,但即便如此,多數人對其為了依舊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事實上,與青島其它區域不同,膠州樓市多年來一直較為平穩,多為本地需求,如今隨著軌交的到來,在本地需求旺盛的基礎上又將加入外來需求,兩種需求合力,市場行情勢必將出現重大轉變。
確實,假以時日,郊區也終將不再是郊區。在價值洼地時期出手,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更何況,在膠州,海達從來不缺少擁躉。它的下一站,注定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