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劃前言
如果一個職業能夠用淡定從容、博古通今、思維敏捷、能言善辯這些詞來形容的話,那這個職業非外交官莫屬。
拋開這些形容詞,他們所經歷的更多的是沒有硝煙的“外交戰爭”:回望新中國建立初期,周恩來總理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舌戰群儒,在而后的1955年萬隆會議上,更是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協和萬邦的外交藝術,數次力挽狂瀾,將會議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異、和平共處精神的勝利;近到2015年,駐英大使劉曉明舌戰BBC著名記者,漂亮回擊犀利問題,闡明中國立場。無不如此。
自從周恩來贏得“外交舞臺第一流人物的地位”之后,陳毅、錢其琛、唐家璇、楊潔篪等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的60多年中,相繼活躍于外交界,作為一國代表的外交官,他們通過公共外交向世界展示中國自信、務實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李肇星是這耀眼的外交群星之一員。這位從膠南農村走向國際舞臺的外交官,在其數十載的外交生涯里,見證和參與了許多外交大事件和經典瞬間。他也被外界譽為“詩人外交家”。2015年11月1日,在由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李滄區委宣傳部、青島出版集團主辦,商周刊社承辦的新一期“青茸悅讀·悅心大講堂”上,李肇星充滿睿智的演講讓現場觀眾分享了他一路走來的人生故事。兩個多小時的講座,是一次人生經歷的分享,也是長者對后輩的人生忠告。
中學是我最幸福的時代
今天這個日子讓我感到特別幸福。1955年我從膠州灣對面膠南縣的--+貧困鄉村來到青島,那時我第一次見到城市,第一次見到火車,第一次見到碼頭,第一次見到電影院,到今天是60周年。
特別幸福的是又一次來到一個中學,我個人的體會是,初中、高中是人生最幸福的,最快樂的,也是最重要的時代。快樂是因為有機會聽那么多好的老師講課,幸福也是,原來不知道的事一上課好像知道了一點。快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初中住校,期中考試和年終考試完就可以回家看從小那么溺愛我的姥娘、奶奶。我小時候是特別不受歡迎的孩子,當地話叫“不叫人的孩子”。我經常叫的一個是俺娘,一個是俺姥娘。因為我姥姥在我上初中之前,一直把我當她唯一的好朋友、好伙伴、好玩具,唯一歡迎我的就是我姥姥,我們兩個人算是相依為命吧,睡在一個炕上,一塊兒吃飯。后來上了初中,我姥姥就哭著不讓我上中學,“上中學干什么,和我在一起多好,小學畢業就可以到生產隊當會計,多好,還上中學干什么?”
上了中學才知道,初中、高中特重要。當年,上課的時候,好好聽老師講,下了課就玩兒,最喜歡玩的就是打籃球,但是自己長得不高,籃球打得不太好,但是我在班上還是主力,所以我的外號就是“8號”。我另外喜歡的項目是短跑,我們那個中學太小,什么都沒有,只能跑步。乒乓球在地上打,就在水泥地上畫條線,然后我讓爺爺找塊木頭板子,就那么個條件。初中一年級,我們那個年級兩個班大概不到90人,80多個男生,我60米的短跑成績,光榮地得到過冠軍。初中一年級上學期,剛剛還不到13歲,紀錄就是60米8秒半,所以我第二個外號就是“8秒半”。
知識面前,我是永遠畢不了業的中學生
參加工作50多年來,我有兩個最重要的身份,在祖國面前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這是我給自己的定義;在知識面前,是永遠畢不了業的中學生。這么多年,越老就覺得自己越無知,所以也愿意學習。
我4天之前剛從北歐的一個國家回來,是瑞典,它的首都叫斯德哥爾摩,我以前去過好幾次,但是不知道斯德哥爾摩是什么意思,趕快請教,這才知道斯德哥爾摩的詞源。
我原來就有兩次發現自己特無知,第一次是一上中學,那時候很幸福,但是也養成了一個毛病。因為我是我們那個鄉所有村的第一個初中生,也是第一個高中生,所以就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這就是很大的一個危險、毛病。你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這就快出問題了。還好1959年糊里糊涂地上了北大。
到了北大的第二天,這個毛病就解決了。那天臨時去學校小賣部買點練習本,結果發現太有意思了,全國有名的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在那里排隊,全國有名的、印度人特別崇拜的大學者季羨林先生也在排隊。我當時不認識,同學偷偷告訴我你看那是誰誰誰,那是誰誰誰,覺得自己太可笑了,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覺得自己還是個人物了。因為當年從膠南縣考去的只有我一個,覺得自己很像回事,但是一看大家、老師們是這樣的態度,對我們鄉下孩子還那么謙和,一塊兒排隊,所以覺得自己非常無知,態度比高中畢業的時候好一點。
還有一次,陪著朱镕基總理在美國訪問,他要到他的母校清華大學的姊妹大學、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去演講,朱镕基總理問我,“你幫我解決一個難題吧。我演講當中想用一個詞,就是咱們中國、外國的運動員都喜歡穿的運動鞋,叫耐克”。我沒有穿過,所以不知道。朱總理說:“聽說你是學英文的,我看到耐克在外語中的拼寫是NIKE,根據我學的英文,發音規則,它是開音節,應該讀['naiki],后面是不發音的,為什么美國有的人念尼克,有的念耐克。”麻煩了,我學英文這么多年,都不知道,慚愧。我說,總理對不起,我學得不好,不知道什么意思。這時發現自己是多么無知,這么普通的鞋,都不知道意思,發音也不會,總理要去演講,怎么辦?沒有辦法,我就到處請教。請教了半天,真巧了,有一個大公司的人,他就和那個造耐克鞋的公司有關系,這個人也愛學習,他告訴我,“這個耐克原文不是英文,也不是法文,而是古希臘文,在古希臘文里念尼克,也有個別人念耐克,它的意思是勝利的女神,所以運動員愿意穿,把勝利女神披在身上,或者穿在身上,是這么來的。”所以我趕緊向總理匯報,沒有耽誤他的演講,救了我一把。
記得我剛到美國工作時,做了中國駐美國的所謂特命全權大使。中國把美國的國會山翻譯成CAPITOL,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還好,我覺得特別幸運的是咱們都是山東人,山東有個老鄉——孔子,他說過一句話,也是我們今天的學習方法,就是見什么都問。好多人誤會,說你這個人就愛考人,不是的,我都是自己不知道才請教的。所以我到了美國,見了人就問,你們這個國會山是什么意思?問了三年,沒有一個人知道。后來在回國前,去向一系列的官員告別。在去向美國的財政部長告別之前,別人就說這個老太太可非同一般,特別有學問。所以我就利用這個機會問她,我說我現在很快就離開美國了,我向你請教,你們這個國會山怎么叫CAPITOL呢?和那個首都差一個字母,兩個詞之間有什么關系嗎?這個老太太特別虛心地說,“我原來知道,現在忘了,但是還好,我的部長助理肯定知道”,她一個電話把部長助理找來,他才告訴我,原來美國建國的時候,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決定,把首都放在現在的華盛頓特區,后來建了國會大樓,美國人也愛面子,這個國家太年輕了,搞國會怕別人笑它,才用一個古老的名字,所以用了一個古羅馬的詞,這個羅馬的詞古代就是山的意思。結果中國哪個翻譯特別有學問,知道這個事,就沒有把國會大廈翻譯成國會大廈,而是翻譯成國會山。所以為了這個問題,我3年期間不斷問美國老師才問出來,你說自己多無知啊,而且有這種學習機會的人很少。我在告別美國的時候才有機會學會了。
想學習隨時都有老師。孔子有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吾師”,我想,怎么三人行呢,兩人行也可以是我老師,不是正面的老師,也可以是反面教員啊。這樣就可以多學習,特別是注意向老百姓學習。我現在回頭想想,感到慚愧的是向我們村里的鄉親們學習不夠。
不久前我在美國看了一個故事,說美國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的一句名言,也是他的主要發現,是一個好的企業家,要做到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也不要把雞蛋放在太多的籃子里,這個理論獲得諾貝爾獎了。我想這是什么啊?我老奶奶就會這個,她一天學沒有上,不識字,小腳婦女一輩子在菜地里勞動,92歲還給我補衣裳。我上初中就離開家住校了,她弄幾塊錢、幾毛錢給我,然后說“孫子,你別弄丟了”,還不放心地說,“我給你縫到口袋里吧”。還不縫在一個口袋里,縫在三個里。這不就是諾貝爾獎發明嗎,所以一定要向群眾學習。
我們也要記住習主席所講的,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要永遠虛心學習各國人民的優秀文明成果。比如說非洲,我覺得非洲人民的善良、樸實非常值得學習。他們那里過去不太發達,但那里的老百姓很好,那里土地也非常富饒美麗,我在非洲待了9年,我夫人在那里11年,都覺得非洲人民好多東西值得學。40年前我們在那里工作,交通不發達,郵電不發達,有幾元錢要送給老家,送給我媽,送給我奶奶,但沒法寄。在非洲,你就可以在大路上等,碰到人就問,“先生,女士,你要到哪里去,那個地方離我家不遠,我有一封信和幾元錢,你幫我帶回去吧”,在非洲就可以這樣。現在中國馬路上,一個老太太倒下了,沒有人敢扶,所以我們要學習非洲老百姓的樸實。
我們的企業家到國外也應該響應習主席的號召,學習別人的優點。有的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把偷偷給當地官塞錢、不繳稅這些壞毛病帶到非洲,到瑞士旅行時浪費糧食,在國際上給中國的外交帶來負能量。相反的,我要說韓國總統樸槿惠的故事給年輕人聽聽。她的爸爸是總統都很講究節約。她家里用的馬桶,沖水蓋上面還放上一塊磚頭,這樣就可以節約用水。真得好好學習一些好的習慣和節約的傳統。
我把學習當做開大商店,這是一種理念。開百貨公司,往往不只有一百種貨,而是一千種甚至一萬種,但有的顧客還是有意見,有的東西你還是沒有。所以多學習,學無止境,永遠不夠用。
總而言之,越老,走的路越多,你會發現自己越無知,越需要不斷地認真學習。向老師學,將來工作了向群眾學,當然也向領導學等等。
熱愛祖國才能贏得尊重
愛祖國,要從愛家鄉開始。家鄉是偉大祖國最可愛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最早熟悉的一部分。這51年來,我算了算,全世界190多個國家當中,我去過185個,比我們富的至少80個,漂亮的有好多,值得學習的東西都很多,但是不管到哪個國家,在我心里最可愛的還是偉大的祖國——中國。中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各國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我們是主持公道的,是愛和平的,就像在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典禮上,習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講的三個口號,我當時在現場是含著眼淚聽的,就是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所以我們就是要愛這樣一個偉大的祖國。
我在工作中還發現,一個不愛自己祖國的人沒有朋友,人家不愿意和你交往。我把這些體會告訴年輕干部,跟外交部沒有結婚的年輕人說,你們將來要找對象,一定得找第一是愛國的,他連祖國都不愛,他能只愛你嗎?
我在美國交往的最好的美國朋友,都是斗出來的,吵出來的。有一位女國務卿,叫奧爾布賴特,1993年我們兩個都各自代表國家,擔任聯合國和聯合國安理會的代表,我們兩國都是常任理事國,她是美國代表,我是中國代表,我們經常吵架,但兩人都比較坦率,私下還是好朋友,我們兩個互相肯定的其實就是一點,她告訴我的,“Lee,我就贊成你那么愛中國”,我也說“奧爾布賴特,我也贊成你那么愛美國”。后來她成為國務卿,我成了外交部部長,又都是一塊兒干外交了。到外交部之后,有一次跟她談話,我說我們是好朋友,我跟你說知心話,千萬不要再在日內瓦提那個攻擊中國、造謠誣蔑中國的議案了,你一提,我肯定得奮起反擊,盡管我們個人是朋友,我也毫不留情地反擊你。結果人家很厲害,她說,“Lee,我謝謝你我跟說實話,我也跟你說實話,我知道我們再提的話,你們還會把我們打敗,但是把我們打敗我們還是要提”。所以我發現真正熱愛自己國家的人,別人才有可能尊重你。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一位領導去演講,里面說了一些對我們祖國不客氣、不禮貌的話,我們20個留學生起來質問,“你美國人說話為什么不算數?我們有三個聯合公報,你們美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要相互尊重,可是你現在講的話是什么樣子?”中國的學生真了不起,在美國有名的大學里批駁一個到學校去演講的美國領導人。結果呢,學校不僅沒有批評他們,而且肯定他們,這樣敢說真話的學生,就算是校長、老師不一定支持他的觀點,但一定會肯定他。
另外的例子就是我的一個好朋友,翟雋,現在的駐法國大使,他是開羅大學畢業,阿拉伯文比一般的阿拉伯國家的人都說得好。但是我最欽佩這個年輕戰友的是這樣一件事。有一年,福建省的8個農民工在伊拉克被綁架,消息傳到首都,中央要求外交部想辦法趕快營救這8個老百姓。我聽了以后,馬上召開外交部的緊急會議,成立一個緊急營救組,但首先需要一個組長,要特別愛祖國,特別愛老百姓,又有特別高的外交水平和阿拉伯語水平。當然主要是前面兩個。我說誰愿意報名?當時主管中東地區的西亞北非司的司長,就是翟雋,他馬上站起來了,批評我,你這個部長怎么回事?當然是我去了,這還要問,是不是看不起我?當時我都感動得流淚了。后來他們幾個人穿著防彈背心,冒著生命危險到了伊拉克,用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自己的業務水平,安全地把那8個老百姓帶回了祖國。
在科威特,如果種一棵樹,國家獎勵1000美元,他們那么愛護自己的國家。可是我們呢?現在生態面臨嚴重的危機,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很難,但是必須做到。我是覺得,越老,也越愛自己的國家,越愛自己的家鄉。甚至說得難聽點,越自作多情。走到哪里也忘不了青島,忘不了膠州灣,忘不了咱們山東。
強國之基在于養蒙
我最近到歐洲幾個國家,算是學習了。比如在瑞典,我看見街上兩歲多的小孩自己背著背包,自己背著玩具。他們國家規定了,孩子一出生就是國家的,國家出錢養,幼兒園、托兒所都是公費的。爸爸媽媽的責任是不準嬌生慣養,會走路了還抱著,這是違反國家政策的,甚至違反國家法律的,讓他自己走。還有不能給托兒所的孩子布置作業,小學生也不能布置作業,小學生一般是和老師一塊兒玩兒、一起學。再者,小孩從幼兒園到小學,都要學會相互尊重,平等待人,不能像中國出現“我爸爸叫李剛”的情況。
但是我在美國碰見一件不愿意提的事。大約20多年前,我和我愛人在紐約的大街上散步,碰見一個中國小姑娘,坐在輪椅上,自己劃著,大概是要去上學。我愛人就問她,“小朋友,你在美國上過小學,在國內也上過小學,你喜歡在美國上小學還是喜歡在中國上小學?”這個小姑娘帶著哭腔回答,“奶奶,我是中國孩子,我愛中國,但是要說上學,我愿意在美國上小學。”“為什么?”她說:“在中國我也是坐著輪椅去上學,一到學校,還是重點小學,同學們就指著我說,拐子來了,癱子來了,瘸子來了,我可難過了。在這里上學,老師見到我和我擁抱,同學幫我推輪椅。”所以我說從小就要相互尊重,特別要關心困難群體。嫌貧愛富,看不起殘疾人的行為,不是一般的問題,是思想道德問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有希望,必須教育孩子從小崇尚道德。
我在一份晚報上看到過這么一條消息。—個女生,考試完回家哭了,爸爸問“怎么了孩子,考得不好?”女兒就哭著說:“我考了100分。”爸爸問:“100分是滿分,怎么還哭呢?”女生說:“爸,我們班另外一個女生也考了100分。”可悲,我覺得教育特別重要。我希望58中的師生要做出榜樣來,同學之間就要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哪個同學有困難,包括身體生了病,就得給予更多幫助,而不是看不起。
中學教育特別重要,發達國家一些初中、高中生畢業的時候,會把初中、高中六年的學習成績全部存入檔案,一般的大學看這個學生檔案,就可以決定是否錄取。個別大學再高考,高考得分是參考分。一個好大學,錄取學生時把這六年的成績全部加上去,就比較有綜合性,憑這個來判斷。不像咱們,成考試“狀元”就了不得了。
我認為現在我們特別要加強的,就語言來說,是對母語的學習。不能把學外語看得比母語還重要。對一般的中學生而言,除非你出生在國外,你的中文水平相當于水,你學外語,那是船,水漲則船高。如果你的母語不怎么樣,就想著學外語,不可能太好。這是我的切身體會。出國留學,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但是,如果出國留學的學習目的不明確,那出國不出國我覺得意思不大。如果為了報效祖國,祖國有這個需要,也有相關的機會,能出國學習特別好。譬如說我們的兩彈元勛們,有的出國了,有的也沒有出國。出國要好好學習,永遠不要忘本,不要忘記你是中國孩子,你是中國公民,忘了這個還不如不學。而且在國內也有學得好的,比如大數學家陳景潤同志,現在太空中有—顆行星用他的名字命名。
我上初小一年級的時候,黑板上寫了八個大字,老師說是毛主席1959年說的話,叫健康第一,學習第二。后來到了北大,大家知道北大有一個鄰居是清華,我特別敬佩清華的兩個人,一個就是后來的副校長、教授季羨林,一個是叫馬約翰的體育老師。馬約翰要求清華的學生在畢業之后,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我把這個當做自己的座右銘,從工作到現在剛剛51年,所以我就說身體很重要。
困難是最好的老師
現在大家都很幸福,但是要準備好向困難學習。我最近參加學習,碰見了一個中國的航天專家,我就向他請教,為什么咱們中國能夠自主發明創造設計火箭、導彈、原子彈、氫彈,還援助別人發明創造,但是我們小汽車的發動機就造不好,還要靠進口?結果這個專家悄悄地告訴我,說道理很簡單,因為現在只要有錢,就可以到美國進口最好的汽車。讓美國人把錢賺去,他們也高興,但是先進技術,中國再有錢人家也不賣。這個專家告訴我,沒有辦法,我們被逼無奈,只有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來發明創造,結果在航天等領域我們反而先進了。所以有的時候,困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咱們記住,將來要不怕困難。
2004年,我有一次機會向當時的波蘭總統提問,因為他年輕時就是波蘭男子足球國家隊的隊員,我問你能不能談談對中國足球的看法,特別是中國男足,他說:“關于中國足球,我也很關心,我覺得按照我以下兩點建議辦,中國男子足球隊就大有希望,10年之后完全可能進入世界前列。第一,要刻苦,足球運動員怕苦,訓練不刻苦,絕對踢不好球。第二,協調,相互配合。按照這兩條去辦,10年之后,中國足球隊大有希望進入世界前列。”當然,10多年過去了,我們的足球還在爬坡,但仍離不開這種精神。所以我最后說一個重要的老師,就是困難,不怕困難,就可以變成好事。
我愿意把我最喜歡、最敬仰的兩句話分享給大家,一句是習主席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還有一句是小平同志說的,“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本刊記者張洪明根據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