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益民 任珩 王衛友
(唐山市協和醫院骨科, 河北 唐山 063000)
關節鏡滑膜切除術治療老年人髕股關節炎療效分析
楊益民 任珩 王衛友
(唐山市協和醫院骨科, 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 探討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治療髕股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骨科就診的髕股關節炎患者103例130個膝關節(單側76例,雙側27例)。所有患者均行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采用美國特種外科醫院實行的膝關節評分(HSS評分)對患者行術前和術后評分。HSS評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動(18分)、穩定性(10分)以及減分項目。結果 治療前HSS評分為(64.12±5.39)分,疼痛評分為(11.32±5.64)分,功能評分為(12.73±4.34)分,活動評分為(15.23±1.84)分;治療后HSS評分為(86.34±11.45)分,疼痛評分為(21.98±3.72)分,功能評分為(18.84±43.98)分,活動評分為(15.60±2.49)分。治療前后HSS評分、疼痛和功能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活動程度評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治療髕股關節炎切口較小,對患者的創傷小,恢復較快,臨床效果顯著。
關節鏡; 滑膜切除; 髕股關節炎
髕股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是膝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這類患者往往由于先天性髕骨發育障礙或異常、位置異常等因素引起;另外,后天性膝關節外翻、內翻以及畸形等也容易造成髕骨的不穩定,從而成為引發慢性損傷的生理學基礎[1]。這類患者的習慣將在長期的、快速的伸展活動后能夠增加髕股關節的損傷,進而成為引發髕股關節炎的病理學基礎。關節滑液一旦出現異常或輕微損傷即可引發退行性變。該類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蹲起困難、上下樓梯困難等,成為影響中老年患者生命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3]。本研究通過對關節鏡下滑膜切除治療髕股骨關節炎的療效分析,為臨床治療髕股關節炎提供一定的經驗和理論依據。
1.1 一般資料 所有對象均選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骨科就診的髕股骨關節炎患者,共103例130個膝關節(單側76例,雙側27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73例,平均年齡(65.13±9.34)歲。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根據美國類風濕學會有關臨床骨關節炎的分類標準[4]對研究對象進行篩選,所有患者均為成年男性或女性,年齡40歲以上;所有患者均出現膝前關節疼痛、髕股關節摩擦音以及出現功能的異常和障礙;所有患者髕骨關節軸位片有骨贅或關節間隙出現不同程度的狹窄。排除標準:排除患有代謝性疾病、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藥物不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膝關節周圍皮膚條件差的患者,有明顯血液系統異常的患者及具有關節創傷史的患者[5]。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行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手術操作如下:患者采取平臥位,實行腰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手術視野常規消毒鋪巾。于膝關節外側三角間隙處放入關節鏡的套筒,呈30°置入關節鏡。在監測的狀態下于膝關節外側三角間隙處放入套筒,同時沖洗關節腔以保證視野的清晰。待檢查完髕上囊、髕股關節、內外側關節室、內外側關節間隙后,實行滑膜切除術。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國Smith-Nephew的刨削系統進行滑膜切除,轉速為3000~5000r/min,對軟骨面和半月板修正成形,同時啟動ArthroCare2000冷消融系統,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和病變程度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探頭輔助修復關節平面和半月板,完成手術,對手術出血點進行止血處理。手術過程中應保持關節腔內生理延髓的持續灌洗,同時取典型增生的滑膜進行病理檢查[6~8]。
1.4 評價方法 采用美國特種外科醫院實行的膝關節評分(HSS評分)[9]對患者進行術前和術后的評分。HSS評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動(18分),穩定性(10分),以及減分項目。
治療前HSS評分為(64.12±5.39)分,疼痛評分為(11.32±5.64)分,功能評分為(12.73±4.34)分,活動評分為(15.23±1.84)分;治療后HSS評分為(86.34±11.45)分,疼痛評分為(21.98±3.72)分,功能評分為(18.84±43.98)分,活動評分為(15.60±2.49)分,治療前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活動程度評分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髕股骨關節是由髕骨軟骨面和滑車軟骨面共同

表1 治療前后患者HSS評分比較
組成的膝關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中髕骨軟骨面和滑車軟骨面的推行性病變是造成髕股關節炎的常見病因[10, 11]。患者剛開始會出現上下樓梯疼痛,蹲起運動發生疼痛等。經過體格檢查可發現髕骨研磨行實驗呈陽性,同時髕骨周緣存在不同程度的壓痛感。在進行伸曲關節活動時可引起髕股關節的摩擦音同時引發痛感。長期的疼痛會造成大腿肌肉的萎縮,對于病程較長的患者來說,可在髕股關節軟骨面內發現囊性病變和骨贅的形成[12,13]。近年來,關節鏡手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已獲得一定的成果,通過對髕股關節炎病患部位實行滑膜切除術,徹底切除滑膜,同時能夠減少關節出血,對患者的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4, 15]。本研究通過對髕股關節炎患者實行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及修復,能夠修整軟骨和半月板,同時關節鏡的手術視野較為準確全面,有助于患者病變部位的徹底清除[16, 17]。由于手術切口小,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能夠較早地進行功能康復,減少術后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率[18]。
髕股關節炎患者在實行關節鏡滑膜切除術后能夠較早地下床接受功能康復鍛煉,不但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縮,同時能夠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早期的功能康復鍛煉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①早期個性化的康復指導。②應按照訓練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鍛煉,切勿盲目鍛煉,急于求成。③患者應根據醫務人員的建議和指導進行規范的功能鍛煉[19]。
關節鏡下滑膜切除治療髕股骨關節炎療效顯著,患者康復較快,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杜生富,張永兵,吉旭彬,等. 關節鏡及C形臂X線機輔助下治療脛骨平臺骨折[J]. 中華創傷雜志,2013,29(10):976-978.
[2]段圓慧,田孟強,許亮,等. 全關節鏡下治療肩峰下、三角肌下米粒體滑囊炎一例[J]. 中華醫學雜志,2013,93(35):2844-2845.
[3]高衛東. 關節鏡清理術與關節鏡清理術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療效對比[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08(21):143-144.
[4]吉明,徐立新. 關節鏡下監控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觀察[J]. 重慶醫學,2013(28):3438-3439.
[5]姜軍,倪磊. 膝骨關節炎關節鏡清理后即刻與2周后注射玻璃酸鈉的比較[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35):6375-6380.
[6]姜磊,張鵬,王志偉. 關節鏡清理術結合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分析[J]. 重慶醫學,2013(25):3046-3048.
[7]李宏云,陳世益,陳始秋,等. 全關節鏡與關節鏡輔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補術臨床療效的比較[J]. 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0,4(1):25-32.
[8]李衛平,陳仲,宋斌,等. 關節鏡下橫桿式固定重建膝前十字韌帶的中期療效觀察[J]. 中華骨科雜志,2013,33(8):820-825.
[9]宋繼淳,鄭小飛. 全肩關節鏡與關節鏡輔助下切開治療肩袖損傷的對比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2013(7):17-18.
[10] 涂忠民,楊雷剛,周軍峰,等. 關節鏡有限清理術與關節鏡有限清理加鉆孔減壓術治療膝大骨節病療效對比[J]. 中國內鏡雜志,2009,15(4):371-376.
[11] 王維山,董金波,王永明,等. 關節鏡清理術與關節鏡清理術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療效對比[J]. 中國內鏡雜志,2011,17(2):121-127.
[12] 王義雋,宋玉成,方銳,等. 全肩關節鏡與關節鏡輔助下小切口治療肩袖損傷的Meta分析[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10(10):1222-1227.
[13] 吳海山. 關節鏡外科的國際發展趨勢與中國關節鏡外科的崛起[J]. 中華外科雜志,2011,49(7):578-580.
[14] 徐萬龍,徐斌,趙喜濱,等. 關節鏡輔助下微創治療前交叉韌帶止點脛骨髁間棘撕脫性骨折[J]. 中華創傷雜志,2013,29(10):974-976.
[15] 薛廣,張宏生,張法堯,等. 關節鏡下關節鏡清理、中藥熏洗順次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09,6(7):32.
[16] Haddad B, Konan S, Haddad F S. Debridement versus re-attachment of acetabular labral tea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 Bone Joint J,2014,96-B(1):24-30.
[17] Hong-Hai X, Zhang F, Liu N,etal.[Clinical natural development in human meniscus injury][J]. Zhongguo Gu Shang,2013;26(10):836-840.
[18] 楊拓,高曙光,羅偉,等. 關節鏡治療后鎮痛:布比卡因關節腔內注射隨機安慰劑對照的Meta分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35):6306-13.
[19] 張建儀,曾昕明. 關節鏡治療膝關節盤狀半月板損傷效果觀察及康復護理[J]. 西部醫學,2005,17(1):91-92.
Effect of arthroscopic synovectomy on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arthritis in the elderly people
YANG Yi-min, REN Heng, WANG Wei-you
(DepartmentofOrthopedics,UnionHospitalofTangshan,Tangshan063000,Hebei,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synov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arthritis. Methods 103 arthritis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arthroscopic synovectomy. Knee score were evaluated by America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practice (HSS score) in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cores. The score of HSS mainly included pain (30), function (22 points), activity (18 points), stability (10 points) and reduction projec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HSS score was 64.12±5.39, including pain score (11.32±5.64), function scores (12.73±4.34) and activity score (15.23±1.84). After treatment, HSS score was 86.34±11.45, including pain score (21.98±3.72), function score (18.84± 43.98) and activity score (15.60±2.49).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SS score, pain and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 Differential activity sco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synovectomy is effective to treat patellofemoral arthritis.
Arthroscopy; Synovectomy; Patellofemoral arthritis
R 681.8
A
10.3969/j.issn.1672-3511.2015.02.041
2014-05-04; 編輯: 張文秀)